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644章:帝国大战的序幕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644章:帝国大战的序幕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9:19: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朱英并不反对藩王们发展自己的海外势力,他不怎么想要太过于打压藩王们。

历史上皇帝总是会对藩王们形成压制,这是担心自己的皇位不稳定,甚至于害怕藩王夺取皇位。

当然,历史上藩王就从来没有造反成功过,现在朱英入宫,朱棣自然再也没有了机会。

只是因为倭国的特殊性,所以禁止四大藩王引发战争矛盾而已。

若是在中东,朱英哪里管这么多,想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便是。

洪武三十年正月。

今年的正旦一如既往的热闹。

随着京师经济的飞速发展,现在的京师不管是各行各业,都呈现一幅欣欣向荣的状态。

最主要的是京师治安非常之好。

在朱英令旨的允许下,治安司快速的扩建,单单是京师在册的治安司人员就有近四万人。

包括了京师所有大街小巷。

什么小偷小摸的,直接被严厉打击,但凡有所发现,直接就是送去劳役改造。

因为全国工程用地紧张的缘故,目前只要是一经犯罪,起步就是两年劳役改造,免费的劳力不用白不用。

尤其是那些无所事事的街熘子,本身没有生活技能,被劳役改造反倒是件好事情。

不管是被送到哪个行业去,总归会学习到专业技能,这样劳役出来后,就能重做人了。

对于再犯的人员,第二次判罪就是翻倍惩罚了,起步四年。

在这样的治理环境下,京师的治安可以用夜不闭户来形容,尤其对于外地,异国的商人来说,经商的环境是难以想象的好。

为了防止冤假错桉,朱英特地保留了百姓被判罪后,可以申请三司会审的权力,但是在实行这个权力的同时,如果是故意耗费官府人力,那么罪责将会被重判。

同样,一旦是官员引起的冤假错桉,那么革职都算是轻的,还会进行严格的清查。

规章条例是人在行驶,总会有那么些人违背,这些也是没有办法杜绝的事情,至少就现在来说,朱英已经是让现在的大明,至少明面上没有官员敢胡作非为了。

在洪武二十九年的桉件里,犯事的多数为勋贵次子,庶出,这些人被定下劳役的不少,也不允许使用任何的特权。

因为但凡是涉及到官员子嗣,勋贵子嗣的桉子,朱英都会让言官们参与进去。

平时憋着气的言官,自然把力气全用了上去。

便也是在这一年,欧洲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奥斯曼帝国是中东的霸主,尤其是在君主穆拉德一世继位后,向其国家所在的东南方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占领拜占廷帝国重镇亚得里亚堡,并改名埃迪尔内,这里便也就成了奥斯曼帝国的王都。

这给了欧洲众多君王很大的压力,只是本身矛盾重重的欧洲,很难说联合起来对抗奥斯曼。

趁着这个机会,奥斯曼又征服西色雷斯、马其顿、索菲亚、萨洛尼卡和整个希腊北部,迫使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统治者称臣纳贡。

随后在科索沃战役中大败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联军。

巨大的压力迫使整个欧洲联合起来对抗奥斯曼帝国。

如同是现在的草原联合对抗帖木儿一样,整个欧洲的兵力大规模集结,对拜占庭帝国进行支援。

战争这种事情,有时候真的不是说谁兵多就行的,即便是欧洲派出了大量的援军,明面上的兵力要远超奥斯曼帝国的侵略军,但依旧是惨败的局面。

其中涉及到因素很多,或许欧洲联军也有许多机会可以反败为胜,但终究是错过了,结局就是整个欧洲联军大败后还有将近一万名十字军被俘,除了三百名贵族骑士被巨款赎回外,其余的几乎全部被杀。

欧洲已经没有办法阻止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了,只能是眼睁睁看着拜占庭帝国距离灭亡越来越近。

正是因为一路的连胜,让奥斯曼帝国越发的嚣张。

这样的嚣张是从现在新的继承者,奥斯曼君主巴耶塞特一世从上至下。

是以派往帖木儿帝国的使臣,同样也是非常的强势,惹恼了帖木儿,从而扣押了所有国家的使臣。

当然,本身对于此事也是个借口。

帖木儿现在的军队越发的强势,正要进行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来扩张自身疆域。

眼看着拜占庭帝国就要灭亡了,结果奥斯曼跟帖木儿就干了起来。

蒙古骑兵真的就是整个中东地区和欧洲地区之噩梦,从来都没有尝到过失败滋味的奥斯曼帝国,哪里肯善罢甘休,自然要跟帖木儿大干一场。

“调动五十万大军,这次我要亲自出征奥斯曼。”

正月期间,皮儿马黑麻也被从德里苏丹召集了回来参加议事大会。

对比德里苏丹,奥斯曼这个中东霸主级的帝国,显然要更为重要一些。

即便是帖木儿也不得以重视对待。

德里苏丹就像是粘板上的羔羊,帖木儿并不觉得能够翻起多大的浪潮。

但是奥斯曼帝国就完全不同,至少就整个中东地区来说,现在的奥斯曼帝国似乎没有对手可言。

在进攻德里苏丹前,帖木儿曾写信给奥斯曼帝国进行警告:“你们如同蚂蚁,切记不要挑衅大象,否则便被我们蹂躏报复。”

奥斯曼苏丹巴耶塞特一世自然也很强势的回信:“如果我被你的军队吓跑,那么我的妻子便会抛弃我。可是你要从我的军前逃窜,你的所有女人都会另寻他夫。”

两个霸主级别的君王对话,谁也不肯示弱,这便让帖木儿帝国跟奥斯曼帝国的关系剑拔弩张。

那些被巴耶塞特驱走,避难在帖木儿宫廷的土耳其诸侯为奥斯曼人制造了宣战借口。

很快,巴耶塞特要求投靠帖木儿的埃米尔向他效忠,为开战创造外交借口。

同时,奥斯曼帝国收回了对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的包围,将兵力进行回调,来面对跟帖木儿的战争。

随着情报的往来,奥斯曼帝国对于帖木儿的了解加深,同时开始忌惮起来。

甚至于巴耶塞特都有些后悔,自己不该去招惹帖木儿的,拜占庭帝国都已经是煮熟的鸭子,可现在只能看着下不去嘴。

但是话都已经放出去了,总不能服软吧,那就只能是用战争来解决问题了。

倒不是说巴耶塞特害怕帖木儿,只是从帝国的利益出发,先行攻占拜占庭夺取财富才是最优选。

现在拜占庭的财富没有拿到,又转而陷入到另一个战争泥沼。

帖木儿的强盛,是在最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兴起,虽然在北印度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可这些并不被奥斯曼帝国放在眼里。

大量的蒙古骑兵朝着边境集结,有了新修的水泥道路,帖木儿轻而易举的就集齐了差不多四十万大军。

寒冬刚刚过去,帖木儿就率领着十万精骑从撒马尔罕出发,在开春后要跟奥斯曼帝国来一场旷世大战。

这一次的军队规模可谓是帖木儿的所有精英所在了,而且是在帖木儿亲征的情况下。

除开了德里苏丹的三十万大军外,这五十万大军是帖木儿所能动用的全部军队了,毕竟其他边境地区也需要军队来维持稳定,不可能说全部都抽走。

当然,说是五十万大军,实际上帖木儿的核心精锐并没有这么多,其中大多数都是奴隶军组成。

帖木儿的核心精锐大概是十多万骑兵和少数精锐步兵,同时还有三十二头战象。

奥斯曼这边的主力兵在八万五千人,有强大的耶尼切里近卫军、西帕希骑兵以及来自塞尔维亚盟友斯特凡的骑兵加上雇佣军组成。

如果帖木儿此次败了,那么对于整个帖木儿帝国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危机。

“可惜了,距离太远,完全没有办法参与进去啊。”

朱英收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三个月后的事情了,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

正常来说从撒马尔罕到大明京师,哪怕是最快的行程都需要将近半年的时间。

为了更好的得到中东地区的消息,朱英特地打造了一条专门用来传递情报的驿站军用路线,并且派出了专门的人进行消息的传递,其速度不下于百里加急。

且这个专用路线的情报传递,哪怕是平时都是至少七天就要进行一次,如果有什么重大情报更是连夜出发。

为此大明朝廷自然是付出了不少人力财力,传递情报的驿卒都是一人双马,其中主要成员都是蒙古人,甚至是北元骑兵。

之所以使用大量蒙古人,主要是他们有着马上睡觉的本事。

自撒马尔罕到大明京师的这段路程上,尤其是经过吐蕃的这一段,很难建设路程过短的驿站,往往两个驿站的距离就有数百里地。

蒙古人的这个特殊本事,可以让情报星夜兼程的穿过辽阔的吐蕃地区。

三个月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

“这已经是很不错了。”朱元章笑着说道。

情报专线的建成,大量情报的传递,让朱元章得以开眼看世界。

先前对于朱元章来说,吐蕃地区已经是大明能够接触到的最远边境了,虽然知晓在吐蕃之外还有很多国家,但朱元章并不了解也没有什么兴趣。

要知道如果没有朱英建立的情报专线,正常来说欧洲跟中东的消息要自然传递到大明边境的话,至少需要三五年的时间。

而且没有专门的人来收集这些消息的话,根本不会传到大明中来,更别说朱元章去知晓了。

其中还参杂了文化差异的影响,就算是有人听到,也没有人在乎,不管中东跟欧洲怎么去打生打死,都不会对大明有丝毫的影响。

要知道,为了维持这条军事专线,看似传递毫无用处的情报,大明朝廷每年就要花费近乎四十万贯宝钞的消耗,这在朱英没有入宫前,是大明根本不可能花费的代价。

也就现在大明财大气粗了,才能养得起这么耗费钱财的情报专线。

关键是像这样的情报专线,可不仅仅只有一条。

虽说其他的没有这条路程遥远如此耗费钱财,但总数加起来每年的总消耗也有差不多两百万贯宝钞了。

两百万贯宝钞就现在来说不算什么,可放在官员俸禄改革前,这可是整个大明官员每年的总俸禄支出。

“这奥斯曼帝国跟那拜占庭帝国打起来,大孙觉得哪个胜率会大一些。”

爷孙俩聊天的时候,朱元章顺势问道。

朱英没有丝毫迟疑:“自然是帖木儿大胜。”

朱元章有些诧异:“大孙就这般肯定?”

朱英耸耸肩,分析道:“就在当今天下,能打过帖木儿的还真没几个,哪怕是我们大明,若是跟帖木儿临近的话,胜负也算是五五开。”

“帖木儿现在所在的区域,是曾经历史上的强国波斯帝国之所,因为地理区域的性质,现在的帖木儿属于半农耕半游牧的组成,这样的组成非常容易形成强大的战力。”

听到波斯二字,朱元章亦是同意的点头。

波斯其实跟中原王朝的交流并不少,甚至说很是密集,对比中原时期属于春秋战国。

包括是大明现在,都受到了波斯文化的影响。

小说里的明教,就是来源于波斯教在中原的分支。

现在的帖木儿帝国,虽然说是突厥化的蒙古人为主,但已经是被波斯文化所同化。

包括当前的宫廷语言都是波斯语而非是突厥语。

帖木儿现在掌控各地的官员机构,基本上都是由波斯人构成,而波斯人也是帖木儿帝国境内人口最多的群体,是整个帝国人力物力的主体。

有句话叫穷山恶水出刁民,帖木儿帝国的地理条件很是恶劣。

扎格罗斯山脉的崇山峻岭,然后是延绵不绝,崎区复杂的尹朗高原,以及诸多干旱缺水的荒漠,这可比大明的坚城利壁同媲美了。

也就是说,帖木儿对战奥斯曼的时候,帖木儿可以进军奥斯曼完全不用担心奥斯曼能打过来。

位于安纳托利亚高原上的奥斯曼帝国,进入到帖木儿领地会有很大的不习惯,相当于天然的屏障。

简单点讲,就是我随时可以出兵打你,但你没有条件出兵打我。

“当奥斯曼跟帖木儿打起来的时候,我们的远洋舰队也应该差不多临近了,到时候也可以适当给点压力。”

朱英笑着说道。

这个压力,当然是要给帖木儿的。

谁叫现在的帖木儿太过于强盛了,这完全不符合大明在中亚及其欧洲的利益。

尤其是现在的帖木儿扣押了大明使臣,这就给了很好的借口。

远洋舰队兵力虽然只有一万多,可大明宝船的威慑力,就不止这一星半点了。

-----

感谢大老们的月票,本来是这两天加更,结果犯了牙髓炎,疼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彻夜未眠。

后天拔牙后会把补更和加更逐渐还上,谢谢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