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157 南部非洲和英国的钱不好拿

重生南非当警察 2157 南部非洲和英国的钱不好拿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上一次德国海军“施佩伯爵”号巡洋舰突入大西洋,就给皇家海军制造了巨大的麻烦。

“俾斯麦”比“施佩伯爵”更强大,给皇家海军带来的威胁更大,如果让“俾斯麦”逃出生天,那么皇家海军要付出比围剿“施佩伯爵”数倍,乃至数十倍的代价才能如愿。

现在“俾斯麦”已经击沉了“胡德”号。

皇家海军还要被击沉几艘战列舰,才能将“俾斯麦”送入海底?

所以约翰·托维绝对不会让“俾斯麦”进入西班牙港口。

西班牙现在还没有参战,作为中立国,“俾斯麦”可以在西班牙港口内停留最多不超过24小时。

不过考虑到西班牙人和德国人的关系,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约翰·托维不想节外生枝。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约翰·托维“乔治五世”号战列舰距离“俾斯麦”还有上百公里。

能派出鱼雷机击沉“俾斯麦”的“胜利”号,却又因天气原因飞机无法起飞,这就让约翰·托维很生气。

早在两年前,英国本土舰队和南部非洲大西洋舰队的联合演习中,南部非洲空军就已经完成恶劣天气状况下的舰载机起降。

甚至夜间起降对于南部非洲海军来说也不是问题。

“南部非洲军人能够做到的事,皇家海军为什么做不到?”约翰·托维很生气,可是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只能说各有所长吧。

南部非洲海军擅长的是航空兵,皇家海军擅长的是战列舰。

你要让战列舰表演个对海射击,皇家海军能把南部非洲海军甩出一个地中海。

但要说到对海军航空兵的使用上,南部非洲海军能把皇家海军甩出一个太平洋。

“南部非洲人的态度很明显,他们要逼西班牙人做出选择。”约翰·托维的参谋长笛福·沃克利海军中将不想冒险,这搞不好是要承担责任的。

“胡德”号被击沉之后,英国政府和英国战争部对战斗过程进行复盘,有人提议追究“威尔士亲王”号舰长约翰·里奇的责任,因为约翰·里奇在“胡德”号被击沉之后决定撤出战斗。

这其实不是约翰·里奇的原因。

“威尔士亲王”号在战斗爆发之初就有一门主炮因为故障无法转动,战斗爆发不久又有两门火炮出现故障。

击伤“俾斯麦”的同时,“威尔士亲王”号也被“俾斯麦”击中,2号炮塔受损严重,当时只有两门火炮还可以作战,战斗如果持续下去,“威尔士亲王”号搞不好会步“胡德”号的后尘。

温斯顿和第一海务大臣达德利·庞德不管这个,约翰·里奇既然下令“威尔士亲王”脱离战斗,那么就要承担责任。

约翰·托维不认可温斯顿和达德利·庞德的指控,简称约翰·里奇的命令没问题,并且声称如果约翰·里奇被审判,那么约翰·托维会陪同约翰·里奇一起出庭。

“那他们就不怕弄巧成拙,把西班牙人逼到对面去?”约翰·托维不认可南部非洲的做法。

长枪党虽然在西班牙内战中表现不佳,西班牙毕竟是老牌欧洲殖民国家,影响力犹在,尤其是在南美。

在欧洲,西班牙也是少数几个尚未表态的国家之一,一旦西班牙正式表态,会对目前欧洲和地中海的局势,乃至大西洋周边的局势形成巨大影响。

如果西班牙选择轴心国,那么西班牙港口都可以被德国海军利用,德国海军的补给范围将从法国沿海向南延伸1200公里,直布罗陀海峡也将受到巨大威胁。

如果西班牙选择盟军,那么盟军就可以通过西班牙威胁维希法国,另一个时空被盟国大肆宣传的诺曼底登陆,在这个时空搞不好根本就不会发生。

“南部非洲在地中海周边屯集重兵,法属北非的第三集团军有近20万人,如果西班牙加入轴心国,第三集团军随时可以渡过直布罗陀海峡。”笛福·沃克利苦笑,西班牙如果加入轴心国,搞不好是南部非洲最想看到的。

第三集团军原本就是为意属北非准备的。

不过因为英国的坚决反对,第三集团军只能天天待在阿尔及尔钓鱼,去马耳他看看热闹都被地中海战区嫌弃。

直布罗陀驻有南部非洲的一个空降师,如果西班牙加入轴心国,那么第三集团军随时可以向西班牙本土发动进攻。

这同样是英国不愿意看到的。

英国也把地中海视为自己的核心利益。

现在南部非洲已经控制了塞浦路斯,又控制了十二群岛,如果南部非洲再将势力延伸到地中海西部,那么不仅仅是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利益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那就让南部非洲人去打西班牙人,这同样会减轻我们的压力。”约翰·托维巴不得南部非洲全力以赴呢。

罗克和温斯顿的祸水北引,在英国也有争议。

英国虽然退守英伦三岛,南部非洲还远未发力,如果南部非洲反攻欧洲大陆,那么战争会在两年内结束。

这还是较谨慎的估计。

如果南部非洲全力以赴,那么乐观的话,战争会在一年内结束。

祸水北引的话,确实是可以极大减少南部非洲军队的伤亡,不过战争会因此拖延数年才可能结束。

反正死的都是南部非洲人,和英国又有什么关系——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阻止南部非洲人呢?”笛福·沃克利微笑,约翰·托维哑口无言。

这也是英国人想看到的啊。

笛福·沃克利·说服约翰·托维的时候,“俾斯麦”缓缓驶入西班牙西北部位于大西洋沿岸的维哥港。

维哥(VIGO)位于维哥湾南岸,对面是莫拦佐半岛,湾口有谢斯群岛为屏障,是一个天然良港,也是西班牙乃至欧洲最大的渔港。

西班牙政府直到这时还没有给大西洋舰队发来回复,按照国际惯例,“俾斯麦”在维哥港最多停留24小时,维哥港不能给“俾斯麦”提供物资援助,更不能帮助维修,24小时内“俾斯麦”必须离港。

巴顿知道这个情况后很高兴,命令“马达加斯加”和“巴苏陀兰”就停在维哥港外海,只要“俾斯麦”出港,就立即将“俾斯麦”击沉。

西班牙政府的回复直到这时才姗姗来迟。

回复没有任何新意,在重申西班牙中立立场的同时,表示“俾斯麦”因为受损严重,已经无法凭借自身能力离开维哥港。

大西洋舰队和皇家海军的回复很干脆:既然“俾斯麦”无法凭借自身力量出港,那就用拖船把“俾斯麦”拖出来。

拖出来让你们击沉?

就算小胡子不说话,佛朗哥也不敢这样做。

“俾斯麦”对于德国海军的意义,绝对比“胡德”号对于皇家海军的意义更重要。

这时候已经是2号深夜,围绕着“俾斯麦”号,各方正在博弈。

南部非洲和英国态度坚决,要求西班牙马上将“俾斯麦”交出来,不管是以什么方式。

德国政府态度更坚决,希望西班牙政府想尽一切办法拖延时间的同时,希望西班牙政府竭尽所能给予“俾斯麦”帮助,包括但不仅限于提供必要的维修和补给。

西班牙政府左右为难,佛朗哥不想跟盟国翻脸,更不敢得罪德国人,港口里的“俾斯麦”急需维修,港口外数十艘盟军军舰虎视眈眈,传言南部非洲驻扎在北非的第三集团军已经接到命令,准备向直布罗陀海峡增援,这引起弗朗哥的强烈愤慨。

南部非洲向直布罗陀增兵,目标不言而喻。

2号夜间,一架英国侦察机前往维哥港侦查,遭到维哥港地面探照灯的照射。

“俾斯麦”号上的高射机枪,按照地面探照灯的指引,将侦察机击伤,英军侦察机被迫迫降在“马达加斯加”号上。

可能是因为飞机被击伤难以控制,也可能是侦查员的技术不过关。

总之在侦察机降落的时候,虽然“马达加斯加”打开了所有的探照灯和信号灯,侦察机还是失控撞上停迫在“马达加斯加”甲板上的机群,造成了两架“苍鹰”式舰载战斗机受损,其中一架受损严重。

这就让李傲很无奈。

舰载机不是被德国人击伤的,而是被友军撞伤,还是以这种奇葩的方式撞伤,李傲都不知道报告应该怎么写。

不过这件事性质很严重。

严格说起来这是“俾斯麦”号和维哥港守卫部队互相配合,将英军的侦察机击伤,约翰·托维因此连夜登上“马达加斯加”,希望大西洋舰队和皇家海军联手,即便西班牙人不交出“俾斯麦”,也要将“俾斯麦”击沉在西班牙人的港口内。

“这样——不太合适吧——”李傲很惊讶,他还不习惯英国人的处理方式。

“有什么不合适的?难道等西班牙人将‘俾斯麦’号修好,为‘俾斯麦’补充充足的燃油和弹药,再以数艘战列舰,以及一定数量的巡洋舰为代价将‘俾斯麦’击沉吗?”约翰·托维标准殖民心态,拳头大就有理。

“西班牙人并没有维修‘俾斯麦’,只是将‘俾斯麦’号的伤员转移到岸上,至于补充燃油和弹药,我可以保证,‘俾斯麦’绝对无法回到布雷斯特。”李傲有信心,就算“俾斯麦”恢复巅峰状态,“马达加斯加”也有把握将“俾斯麦”击沉。

“你们的目的不是逼迫西班牙人表态吗?这样会更有效。”约翰·托维不兜圈子,军人没太多弯弯绕绕。

“可是这样会弄巧成拙啊,我们的目的是在不损害西班牙人自尊心的前提下,让西班牙加入到正义对抗邪恶的阵营里——”李傲认真脸。

约翰·托维就表情复杂。

尼玛张口闭口正义对抗邪恶,动不动就阵营,这特么全都是我的台词。

“24小时,我们只给西班牙人24小时,这足够西班牙人做出决定了。”李傲微笑,无论西班牙人怎么做,都会在西班牙人和德国人之间埋下一根刺。

反复横跳也的看自己有没有反复横跳的实力。

南部非洲和大英帝国的援助,不是那么好拿的。

3号凌晨,“俾斯麦”还停靠在维哥港,没有任何升火起锚的迹象。

李傲不着急,同样派出一架侦察机前往维哥港侦查。

这时候天色已经大亮,维哥港的西班牙部队没有使用探照灯,“俾斯麦”也没有向南部非洲的侦察机开火,这个区别对待也是很明显。

估计德国人也想在南部非洲人和英国人之间埋根刺。

不过没这个必要,大西洋舰队和皇家海军之间本来就不是多和谐。

上午十点,德国公海舰队司令,海军上将刚瑟·吕特晏斯派人出港,主动和盟军联系。

吕特晏斯希望盟军能允许“俾斯麦”号乘员以和平的方式返回法国,“俾斯麦”可以解除所有武装,在维哥港坐沉。

坐沉?

还以和平的方式返回法国?

做梦!

李傲的回复很坚决:要求“俾斯麦”号所有乘员无条件向盟军投降,“俾斯麦”则要按照盟军要求,前往盟军控制的港口拆解。

约翰·托维的态度更激烈。

南部非洲可没有军舰被“俾斯麦”击沉。

所以“俾斯麦”必须死。

就算沉没,也得是被皇家海军击沉。

谈判无果,吕特晏斯随后给小胡子发电,称“俾斯麦”将战斗到最后一刻。

小胡子随后给吕特晏斯回电:希望“俾斯麦”拿出坚决的勇气来,把能做的尽力而为。

“俾斯麦”号的乘员确实是尽力了,除少数伤员在维哥港上岸接受治疗之外,2200名舰员大多数回到军舰上。

下午六点,仅为进水严重,舰身严重倾斜的“俾斯麦”缓缓驶出维哥港。

皇家海军甚至没耐心等“俾斯麦”驶入公海。

“俾斯麦”刚刚离港,“乔治五世”号战列舰和“罗德尼”号战列舰就使用16英寸及14英寸主炮对“俾斯麦”进行抵近射击。

十五分钟后,“俾斯麦”号沉没,舰上近2000名舰员只有116人获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