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826章:想探路的那就去吧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826章:想探路的那就去吧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9:19: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真腊。

隆冬强有些感叹,自己这几年,这可谓是一直在不断的搬家之中。

先是从大明去到了占城,好不容易打下了漕帮。

原以为至少能多待几年,谁想到大明的动作这么迅速,直接就统治了占城。

庆幸还有个义父,转而又来到了真腊港口这里重操旧业。

结果这一年都还没有,又得是去到天竺了。

“大哥,在看什么呢,那边的东西都差不多了,我们也该要出发了。”

隆春盛走了过来,笑着说道。

他心情很不错,比起真腊来,对天竺更感兴趣。

“看来二弟对天竺之行,挺有信心的。”隆冬强转身过来道。

隆春盛笑得开心:“大哥,天竺的事情我可是听说了不少,那里人口众多,单单便是现在凉国公所占之地,就有数百万人,且疆域广阔,城池众多。”

“朝廷现在忙着去东胜神州,邸报上都已经是传遍了,对于天竺根本安排不过人手来,把暹罗,真腊征兵之权,都已经交给了凉国公等几位国公。”

“这我们要是去,漕帮这里也有数百人跟随,找个城池当个城主,岂不是美哉。”

“天竺富庶,咱们这一过去,可就是过好日子的,至少比在真腊这地方要舒服多了。”

听着二弟说了这么多,隆冬强不由是问道;“你这些消息,是从哪里听来的。”

隆春盛闻言,颇有几分羞恼:“自是从那阉人处所听来的。”

“又不是我缠着他说,是他自己要与我说来。”

隆冬强皱眉,看了下周围没人,这才道:“我警告过你多少次,莫要再以阉人之名称呼,哪怕你不想随我叫义父,至少也要喊一声李公公。”

“如果不是义父帮衬着,咱们哪里还能有今天,心里头要知感恩。”

隆春盛无所谓的摆摆手:“好了,好了,我知道了,不要总是念,我又不是小孩子。”

看着二弟这个样子,隆冬强也有些无可奈何。

不过想来去了天竺,应该会好些吧。

差不多要开船了,但是隆冬强并没有上去,而是来到一处宅院内。

“义父。”

隆冬强恭敬道。

李有为点点头:“船那边差不多了,怎的还不出发,来见我这老头子。”

隆冬强道:“孩儿这一去,就不能在义父跟前伺候呢,心里有太多不舍,只希望义父能够早点来到天竺,让孩儿可以尽到孝心。”

李有为闻言笑道:“痴儿,现在真腊这边少不了我,且我不同,若要去天竺,必然是要经过朝廷同意,不可擅自离开。”

“估摸着也不久了,现在凉国公在那边打开地界,最是缺人,也不过几月,应也差不了多少。”

“你只管先去,遇到事情了莫慌,给为父写封信,大致是能帮上的。”

听着这话,隆冬强当即跪地磕首:“义父请保重身体,孩儿先行去了,在天竺等候义父。”

虽然最初的时候有利用的嫌疑,但隆冬强是个懂得感恩的人,对于李有为一直孝顺。

天竺地区在朝堂的眼里,并不怎么看重,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尤其是大明底层百姓,那可就完全不同了。

比如隆冬强这样的帮派份子,他们去到天竺,基本上就能完成身份的洗白。

包括商人,亦或是其他家族之人,对于天竺是更加的向往。

按照正常的走向,当天竺地区变成大明直接统治后,就会跟现在的真腊,暹罗等地方一样,改分为大明行省,那么他们在这些地区所取得的身份,直接就合理化了。

如果此前是官,改制后基本上也是官员。

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过去的。

隆冬强是靠着李有为的关系,普通人连门路都没有,倒是世家子弟多数都有些关系在。

——

大明皇宫,坤宁宫中。

“太孙呐,三叔可没求过你什么事情,这段时间三叔在京师待着实在是太无聊了,这里前往东胜神州的船队马上就要出发,你怎么也得让三叔过去吧。”

“现在九州省那边,三叔的藩国基本上也没戏了,三叔也不打算过去,等着太孙这里下一道令旨,让三叔那几个儿子回来。”

“三叔去东胜神州,可不是为了抢地盘去的,现在其他人都觉得先过去了,就把地盘给定了,但三叔可没那个意思。”

“等到时候东胜神州的地图绘制好,到时候你说让三叔去哪里待着,三叔就去哪里待着。”

谁也没想到,在船队即将出发的这个节骨眼上,朱棡直接来到了坤宁宫,找到朱英大大咧咧的就把自己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其实现在都明白,太孙是不想让藩王先行出发的,因为敕封藩国地盘的关系。

可偏偏朱棡就是来了。

朱英也有些无奈。

“三叔啊,你也知道现在侄儿面对的麻烦,不仅是三叔藩国的关系,还有那么多皇叔呢,原本许多皇叔都是准备当个闲散富贵王爷,或者是从文治理地方。”

“现在闻着东胜神州的消息了,心思都是往那边跑去了。”

“划分藩国这事,不知多少人盯着,我若是让三叔先行过去,这其他皇叔问起来,侄儿可是不好交代啊。”

朱棡道:“其实我觉得吧,太孙没必要说先卡着,还不如是让过去了先,反正过去了也不是说把地盘就给划分了下来,到时候谁待在哪块,还不是太孙你说了算。”

“现在咱们这些当亲王的,都挤在京师这地界里,整日闲得发慌,你也知道三叔的性子,还不如先给个将军的身份,让我去给大明开疆扩土。”

朱英笑道:“三叔要是觉得无聊,完全可以去天竺啊,现在天竺可是正缺人呢。”

“打他个一年半载的,到时候再去东胜神洲的船队也是差不多了。”

朱棡面色一红,道:“太孙呐,你就莫要欺着三叔了,天竺那能是一样吗。”

“等着天竺打下来,我的藩国又得是搬家了,这搬来搬去的,着实是太过于麻烦,还不如去到东胜神州,也算是一次把问题给解决了。”

朱英解释道:“也不是侄儿小气,不让几位皇叔先行,而是这海上航线,暂且不明,谁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过去,又是怎么过去。”

“这事侄儿是跟爷爷商量过的,若是这海上出点什么事情,可比不得岸上,那可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风险太大了些。”

“等着这航线开辟下来,三叔自可去得。”

瞧着朱英这般坚持,朱棡也没其他办法了,只好是应下。

这边朱棡离开后不久,朱元璋就过来了。

“老三走了吧。”

“走了。”

朱元璋哈哈一笑,道:“现在知道头疼了吧,其他人还好,像是老二老三这样的,直接就上门来找说法,咱也是看着头疼。”

“现在都在打东胜神州的主意,不外乎还是这仙家的关系,别看老三莽撞,咱听着锦衣卫那边说了,他现在的府邸里,可是住着不少的和尚跟道士。”

“扯什么藩国那都是瞎说,都是被这些和尚道士忽悠着,寻什么仙家遗迹。”

东胜神州,如果从战略的位置来说,其实不应该这般热闹。

邸报上也讲述清楚了,那边并没有什么国家存在,多是一些部落土著,原始得很,连大一些的动物,牛羊马象这些都没有。

而之所以大家都非常的热切,说到底还是因为宗教的关系。

道士和尚们觉着,这东胜神州如此荒芜,连大些的动物都没有,岂不是曾经有过仙人存在,因此才杀得这般厉害,而和尚们认为,那里也有着佛家的踪迹。

不要小看道士和尚在大明的影响力,于许多勋贵家中,跟这些道士和尚都有些牵扯着。

哪怕是朱元璋曾经,不也是当过和尚,入过红莲吗。

朱英苦笑道:“外边猜测着,是我不想让他们先去抢地盘,然而我哪里有这个意思。”

“真要划分个地界出来,难不成谁还能不同意。”

“太急了啊,这海上的航线都还没能确定下来,谁知道会遇到什么事情,能不能顺利到达。”

“不管是哪位皇叔,若是折在了这路上,可是莫大损失。”

朱元璋颔首道:“其实大孙也不必想这般多,这些家伙们鼠目寸光,天天被人哄骗着,哪里会考虑这些事情,便是大孙你说了出来,也只是当做搪塞罢了。”

“依咱的看法,不若是都答应他们,不是想跟着这船队一起出发吗,那就让他们出发。”

“这些个逆子下边,都有着一帮子人,尤其是老二老三老四他们,手里头又有些钱财。”

“大孙你费尽心思从各地军事学院去找人,还不如让他们去上,便是死了,那也怨不得谁。”

听着这话,朱英思索一番后点点头。

“好,就按照爷爷的意思办。”

——

原本是定着过几日船队就要出发,现在改变了方式,让更多的世家,道士,和尚加入进来。

朱英干脆是再延个半月。

就像是老爷子说的,想为大明去探路的,就让他们探去吧。

消息在朝会上宣布,这个喜讯多人奔走相告,立即变得踊跃起来。

第一批船队的名额也是很有限的,别看着人多,其中还有不少工匠,牛羊,马匹,甚至是一些工具,火器,都是占据了许多地方,不能动的。

因此真正能够分出来的,大致也就在五千人左右。

五千人人,听着是不少,实际上瓜分下来计算的话,还真就不多。

这面对的可不是个小地方,而是非常庞大的新地方。

别说是几千人,哪怕是数万乃至于十数万人,也只不过是大海里的一滴水。

燕王府。

姚广孝听到消息后,有些感叹道:“原本以为太孙的性子,定然不会同意,没曾想会是这样。”

“不过这对于王爷来说是不差,可先派些人去了解情况。”

“其实太孙说的也不无道理,如今海上航线未明,这路上必然有所折损,也是为了安全考虑。”

坐在对面的朱棣喝了口茶,听着这话也赞同道:“太孙是这样想,可别人不这样想,包括和尚你,难道就不想先过去看看吗。”

“如今都在传闻着,那边有仙山洞府,谁能先去了,自然先得。”

姚广孝笑道:“这世上,哪有什么神仙,不过是编纂出来的罢了。”

“贫僧随太孙写那上古神话,乃是从各地杂说里融合而来,譬如佛家,汉朝之前,哪有什么佛家说法,春秋百子也不见佛子。”

“太孙为了更好的把佛家也融入进来,这才有了灵山之说,实则不过是凭空捏造罢了。”

“如此听闻之人,同样是深信不疑。”

“且哪怕是有神仙之流,也不见得有所谓长生者,不过是比别人多活几个春秋罢了。”

朱棣闻言,笑道;“你这和尚,连自家佛祖都不信,却一口一个贫僧,当真是有趣。”

“只是现在都盼着过去,不是担心没有,而是担心有,或是别人有自家没有。”

“要不是如此,那些大教平日闭关不出,现在却如此热切。”

“当真说起来,其实我还蛮想去一趟天竺,那可是你和尚的老家。”

“这东胜神州,今年肯定是轮不上我们了,现在这蒸汽铁甲舰快得很,可比之前的风帆船要快太多,无须一月,咱们就能去到天竺。”

“和尚你觉得怎样,咱们到你老家那边瞧上一瞧。”

朱棣的话让姚广孝生出了几分兴趣。

其实姚广孝原本是想自己先行去往东胜神州的,只是看这样子,王爷大致是不会同意。

对于天竺,应该说大部分的和尚都有些想法,虽说姚广孝不是什么正经和尚,自也想去天竺瞧瞧。

天竺地方,可是佛教最为昌隆之地,在洪荒神话体系里的灵山,基本上就是以天竺为模板。

其次姚广孝也想看看,把大明的神话体系传到天竺去,会不会对那边的佛教形成一些冲突。

“既然王爷想去天竺,贫僧自然是随同前往。”

想明白后,姚广孝当即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