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103 抓活的

重生南非当警察 2103 抓活的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面条名不虚传。

面对印度洋舰队的最后通牒,意大利人甚至都没有坚持到三个小时走完,就宣布摩加迪沙为不设防的城市。

这不是投降啊。

只是宣布摩加迪沙不设防,意属东非殖民政府还将继续作战。

英俊潇洒的萨伏伊亲王也没有想到印度洋舰队来的这么快。

摩加迪沙宣布不设防的时候,萨伏伊亲王乘坐装甲车离开摩加迪沙,并没有和这座城市共存亡。

车队还没有开出摩加迪沙,就被南部非洲空军盯上。

有意思的是,萨伏伊亲王乘坐的装甲车,居然是南部非洲生产的外贸型“短吻鳄”装甲车。

发现装甲车队的第一时间,来自第15航空队的严峻少尉,就向“尼亚萨兰”号航空母舰发出信息,请示是否可以向装甲车队发起攻击。

攻击指令很快下达。

严峻向僚机做了个攻击手势,开始向车队俯冲。

“苍鹰”也是可以对地攻击的,20毫米航空机炮,可以轻易击穿“短吻鳄”的防护装甲。

咚咚咚——

20毫米机炮的声音低沉厚重,子弹是由穿甲弹、燃烧弹、和曳光弹组成,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不需要曳光弹的指引,这样可以避免过早暴露,让敌方飞行员猝不及防。

严峻经验丰富,车队最前方的装甲车被短点射直接打爆,车内的弹药殉爆,就像一个巨大而又昂贵的烟花,严峻却不开心。

装甲车不是飞机,并不能为严峻的飞机带来一颗星星,而且战斗机攻击地面目标,效率实在是有点低。

舰队的效率很高,很快就有对地攻击更专业“海鹞”赶来支援。

“海鹞”已经杀疯了,打完驱逐舰炸机场,现在又有新的攻击目标出现,“海鹞”就像看到花姑娘的鬼子一样迅速赶来,严峻更不开心。

“海鹞”没来的时候,严峻还能喝点汤。

“海鹞”上场,“苍鹰”彻底失去表现机会。

严峻还不是最伤心的,他的僚机才伤心,连开火的机会都没有,这让来自罗德西亚的布鲁斯很不甘心。

不甘心也没办法。

“短吻鳄”上安装的机枪,是可以对空射击的,虽然口径只有12.7毫米,对于防御力薄弱的战机具备一定防空能力。

意大利人是真不行,十几辆“短吻鳄”装甲车,只有一辆在战斗爆发后对空射击,其他装甲车一哄而散,机枪手连头都不敢露,有几辆装甲车甚至车门打开,乘员一哄而散。

意大利人也不傻,知道装甲车的目标比较大,更容易遭到空中打击。

在保命这一点上,意大利人确实很擅长。

萨伏伊亲王就倒霉了。

他乘坐的装甲指挥车是重点照顾对象,南部非洲的飞行员们很熟悉“短吻鳄”装甲车的型号,知道装甲指挥车里坐的是大人物,并没有向装甲指挥车发动攻击。

战斗爆发的第一时间,萨伏伊亲王乘坐的装甲车试图逃走。

摩加迪沙狭窄的街道成为萨伏伊亲王逃走的最大障碍,装甲指挥车连掉头都做不到,萨伏伊亲王弃车而逃。

这时候直升飞机已经起飞,荷枪实弹的海军陆战队员已经做好了攻击准备。

战争爆发前,南部非洲国防军的装备再一次升级,普通士兵使用的依然是尼亚萨兰步枪,班长副班长和军士长使用的武器换成了刚刚列装部队的40式突击步枪。

1918年,德国人H.斯麦塞和伯格曼设计出MP18冲锋枪,改进后命名为伯格曼MP18冲锋枪,装备德军,成为世界上第一种大量装备的冲锋枪。

南部非洲财大气粗,对于单兵武器的发展一直很重视。

随着汽车的大量使用,部队后勤不再是制约单兵武器发展的主要原因,冲锋枪自然也就提上日程。

和步枪相比,冲锋枪最大的问题是可靠性不足,而且发射手枪子弹导致冲锋枪的威力不够,近距离射击时冲锋枪确实威力巨大,但是在中远距离上,冲锋枪的威力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于是就有了突击步枪。

40式突击步枪使用5.56毫米中间弹,有效射程400米,弹容量30发,可靠性高,可以适应各种作战环境,关键是大量使用冲压零部件,成本低廉,便于快速列装部队。

考虑到海军陆战队的作战环境,海军陆战队使用的40式突击步枪还使用了可折叠的金属枪托,全世界大概只有南部非洲才能这么财大气粗。

时下各国受到钢铁产量所限,步枪上能用木料的地方都是用木料,向南部非洲这样连枪托都用金属的仅此一个。

如果仅仅是金属枪托的话,美国其实也能做到。

不过美国人现在连加兰德都还没有完全换装,研究突击步枪那都60年代的事了。

编号为1409的直升机里,来自海军陆战队第7旅的林科少尉坐在距离舱门最近的位置。

别误会,南部非洲的直升机是从1000开始编号,并不是已经有一千多架直升机。

林科穿的是卡其、深棕色调为主的四色沙漠迷彩,头盔和军靴也一样。

身为军官,林科除了携带一支手枪之外,还随身携带着一支尼亚萨兰步枪,这是很多南部非洲军官的习惯。

对于很多老兵来说,尼亚萨兰步枪因为更远的有效射程,明显比40式突击步枪更受信赖。

林科本人也是精确射手,半自动步枪对于林科来说能当狙击步枪用,海军陆战队要求火力密度,同时也追求射击精度。

空军现在并不知道被攻击的车队里有萨伏伊亲王这条大鱼。

不过能在这个时候拥有车队保护,乘坐装甲车逃离摩加迪沙,毫无疑问非富即贵。

在接到空军的报告之后,直升飞机就马上出发,只用了15分钟就抵达现场。

空军现在并不能确定萨伏伊亲王的位置,只能确定一个大概范围。

林科抵达现场之后没急着搜捕,先命令士兵分散开将整个区域包围,等待后续支援抵达之后再进行搜查。

越来越多的支援部队抵达,身穿四色沙漠迷彩的是精锐部队,身穿海洋迷彩的是支援部队,还有部分身穿白色水兵服的水兵参与搜索,印度洋舰队已经确认萨伏伊亲王就在车队中,杰克逊·马歇尔命令必须活捉萨伏伊亲王。

“所有人全部从房间内出来,到院子里集合,否则我们马上发动攻击——”印度洋舰队在出发前做好了一切准备,不仅有意大利语翻译,而且还有索马里语翻译。

索马里语翻译并不难找,别忘了有半个索马里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

摩加迪沙人口复杂,大部分是萨马莱人和萨布人,萨马莱占总人口的80%以上,又分为达鲁德、哈维耶、伊萨克和迪尔四大部族。

林科的运气不太好,连续搜索的数十栋民房,没有任何意外发现,别说萨伏伊亲王,连萨伏伊亲王的卫兵都没有发现。

面对海军陆战队员,摩加迪沙人表现的非常畏惧。

摩加迪沙人的生活状态也让林科很惊讶。

男人很少,即便有,身材也瘦弱的让人担心,仿佛一阵风吹过来就能刮倒。

很多孩子连衣服都没有,不过孩子的数量惊人,随便一个家庭都有至少四五个孩子,多的多达十几个,据翻译所说,如果不是因为卫生条件较差,疾病横行,孩子的数量还会更多。

摩加迪沙的房子大部分都是草房,很多房子甚至连墙壁都没有,只有一个草棚,这里常年温度较高,就算住草棚人也不会冻死,显然摩加迪沙人对于生活的要求标准并不高。

“高什么哦,能活下去就行,并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是南部非洲——”翻译提到南部非洲的时候一脸羡慕,这些翻译并不是南部非洲人。

“好好工作,你也有机会成为一个南部非洲人——”林科鼓励,随手从兜里掏出一颗奶糖,递给一个还不会走,坐在地上哇哇大哭的孩子。

奶糖彩色的包装纸对孩子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孩子一瞬间停止哭泣,伸出手接过来,表情呆滞。

林科做了个吃的动作,向另一栋房子走去。

这家明显看上去经济状况不错,至少房子有围墙。

林科提醒士兵们提高警惕,萨伏伊亲王如果还没有来得及逃走,那么多半会选择这样的房子躲避。

果然,翻译的声音刚落,房子的窗户就打出一面白旗。

也不算是白旗,而是一件索马里人身上常见的白袍。

“所有人全部出来,出来,高举双手,放在我看得到的地方!”林科用英语喊话。

马上就有几支步枪从窗口扔出来。

然后房门打开,一群人鱼贯而出,其中就有萨伏伊亲王。

当看到萨伏伊亲王的时候,林科内心止不住兴奋起来,这可是一条大鱼。

开战之初,印度洋舰队就将意属东非殖民地的一些领导人的照片印在扑克牌上,让官兵们加强印象。

在扑克牌里,萨伏伊亲王是大王,所有印度洋舰队官兵,对于萨伏伊亲王的脸早就已经非常熟悉。

“我是意大利驻东非总督,我要求和我身份相匹配的待遇——”萨伏伊亲王一脸难过,属于他的时代结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