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132 人在家中坐,俘虏从天上来

重生南非当警察 2132 人在家中坐,俘虏从天上来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突如其来的枪声,打破了阿尔及尔的宁静。

第三团士兵们终于意识到,南部非洲人在对待哗变这种事上,和法国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

不过第三团士兵们并没有屈服,打仗嘛,哪有不死人的,雇佣兵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求生活,早就习惯了生死死死。

别看第三团内部军官和士兵的关系紧张,士兵们之间的感情还是挺不错的。

被撕碎的同伴并没有把其他雇佣兵吓住,一大群士兵很快端着步枪冲出营地,试图为同伴复仇。

如果说刚才只是挑衅。

那么现在肯定就是攻击行为了。

当乱哄哄连战术都谈不上的雇佣兵出现的时候,第66师官兵马上就打起精神,严阵以待。

第66师可是打美国人都不会手软。

打法国人同样不会留情。

咚咚咚咚——

还是少尉的装甲车首先开火,这一次就是泼水一样的长连射。

短吻鳄装甲车坚固的车身,给予12.7毫米机枪稳定的支撑。

少尉还是很有经验的,长连射的时候枪口上跳的幅度很微小,12.7毫米机枪射速每分钟为600发,一秒十发的速度,一个100发弹箱只需要十秒就能全部打光。

其实也没有十秒。

大概三秒钟过后,短吻鳄装甲车面前已经是一片修罗场。

和电影里的战场不同,真实的战场是非常残酷的,完整的尸体都很少有,到处都是残肢断臂,以及东一坨西一坨的内脏组织——

这还没有用炮呢。

如果是用炮,多半连尸体都找不到,所以每一次战斗,总会有很多失踪人员。

让少尉遗憾的是,参与进攻的雇佣兵并不多,一个长点射之后,幸存的雇佣兵连滚带爬,连哀嚎求救的战友都顾不上,直接退回营地。

其他人更郁闷。

他们连开火的机会都没有捞到。

通话器很快又在询问。

“是的,我们遭到敌人的攻击——支援?不需要支援——伤亡?我们没有伤亡——”少尉感觉心头的那把无名之火终于消散。

营地也彻底安静下来。

也不对。

营地内始终都有零零星星的枪声,但是再也没有人敢走出营地。

中午十点多点,营地内突然爆发出激烈的枪声。

少尉主动上报。

师部的回复很简单,不到12点,不允许主动进攻,随便他们自己折腾。

11点50分,一群看样子刚刚经历过一场战斗的第三团士兵走出营地,主动向第66师投降。

这时候第66师才知道营地内发生了什么。

第三团士兵,一部分来自北非,一部分来自摩洛哥。

摩洛哥到1912年才沦为法国保护国,参加外籍军团的历史不足,对于外籍军团的一些情况还不够了解,所以对于自由法国的忠诚度,反而比来自阿尔及尔的雇佣兵更多一些。

第三团的哗变,是由一部分来自阿尔及尔的士兵发起的,其他人大部分是被裹挟。

在认识到第66师的强硬之后,第三团内部再次分裂,来自摩洛哥的士兵,和一部分来自阿尔及尔的士兵倾向于投降。

这遭到一些来自阿尔及尔的强硬分子的反对,他们希望能把事情闹大,获得更大的关注,就有更大的可能达到目的。

两群人之间爆发内江,十点多爆发冲突,超过150人死亡。

被第66师击毙的叛军也才不到30人。

第三团内讧反倒死了一百多,这帮人对自己人,下手可比对敌人狠多了。

对于这个结果,巴顿很满意。

有了这一次的教训,以后法国外籍军团再想哗变,那么就得考虑下后果是否能承受。

有人不满意。

让·皮埃尔就对巴顿的处理方式非常不满,在自由法国的内部会议上,让·皮埃尔将大西洋战区的“暴行”,提高到和“弩炮行动”平级的高度,希望自由法国能改变立场,最起码要保持中立。

这一点绝无可能。

自由法国和维希法国不同,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只承认维希法国,承认自由法国的只有英国和南部非洲,如果自由法国中立,那么英国和南部非洲对待自由法国的态度也会发生变化。

英国不说了,戴高乐对英国人失望透顶。

南部非洲是戴高乐最大的依仗。

“第三团的损失,完全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原因导致的,和南部非洲第三集团军没有任何关系,换成是我,我也会这样处理。”戴高乐还是理智的。

“这不是方式问题,这是态度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南部非洲对我们缺乏足够的尊重!”让·皮埃尔更在乎尊严。

自由法国组建的部队,一部分已经在罗安达接受了完整的训练,即将抵达北非参战。

南部非洲教官训练的部队,战斗力肯定比外籍军团更强大,所以对于自由法国来说,外籍军团也已经成为鸡肋。

“如果你想获得他人的尊重,那么你首先要表现出来值得被尊重。”戴高乐立场坚定,自从欧战爆发之后,法国的表现,确实很难让人尊重。

先不说法国人有多纠结。

外籍军团哗变,最开心的可能就是隆美尔。

隆美尔正在筹划对尼罗河集团军的反攻。

在那之前,隆美尔首先要解决阿尔及尔的威胁。

外籍军团哗变,阿尔及尔陷入混乱,第三集团军的威胁暂时解除,隆美尔抓住这个机会,迫不及待的向尼罗河集团军发起进攻。

和1940年底相比,现在韦唯尔手中的兵力更多,纸面数据更强大,战斗力却不升反降。

为了支援希腊,温斯顿将韦唯尔手下的两个澳大利亚师调往希腊,尼罗河集团军实力大损。

为了维持战线,韦唯尔请求更多支援。

结果补充的部队全部都来自印度,这让韦唯尔愤怒异常。

印度部队是什么成色谁都知道。

北非战役第一阶段,尼罗河集团军之所以能向意属北非推进800公里,主要原因就在于澳大利亚部队的能征善战。

和上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澳新联军不同,现在的澳大利亚部队和新西兰部队,成员白人和华人各半。

能打仗的部队全部被调走,补充过来的部队都是印度人,韦唯尔因此向伦敦提出,希望能请求第二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参战。

这个要求被英国战争部果断拒绝。

请求南部非洲人介入?

开什么玩笑,一旦南部非洲第二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参战,那么战后北非归谁还不好说呢,搞不好还会影响到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苏伊士运河可是英国的生命线。

英国战争部的态度让韦唯尔绝望。

为了扭转局面,韦唯尔以辞职表达自己的抗议。

大概在韦唯尔看来,凭借北非战役第一阶段期间的表现,韦唯尔已经不可或缺,有资格向英国战争部提条件。

事实上也是这样,尼罗河集团军在前一阶段中的出色表现,充分证明了韦唯尔的能力,韦唯尔有资格获得英国战争部的另眼相看。

结果让所有人都没想到。

英国战争部很痛快的同意韦唯尔的“辞职”,将韦唯尔调往印度,和印度驻军总司令奥金克莱交换职务。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克劳德·约翰·奥金莱克参与了对奥斯曼帝国的战斗,结果英军惨败,奥金莱克毫无建树。

1935年,奥金莱克晋升为少将,次年出任英印军副参谋长。

欧战爆发后,奥金莱克被调回英国,先后任军长和英国南方军区司令,晋升为中将。

法国停止抵抗后,奥金莱克返回印度,任印度英军总司令。

接替韦唯尔担任北非英军总司令之后,奥金莱克的军衔被提升为上将。

奥金莱克抵达北非之后的第一件事,是清除英属苏丹境内的德军。

欧战爆发前,英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分为五部分,分别是埃及、英属苏丹、马赫迪王国、以及英属东非和英属索马里。

马赫迪王国和英属东非因为南部非洲第二集团军的防守,安全上有了保障,也为战后归属埋下隐患。

柏培拉能撑到意属东非投降,同样靠保护伞公司支撑,埃及和英属苏丹是英国政府最后的底线。

北非战役第一阶段中,尼罗河集团军的主攻方向是意属北非,对于英属苏丹无力兼顾。

为了保证英国对于英属苏丹的控制,韦唯尔拒绝第二集团军向盘踞在英属苏丹的意大利军队进攻,所以英属苏丹境内的意大利人,才能苟延残喘到现在。

这个问题现在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了。

一月底,由普拉特将军指挥的部队,开始了肃清苏丹的战役。

战事进展的很顺利,意大利人在东非和北非接连遭受沉重打击,英属苏丹境内的意大利军队已经失去作战意志,连印度军队都打不过。

由英印第五师和第四师,在六个空军中队的支援下,向卡萨拉的意军发起进攻。

两个意大利师几乎没有抵抗,主动撤离卡萨拉。

不久,意大利人又放弃加拉巴特,退出苏丹进入阿比西尼亚,向驻扎在阿比西尼亚境内的第二集团军投降。

冯伏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非常意外,这就叫人在家中坐,功劳从天上来,第二集团军根本没有参与英军的行动,意大利人却主动撤往阿比西尼亚向第二集团军投降,这也是战绩——

意大利人的理由很简单,他们不喜欢法式大餐,反而对南部非洲的东方菜式充满向往。

这就充分证明了南部非洲这些年,持续对外输出文化的作用。

换成以前,又有谁知道世界东方的神秘古老帝国,居然是个大吃货帝国呢。

通过南部非洲电影,全世界现在都知道南部非洲,拥有全世界最美味的食物。

对于这个结果,普拉特将军显然有点难受,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意大利人为了跑得更快,抛弃了所有辎重,轻装前往阿比西尼亚当俘虏,意大利人在英属苏丹境内的物资,就都成为英军的缴获。

关键是英军在收复英属苏丹的过程中,损失的士兵还不到500人,这对于英军来说简直是个奇迹。

英军在英属苏丹创造奇迹的时候,已经攻入意属北非的英军,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大败。

关于隆美尔的个人能力,后世有很多争议,一些人认为隆美尔能力出众,战术出色,是百年难遇的将才。

还有一些人认为,隆美尔固然是将才,但不是帅才,他严重缺乏大局观,好大喜功,贪功冒进,而且还严重缺乏政治敏锐度,和德国一些反对小虎子的人搅在一起,德意联军在北非的最终失败,和隆美尔本人有很大关系。

不管是哪一方,都承认隆美尔在装甲部队指挥上的出色能力。

隆美尔的指挥能力出色不出色先不说,整编部队的能力确实是很出色。

跟随隆美尔来到北非的德军部队,是德国第五轻装甲师,和第90步兵团。

是的,只有一个团,不是步兵师。

加上第五轻装甲师,隆美尔指挥的部队一共只有2.2万人。

意大利人不算,在前一阶段的作战中,意大利人已经彻底暴露逗逼属性,他们搞笑的能力,远超作战能力。

这时候尼罗河集团军的总兵力已经膨胀到近15万人,印度别的不说,暴兵的能力无人能及。

2.2万对15万,隆美尔深感实力不足,向大本营请求更多支援。

“海狮行动”无限期推迟之后,德国已经开始执行“巴巴罗萨计划”,小胡子根本没有多余兵力支援隆美尔,所以隆美尔只能自力更生。

无奈的隆美尔把原本在1940年驻守在北非军团的一个团,加上一些炮兵连部队,防空营单位整合到了一起约有3000多人,在加上刚到北非的第90步兵团,又从第5轻装师中抽取了一个炮兵营,这样德国第90步兵师就宣布成立了。

整编之后的德军,总兵力大约2.5万人,跟尼罗河集团军相比,兵力还是严重不足。

别忘了隆美尔背后,还有第三集团军的威胁呢。

外籍军团哗变后,隆美尔抓住机会,迅速向尼罗河集团军展开行动。

这一时期的德军,在经历了“镰刀行动”之后,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巅峰时期。

隆美尔只用了三天,指挥部队攻占了艾阿格海拉地区的要塞、水源和机场,占领了马萨布莱加。

其中两天又23个小时是在行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