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680章:大明全面改革之初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680章:大明全面改革之初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9:19: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大明京师。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航行,南巡大军终于是回来了。

朱元章回到皇宫后,就立即召集六部尚书,还有朱英一起,查看这小半年大明的情况。

因为权力下放的缘故,哪怕是没有皇帝处理政务的情况下,也能很好的运转。

需要皇帝亲自审核的事务并不多,要么是牵扯到边关军防,要么就是册封爵位之类的。

六部尚书小心翼翼的把统计出来的政务交给陛下。

朱元章则详细的查看着。

原本空缺的礼部尚书,现在也有了人选。

是之前的礼部侍郎任亨泰。

按照目前的官职升贬,不再是先前想怎么提拔就怎么提拔,跳级升官现在已经被取消,每个品级的升官都需要有政绩的支撑。

唯独皇帝手中有特别任命权。

当然,这个权力不管是朱元章还是朱英,都不会轻易使用。

“很好,看来咱出去的这段时间里,诸位爱卿还是把心思放在政务上,没有让咱失望。”

约莫半个时辰左右,朱元章终于是看完了六部的统计资料。

下边的六个最小都有五十岁的老头,一个个就像是交上功课的孩子一般紧张。

直到听到陛下开口,这才是在心里轻松下来。

“除开这本职工作,诸位爱卿可还是有其他事上奏。”朱元章放下奏疏后问道。

六位尚书相会对视一番,最后谁也没有开口。

现在算是太平盛世,歌舞升平。

大明各边关基本上都比较稳定,周边小国要么是受到大明的打压,要么就是有海外藩国镇守,基本上不会侵犯到大明来。

一些自己能够解决的小事,六部尚书也不会特意上奏给自己找麻烦。

在现在大明经济高速腾飞的阶段,大部分百姓的幸福指数还算是比较高的,基本上只要能干活,不说吃穿不愁,至少不会有饿死的情况出现。

群英商会落入地方,极大的增强了地方官府的营收能力。

有些小地方闹灾荒的,也能迅速控制住局面,不至于出现大批流民。

现在讲究政绩的同时,京师这里有特别监察司每天都是在大明全国进行走访。

碰上那当地胡作非为的,直接就是上诉地方布政司。

总的来说,现在的大明小问题还是存在,但大的问题基本上都已经处理掉了,不至于影响国本。

“大孙来说两句,对于今年的一些安排和规划。”朱元章半躺在椅子上,神情放松的吩咐道。

现在他已经是安详天年,也就是看着大孙如何执政了。

朱英点点头,心中组织了一番言语后开口说道:“对于今年,本宫有三个想法,希望是六部帮忙落实下来。”

太孙一开口,六部尚书顿时正襟危坐,洗耳恭听。

朱英继续道:“首先是关于军队上的问题。”

兵部尚书茹瑺不由多了几分紧张。

因为现在虽然还有五军都督府,但基本上的军务都落实在兵部了。

朱英看了眼茹瑺说道:“目前军队的士兵们个体素质良莠不齐,甚至还有一些军官存在吃空饷喝兵血的情况,在这一点上,本宫希望茹尚书能够成立兵部纠察司,专门对这方面的情况进行内部审查。”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站在我们的角度上看,或许一个卫所,一个千户所算不得什么,但是这等事情,极其容易传染。”

“有那百户千户,看着邻边同僚大发横财,自己这边却苦哈哈一般,心里自然就不会平衡,很容易也参与其中。”

“这等风气一旦扩散开来,对于我大明军队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直接动摇国本。”

茹瑺连忙回道:“请太孙殿下放心,臣返回后立即召开会议,成立内部纠察司,清理天下卫所之蛀虫。”

朱英微微颔首:“除开贪污**这方面,兵部还有两点要同时进行。”

“一是关于士兵退役问题,这一块要定出个年限出来,如若是有些士兵都已然五六十了,还在军队里面,这就影响到了军队的战斗力。”

“我建议底层士兵如若无法升任军官的情况下,应该是在四十岁之前退役,这样不会对其后边的生活造成太大影响。”

“包括是总旗,百户,千户,茹尚书都要商议个年限出来,尤其是千户及以上,不能是有尸位素餐的情况发生。”

“其次,关于士兵退役再就业的问题,一定要妥善安置,这方面地方官府应该予以配合,在吏员,衙役等方面的招收上,应该是以退役士兵优先选择。”

“许多士兵们可能在很小的时候就入了军队,现在贸然退役身无一技之长,又兼之武艺傍身,如若轻视则会引发地方混乱。”

“但是,对于半辈子献身于军队的士兵,朝廷不能寒了他们的心。”

茹瑺连忙回道:“臣明白,臣一定仔细安排。”

朱英看了看其他几位尚书吩咐道:“关于退役士兵安置问题,不仅仅是兵部的责任,包括户部,工部,礼部,刑部,礼部,都要予以配合。”

“不要小看这退役安置,这涉及到军队战力,士气,甚至关乎到战场之成败,只有我们把士兵们的后顾之忧解决了,其上阵杀敌之时,才敢于无畏效死。”

六部尚书齐声回道:“臣等谨遵太孙令旨。”

朱英接着说道:“最后兵部这里,还有关于今年征兵的问题。”

“目前我大明有兵两百余万,虽说有军户制度,可自行生产,但在往后更要注重士兵个体素质,不能是什么牛鬼蛇神的都招收进来。”

“往后征兵当注意,品行恶劣者坚决不收,尤其是犯过事者,哪怕是个人武艺再是优秀,军队也不能容下这等害群之马。”

“往后我大明罪犯,只叛入劳役改造,不得有罪从军,关于这一条,当写进我大明军规之中,任何人不得违背。”

在朱英之前,有充军的说法。

犯了律法的,就丢到边疆充军。

这样的行为,极大的损害了军队在百姓之中的印象,在许多百姓的眼里,军队里的士兵跟罪犯是差不多的概念,更是有良家子不从军的说法。

其实这样的行为,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士兵本身的待遇很差,而军队里不管是贪腐还是欺凌的情况都非常严重。

这也导致朝廷征兵困难,加上兵役强行征召,使得军队从来就没有在百姓里有好印象。

目前大明经济上已经是非常不错了,朱英要做的就是把现在军队进行整合,尽力提高军队整体战斗力,并且以服从纪律为先。

招收士兵的方向,更是要面向于就良家子。

因为只有这样,军队才能更加听从命令,可以更好的掌控在皇权手中。

“臣等谨遵太孙令旨。”

这一番话说完,六部尚书皆是起身作揖。

他们更加感受到太孙殿下要对军队进行整改的决心。

而聪明人其实都能明白,按照这样的改革下去,往后大明军队的纪律性,战斗力,都将会节节攀升。

其实朱英的改革,并不算神来之笔。

许多聪明人,早就已经有这样的举措,甚至于历朝历代的名将里,只招收良家子的行为很是普遍正常。

但是只有朱英,作为未来之皇帝,把这一条真正的写进到军法之中。

也只有朱英,是要把全国的士兵都变成这样。

当然,其实历朝历代也有皇帝有着同样的想法,只是他们只有想想的份,而不能像是朱英这样制定下来。

毕竟在大明先前的朝代,话语权基本上都掌控在世家的手里,皇帝稳不稳,靠的不是百姓跟军队,而是世家的支持。

能够达成这一点,也只有大明了。

或者说只有现在的大明。

如果不是朱元章的时代,几乎不可能有这样的优握条件,哪怕是朱棣都能难完成这样的改革。

要是到了明中叶,朝野官员开始腐朽,就更加不用提了。

可以说上千年来的皇权社会,只有在朱元章目前的这个时间点,甚至要考虑到朱英对于大明经济的帮助,才能达成。

任何其他皇权时代,这样的事情都只能是空谈。

朱元章看向大孙的眼里带着浓浓的欣慰。

他感觉到,自从这次南巡之后,大孙有了很大的转变。

在先前的大孙,会把很多心思放在商业之上,且对于政务处理也比较备懒。

每日就是想着忙里偷闲,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不可否认出了很多计策让大明的经济变得繁荣起来,也很好的解决了权力上的分割。

但有一条,朱元章虽然从未说过,但心里有些可惜。

那就是大孙并没有给他那种皇帝的感觉。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受。

并不是谁都能有皇帝样,有些人戴上皇冠,会给人一种沐猴而冠的感觉。

或许是气质,或许是其他方面。

但今日的大孙,在吩咐群臣的时候,是真正的让朱元章感受到了皇帝威严,智慧。

这才应该是往后大明的皇帝。

他老了。

他最想看到的,就是自己继承者的优秀,能够在各方面都可以超越自己,要能够把控好国家大势。

朱英这边自然不仅仅是兵部方面。

其中尤其是工部,关乎到蒸汽机的问题。

“工部议会过后发个公告,由给事中传告我大明各府城,县城,乃至于乡村之中。”

“如今朝廷正值大建设之际,号召天下匠人汇集于京师之中,但凡有手艺傍身,通过当地官府验证者,进京乃至于返京之路费,皆由朝廷负担。”

这一次,朱英要聚集大明之全力,将蒸汽机这个东西开发出来,真正的应用到实际中来。

哪怕是这样的告示,会导致出现一些浑水摸鱼之辈也无所谓了。

只要能开发出蒸汽铁甲船,那么大明未来将会是真正的星辰大海。

工部这边的匠学堂已经是有两年了,也为大明提供了不少匠人。

但实际上朱英缺少的,是研究员,是科学技术人才,甚至是科学家。

这些还有些遥远,目前大明的底层知识构架,还停留在四书五经方面,这并非是几年就能解决的问题。

现在西方的文艺复兴已经开始,如果能够尽早搞出蒸汽铁甲船,那么便意味着东西方的遥远距离将会被大大的缩短。

中原数千年来,在各方面的文化意识形态,包括是各种技术确实是领先世界。

但朱英也不会盲目自大,或者去压制西方发展。

不可否认,西方在文艺复兴后的几百年飞速发展,尤其是物理化学制造等各方面,得益于自由思想,加上世界市场的出现,短短几百年就出现了科技大爆炸。

大明是皇权的社会,朱英当然不可能说傻到来革自己的命。

可是稳固的皇权也有着缺点,尤其是在文化上的意识形态,已经延续了上千年,要突然进行改变,不是朱英一人短短几十年能够做到的。

或许在朱英的这一生中,能够不断开发出新的技术,但同时也很有可能几代之后,大明的科学技术发展在皇权的影响下,不仅停滞甚至极大可能要后退。

所以朱英需要找到一个类比,来形成军备竞赛,刺激到科学的变化。

朱英相信只要意识形态转变过来,中原的研究精神能够真正得到认可,创造出价值,那么绝对不会比西方差。

所以在领导大明进行改革发展,加强工业基础建设的同时,也需要同步去学习西方的技术创新。

东西融合之下,朱英很期待这会爆发出怎样的火花。

在交代完工部后。

对于刑部,户部,吏部,礼部。

朱英也都安排了一些任务和方向。

比如刑部加强对律法上的完善,户部对于国库钱财的拨款比例,加大军队投入,工业投入。

礼部对于目前大明目前娱乐体系的管辖。

礼部跟后世的文化部门是差不多的概念,并不要只是局限在礼仪,外交这些方面。

包括大明精神文化的正确建设,不良风气的把控,忠君爱国正能量的引导,也是其中的重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