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184 反击犀利

重生南非当警察 2184 反击犀利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25团进驻蓝色山谷的这半年,国联部队也没闲着,要塞的面积已经从以前的大约100英亩扩大到小半个山谷,这还只是表面上。

除了地面建筑之外,要塞地下还有防空洞和仓库,附近的山梁其实也已经被挖空,守军甚至挖了一条地道通往山谷之外,保加利亚人对此毫不知情。

戈麦斯上校经验丰富,在没有装甲部队配合下,进攻一座拥有完善防御工事的要塞多半是送死,所以参与第一波攻击的部队全部都是保加利亚人。

保卢斯上校对此很不满。

但是保卢斯上校什么都不敢说,戈麦斯上校不舍得投入德军部队,对于保加利亚人可不会心疼。

山谷内地形还是很开阔的,准备向要塞发起攻击的保加利亚部队一共一个营。

炮击还在进行的时候,戈麦斯上校就命令攻击部队出发,尽可能靠近要塞,踩着炮弹的落点前进。

对于德国步兵来说,步炮协同是常规操作。

对于保加利亚部队来说并不是。

步炮协同这东西,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熟练掌握,保加利亚部队几乎从来没有进行过步炮协同方面的训练。

不是保加利亚的将军们不重视,而是没必要。

德军部队的训练,一向是以法国、英国、甚至南部非洲为假想敌。

保加利亚在战争爆发前根本就没有对外扩张的**,军备废弛也就可以理解,毕竟部队训练是要花钱的。

而且一个严重的问题是,保加利亚炮兵的素质明显不如德军炮兵的素质高,火炮的质量也不好,步炮协同对于炮兵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一个搞不好,炮弹就会落到自己人头上。

所以进攻的保加利亚军队在接到攻击命令之后,行动速度就明显有点慢。

大家讲道理,保加利亚部队也不是不接受命令,全世界令行禁止的军队没几个,保加利亚明显不在此列。

更何况前面还有雷区,保加利亚军队可没有南部非洲人那么丰富的排雷方式。

“命令部队加速前进。”戈麦斯上校一脸冷漠,保加利亚军队对于德国人来说就是炮灰。

战争爆发半年,只“占领”了两个村庄,连一次真正的战斗没有爆发——

保加利亚人玩的这些小花招,德国人心知肚明。

只不过这半年德国人的注意力都在俄罗斯身上,所以才听之任之。

现在俄罗斯战局逐渐陷入焦灼,德国人下定决心切断南部非洲的援助,如果能让保加利亚人代替德国人死亡,戈麦斯上校乐见其成。

“炮击的效果并不明显,我们需要威力更大的火炮。”保卢斯上校很为难,150口径火炮,在钢筋混凝土建成的永固工事面前还是不够看。

南部非洲人是真的很怕死,修建工事的时候不惜成本,碉堡顶部的厚度达一米以上,上面还要覆盖圆木和沙袋增强防护力,除非被大口径炮弹直接击中,否则根本无法造成致命伤害。

德国人这边的150口径火炮只有8门,火力密度对于要塞来说远远不够,75小姐的威力更不行,对付简易的战壕还行,对于拥有地下交通体系的要塞来说,连挠痒痒都算不上。

“不要幻想更多火炮的帮助,赢得胜利最关键的因素还是人。”戈麦斯上校心急如焚。

要塞内也是有火炮的,而且通常要塞炮的威力比野战火炮大很多。

南部非洲炮兵的素质,不亚于德国炮兵,综合德军在俄罗斯战场获得的经验,炮兵在开火一个小时之后就要转移阵地,否则就要面临对方炮兵的火力反制。

戈麦斯上校并不知道,蓝色要塞里安装了时下最先进的炮兵雷达,所以要塞的火力反制,比戈麦斯上校预估的快很多。

“我们的部队之前从来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保卢斯上校不敢硬顶,在军官的催促下,保加利亚士兵终于离开掩体,向要塞发起自杀式进攻。

前面就是雷区,所以真的是自杀。

关键南部非洲人还很阴损,地雷的威力并不大,目标是将进攻人员杀伤,而不是彻底杀死。

踩中地雷的进攻士兵就惨了,小腿部分会被直接炸碎,偏偏一时半会还死不了,只能挣扎哀嚎着请求同伴的帮助。

就算他们被送往后方,也很难得到完善的治疗。

治好了也是残疾,一辈子离不开假肢,肯定无法继续作战了,德国人才不会在他们身上浪费宝贵的医疗资源。

保加利亚军队确实是缺乏战斗意志,刚刚有士兵踏入雷区不幸中奖,马上就潮水般的退回来,速度比进攻的时候快很多。

戈麦斯这时候已经没时间惩罚这些士兵,要塞内的炮兵已经开始反击,德国炮兵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要塞炮的威力确实比野战火炮大,蓝色要塞里装备的是尼亚萨兰军工集团生产的203毫米重型要塞炮,最大射程25公里,几乎比德国人的150高一倍。

这时候的炮兵已经不再使用气球进行校射了,别忘了周边山上还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碉堡呢,碉堡里的机枪射手使用无线电轻松为炮兵进行火力校正,德国炮兵就彻底悲剧。

203毫米要塞炮的威力比150大很多,炮弹的重量超过100公斤,威力足以将重型坦克掀翻,一炮下去方远一百米之内不留活口。

蓝色要塞内有6门203毫米要塞炮。

数量虽然不多,威力还是很吓人的。

火炮的威力在于齐射,不身处其中,无法感受到那种山摇地动,死亡随时会降临的感觉。

德军炮兵对于南部非洲炮兵反击的时间估计不足,要塞炮开火的时候,德军炮兵阵地上还堆着没打完的炮弹,这些炮弹都已经安装了引信,处于不稳定状态,一枚炮弹击中了德军炮兵阵地上堆放的炮弹,引发剧烈的殉爆,八门150,在南部非洲炮兵的一轮打击后,有六门被直接摧毁,只剩下两门幸存。

这还打什么呢,赶紧收拾收拾跑吧。

可惜南部非洲炮兵连逃跑的机会都不给。

火炮要转移阵地也是需要时间的,不像自行火炮那样打完就跑。

203毫米要塞炮的发射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三发,装填炮弹使用的是机械装置,第一轮火力打击之后是自由发挥时间,开火速度越快越好。

十几秒时间,野战火炮都还来不及装填下一枚炮弹呢,又一轮炮弹接踵而至。

戈麦斯上校知道炮兵全军覆没的消息后,果断下达撤退命令。

这仗没法打。

至少在得到大口径火炮,或者是装甲部队支援之前没法打。

可是要撤退都来不及,炮兵转移阵地需要时间,步兵要撤退更麻烦。

德国人没坦克,要塞里有坦克,而且还是按照德国标准被归入重型坦克的“豹”式,一共12辆。

戈麦斯上校的撤退命令刚刚下达,要塞内的坦克部队就倾巢而出。

很明显南部非洲军队在布置雷区的时候留有后手,在戈麦斯上校的望远镜镜头里,“豹”式坦克轻松穿过雷区,毫发无损,没有任何一枚地雷被引爆。

然后“豹”式又轻松跨过那条被保卢斯上校视为“天险”的小河,怒吼着以排山倒海般的气势冲过来,这时候之前参与进攻的保加利亚士兵,甚至都没有回到出发阵地上。

来不及撤退了。

南部非洲军队不仅步炮协同很熟练,步坦协同也明显跟保加利亚军队不在一个档次上,比戈麦斯上校以前遭遇到所有军队都更强。

跟着“豹”式坦克冲过来的军人,全部都是身穿四色迷彩的南部非洲军人。

他们在“豹”式宽大履带后方排成两排,不给正面敌人任何机会。

为了配合步兵的前进速度,“豹”式的速度并不快,当德军这边的机枪向坦克后方的步兵开火的时候,“豹”式就会停下来,巨大的炮塔开始转动,顶着机枪手疯狂的射击开炮,将机枪阵地彻底摧毁。

“进攻,命令你的部队进攻!”戈麦斯上校已经红了眼,别看这些坦克现在的速度并不快,一旦德军溃败,坦克追击的时候速度可是一点都不慢。

“我们缺少反坦克能力——”保卢斯上校满头大汗,看向戈麦斯上校的目光充满愤怒。

都怪你们这些狂妄自大的德国人,如果不是你坚持要进攻,那么我们就可以维持和平的局面,不至于沦落到现在这一步。

戈麦斯上校更愤怒。

横扫整个欧洲,在俄罗斯动辄俘虏几十万上百万俄罗斯人的德军部队,什么时候打过这么憋屈的仗?

也不能怪戈麦斯上校狂妄自大。

想想数百万俄罗斯军队都已经在德军面前土崩瓦解,卫国战争过程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事迹确实多,可是俄罗斯军队溃败的时候,整师整团投降的情况也数不胜数,这种情况下真的很难不骄傲。

在戈麦斯看来,跟至少拥有勇气的俄罗斯人相比,养尊处优的南部非洲人根本不在话下。

“现在我命令你的部队反击,给我的部队争取撤退的时间——”戈麦斯上校表情疯狂,仆从军可不就是炮灰嘛。

“如你所愿!”保卢斯上校怒吼一声冲出指挥所。

想跑?

也得能跑得掉才行。

在保卢斯上校的指挥下,保加利亚军队还是组织起一次反击。

这时候伴随坦克进攻的步兵就派上用场了。

保加利亚士兵使用的还是栓动步枪。

南部非洲军队的基础武器是尼亚萨兰半自动步枪,班长和军士长使用的是自动步枪,轻机枪和榴弹发射器配发到班一级,精确射手的数量不定,正规野战部队,即便是普通士兵,射击水平至少也是及格的。

自动步枪和冲锋枪虽然差不多,威力不一样。

俄罗斯的博博沙,使用7.62×25托卡列夫手枪弹,有效射程200米,实际使用时多数都在百米之内,再远精度就无法保证。

南部非洲装备的自动步枪,使用的是步枪子弹,有效射程600米,威力大不说,精度上也有保证,使用30发弹匣,火力延续性也有保证。

“豹”式坦克上的高平两用机枪和同轴机枪也不是吃素的。

所以在保加利亚军队发起进攻的时候,他们就遭到“豹”式和南部非洲士兵的迎头痛击,双方刚刚接触,保加利亚部队就迅速溃败。

真的是溃败。

很多保加利亚士兵甚至都不跑,扔掉步枪之后原地跪倒在地双手抱着后脑勺马上投降,反正两条腿也跑不过履带和车轮。

保加利亚军队靠不住,戈麦斯上校还是得自己来。

德国人虽然没坦克,卡车的数量还不少,足够把所有德军全部拉走。

南部非洲炮兵将德军炮兵阵地摧毁之后,就将打击目标放在德军和保加利亚军队的营地上。

整个蓝色山谷,要塞炮兵早早就完成了射表制定,德国人的炮兵阵地是在视距之外,还需要观察手的指引,保加利亚军队的营地就在视距范围内,根本不需要指引,炮弹直接砸在德军和保加利亚军队的营地内。

让戈麦斯上校寒心的是,保加利亚军队营地内,连像样的防御工事都没有,战壕都没有挖一条,德国人想躲都没地方躲。

这也正常,保加利亚军队不进攻,要塞里的南部非洲军队也不出击,保卢斯上校根本没有做战斗爆发的准备。

准备也没用,保卢斯上校没有钢筋混凝土修建永固工事,也没有坦克大炮配合防守,少量反坦克步枪还是德国支援的。

反坦克炮就别想了,德国的反坦克炮自己还不够用呢,根本没有能力支援保加利亚人。

欧战爆发前,欧洲国家普遍都没有反坦克炮,反坦克步枪已经足够对付装甲薄弱的轻型坦克。

随着技术的进步,坦克装甲越来越厚,各国对于反坦克武器的重视程度也在提高,德国在两年前研制了口径为50毫米的Pak38反坦克炮,受限于产量,到现在都没有大规模装备部队。

Pak38反坦克炮在914m距离上射击时,可以击穿倾斜度30度、厚度为50.8毫米的装甲板。

这威力对于“豹”式坦克来说还不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