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825章:你敢出兵,我就敢投降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825章:你敢出兵,我就敢投降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9:19: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从中山王府就膳过后,朱英便和徐妙锦一起返回宫中。

“殿下,我那两位哥哥,他们跟大姐的关系比较亲近,尤其是小时候,一直都是大姐在照看着他们。”

“自从大姐嫁给燕王,两位哥哥就一直帮着燕王那边。”

“这次他们让我叫过来,应该就是想让殿下同意燕王去东胜神洲的事情。”

马车上,徐妙锦开口说道。

其实她对于两个哥哥的心思,也是非常清楚的,即便有些不喜,可说起来这也是自己的亲哥哥。

父母皆是不在了,这就是她的娘家。

在皇宫里,徐妙锦也不是太子妃,而只是侧妃,或许在朱英登基之后,能够获得贵妃的身份。

只是自己的儿子朱文青,以后终究是会长大,在没有继承大明皇位的可能下,现在徐妙锦也要为自己的儿子提前做一些打算。

帮助了自己的哥哥,以后小文青长大了,也能得到来自于舅舅们的帮助。

徐妙锦本身就很聪慧,即便是曾经有些不懂,但这几年下来,自然就知道了一些门道。

之所以把这些说出来,也是不想朱英因为自己的关系,从而对两位哥哥有所厌恶。

朱英摸了摸徐妙锦的头,笑着说道:“妙锦,我知道你的想法,对于这样的事情,我也非常的支持。”

“在别人看来,你这样有在借助我权势的方面,但这也是我能够为你做的。”

“我并非是小肚鸡肠之人,关于燕王曾经的过去,那都已是前尘往事,原本四叔想去东胜神洲,那就让他去东胜神州,对于我,对于大明来说,这也没什么不好的。”

“在这件事上,能让你得到一些人情,当然更加不错。”

“所以,你就不要多想了。”

儿子太多,其实也是个麻烦的事情,这就意味着朱英没有办法照顾到每一个孩子。

在很大的程度上,自己的这些妃子,才是未来儿子们的依仗。

所以对于徐妙锦帮助娘家的事情,朱英不仅没有反感,还比较支持。

“殿下,你对我太好了。”

“今晚.能不能让我来伺候殿下呀。”

马车里,徐妙锦情不自禁的靠在朱英的怀里说道。

她原本还以为殿下会有些许不高兴,这里面有着利用的嫌疑,却没想到殿下如此通情达理。

“好啊,你这妮子,得了便宜还卖乖。”朱英搂着徐妙锦的柳腰笑着说道。

徐妙锦顿时脸色通红,把头埋在朱英心口。

——

中山王府的消息,在朱英走后,就由徐增寿亲自过去传达。

“辛苦四弟了。”朱棣颇有些感慨,心情还是非常不错的。

按照徐增寿的说法,太孙那边大致是没有问题了。

“姐夫说的哪里话,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互帮互助自然是理所应当的。”

“就是.就是有些委屈小妹了。”

说到这里,徐增寿不由叹息几分。

这不是他们第一次找小妹帮忙了,之前就已经找过一次。

在徐增寿看来,小妹这样做肯定会让太孙有所不舒服,甚至还会有持宠而娇的意味。

“确实是麻烦小妹了,只是小妹如今贵为太孙妃,我等也没有太多能够帮上忙的地方。”

“她能在这件事上帮我,我自然会一直记在心里。”

“至于小妹的人情,或许只能在小文青那边还了。”

朱棣回应着说道,两次都是在帮他的忙,这都是因为自己妻子的关系。

徐增寿点点头:“姐夫记得就好,只是不知道朝廷那边,关于东胜神州的安排,还有多久才能下来。”

“今日上午,太孙去了京师造船厂,听着消息,去往东胜神洲的第一批海船,或许也离出发的日子不远了。”

“就是不知道太孙这边,会有怎样的安排。”

朱棣轻轻摇头:“大致是不会让藩王去的,一来还未是探查清楚,二来对于朝廷来说以后也不好分配地方。”

他之前就跟姚广孝讨论过这次东胜神州的事情,猜测太孙不会让自己这些藩王前去。

这其中关键是涉及到了藩国的划分,包括以后对亲王的预留问题。

东胜神州虽已是确定,但现在具体有多大,又是什么个样子,这都是不清楚的。

很显然朝廷不可能说让几个藩王自己过去抢地盘,至少会有个大致的划分。

这边徐增寿也算是给了大姐个交代。

“放心,你姐夫定然会让你们一起去东胜神洲的。”徐仪华的话也让徐增寿安心下来。

如今大明盛世,但凡是武将都能看到,太孙志在天下,当是建功立业最好之际。

便是在新兵的征召上,都已经不存在什么强制的概念了,每次招新兵报名的人就从来没有少过。

现在大明各处,需要兵力的地方太多了。

——

天竺。

哪怕说战争进行得非常顺利,甚至是顺利到超乎了蓝玉的想象,可他依旧有着不小的烦恼。

仅仅只是奥里萨邦这块地方,就已经足够养活蓝玉带来的三十万军队的。

养活两个字都有些谦虚,完全可以用富裕来说。

现在蓝玉甚至完全不需要来自于南阳的补给,这里的粮食多到他吃不完。

随便杀几个天竺的贵族,所得到的粮食就是个庞大的数目。

唯一的问题就是,因为奥里萨邦疆域过大,人口众多,这导致蓝玉不好再进行扩张。

因为已经是管理不过来了。

“景隆,朝廷那边来信了没,到底是个怎么说法。”

李景隆负责跟朝廷那边的联系,最近每过个三五天,蓝玉就会询问一番。

李景隆苦笑道:“朝廷那边确实是来了消息,但是想要增援,估计至少是近段时间不可能了。”

蓝玉不由皱眉道;“怎会如此,难不成你没给朝廷说过我们这边的难处吗。”

李景隆道:“自然是说过的,可是现在朝廷那边也缺人啊。”

“不知凉国公可是看过最近的京师邸报没有。”

蓝玉摇摇头:“没有,这边的事情太忙,没怎么关注过邸报的消息,怎的,莫不是朝廷那边有什么变故不成。”

李景隆叹了口气,道;“变故.也差不多吧。凉国公可还记得,当年太孙派遣了五万远征军,去寻那东胜神州之事。”

听到这个话,蓝玉心情就不好了。

他怎么能不记得,要知道这远征军的统领,可是他的长子。

李景隆见蓝玉脸色一变,随即反应过来,便连忙说道:“凉国公放心,并非是坏事,而是好事。”

“在去年年底,也就是我们从暹罗出发之际,远征军便有人回来了,且带回的消息是,他们真的找到了东胜神州,凉国公的长子,如今也是一切安好。”

其实关于蓝玉长子的消息,原本朝廷早就该通知蓝玉的,可是因为东胜神州的关系,都给把这个事情忘记了。

恰好是蓝玉出发来天竺征战,因此即便是过了两月,蓝玉也未收到消息。

蓝家以为朝廷那边肯定传达了,朝廷也觉得蓝家自己会说,这才导致蓝玉从李景隆口中才得知长子之事。

蓝玉虽然有些牵挂长子,但嘴里还是说道:“这个兔崽子,也不知是发了什么疯,好好的你荣华富贵不享受,偏偏要参加什么远征,真是气煞我也。”

李景隆笑道:“现在令郎可是立下大功了,也因为东胜神州被发现,而且据说离着大明也不算远,那边的疆域很大,比如今大明都不见得小,这让许多人,尤其是藩王们,都想去过去。”

“东胜神洲处处沃土,太孙曾经带回来的那些高产作物,就是来源于东胜神州,难怪当初太孙要派遣远征军去寻,原是早有来处。”

“所以.原本咱们这里算是个香馍馍,然东胜神洲更深一筹,这也就导致没人来了。”

蓝玉点点头,有了长子平安的消息,他心情好了很多。

“原是如此,倒也难怪了。”

“看来我们这边,也只能是依赖于自身。”

“只是可惜,这天竺地区看着人多,然可用之人太少,那些百姓,生性懒惰,不堪所用,便是真腊暹罗之兵,都要强上太多。”

“如今若想再增添兵马,或只能在真腊暹罗那边下些功夫。”

蓝玉也是没办法了,天竺的兵他都有点不敢用,这些兵源太差,顶多就是给后勤打杂,要是在前线的话,随便一点动静可能就四散而逃,反而会影响到军队士气。

相比之下,去真腊暹罗招兵,反而要更加有用。

李景隆也赞同道:“凉国公所言有理,我即刻写信去往朝廷,请求赐下真腊暹罗征兵之权。”

除此之外,蓝玉也没有其他办法了。

不管怎么做,反正是不能用天竺的兵,哪怕是那些看上去还不错的贵族侍卫。

历史上,唐朝跟当年天竺的戒日帝国,是碰过一次的。

是李世民手下一个叫王玄策使臣。

因为去的时候恰逢中天竺王尸罗逸多死,国中大乱,其大臣那伏帝阿罗那顺篡位,于是发动所有军队以拒王玄策。

跟随王玄策的三十骑兵与敌人交战,失败被擒获,敌人趁机劫掠诸国贡献的财物。

王玄策逃离到达吐蕃。

越想越气的王玄策发檄文征召军队,得到一万二吐蕃兵、七千泥婆罗骑兵。

王玄策与副使蒋师仁率吐蕃、泥婆罗的军队进攻到中天竺的茶镈和罗城,作战三天,攻破茶镈和罗城,斩首三千余级,敌人被溺死的约万人。

阿罗那顺逃走,收拢散兵再次交战,蒋师仁擒获阿罗那顺,俘斩敌人数以千计。

余众跟随国王的妻子在乾陀卫江抵抗,蒋师仁击败他们,俘获其妃、王子,又俘虏男女一万两千人,各种牲畜三万,五百八十座城邑投降。

东天竺王尸鸠摩送牛马三万馈军,还送来了弓、刀、宝缨络。

迦没路国献异物,并送上地图,请求得到老子像。

天竺震惊。

贞观二十二年,五月,王玄策把俘获的阿罗那顺及王妃、子等,俘虏的男女万二千人、牛马二万余送到长安献俘。

因为感觉这天竺太没用了,因此李世民也就给王玄策封了个朝散大夫,从五品下的官职。

史书上也就一句话概括了这次的战斗:大破之,又破之,进击之,亡!

这就可以理解,现在蓝玉如此顺利的攻破奥里萨邦,是多么轻松的事情了。

要知道当时的戒日帝国,在唐朝时期可要比现在的东恒伽王朝还要强势一点。

王玄策还是借兵一万多人,本身并非什么武将,也就是个使臣。

蓝玉是大明开国功臣,位列国公,现在率明军精锐十万,属兵二十万。

这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如果不是因为管理跟不上的问题,现在蓝玉就已经横扫整个天竺地区了。

毕竟王玄策只是打,而蓝玉还要在这里发展一下,其中概念性质不同。

至于现在天竺地区,对于蓝玉占据了奥里萨邦是什么反应,简单点说就是没有反应,甚至是奥里萨周边地区的城池领主们,现在估计都已经做好了投降的准备。

只要蓝玉敢出兵,他们就敢投降。

这也就是蓝玉为什么不敢把天竺兵纳入麾下,他是真的怕这些天竺兵把自己的军队给带坏了。

很快,李景隆的请求,就到了朱英这里。

朱英考虑到现在大明确实很难抽出相应的官员去对天竺进行管理,主要也是天竺人口太多,去个几百人也不顶用。

于是就同意了李景隆的请求,让他们在真腊,暹罗地区征兵,同时也可以征召官员。

但凡是愿意去的大明人氏,也可以破格提拔为天竺官员。

如今去往东胜神州的船队马上就要出发,大多数人都是盯着那边,心思都不在天竺了。

也就只能是特事特办。

这个消息也没什么隐瞒的,很快暹罗,真腊就知道了。

李有为在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顿时就想到了自己的干儿子隆冬强。

他连忙把隆冬强叫来,让他带着自己的人,立即前往天竺,投靠明军。

这可是天赐良机,尤其是对于隆冬强这样的帮派成员来说。

按照现在天竺的情况,甚至是谋取个城池大员,都不是什么难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