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286章:前朝汉奸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286章:前朝汉奸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08 11:09:52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次日早朝。

明日,便就是十月初一了,朱英太孙册封仪式,也是大明第一次的大阅兵。

“天界寺,对于外臣的安排,全都弄好了吧,这次咱大孙册封的阅兵,事关大明国威,咱先在这里说清楚了,谁若是出了乱子,可别怪咱不将情面。”

早朝开始后,并未按之前的流程来走,朱元璋直接开口训斥道。

天界寺被点名,作为僧录院统领的大和尚,立马出班,双手合十道:“启禀陛下,对外臣的安排,臣这边都已经确定妥当了。”

“所有参与的名单,已经交由锦衣卫衙门,请陛下放心。”

由于朱元璋对佛教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认为佛教可以“阴翊王度”、“暗助王纲”,因此对于宗教这块,朱元璋亲自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僧官制度。

在洪武元年,就立下了善世,玄教二院,作为大明重要管理天下僧道的衙门。

洪武十五年四月,重置僧录司,道录司,撤销二院。

从此,僧,道录司,掌管天下僧道。

不过或许因为道教这块,相对于僧人中,闲心野鹤的多,譬如张三丰这样的道教的精神领袖,直接人都找不到了。

而且很多道人,对于去道录司衙门当差很是反感,主动来都不是什么大人物。

所以在宗教管理上,僧录司负责的地方,要多得多。

作为宗教衙门,设司正,左正各一人,正六品,隶属于礼部。

正常情况下,僧录司的僧官,是不需要参加早朝的。

这次僧侣司的司正过来,是接到了通知,也是需要对工作的当面汇报。

别看就这两句话,若是不来。

呵呵。

朱元璋可不会因为是和尚就给惯着,该处死照样处死。

这些年来,僧录司的僧官,也有不少因为贪污受贿被处死的。

就老朱这小暴脾气,这天下就没不敢杀的。

不过明初的僧官,多是由德高望重的大和尚担任,总体来说还算是非常不错的。

至少在司正,左正这块,从洪武元年至今,就一直没换过人。

随着不断的确认,早朝上关于明日的册封,阅兵,所有章程也基本上沟通清楚了。

朱英站在金銮殿上,身着衮服,听着那繁琐的仪式,嘴角微微抽动。

为了彰显大明皇室,尤其是太孙的威严。

仪式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是细节满满。

不过有对比的情况下,就比较容易接受了。

文武百官,几乎要磕首一个上午,这中间都没啥停歇的。

如此朱英心里头就舒服多了。

那些搞各种建议,提各种方案的,也免不了自己遭罪走一波。

前后讨论差不多一个时辰,朱元璋对于大孙的事,也是全程笑呵呵的聊着,看起来心情不错。

就在这件事被定音后,突然一名朝臣出班,且并没有咳嗽和同僚打招呼,而后道:“启禀陛下,臣有上奏。”

朱元璋也没多想,道:“准奏。”

这名大臣作揖行礼道:“启禀陛下,微臣听闻昨日轰动京师,引发数十万百姓聚集,最后更是大军入城,方才得以避开暴动。”

“不过即便如此,京师城中也有不少混乱,更有许多百姓遭到踩踏,从而受伤。”

“微臣更是听闻,此群英商会,和太孙殿下关系匪浅,似乎就是太孙殿下曾经在野的时候,所建立的商会。”

“臣斗胆,如今太孙殿下贵为皇室贵胄,怎可与商贾为伍,应当迅速将所谓的群英商会解散,避免再次发生昨日类似的事情。”

“且这群英商会,一群商贾之流,蛊惑太孙殿下与民争利,简直是最大恶极,微臣昨日也有打探消息方才得知,这群英商会,竟是想祸害我大明之根本。”

随着这位大臣越发激动高昂的语气,朱元璋的笑容开始逐渐变得僵硬起来。

其他的大臣,更是面面相觑,奉天殿中,死一般的寂静。

这说话的大臣,好像并没有意识到,完全沉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中,继续慷慨激昂说道:

“臣看着那告示,上面说这,这群英商会招工,男女皆可,这岂不是有违女纲,仅此便就罢了,他是什么人都招啊。”

“连学徒都不是的,哪怕是流民,他也招。且只要进去,就能有两百文工钱一个月,两百文倒是不多,可这天杀的群英商会,他竟然管饭,居心叵测,居心叵测啊!”

“如此一来,众多百姓哪还有心思种田,都去他群英商会,从此往后,咱们大明的田地,怕是要出现荒芜的情况。”

“百姓往后不种田了,粮食越发减少,赋税也越来越少,这是要掘我大明的根啊。”

说到这里,这名大臣再次深吸一口气,语气中带着猜测的意味:“微臣还听说,群英商会发源于西域,和草原上诸多势力有所勾结,其中大量的成员,更非我族之人。”

“太孙殿下年幼,尚且入宫的时间不长,这定然是被奸人所欺,埋下无穷祸患。”

“陛下,微臣建议立即派锦衣卫,对整个群英商会严查,务必不能放走一个奸细。”

话音落下后,在这大臣旁边的同僚,下意识的稍稍挪动了下脚步,不敢与其接近。

旁边有熟悉这位大臣的,看向其的眼神,已经充满了可惜。

这是出门被撞坏了脑子吧,这样的话都敢说出来。

命都不要了。

明天就是太孙殿下的大好日子,今天这厮直接站出来,对着群英商会一顿训斥。

群英商会,稍微有点路子都知道,那可是太孙殿下亲手打造的,在边疆地带,尤为出名。

其中掌控的财富,多不胜数。

这一点,从太孙殿下入宫后,陛下赏赐的宴席都开始变得频繁,丰盛便能看出。

定然是有不少的钱财,直接流入到内帑去了。

要知道往前,虽然陛下也曾经赐宴,但那些清淡的饭菜,有时候肉沫星子都看不见你,就知道内帑有多么紧张了。

而膳食的改善,户部那边没有过任何的建议,说明钱财定然不是从国库走的。

这就表明内帑现在,可是丰满得很。

傻子都能猜出,肯定是太孙殿下,亦或着说群英商会的功劳。

这家伙,是要把陛下的钱袋子给干没了,真狠。

“说完了吗。”朱元璋面无表情的问道。

那大臣一愣,而后作揖道:“回禀殿下,微臣说完了。”

朱元璋点点头,而后平淡的吩咐道;“好,说完就好,左右,拖出去砍了。”

早就有机灵的锦衣卫跃跃欲试了,听到陛下的吩咐,哪还有丝毫的迟疑,两名锦衣卫大步向前,架起这名大臣,就往外拖。

“陛下何故如此,何故如此啊!!!”

“臣所言,句句发自肺腑,这是要坏我大明社稷,祸害我大明江山,后患无穷!!”

“臣以为死,但陛下一定要严查群英商会,严查!严查!!!”

“陛下!!!唔....”

锦衣卫立即捂住其嘴,而后快速将他的下巴给卸掉,两人的脚步,也加快了几分,迅速的拖出奉天殿中。

不久,一声惨叫传来。

朱元璋随即面色阴沉的问道:“诸位爱卿,对于刚才之事,可有什么见解,不防大胆直言,咱听着呢。”

殿内的大臣安安静静,没有一人吭声,就连呼吸似乎都屏住了。

这,就是洪武年间的朝堂。

即便是最上首的众位尚书,也是低头不敢与朱元璋对视,任何敢于挑衅皇帝威严着,坟头草都已经三尺高了。

刚才那位,不过是小小的正五品官员,死就死了,正二品的尚书被处死,也没啥好震惊的,大家伙都已经很习惯了。

不少的大臣,感受到朱元璋怒火,更是在内心对刚才处死的咒骂。

好不容易过几天安生日子,陛下最近心情不错,已经有七八天都没人被处死了,现在这混蛋玩意,铁了心要去捅马蜂窝。

往后的日子,怕是不太好过了。

看着下面的群臣没有反应,朱元璋却不想就这么过去,而是对朱英问道:“大孙,不知你对刚才那位大臣的上奏,可有什么意见。”

“说出来咱听听,也让诸位爱卿听听。”

朱英点点头,作揖回道:“爷爷,孙儿认为,刚才的事情,看似只是一人之言,但这背后,并非如此简单。”

“能够说出这么多,可见此人了解不少,如若孙儿没有记错的话,刚才的大臣,是吏部的吧。”

说话间,朱英的目光紧紧的盯着詹徽。

詹徽感受到长孙殿下的目光,心里咯噔一下。

他知道,这是长孙殿下借着这个事情,开始要对自己发难了。

众所周知,长孙殿下和凉国公的关系匪浅,如今凉国公因为自己,连早朝都没资格来了。

虽说大明治安总司的品级不低,但目前因为职权的问题,所以暂时没有早朝的要求。

这个时候,右侧的武官们,顿时就幸灾乐祸起来。

詹徽脸皮厚,要脸皮也干不到尚书这职位,只要长孙殿下不点名,他就装死。

朱英微微停顿了一下,看詹徽没反应,倒也没穷追猛打,继续道:“若是其他部门,可能孙儿就不会多想,但吏部不同。”

“吏部乃是我朝管辖官员所在,能够在吏部为官,孙儿想着,定然是聪慧之人,呆傻的,也混不下去。”

“当然,若是此人托关系,走后门进去的,自然就另当别论了,在这点上,倒是可以让锦衣卫查一查,是不是有人暗箱操作,使了手段。”

“这对于其他候补的官员来说,可谓是大大的不公。”

朱元璋点点头,道:“孙儿说得在理,结党营私,欺上瞒下这等事情,必须要严查,蒋瓛,可是听清楚了。”

下首的蒋瓛连忙作揖道;“回禀陛下,臣听清楚了。”

朱元璋頷首,示意大孙继续。

朱英道:“孙儿刚才看到,这名大臣被处死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惊慌,好像原本就知道了,当他说出这番话来,必定会让爷爷给处死。”

“如此便可说明,此人的头脑,是非常清醒的,说出这番话的目的,非常的明确。”

“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乎,即是这般的话,这人的背后,定然有幕后之人指使。”

听到这话,朱元璋眉头一皱,道:“大孙说得在理,这幕后的老鼠,当真是胆大妄为,竟是将手都插入到了朝堂之中。”

“还能掌控其生死,当是潜藏在京师多年,甚至,此人就在朝堂之上,群臣之中。”

一边说着,朱元璋眼神狠厉的朝着群臣们扫射而去,似乎想要揪出这幕后的操作者来。

刹那间,整个朝堂的所有大臣,包含各部尚书在内,全部都颤栗起来。

这是风雨欲来的前奏,很多大臣心中明白,一旦陛下开始对群臣怀疑起来,势必就要遭到锦衣卫的严查。

稍微有点关系牵扯的,很大可能会被直接拖入诏狱中,严刑拷打,刑讯逼供。

这样的事情,就大明立国二十五哉,已经发生过三次了。

每一次对于朝堂的官员们来说,都是一些大清洗,奉天殿外,血流成河,诏狱之中,惨叫不绝。

尤其是吏部那几个跟刚才处死大臣关系比较好的同僚。

现在的双腿已经开始发抖了。

锦衣卫要查,肯定是从同僚开始,被牵扯致死的可能性,按照以往的惯例,高达九成九。

就在一部分大臣,几乎快要被吓尿的时候,朱英突然开口了。

“爷爷,孙儿倒不是这般觉得,按照现在的情况推测,这幕后之人,当不是朝堂上,应该是潜藏在京师中。”

这话一出,对于所有的大臣们来说,真是天外福音。

尤其那几名同僚,顿时就感激涕零,若不是有早朝的规矩限制着,他们已经忍不住三拜九叩了。

在心中,已经有不少大臣开始发誓,若是今日能完完整整的回家,一定要给太孙殿下立下长生牌,天天烧香磕头。

朱元璋闻言,也没多想,直接问道:“大孙有何见解,说来听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