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无标题章节

重生南非当警察 无标题章节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镰刀行动”期间,隆美尔率领的第七装甲师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被誉为“魔鬼师”,隆美尔本人也因此备受小胡子喜爱,法国停止抵抗后,隆美尔被任命为德国北非军团司令,军衔也从少将提升为中将。

隆美尔抵达北非的时候,意大利北非军团已经全线崩溃,格拉齐亚尼被胖光头召回本土,意大利北非军团也归属隆美尔指挥。

此时隆美尔手下,能作战的部队只有一个德国装甲师和一个德国步兵师,外加一部分航空兵,实力都不要说跟南部非洲第三集团军相比,连韦唯尔率领的尼罗河集团军都不如。

不得不说,英国的实力还是非常雄厚的,现在的尼罗河集团军,和四个月前的尼罗河集团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韦唯尔手下除了四个印度师之外,还有两个澳大利亚师,以及一个新西兰师,总兵力已经超过十万人。在武器装备上,尼罗河集团军也得到极大补充。

英国本土有第一集团军协助防守,在德国无限制推迟“海狮行动”的前提下,安全暂时得到保障。

来自南部非洲的装备通过苏伊士运河源源不断运抵开罗,坦克、装甲车、飞机、火炮,南部非洲强悍的工业实力通过尼罗河集团军的换装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到1941年初,尼罗河集团军拥有的坦克已经超过700辆,参照英国标准,足够组建四个装甲师。

对于装甲师的编制,各国都不一样。

早在1935年,古德里安组建的第一批德国装甲师,全师拥有坦克多达512辆,下辖坦克旅、摩托化步兵旅、炮兵团、防坦克炮兵营及其他分队。到1941年,德国装甲师的数量在增加,实力却在不断缩水,三团制坦克师装备207辆坦克,两团制的只有152辆。

俄罗斯因为在西班牙内战中的错误信息,直到1940年才开始重新组建机械化军,每军下辖2个坦克师、1个摩托化师、一个摩托车团、1个通信营、1个工程兵营及1个航空兵大队,拥有坦克多达1031辆。

这里就能看出来大胡子好大喜功的性格。

坦克军需要的装备不仅仅是坦克,还需要大量其他装备。

俄罗斯的坦克军除了1031辆坦克之外,还需要268辆装甲车、172门火炮、186门迫击炮、5165辆其他各种车辆、352台拖拉机、以及1678辆摩托车——

当然最重要的还有人。

俄罗斯的一个坦克军,总兵力36080人。

同样是在1941年,俄罗斯一共有29个坦克军。

其他的先不说,一个军1031辆坦克,29个军四舍五入就算30000辆——

我的个天,南部非洲都没有这么多坦克。

所以没有那么多坦克怎么办?

拿各种旧式坦克凑呗。

1941年初的数据找不到。

“巴巴罗萨计划”开始执行的时候,俄罗斯一共拥有超过22000辆坦克。

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老旧的T-26和BT系列,新式坦克数量只有大约1600辆。

说起“巴巴罗萨计划”。

这个计划是在去年冬天开始制定的,时间大概就是莫洛托夫访问德国那段时间。

同样是在去年冬天,俄罗斯制定了进攻德国的“大雷雨计划”。

两个都想着进攻对方的国家,制定攻击计划的同时,居然还在进行友好交流,划分势力范围——

政治家真尼玛可怕!

跟俄罗斯相比,南部非洲的坦克师除了没有航空兵大队之外,其他都差不多。

不同的是,南部非洲坦克师装备的坦克,全部都是最先进的“虎”式和“豹”式,没有凑数的。

第三集团军拥有两个装甲师,这两个装甲师是隆美尔的心腹大患。

当然也不要因此忽视其他部队,南部非洲的步兵师也不容小觑。

除联盟部队的轻步兵之外,南部非洲本土组建的步兵师也装备了坦克的,每个师配备一个坦克团,拥有坦克76辆。

第三集团军除了两个装甲师之外,全部都是联盟部队轻步兵。

联盟部队轻步兵除了没有坦克团,其他装备和本土组建的步兵师完全一样,除各种口径的迫击炮之外,仅120毫米口径以上榴弹炮就有48门。

法属北非阿尔及尔,这里除了是自由法国首都之外,还是法国外籍军团的司令部所在地。

法国外籍军团创立于1831年,当时为了解决外国人在法国国内的犯罪问题,同时为了补充战争中死伤的法**队兵员,由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浦下令组建。

外籍军团成立后,在法国经历的历次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外籍军团几乎参加了所有重大战役。

欧战爆发的时候,法国外籍军团一共六个旅,总兵力三万人。

法属北非选择加入自由法国之后,外籍军团内部并不一致,一部分外籍军团部队选择随法属北非加入自由法国,一部分外籍军团选择效忠维系法国,法国人的两面性,在外籍军团的选择里,展现的淋漓尽致。

选择加入自由法国的第二、第三、及第四步兵团,最初被部署在摩洛哥,距离法意在北非的殖民地边境异常遥远。

第三集团军抵达阿尔及尔之后,这三个步兵团也被调往阿尔及尔,协助第三集团军准备参与对意属北非的进攻。

好吧,没有进攻。

英国人不希望南部非洲参与在北非的行动。

戴高乐也不想主动向意大利人发动进攻。

用戴高乐的话说:既然英国人不想让我们参与,我们又何必自讨没趣——

“英国人只看到意大利人的软弱,却不知道德国的强大,我想隆美尔会让韦唯尔将军知道,一个以海军为传统的国家,上了岸没准会晕地的——”戴高乐的本意是调侃,他大概不知道,有些水兵在船上的时间长了,上岸之后确实是会晕地。

跟晕船一样,在船上的时候习惯了左摇右晃,上了岸之后不晃都不适应。

戴高乐陆军出身,军校学的就是步兵指挥,军人生涯开始于驻阿拉斯的第33步兵团。

“戴高乐将军——”巴顿对戴高乐还是尊重的。

南部非洲人信奉朋友来了有美酒,豺狼来了有猎枪,从来不会因为朋友落魄就冷眼相看。

“巴,我更希望你能叫我的名字——”戴高乐对巴顿的态度,完全符合一个政治家的自我定位。

“好吧,我叫你夏尔,你叫我巴顿就好——”巴顿也是无语,他这个姓,从戴高乐嘴里说出来是有歧义的。

口音!

完全是口音问题。

这会儿巴顿和戴高乐正在外籍军团第三步兵团视察。

第三步兵团是一支历史悠久的部队,曾经参加过著名的宣光堡垒防御战。

宣光堡垒防御战发生在清法战争期间。

所以这么一支历史悠久的部队,怎么能在如火如荼的北非战役期间,待在远离战线的摩洛哥晒太阳呢——巴顿对大清国没感情。

但是不妨碍巴顿对外籍军团的痛恨。

法国外籍军团,跟被称为“战争鬣狗”的保护伞公司雇佣兵还不一样。保护伞公司的“战争鬣狗”,只执行任务,不伤及平民。

法国外籍军团干过的那些事让人唾弃,一战期间法军的每一次哗变,外籍军团都是主力。

外国对于外籍军团也不够重视,从装备上就能看得出,坦克大炮之类的重武器就不说了,外籍军团士兵每人一支膛线估计都已经磨平了的步枪,有人甚至连鞋子都没有——

好吧,北非天气还是很炎热的,对于很多法国外籍军团的士兵来说,也确实不需要鞋子。

换成保护伞公司的雇佣兵,不管多炎热的天气,鞋子一定会穿,因为他们知道,鞋子最大的作用是保护。所以当巴顿随意拿起一支外籍军团装备的M1916步枪时,戴高乐的表情就有点尴尬。

M1916是法国在一战期间装备的步枪,这款步枪最突出的特点是太过突出的弹匣。

无烟火药发明后,法国的8毫米勒贝尔1886式步枪是世界上第一种无烟火药步枪。

勒贝尔1886用的是勒贝尔8×50毫米步枪弹,这种步枪弹最大的特点是弹身的锥度特别大,根本无法使用桥夹,只能使用漏夹,所以就有了各种奇葩的设计。

比如一战期间法军装备的绍沙轻机枪,那个奇葩的半圆形弹匣,就是为了配合弹药而采取的无奈设计。

“巴顿,你知道,MAS-36步枪的产量太少,还没有来得及大量装备部队——”戴高乐试图为法国政府辩解。MAS-36步枪是一支优秀的步枪,博采众长。

之所以用“博采众长”来描述,是因为MAS-36步枪的后端闭锁枪机,借鉴了英国的李-恩菲尔德。

向前弯曲、形如狗腿的拉机柄,则是偷师于美国M1917式步枪。

即便有着众多“借鉴”,MAS-36依然不失为一款优秀的步枪,熟练射手可以使用食指和拇指拉动枪机,同时以中指或无名指扣动扳机,做到上弹、击发、退壳单手连贯操作,实现李-恩菲尔德的“疯狂一分钟“模式,达到栓动步枪的极限速度。

MAS-36的成功,要感谢弹身锥度正常的7.5毫米步枪弹。

所以说想要一款成功的步枪,首先得确定成功的子弹。

当然MAS-36的成功也得看跟谁比。

跟M1916比,MAS-36毫无疑问更先进。

跟尼亚萨兰步枪相比,MAS-36就是工业垃圾。

更垃圾的是法国政府。

1937年,MAS-36步枪就开始在圣埃蒂安兵工厂量产。

一直到1940年,法国只制造了25万支MAS-36步枪。

所以戴高乐也不是诡辩,很多法国本土的纯正法国士兵还在用贝蒂埃步枪呢,外籍军团想用MAS-36等着吧。

这时候巴顿才注意到,他拿的这一款,居然连M1916都不是,而是勒贝尔1886。

额滴神,这可是上个世纪的老古董,全世界第一款使用无烟火药的步枪。

也不能怪巴顿不认识,M1916实际上就是勒贝尔1886的改进型,缩短枪管的同时,增加了弹容量。

可这也说不过去,M1916的产量超过350万支,外籍军团才三万人。法国仓库里存的M1916肯定不止三万。

当然现在那都是德国的库存了。包括刚刚装备部队没几年的MAS-36,也都成了德国人的战利品,估计很多MAS-36被德国人缴获的时候,枪油的味道还没有散尽呢。

“用上个世纪生产的步枪,去对抗德国人的坦克可不行——”巴顿直言不讳,法国的快速战败,和法国政府这些年的懈怠有很大关系。

“新征召的部队都在罗安达接受训练,外籍军团注定要被淘汰的。”戴高乐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新组建的部队上,外籍军团对于法国来说,从来都只是炮灰。

自由法国在罗安达新组建的部队,装备的是全套南部非洲式武器,参考标准跟南部非洲联盟部队一样。好吧,本质上还是炮灰。

“我们的仓库里还有一些鞋子,我让人送过来给他们换上。”巴顿对于军队还是有要求的。

军人就得有军人的样子,连鞋子都不穿,不像话!

除了鞋子之外,第三团现在的后勤,跟第三集团军部队都一样,在后勤供应这方面,南部非洲联邦政府从来都毫不吝啬。

所以就算没有鞋子穿,外籍军团的士兵们也幸福极了。

他们从来没有享受过这种奢侈的后勤。

以至于当速溶咖啡被送到第三团驻地时,很多外籍军团的士兵不知道速溶咖啡还要冲水,直接撕开包装就吃。

这还没送冰激凌呢,估计冰激凌送过来之后,情况会更加不堪。

“谢谢,如果第三集团军还有多余的装备,我想第三团的士兵是很乐意接受的——”戴高乐善于抓机会,也很会说话。

看人家说的多委婉,同样都是请求,有人死乞白赖,有人就姿态优雅。

“和装备相比,我想他们更需要的是训练。”巴顿有条件。

装备确实有,既有联盟部队装备的李-恩菲尔德,也有本土部队装备的尼亚萨兰。

巴顿本人也慷慨,如果外籍军团士兵符合巴顿的要求,巴顿也不会吝啬。

“他们确实是需要一些训练!”戴高乐发狠,他对于外籍军团也不满意。

当然训练完之后,外籍军团到底是自由法国的部队,还是南部非洲的部队,那就不好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