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521 稀巴烂

重生南非当警察 521 稀巴烂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大部分人看来,阿丹公司做事是有些草率和鲁莽的,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草率和鲁莽,阿丹公司才能快速在东印度打开局面。

李晚和凌志之所以这么迫不及待的跳出来,国仇家恨之外,更多肯定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这两者并不冲突,阿丹公司也不是要独占东印度,赶走荷兰人之后,利益肯定是要重新分配的,在东印度扶植华裔代理人,总比扶植那些土王强的多。

所以从五月十号开始,原本是保护伞公司和荷兰殖民政府之间因为方舟号被扣押引发的冲突,终于演变成为苏门答腊岛土著居民对荷兰殖民政府的武装反抗。

类似的武装反抗在东印度并不罕见,从上个世纪英国和荷兰签订《苏门答腊协定》,明确荷兰对东印度的殖民后,近百年间,东印度各族发起过多次武装反抗荷兰殖民的民族起义,同时东印度内部各族之间的冲突不断,荷兰殖民政府也正是利用东印度各族之间的冲突,从而维持对东印度的殖民统治。

这样做虽然起到了一定效果,但是也由此导致一个严重后果,那就是东印度各族民风彪悍,对立严重,一旦有阿丹公司这样的外部势力介入,荷兰勉强维持的殖民统治秩序就会一朝崩溃。

李晚和凌志还是很有实力的,有保护伞公司和阿丹公司的配合,李晚和凌志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组建起两支部队,从棉兰出发一支向北一支向南,向苏门答腊岛其他地区发动进攻。

“这两个家伙都是老滑头,他们的部下有华人也有爪哇人,现在华人都在棉兰接受训练,爪哇人则是四处出征以战养战,那些爪哇人暴力的很,砍人就跟剁萝卜一样,还好有咱们的人约束,要不然这边的华裔也免不了要遭殃。”戴维这段时间很轻松,荷兰人现在还寄希望于英国调解,并没有对棉兰采取行动,这段时间棉兰港已经囤积了大量物资,飞行员们每天都会驾驶飞机熟悉地形,制定作战方案,巴达维亚军港也在监视中,只要远东舰队敢出港,棉兰这边分分钟就能收到消息。

“遭殃也是活该,我也不是没有提醒过他们,人家不听,咱们有什么办法。”安迪冷漠,有些人总是以为待价而沽就能卖个好价钱,殊不知阿丹公司根本不在乎这一点,棉兰港三千雇佣兵都等着购买种植园呢,不制造出更多的“无主荒地”,怎么满足这些雇佣兵的需求?

这段时间安迪已经充分了解东印度这边的情况,应该说华人在东印度的地位还是挺高的,仅次于定居东印度的白人,和那些土王地位差不多。

在东印度地位最低的是爪哇族、巽他族、马都拉族、以及马来族,这些土著都属于贫民阶层,绝大部分人没有财产,依靠在种植园务工为生。

这部分人是东印度最大的不安定因素,每当荷兰人感觉华人的势力过大,可能不受控制时,荷兰人就会挑拨这些土著制造一些骇人听闻的血案。

以前在东印度,华人可以说是两头受气,上面要受荷兰人的压制,下面要受本地土著的敌视,生存环境确实是非常恶劣。

不过恐怕荷兰人没想到的是,这些土著既然可以受荷兰人的挑拨,那么也就可以被华人拉拢,只不过是以前的华人家大业大顾虑太多,不敢破釜沉舟,所以才屡次惨遭劫难。

现在这个顾虑就不存在了,有保护伞公司和阿丹公司的全力支持,李晚和凌志的部队发展很快,五月十号李晚和凌志分别以贷款形式从阿丹公司购买了总价值十五万英镑的武器弹药,十五号李晚和凌志就送来三十万英镑。

十五万是偿还贷款,另外十五万是第二批武器的订金,安迪不问这些钱是怎么来的,李·恩菲尔德步枪在南部非洲出厂价三十五镑,卖给李晚和凌志是一支一百镑附送五十发子弹,三十万镑也才三千支步枪,对于尼亚萨兰军工集团来说只是小单子。

这段时间尼亚萨兰军工集团真的是大发横财,在北非,德国和法国因为摩洛哥又起争议,眼看可能再次爆发冲突。

在的黎波里塔尼亚,意大利人和奥斯曼帝国的冲突越来越严重,眼看就要演变成为两国之间的全面战争。

东印度的订单只是开始,随着李晚和凌志的部队越来越壮大,订单会越来越多,尼亚萨兰军工集团真的是数钱都数到手软。

“用不用稍微控制下李晚和凌志?”戴维也担心李晚和凌志的部队发展太快,会影响到阿丹公司的利益。

“不用,他们的部队是咱们派去的雇佣兵在训练,所有的军官和参谋人员全部都是咱们的人,要是他们的部队都使用大刀长矛,那咱们确实是要小心,现在不用,他们买的武器越多,越不需要担心。”安迪非常感谢东印度的单一殖民经济,只要东印度没有能力生产武器,那阿丹公司就不需要担心。

说白了,要是李晚和凌志敢造反,那么阿丹公司只需要停止对李晚和凌志的交易,那么李晚和凌志现在买的这些武器就会变成烧火棍,到那时不管李晚和凌志的部队规模有多庞大,结局都是一哄而散。

“那要不要再培养几个?分散一下实力也是好的。”戴维有样学样,保护伞公司在半岛就是这么做的,现在半岛十几股大小不等的势力在相互厮杀,阿丹公司就跟在后面扩张势力,大半个内志都已经成为阿丹公司的势力范围。

“这个可以,多培养一些,也方便咱们做生意。”安迪是把造反当成生意做,代理人就跟渠道代理商差不多,肯定是越多越好。

窗外的棉兰港内,一艘货轮正在卸货,集装箱上是尼亚萨兰贸易公司的标志。

单一殖民地经济带来的好处多得很,东印度是咖啡、橡胶、棕榈油、蔗糖的重要产地,以前荷兰人从种植园收购这些农作物销往欧洲,然后从欧洲输入各种工业品,一来一回获得丰厚利润,成为荷兰政府的重要收入。

现在这部分收入就转移到尼亚萨兰,南部非洲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工业能力,各种现代工业产品在南部非洲都能生产,但是限于南部非洲人口不足,国内市场的规模并不大,这严重制约南部非洲的工业发展。

所以格拉斯顿子爵和阿德才会支持保护伞公司的行动,这也是因为东印度的市场规模,别看东印度领土面积没有南部非洲大,但是东印度的人口众多,差不多三千万左右,比南部非洲的国内市场大得多,以前因为荷兰人的贸易垄断,东印度的市场被荷兰人控制,英国虽然因为《苏门答腊协定》在东印度可以享受最惠国待遇,但是终究还是不如控制在自己手里。

所以荷兰希望英国调解注定是徒劳,现在就算英国全力调解,罗克想答应荷兰殖民政府的要求命令保护伞公司和阿丹公司撤出棉兰港,南部非洲的商人也不会同意。

“巴达维亚附近的军队正在集结,荷兰国内已经发出动员令,要组织军队来东印度平叛,接下来这段时间咱们估计还是有点小麻烦。”安迪一直关注巴达维亚的情况,荷兰人肯定不会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伦敦,英国这段时间国王突然去世,新王登基事情多得很,也没心情管东印度的这点破事,所以荷兰人还是要自力更生。

“让他们打,把东印度打个稀巴烂才好,那样才方便咱们收拾烂摊子。”戴维不在意,现在只是开始,战争一旦爆发就不会轻易停止,归根结底是新兴利益阶层对旧有利益阶层的颠覆,不把整个摊子打烂,新兴利益阶层的利益就没办法保证。

“咱们现在和荷兰人有什么两样?”安迪摇头苦笑,对自己的定位还不清晰。

“没什么两样,对于东印度来说,咱们和荷兰人一样都是侵略者,只不过在荷兰人的统治下,东印度的华人就像是韭菜,长一茬割一茬,在咱们的统治下,华人就是统治者,至少咱们不仅仅是掠夺,还会建设。”戴维这方面有丰富经验,伊丽莎白港就是好例子。

在英国的统治下,伊丽莎白港毫无价值,所以埃及总督才会轻易将伊丽莎白港卖给罗克。

在罗克统治下,石油固然是伊丽莎白港地位越来越重要的直接原因,阿丹公司的苦心经营也功不可没,至少现在伊丽莎白港周围那些被废弃的土地正在恢复利用,已经消失多年的森林也有了恢复的可能,那些树木现在还都是幼苗,但是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

如果伊丽莎白港还是在英国统治下,那么就算伊丽莎白港发现了石油,英国政府也会只开采石油,不建设伊丽莎白港。

或许为了在伊丽莎白港生活的更舒适一些,英国会适当投资改变伊丽莎白港的环境,但是肯定不会向罗克一样,将伊丽莎白港当做自己的家经营。

这就是根本区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