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522 领袖

重生南非当警察 522 领袖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棉兰港的居民最先感受到阿丹公司和荷兰殖民政府的区别。

在荷兰殖民政府的统治下,棉兰港是个可有可无的港口,很少有船只会停靠棉兰港,大部分船只都是经过棉兰港直接去狮城,或者是更远的巴达维亚。

在阿丹公司的管理下,棉兰港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港口变得更干净整洁只是一方面,随着停靠棉兰港的船只越来越多,居民的收入也越来越多,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以前棉兰港的大多数居民都是靠打渔为生,根本没有其他工作可供选择,现在不一样了,工作越来越多,机会也越来越多。

阿丹公司占领棉兰港之前,棉兰港的总人数尚且不到两千。

现在阿丹公司占领棉兰港还不到一个月,棉兰港的固定居民已经超过五千,除了原来的那些居民之外,新增加的这些都是阿丹公司的雇员。

阿丹公司虽然和荷兰殖民政府一样都要收税,但是在税种这方面有很大不同。

以前棉兰港的居民出海打渔,渔船出入棉兰港要收税,捕到的鱼带回棉兰港要收税,把鱼带到市场上出售同样要收税,一圈下来,渔民捕到的那点鱼,算到最后可能都还不够税钱。

阿丹公司管理下的棉兰港,渔民出海捕鱼不需要交税,把鱼送到市场上出售要交的税也不会超过总价的百分之十,纵然这样出海捕鱼的渔民也是越来越少,大部分人都到刚刚成立的港务局应聘,或者成为一名建筑工人,或者是成为货运工人,反正这方面的工作多得很。

成为工人的好处很多,虽然和渔民相比,工人的工作时间没有那么自由,工作也比较辛苦,但是工作的危险性并不大,和出海捕鱼相比天壤之别,而且港务局支付的薪水还比较高,算下来维持一家老小生活还能略有结余,这对于棉兰港的居民来说简直是梦寐以求。

阿丹公司对于管理港口已经很有经验了,因为棉兰港原本的居民不多,所以阿丹公司很轻易的就使用置换方式,将原本居住在港口周围的居民置换到更远处新开辟的居民区。

居民区有配套的学校和医院,现在的学校和医院都还尚未建成,未来的学校会采用汉语教学,不管是华人还是爪哇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求学,学校只收取基本的书本费用,算是阿丹公司为所有居民提供的共同福利。

关于学生的来源,在阿丹公司和保护伞公司内部还引起一定争议,很多人建议应该和本土一样,限制土著学生的入学资格,只为白人和华人提供教育。

安迪最终力排众议,东印度的情况和南部非洲不同,有些华人来到东印度定居已经数百年,几代人十几代人早就和东印度本地人融合,成为峇峇娘惹,这些峇峇娘惹通过和东印度土著的通婚,到现在和东印度土著已经没有多少不同,华人一度曾经占据东印度人口的一半,现在还不到东印度人口的五分之一,另外五分之四里又有多少峇峇娘惹?

根本没有人能说得清。

所以棉兰港的学校讲究的是“有教无类”,不仅仅是侨生和新客的孩子有介绍教育的权利,峇峇娘惹的孩子也拥有受教育的权利,血统固然重要,文化认同感更重要,来到东印度这段时间,安迪对于东印度的了解也是越来越多,在英属马来亚,欺负华人最狠的就是某些华裔种植园主,在东印度,最拥护荷兰殖民政府的同样是那些侨生,他们其实也都是华人,安迪并没有彻底放弃他们,只要还可以挽救,安迪也不会拒之门外。

归根结底其实还是清国不争气,要是清国现在是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那么不管是英属马来亚的华裔种植园主,还是巴达维亚的侨生,都会以自己身为华人感到自豪,哪还有这么多破事。

重新规划之后的棉兰港比以前对土地的利用更加合理,新的港务工作大楼正在建设中,原本的军营被改造成仓库,港口外的炮台也焕然一新。

如果不是亲眼见到,都不知道荷兰人的武备废弛到什么程度,港口外的炮台内居然还有前装火炮,怪不得保护伞公司攻击棉兰港的时候,炮台守军一炮未发就一哄而散。

现在炮台上安装的全部是尼亚萨兰军工集团生产的重炮,最大的火炮口径达到十英寸,换算过来就是254毫米,之所以还是使用英制是因为机器都是从英国订购的,这些重炮也是荷兰人至今没敢采取行动的重要原因。

荷兰人估计是不知道,鱼雷轰炸机才是罗克准备应对远东舰队的大杀器,炮台主要还是辅助作用,估计远东舰队根本就没有抵达棉兰港的机会。

但是只要有这种可能,棉兰港就要做出相应防备,鱼雷轰炸机固然先进,但是大多数人对于鱼雷轰炸机根本不了解,甚至对于飞机的作用都没有概念,炮台给予人们的心理安慰是无与伦比的,阿丹公司对棉兰港的投资越大,棉兰本地人对阿丹公司也就越有信心,要不然李晚和凌志也不敢彻底投靠阿丹公司。

改造之后的棉兰港,码头总长度超过2公里,是以前的4倍,现在码头还在建设中,虽然还没有投入使用,但是规模已经初见端倪。

以港务工作大楼为核心的工作区位于码头中心位置,左边是商业区,右边是仓储区,保护伞公司和阿丹公司的分部正在建设中,兰德银行也迫不及待的入驻,在港务工作大楼旁边买下一块面积为五十亩的黄金地段,要建设在棉兰的第四个分部。

之前兰德银行在巴达维亚、泗水、巨港已经先后成立三个分部,泗水就是苏腊巴亚,旁边的丹戎佩拉克也是东印度仅次于巴达维亚的第二大港口。

保护伞公司和荷兰殖民政府之间爆发的冲突,并没有影响到兰德银行在东印度的业务,兰德银行是兰德银行,保护伞是保护伞,业务上都是独立的,在巴达维亚,保护伞公司甚至还承接着兰德银行的安保业务,也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听上去好像挺不可思议的,这要换成是在南部非洲,兰德银行和保护伞公司的财产估计都已经被没收。

但是这个时代的英国就是这么强势,保护伞公司和荷兰殖民政府的冲突,还没有上升成为南部非洲和荷兰殖民政府之间的战争,当初保护伞公司攻占棉兰,英国政府就照会荷兰殖民政府,保护伞公司的攻击是商业行为,和东印度境内的其他英国企业没有关系,如果荷兰殖民政府敢对东印度境内的其他英国企业采取行动,那么英国政府也会采取行动,切实保护英国企业在东印度境内的利益。

对的,这个时代抱紧英国大腿就是有这么多好处,南部非洲现在只是自治,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就像东印度人原则上来说都是荷兰国籍一样,南部非洲的企业,同时也是英国企业,是受到大英帝国皇家海军保护的。

荷兰的反应也确实是慢,自从1830年镇压爪哇蒂博·尼哥罗大起义之后,荷兰已经近八十年没有爆发过对外战争,曾经的海上马车夫现在本土军队不足万人,常年依靠殖民地输血苟延残喘,所以荷兰殖民政府也需要时间组织对棉兰港的反攻。

和效率低下的荷兰殖民政府相比,保护伞公司和阿丹公司的效率一流,保护伞公司在棉兰港拥有三千雇佣兵,和军备废弛武器落后的东印度仆从军相比,保护伞公司的雇佣兵堪称精兵强将;阿丹公司虽然名义上没有一兵一卒,但是李晚和凌志的部队短短时间就发展到万人以上,还在以和滚雪球差不多的速度增长,估计荷兰人也不知道他们将来会面对一个什么样的怪物。

五月二十号,李晚麾下一支大约一千人的部队在多巴湖以东的班达尔和东印度第二师遭遇,结果李晚的部队损失惨重,至少有三百人被当场击毙,余者一哄而散,随后又有四百多人被第二师抓获后全部枪杀。

“这支部队是一支爪哇人组成的部队,本来就是炮灰,根本没有装备李·恩菲尔德,队伍中有很多人居然还是使用大刀长矛,所以打输了不奇怪,虽然荷兰人的武器也不先进,第二师好坏也是东印度组建的常备军,战斗力还是有点的。”戴维知道情况,也并没有多看得起东印度第二师。

“东印度第二师不是在巴达维亚吗?”安迪不够了解情况,他的主要精力是放在建设棉兰港上,军事这方面都是戴维在负责。

“十天之前第二师就已经离开巴达维亚,不过我并不知道第二师被派往班达尔。”戴维的情报工作不够好,整个东印度,戴维也就对巴达维亚、巨港这些大城市比较了解。

“没关系,让李晚吃点亏也挺好,他这段时间是贪了点。”安迪对于李晚这段时间的工作并不满意,这很正常,李晚之前是个商人,不可能一下子就成为合格的领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