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569章:内乱的北元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569章:内乱的北元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08 11:09:52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欧安民的出场,让大明这边大臣们没有先前的强势。

虽说各为其主,但毕竟你曾经的欧安民算是他们的前辈,在读书人的圈子里,也是有着比较高的声望。

谈判开始变得比较正常起来。

既然是谈判,大家都想要获取更多。

对于大明的目的而言,就是花费最小的代价,让燕王回归。

而对于北元而言,就是拿燕王来换取足够多的筹码。

北元这边首先提出的第一条,就是解除禁运。

这也是大明恰恰最不想结束的一条。

“其他的先不说,如果不能解除禁运,那么我们这次的谈判将会变得没有丝毫的意义。”

“相信既然你们愿意过来,也应该明白我们的需求。”

“如今的草原上,已然有太多的百姓,因为禁运的条例而导致吃不上饭,昂贵的茶叶根本不是一般人可以购买得起,他们此刻正在饱受病症痛苦的折磨。”

“即便是北元和大明之间有所冲突和矛盾,可那些孩子,女人,老人,是无辜的。”

仇文程悲天悯人的说道。

不过很显然,大明这边多数是不屑一顾。

李元林更是直接道:“不要拿这些话来当个幌子,草原的百姓是百姓,难道我大明的百姓就不是百姓了吗。”

“每年夏秋之际,多少蒙古人越过长城,来到我大明肆意掠夺,这些苦难,难道我们就应该是去忘却吗。”

“多数简直是连人都算不上的畜生,便是那般大的小孩,都不会放过,更别提老人和女人了。”

“这是要让我们,来供养如此之多的畜生折磨自己吗。”

民族的仇恨由来已久,在边关之际,大部分的汉人对于游牧民族都是咬牙切齿之痛,大部分的宗族,都有被侵略过的历史。

真要这般两边撕扯起来,更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其实齐泰也知道,在来的路上,已然是得到了太孙殿下的召见,说出了关于此番谈判的底线。

禁运是肯定要解除的,但不能如此的简单。

越是简单的事情,别人就越会觉得不珍惜,而后在下一步进行狮子大开口。

只有设置出重重的困难,才能更好压低北元预期的结果。

简单的拉扯,转眼就是两天的时间。

在这两天的时间里,关于禁运的话题,双方一直在不断的争执。

别说是北元这边了,便就是大明这边,也快是要被搞得精疲力尽。

但是齐泰不开口,其他的臣子哪怕是硬着头皮胡编乱造,也得是强行的顶上去。

北元自然不用说,好不容易抓到燕王朱棣,禁运是必须要解除的,否则往后的北元,几乎没有了半点发展的方向。

从这块可以看到,如果草原不跟中原地区形成贸易往来的话,现在的草原都已经是很难说负担起这么多的人口了。

从古至今,也只有现在的大明,真正的对草原实施过贸易制裁。

效果必然是相当的显着。

就这半年的时间里,是真正的让草原这边感受到了危险。

然而就是在第三天的时候,便是北元觉得大明都应该答应的时候。

一个神秘人物的出现,让事情变得极为严峻起来。

那是一位少年,身上穿着朱红色的长袍。

剑眉星目,气宇轩昂,腰间悬挂着长剑。

齐泰彷若是并没有惊讶。

当少年出现的那一刻,立即是跪倒在地:“拜见太孙殿下!”

于此同时,所有的大明臣子尽皆跪倒在地:“拜见太孙殿下!”

这个时候,北元那边的臣子们,包括是哈尔台吉,全部都给整懵逼了。

.......

九日前。

乾清宫内。

“爷爷,关于这次跟蒙古北元的谈判,孙儿想要过去一趟。”

朱英平静的说道。

朱元章倒有没有几分意外,这里头的关键,在于一份情报传来的消息。

大明屯兵边关,打造草原军事基地,吸纳边关周边人口。

除了有打击北元之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对辽东地区黑土地的保护。

便就是在草原军事基地建立的时候,大明这边已然是秘密的建立了一块黑土地进行种植。

而近日里,关于黑土地种植的情况,已然是出现了成果。

大约是三十亩地的种植。

分别是小麦,红薯,马铃薯。

其中小麦亩产约在均八百斤。

而红薯和马铃薯的平均产量,每亩已经是超过了千斤。

朱英前世其实对于这黑土地的了解并不算很多,毕竟那个时候黑土地已经被列为保护地区,不是说谁都可以过去的。

对于农业这块,朱英也不是什么专业的人才。

只是知晓黑土地极为珍贵,全世界也就只有三块地方,土壤的肥力超乎想象。

就现在看来,确实是超乎想象了。

当这个情报出现在朱元章的桉台上时,那么事情的性质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这意味着如果对辽东黑土地进行一个全面的开发话,那么就目前来说,极有可能养活整个大明六千余万的人口。

这将会成为整个大明的粮仓所在。

如果有吃不完的粮食,那么大明将会达到何等富裕的地步?

简直是一个难以想象的事情。

这里头主要涉及的一个方面,就是对黑土地的保护了。

因为是贴近草原,大部分地区都是在关外了,那么和北元这边的关系,就显得很是重要。

想要直接歼灭北元,是一个很不现实的事情,至少短期内十数年,可能都没有办法去完成。

再说草原,也不单单只有北元这块,后面的瓦剌,吉利吉思,东察合台汗国,包括是一些大大小小的部族,这些都是很大的麻烦。

如果北元处于覆灭的阶段,其他的势力不仅会想要来分一杯羹,更会拖扯大明进入战争的漩涡。

一旦出现不利的局面,黑土地的种植就很难得到保护。

一次的毁灭,可能就是半年甚至一年的心血。

这天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此时正是和北元谈判之际,那么如果能够在某些方面达成一定的合作,那么开发黑土地,就可以更快的提上日程。

所以朱英想要亲自去一趟。

朱元章很清楚这个事情的重要性。

不过对于大孙的关心,是朱元章心中一直以来的心结。

自是作为未来的大明皇帝,自然也不可能说一直限制在京师里面。

当下说道:“你是这大明往后的天,黑土地的事情,确实很关键,但却不及大孙之万一。”

“别的咱不担心,若是那北元不知好歹,大不了就先放放,后面总是有机会的。”

“总而言之,大孙的安全,是要放在第一位,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一点大孙需要铭记。”

朱英点头道;“爷爷放心,孙儿晓得。”

便就是于此,朱英带着三千玄甲卫骑兵,走最新修建好的南北水泥大道,一路奔驰,于八日后,抵达大明北元谈判之地。

“这里还挺宽敞的。”

朱英笑着走了进来,抬抬手示意臣子们起身,顺便打量了这个大帐。

蒙古大帐以哈难的多少区分大小,分别有四个,六个,八个,十二个哈那。

这里作为谈判点,自然是最大的十二个哈那。

因此空间显得很是宽敞。

容纳数十人都不会显得拥挤。

为了排场,地面还有厚厚的毛毯铺设在草地上,看上去极为奢华。

周边多是装饰着一些大纛,也就是旗帜。

朱英向着汉人这边的主位走去。

北元的大臣们,自然也是纷纷深躬作揖,表达自己对大明太孙的尊敬。

便是哈尔台吉,在大明太孙的面前,也低下了自己高傲的头颅。

当朱英坐好之后,帐内才算是平息下来。

“北元亲王哈尔古楚克都古愣特穆尔鸿台吉,见过尊贵的大明太孙殿下。”

报出自己的全名,这是蒙古贵族表达出尊敬。

而很长的全名,也同样预示着身份地位显赫。

朱英听着这一长串的名字,都感觉有些无语了,不过还是客气的回道:“哈尔亲王,很高兴见到你。”

随后看了看现场的情况,继续道;“看来关于本宫四叔的事情,应该是谈的差不多了吧。”

齐泰闻言,有些尴尬的解释道:“启禀殿下,北元这边一直抓着禁运的条令不放,必须要解除对北元的禁运,才答应释放燕王。”

“关于这件事,一直都是处于谈判之中,目前还没有出什么结果。”

朱英闻言微微点头,道:“四叔是我大明之藩王,曾为我大明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更是我的亲四叔。”

“不管是付出任何的代价,都必须要解救出来。”

说到这里,朱英便转头对哈尔台吉说道:“既然哈尔亲王的意思,是要解除禁运才可放本宫四叔回来,那这件事本宫做主,便就答应了。”

这番话说完,顿时让哈尔台吉还有其他的北元臣子不知道如何开口回道了。

因为大家都很清楚,解除禁运是必然的,即便是今日朱英不来,也需要达到这个条件。

很显然,在解除禁运的后边,北元这边还有一些其他的附属条件。

可大明太孙这才刚来,便就爽快的答应了此事,后边的条件就有些难以启齿了。

倒不是说北元这边臣子们的脸皮薄,能够来干外交谈判的,哪个不是脸皮厚得火炮都打不穿。

个中的关键就是在于朱英大明太孙的身份。

如果贸然唐突,等于是没有给朱英颜面,这个就比较重要了,一个不好可能此次谈判都会彻底的破碎。

对于大明太孙跟大明燕王不合的一些消息,便是北元这边也早有耳闻。

如果大明太孙真的弃大明燕王于不顾的话,可就真的很难办了。

此时,哈尔台吉只能将目光转至于欧安民身上。

哈尔台吉的本事都在行军打仗上,本事也比较少言寡语,便不知道怎么来应付。

欧安民见此,自然也只能是站出来作揖道;“前朝遗老欧安民,拜见大明太孙殿下。”

欧安民很聪明,并没有用北元大臣的身份,而是以前朝遗老的身份来交谈。

因为北元大臣,在这个时候,是没有资格跟大明太孙来说话的。

前朝遗老就完全不同。

因为朱元章在成立大明的初期,是承认了蒙元在中原的正统统治地位。

北元现在虽说也算是蒙元,但从各方面来说,已经是有很大的不同。

最主要的是大明不予认可北元和蒙元的关系。

“原来是欧御史,本宫虽说年幼,但也是听说过欧御史的名声,当初大明初立,还曾经遍寻过欧御史,可惜是没能寻到。”

“如今看来,欧御史还是比较惜念旧情,便是自己汉人的身份,也都顾不上了。”

简单的一番话,直接把欧安民的身份给压下去了。

也就是朱英不混儒家圈子,所以才没有这么多的讲究。

说到底,欧安民的祖祖辈辈都是汉人,这等于忘却了自己的祖先,那还留什么情面。

欧安民也没想到朱英会如此的直接,但却只能是忽视这个问题。

真要计较起来,他也很清楚,自己可没什么好辩解的。

再次作揖之后,欧安民直言道;“殿下解除禁运,对于整个草原来说,都是一件天大的功德,草原上的百姓,都会在心中为殿下祈祷。”

“只是如今的草原千疮百孔,民不聊生,饱受疾病和饥饿的折磨。”

“因此老朽斗胆请求殿下,施以援助之手,救救这些百姓。”

欧安民说完之后,北元这边都是急切的看着朱英,心中提心吊胆,生怕惹到大明太孙有什么不开心。

在这个皇权至上的世道,很有可能因为一句话,就会导致数十万上百万的伤亡出来。

其个人的情绪,甚至能决定一国之兴衰。

由不得北元这边不紧张。

朱英将北元大臣,包括是哈尔吉台的神情尽收眼底,微微后仰靠在椅子上,笑着说道:“没问题,多少粮食,都是可以谈的。”

这话一出,北元这边顿时松了口气,没想到大明太孙这边好说话。

“不过嘛...”

就在北元以为这次谈判会因为大明太孙的加入会变得很简单时,朱英一句转折,又让原本掉下去的心,一下子又飞了上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