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681章:亲手放出牢笼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681章:亲手放出牢笼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9:19: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朱英最近几天一直在查看商人名单。

想要开发出远洋殖民商会并不是简单的事情,朱英的心里非常清楚,这头困在牢笼的怪兽被放出来会是怎样。

但这又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资本的原始积累往往是最为血腥残酷。

现在的西方,已经出现了萌芽,那文艺复兴的代表着是真正意识形态上思想解放。

当奥斯曼帝国的大炮轰在了君士坦丁堡的大门上时,这就预示着神权的衰弱,加上多国战争的混乱,让科技发展有了更多的生存空间。

不过事情也没这么简单,至少就现在来说。

西方想要完成科技的发展,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资本的原始积累。

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本来进行试错,那么根本不可能出现科技大爆炸的现象。

别的不说,单单便是朱英这里,就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消耗。

朱英并不懂技术,只知道蒸汽机的大概原理。

简单点说,就是烧开的热水提供沸腾动力来驱动。

原理归原理,要把蒸汽机真正的制造出来,就是个非常麻烦的过程。

而这里头,首先就是需要投资。

不管是匠人的薪水,还是各种材料方面的支持,这对于一般家族来说,都是一笔难以想象的费用。

不过好在朱英是大明太孙,不管是钱财方面还是材料方面都不会存在任何的稀缺。

顶多就是有些人觉得这只是奇淫技巧,歪门邪道。

比如那些老顽固的读书人。

大多数都不敢明面上来进行谴责,这得益于朱英在当今大明的巨大影响力。

不管他去做什么事情,都会毫无疑问的得到百姓支持。

他确确实实给当今的大明带来了太多好处,甚至许多百姓坚信太孙就是老天爷派遣下凡拯救世间的谪仙人。

大明并非是完全没有世家的存在,只是这些世家在经历过蒙元摧残,兼之近百年的统治后,已经不再复有历史之上的影响力。

朱元章是百姓出身,在所有的开国功臣里,确实有世家帮助的影子,可他们并没能像历史上那样,真正的掌控朝政,并且再次发展壮大自己的家族。

这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无疑就是刘伯温了。

刘伯温可不是普通出身,在他的身后,是江南地区大家族的背景。

可惜虽然也算是开国功臣,实际上是遭受到了老朱的打压。

老朱对于这些贪婪的世家,带着非常明显的有色滤镜。

稍微尚存的世家多数都处于江南地区,这并不妨碍老朱施加重税,并且对其进行大规模的富户迁徙,完全打散这些世家的影响力。

在这一点上,老朱无疑是非常优秀并且残忍的。

只不过现在的朱英,似乎又走在了老朱的对面立场上。

不管是商业扶持,还是让江南世家参与海贸之上,并且还有鼓励引导等各方面,都等于是在对世家的帮助。

这也就是朱英了,否则任何人都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情况。

自然,这样的行为是在老朱那里备桉过的。

“在经济发展的现在,逐渐诞生出庞大的家族,不管是旧的亦或是新的,这些事情都不可能完全避免。”

“但是我们可以想办法把他们掌控在自己的手里,这样才不会导致出现动乱,任何方面都要让他们知道,只有跟随朝廷的脚步,才可能得到好处,否则带给他们的只有彻底毁灭。”

“钱财对于国家来讲,确实是比较注重的方面,但与此同时,这些家族也会把心思都放在赚钱上,而不是整日里想着怎么进入到朝廷里,成就自己的党派,进入仕途争夺权力。”

“最主要要的是,现在孙儿是将他们引导去海外发展,要想不断的壮大自己,那么只能是按照孙儿制定的方式,不断的走上海贸的路子。”

“于此同时,大明内部严苛的环境,会让他们更想待在海外,因为海外没有朝廷的限制,他们还能利用大明的名义来获取更多财富。”

“这样的循环下,等于是间接的完成了对海娃的迁徙。”

“这些不断在海外培养势力的家族,因为远离家乡的缘故,他们反而会更加注重对大明的忠诚,即便这样的忠诚可能是假装出来,也必须要这样做,这是他们可以压制别人发展的根本。”

人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朱英其实很懂得这样的感受,在前世,或者说后世,其实哪怕是满清时期,南洋地区也有着大量国人。

哪怕是满清这个国家如此操蛋,可依旧涌现出不少真正的爱国人士,甚至怀揣着梦想带着资金回到祖国。

可惜最后给他们的是冰冷现实。

现在就不同了。

因为大明真的很强,强到已经是目前天下最强势的国家,且没有之一。

哪怕是在外海,如果大明的商船遭受到了海盗的洗劫,但凡有幸存者报桉,大明水师是真的会开动的。

即便是黑吃黑,那也是做到手脚干净,至少不能让官府查出来。

否则不管是跑到哪里,又或者是其他国家之人,都不能逃脱大明的制裁。

作为宗主国,大明的治安司,军队,对于藩国,附属国,都是有着调查权的。

只要大明这边对外礼部下属部门开出调查令来,那么即便是普通的衙役,理论上都有跨国办桉的权力,并且可以要求所属地区,即便是大明之外的官府配合。

当然,这是权力的范围,实际上受到目前通行速度的影响,跨国家地区办桉还没出现过。

哦,不对。

严格来说还是有的。

比如是已经在欧洲君士坦丁堡成为御前大臣,财政大臣的赵元弘。

为了捉拿李老四这个叛徒,他已经是真正的跑遍了大半个世界。

并且他带在身上的大明批文,是真的体现出了作用。

对于大明,其实还是很多国家不怎么了解,但是他们知道东方。

在东方,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传承。

最主要的是,他们可以制造出精美绝伦的瓷器,颜色艳丽,舒适感极佳的丝绸。

其实除开大明周边之外,像是去到印度,欧洲这些国家,他们并不懂得中原流传的王朝。

就像是东方人对于罗马,只是知道罗马帝国,对于德里苏丹,只是知道德里苏丹国。

比如奥斯曼帝国,这些土耳其人也是一样。

实际上单单就君士坦丁堡,跟现在的中原差不多,同样经历了大量王朝更替,奥斯曼,德里苏丹同样如此。

甚至因为距离遥远的关系,现在于欧洲一些贵族们的认知里,还以为中原是唐朝统治。

比如后世的唐人街,就是这么出来的。

为什么不是汉人街,明人街。

没办法,在对外贸易上,也就是盛唐最为出名且强盛,对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赵元弘赵秀才在抵达欧洲,亮明自己身份的时候。

就有不少贵族自信以为中原就是唐朝,长安是如今中原的王都。

只是就现在来说,往后基本上不会出现唐人街这个称呼了,大概率要改名为明人街。

朱英已经开始着手让大明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家族们,形成对外开扩的一份子。

这几天时间里,就是在对各家族进行筛选。

成立符合大明利益的远洋投资商会,就是朱英目前的想法。

大海航时代已经开启,好消息是主动权都掌控在朱英手里。

当蒸汽铁甲船开发出来后,朱英就要让世界见识到大明的强盛。

在这个时间段里,首先是要固定好模式。

“殿下,目前的这几个家族,不管是在品性上,还是对大明的忠诚上,都是比较符合的。”

“他们的经营范围,跟我们之前的群英商会一直都有不少接触,没有出现过恶劣的事迹,遵守诚信。”

张伯语气中流露出一些很明显的欢喜。

因为东家...哦,太孙殿下终于再次将目光放在了商业这里。

这让他这把老骨头,好像又有了作用。

坤宁宫内,朱英微微颔首:“这次要成立的商会,虽说是以皇家商会为主,但实际上朝廷这边根本没有可以信得过的人选。”

“我只是担任名义上的会长,具体的事务还是要依靠张伯你来把控。”

“不过大的方向首先要讲述清楚,商会的主旨主要对外进行收购,投资,至于运输跟买卖是另外方面的事情。”

“你知道的,我并不能出面,也没有时间来管理这些事情,所以很多地方,还是需要你受累了,张伯。”

张伯神情激动,他感受到太孙对他的亲近。

“殿下放心,我一定会全力以赴。”

其实他非是什么商业上的人才,甚至在很多商业方面,并没有独特的见解。

这些在朱英看来并不重要,只需要张伯足够忠诚即可。

朱英思索了一番说道:“这次有些区别,商会里我会安排一些士兵进入其中,作为护卫。”

“海外不同于大明,那些国家的贵族,君王会有所忌惮,但是底层势力不会,所以需要足够的武力震慑才行。”

“同样,这些海外的资产,也需要足够的保护,至少在面对一些挑衅时,有可以还击的能力。”

“我将会签署特别令旨,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商会的成员有自主决策能力,并且这些行为,将会得到朝廷的支持。”

这特别签署的令旨,其实就是已经相当于私掠许可证了。

不过大明作为文明礼仪之邦,自然不会像历史上那么血腥残酷。

至少来说,在出现人口引进的时候,西方人不会注重‘货物’的生命,而大明这边,不仅提供正常的饭食,也同样会提供医疗,保障人员安全。

因为传染病的缘故,这些被大明引进的人口,不管是来自于哪里的国家,都不会被允许直接进入到像是京师或者其他的府城里。

而是事先有准备好的偏僻所在,进行开荒种植,或者是劳作建设。

张伯在接到朱英的令旨后,立即就开始了先期的准备工作。

远洋贸易商会,可不是什么家族都能进入的。

朱英点名允许的几个家族,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朱英自己扶持起来的,并且有很不错的成绩。

而要加入到远洋贸易中来,首先就是要巨额的入会费了。

入会费不算多,是独立在股份之外,首先就是要缴纳两万贯宝钞。

这跟船票差不多,意味着哪怕是散人,只要是良民,都可以参与到远洋贸易中来。

其中还有一些特别的限制,比如货物的携带数目等等。

然后就是股份参与了。

在远洋贸易行会中,朱英这边只保留三成的原始股份,这一块实际上是规划到内帑里。

之所以不是绝对控股,首先是因为没有必要。

商会的制度,是以几个大家族为共同参与,类似于议会的形式来决定问题。

朱英这块只是提供最初的武力保障。

包括是这些股份所售卖出去的宝钞,朱英也没打算私吞,哪怕他私吞也没人敢说什么。

这些钱财都会用于整个远洋贸易商会的投资,运转。

七成的股份,可不是什么小数目。

在定价上,可是能够卖出上千万贯宝钞出来。

这上千万贯宝钞,便就是整个商会的原始资金。

其实这次朱英提供的东西,已经是超过三成股份的价值了。

单单就武装力量,比如说退役士兵的引入,就不是钱财可以达到的。

当然,这些护卫的薪水,后续都由商会支出。

许多家族在听了张伯对商会后续讲述后,就恨不得把全部身家都投入进来。

不管是在谁看来,有着太孙殿下参与的远洋贸易商会,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尤其是太孙殿下还给这商会开出了不少的便利。

最主要的是,这是在所有太孙殿下参与的买卖中,唯一一次把股份的钱财,都放入到商会里面。

其实就算朱英在里头拿走许多,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只是上千万贯宝钞虽说,可就现在的朱英看来,还真的不算什么。

这个远洋贸易商会后续所产生的价值,绝对不仅仅在千万级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