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349章:正旦将至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349章:正旦将至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08 11:09:52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安南这地方,跟后世差异极大。

在沟通上,和大明其他疆域差不多,顶多是说话的时候,带一点安南口音。

像是那些土著少民,也就口音比较重而已,在文字上和目前的汉字没有任何区别。

文化,政治,军事,民生等等,尽皆于汉人相同。

很早安南就一直属于中原王朝的一部分,在五代十国期间,因为地里因素的关系,跟中原王朝的衰弱有所关联,逐渐独立。

蒙元一统,但对于安南,就设为藩属国了,懒得搭理。

一则是这里穷破,没什么东西可抢,二则这里山多,密林也多,蒙古铁骑完全不适宜在这边作战,而且蒙古人对这里的环境,比之汉人更加难以接受。

所以就这么听之任之。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感觉这里也不是个什么好地方,毕竟他也没有来过,作为在蒙元统治下的生活长大的朱元璋,对于安南的印象受到了蒙元的影响。

再加上安南也是听话得很。

洪武元年十二月,朱元璋派出一个名叫易济的知府作为使臣,前往安南颁布诏书。

老朱在诏书中先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的身份,随即告知对方大都已被攻破,如果想和平共处的,赶紧承认自己的正统身份。

诏曰:昔帝王之治天下,凡日月所照,无有远近,一视同仁。......建国号曰大明,改元洪武。顷者克平元都,疆宇大同,已承正统。

方与远迩相安于无事,以共享太平之福。惟尔四夷君长、酋帅等,遐远未闻,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当时的安南国正处于陈朝末期,国王是陈日煃。

对于朱元璋的威名,早前在其和陈友谅争霸之时,陈日煃便已有所耳闻。

现在大明如初升之朝阳,光芒万丈,陈日煃自然不敢怠慢。

他立刻派出少中大夫同时敏等人作为使臣到南京朝贡,并请求册封。

要知道安南人虽然对内自称皇帝上庙号,但对中原王朝向来只称国王。现在请求明朝册封,就是表示尊明朝为正统。

安南率先称臣,给朱元璋留下良好印象,也感觉颇有颜面。

加上小国这么多,一个个贫瘠的很,全部收归到大明,只会增加负担。

建国初的大明,疆域就已经够大了,刚开始朱元璋还有很大的野心,想要裂土开疆。

后来发现连目前地盘的治理都极为费劲,逐渐就放弃了这个打算,转而专心治理内政,发展民生。

一念之差,使之安南中原,后世分为两国,若是像云南般治理安南,那情况将会大有不同。

现在朱英调五万军过来,其中目的,可想而知。

“刘监军,咱们大军离安南王都升龙城,只有不足十里地了,大人看是否需要先行遣使通知。”

“如今咱们五万大军兵临城下,怕是升龙城内已是一片混乱。”

大军统帅魏兴,恭敬的对着刘胜问道。

刘胜随军过来,被朱英任命为安南监军指挥使,有监察安南地区所有大明将士,责罚贬落之权。

这意味着所有在安南的百姓将士,都要受到刘胜这个监军的节制。

“升龙,好大的口气,区区弹丸之地,也敢自比为龙?这是将我大明放置何处。”

“哼,不必通禀,咱们大明天军才到此处,也当给他们点颜色瞧瞧,也让那些心怀不轨之人心里头明白,该要如何对待咱们大明将士。”

“要让他们清楚自己的地位,不过是咱们大明的属国。”

刘胜眺望远处,依稀可以看见城池的轮廓,不过比起大明的城池来,就是个小小地方。

顶多相当于县城的范畴,甚至连上县都无法比你,算是中县吧。

“末将领命。”

魏兴的面色隐约有些激动,他才不想安安稳稳的就这么过去呢。

这五万大军,可不是大明普通的屯田兵,而是京师的屯田兵,许多都是上过战场,斩获功劳者。

自南京出发,经湖南,广西两省,而后抵达安南。

大明境内不用多说,进安南后,所过之处,无一不是跪服,这让一直想动动手的魏兴,感觉到非常无聊。

不是说安南山匪多吗?怎么一路过来,连影子都见得到。

安南山匪要是知晓魏兴心中想法,定然要破口大骂。

我们是匪,不是傻。

五十人保管你有来无回,五百人视情况也能咋呼一下,你这五万人。

一路行来,地动山摇,连老虎都给吓跑了。

是嫌自己不想活了吗,赶着去投胎呢。

不对,这么好的劳力,怎么可能舍得杀,直接就成后勤苦力了。

刘胜交代完后,便就回到了马车内。

毕竟他的年纪已经很大的了,单凭走路或者骑马身体会有些接受不了。

包括李秀才,也算是沾了他的福气。

不过现在的李秀才,已经是两眼发晕了。

“你这家伙,怎得如此没用,连这点苦楚都受不了。”刘胜直接啐骂道。

李秀才有气无力道:“这自不同,咱们从西域一路过山,都为平地,虽有些崎岖,可还不错。”

刘胜道:“可那水上,船摇浪动,你咋也没啥反应。”

李秀才回道:“我虽是北人,可考取功名时,常巨南方,初时也不适应,后来晕着晕着,便就习惯了。”

刘胜无语的摇摇头道;“我这般年纪,听说过晕船的,也听说过晕车的,你这晕山的,倒还是头一回听说,行了,准备准备吧。”

“现在咱们已经到了平地,往前不过十里地,就是安南都城了。”

李秀才闻言,顿时从马车上坐立起来,喜道:“可是当真。”

刘胜道:“你出来看看,不就知晓了。”

听到这话,方才还病恹恹的李秀才,刹那间就如同换了个人般,精气神全都回来了,赶忙下车查看。

只见十万大山,已被抛却脑后,层层叠叠。

而在眼前,是一览无际的广阔平原,鲜草茂盛,河流溪水,便有几座山,也只能是称作山丘。

远方有一城独立,似有人影晃动。

“到了,终于是到了,熬了数月,总算是到了地方,这就是以后,我将要从官之地嘛。”

说到这里,李秀才连忙整理衣冠,抚平衣皱,俨然一幅官员气派。

刘胜也是颇为无语,这家伙当官的心思,真的厚呀。

难怪东家说,到了这边后,还是要对其管着点,不要因为是西域老人,就过于放纵。

现今读书人的寒窗苦读,哪有什么为国为民,九成九的,尽皆是为衣锦还乡,光宗耀祖。

大军天微亮便已出发,此时已近午时。

按理说本该是到了埋锅做饭的时辰,不过军心振奋,无人想在这城外过活。

便就啃些干粮,边走边吃。

个半时辰后,升龙城下。

五万大军威风赫赫,衣盔整齐,精神抖擞。

城门上,已有数位身着华服之人站立,更有许多将士浑身紧绷。

刘胜,魏兴,李秀才三人看着那不过一丈五的城墙,没有半分紧张。

若敢不从,大将军炮奉上,数十呼吸间,要这城门支离破碎。

魏兴挥挥手,一骑从军列中奔腾,直接到城门口上。

侧面有条缝隙打开,示意骑士将文书传递过来。

“放肆,此乃大明圣上谕旨,怎敢从侧门而入,速开正门!!!”

骑士大声呵斥咆哮,吓得那门后的将士一个哆嗦,连忙关上门,上去通禀。

许是知晓是大明来军,加上似乎外面五万精锐这升龙城似乎也很阻挡,没过多久,中央城门大开,一行官服穿着出现。

领头者,头戴王冠,身穿王服。

“小国寡人,拜见上国使臣。”

带头的安南国王作揖行礼,他便是陈日焜又称顺宗陈颙,陈叔明之子。

身为安南国王,在大军来临,情况不明之下,竟然亲上城头,这无疑让魏兴,刘胜,李秀才等人,多了几分尊重。

实则是他们还不了解安南情况。

安南目前为陈朝,实权掌控着是太上皇陈艺宗,汉作陈叔明,陈朝第九君主。

陈数明执政一生中,安南政局困难重重,内有朝中重臣离心及叛乱,外受占婆入侵。

为此,陈数明为帝时曾肃清叛乱者,其后亦采取相应措施,以适应时局。而他的外戚黎季犛(mao)在此时逐渐掌握大权。

陈叔明支撑了陈朝政局达四分之一个世纪,综观这段时期里,陈朝处于快速衰落的状态。

所以作为安南国王的陈日焜直接出面,也就不难理解了。

现在的陈日焜,脸上是浓浓的惊喜。

魏兴也给予了相应的尊重,下马抱拳行礼,而后交涉一番。

在得到确定的答复后,陈日焜连忙道:“大将军还请快快入城,若久等可就是小王失礼了。”

说完后,眼神中带着渴望和迟疑道:“只是将军这些将士,若是一股进入怕有扰城民。”

不过心中计量一番后,转而坚定道:“且听将军打算。”

自古兵不入城,但如今陈日焜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了。

他太感谢黎季犛驱使他来城门。

陈日焜现在,真想是跳起来大呼几声,他没想到自家长女如此给力,本来都不报希望了。

现在竟然真的成为了太孙妃子,未来贵妃。

更是有五万大明将士远渡,守护安南。

看着大明将士那威武模样,陈日焜真想上去抚摸一番,这可是往后自己真正执掌安南的最后希望。

就这感觉,怕是安南将士五人,不见得能抵过一人。

所谓一汉敌五胡,当真是名不虚传。

现在安南情况,太上皇已经年迈,且身染病症,整日浑浑噩噩。

朝堂为黎季犛所掌,他就是个傀儡皇帝。

可谁又愿意,老老实实当个傀儡呢,只是他的长兄,已经因黎季犛上言太上皇所废,所以他根本不敢有任何举动。

但现在吗.....

陈日焜的眼中,已经散发出精光。

魏兴被这安南大王的热情,都搞得有些不知所措了,不过还是回道:“大王稍后,某虽是这大军统帅,但此来军中,一切须听监军大人节制。”

陈日焜听到这话,连忙作揖道:“不知监军大人现在何处。”

魏兴指着大军前方一辆马车。

陈日焜顿时明白,而后竟不顾大王礼仪,自身安危,就这般小步朝着马车方向跑去。

这让魏兴都有些懵。

这安南大王的态度,可真是摆得低。

因心中焦急,临近马车时,不意摔了一跤,一只鞋都脱落了。

可陈日焜没有丝毫在意,哪怕此刻,大军注目,也不在乎。

快步到马车前,恭声道:“小国寡人,见过监军大人,还请监军大人不吝一见。”

刘胜在马车里,早就悄悄关注。

对于安南的情况,刘胜早就有一些了解,只是没想到这安南大王这般能放下尊卑。

心中知晓,看来现安南局势,比之想象的更要严厉。

不过,这也是个巨大机会。

也没过多犹豫,刘胜迅速下了马车,扶起陈日焜作揖的双手,语气感动道:“怎能劳驾大王这般接接待,折煞本官了,这城外风大,咱们还是先行进城吧。”

陈日焜语气迟疑道:“这大军精锐,不知监军大人准备如何安置。”

刘胜似笑非笑道:“大王放心,大明将士,军规严谨,入城后当不会影响百姓分毫。”

陈日焜忙道:“即是如此,小王便放心了,还请监军大人领将士入城。”

一阵交涉后,陈日焜上了刘胜马车,与其牵手并立,站在车头。

前方是数百将士,由魏兴率领开路。

陈日焜在城门前,大声下令,城门全开,迎大明天军入城。

城头上的官员,还有城门守将,犹豫迟疑后,还是选择了开门。

毕竟对外来说,陈日焜就是安南大王。

虽然他们,实际上只听从权臣黎季犛之令。

可大军压城,拒开城门,违背王意,难道去和宗主国大明将士开战?

看着那整齐军容,骇人气势,谁不胆寒。

陈日焜站在马车上,看着自己的命令被执行,心里头满是快意。

自从当上陈朝皇帝以来,无一日睡过安稳好觉,生怕哪天醒来,就步了长兄后路,被权臣黎季犛弄死。

下意识的,手掌更加用力的紧抓刘胜。

刘胜感受到手掌受力,嘴角不由轻轻上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