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406 花边新闻

重生南非当警察 2406 花边新闻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绝大部分自由法军士兵都来自法国的海外殖民地,只有一少部分是真正的法国人。

法国虽然以民主自由自诩,海外殖民地终究还是二等公民,现在来到法国本土作战,心理上天然就矮了一头,被法国人训斥都不敢反驳的。

南部非洲人就轻车熟路,上一次世界大战时,南部非洲远征军从欧洲带回了数以千万计的各种纪念品,现在的这些南部非洲远征军士兵,都是听着他们父辈或者爷爷辈在法国作战的故事长大的,现在有机会重现当年的辉煌,那还不放开了折腾。

关键南部非洲人有钱,就算看上什么东西,也不会像德国人一样直接下手抢,或者像同样有钱的美国人那样直接用钱砸,那就多少带着点侮辱人的意思了。

道路交通状况还是不太好,部队走走停停,休息的时候士兵们都活跃的很,南部非洲人喜欢有纪念意义的战利品,比如工艺品,或者德国人的军功章什么的。

北非士兵则更喜欢值钱的小物件,同样都是表,南部非洲士兵和北非士兵之间,手表和怀表的交易最频繁。

说起来最近这几十年,法国一直都很倒霉,上一次世界大战法国是主战场,这一次直接沦陷。

可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乱荼毒,南部非洲远征军官兵们依然收获满满,不由不让人感叹。

南部非洲没赶上一夜暴富的大航海时代,现在这个时代也不错。

“伙计,我弄到了一把鲁格,有兴趣吗?”一名来自北非的自由法军士兵得意洋洋,德国鲁格手枪是南部非洲士兵最喜欢的纪念品。

“真的吗,我看看——”南部非洲士兵果然很热情,好几个人同时围上来。

自由法军士兵从背包里把鲁格拿出来,递给南部非洲这边的一名军士长。

军士长接过来看一眼就乐,顺手递给旁边跃跃欲试的二等兵。

“这特么是罗德西亚生产的鲁格——”二等兵比较直接,这玩意儿南部非洲多的是,不稀罕。

自由法军士兵就很伤心,他根本不知道南部非洲也生产鲁格,就算知道也分辨不出来。

军士长见多识广,嘴里叼着红木烟斗,胸前横跨怀表金链,钢盔上绑着一个德国装甲兵配发的水晶风镜,也不知道从哪一辆被摧毁的坦克里搜刮出来的。

能看得出,战争对于法国的破坏确实大,路边一个村庄已经完全废弃,半数房屋被摧毁,一栋废墟上还冒着鸟鸟青烟,路边河沟已经干涸,沟边一具没有掩埋的尸体腐烂严重,远处因为长期无人打理,乱草丛生的葡萄园里,几只膘肥体壮的野狗用警惕的眼神打量着脚步匆匆的部队,眼睛是血红色的。

也对,再往北走,就是法国着名的香槟区了。

这一带其实也盛产葡萄酒,因为香槟这个牌子还跟香槟省的企业打了很多年官司,后来法国法院判决只有香槟省的葡萄酒才能以香槟的名义出售,这边的葡萄酒商人,干脆就把酒厂搬迁到香槟省,实际上用的葡萄酒还是这边生产的。

军士长背包里,就有一瓶年份已经超过20年的葡萄酒,这是从自由法军那边购买的,军士长为此支付了五兰特。

对于那些自由法军士兵们来说,一瓶左餐酒能卖五兰特,绝对是意外之喜。

离开里昂之后一直没有爆发战斗,士兵们都有些松懈。

军士长还是保持警惕,这里其实都是敌占区,说不定下一刻就会遭遇德军。

游击队也有搞不定的德军,距离罗姆镇大约两公里,前方传来密集的枪声,战斗终于爆发。

装甲指挥车里,卡来尔和马尔斯精神大振,他们期待的敌人终于来了。

“罗姆镇面积不大,德军的人数不会太多,我派部队从正面羊攻,你们的人从两翼包抄,让我们打一个漂亮的歼灭战。”马尔斯斗志昂扬,前方部队传回来的消息表明,德军的火力强度并不大,也没有坦克助战,看上去并不困难。

“我们还是先等空军的侦查吧——”卡来尔不着急,没有坦克出现,并不代表就真的没有坦克,只是战斗还没有激烈到需要坦克参战的程度。

现在情况不明,贸然进攻的话搞不好就是送死,马尔斯可以不在乎部队伤亡,卡来尔必须为他的士兵负责。

“空军侦查至少要需要两个小时,这段时间足够我们结束战斗了。”马尔斯情绪激动,这些个自由法军的军官,都迫不及待想证明自己。

这也可以理解,如果是在南部非洲国内作战,那么南部非洲官兵也会一往无前。

“马尔斯,你得学会等待。”卡来尔冷静,自由法军的军官,按照南部非洲标准没几个合格的。

不是说圣西尔军校不好,毕竟也是四大名校,底气还是有的。

真正圣西尔军校的毕业生,大多都在维希法军服役,自由法军这些军官大多是殖民地军人,有些是从海军跳过来的,也有些是从法国本土逃出来的,总之真正合格的没几个。

马尔斯是标准的殖民地军人,一直在北非服役。

法军内部也等级森严,优秀军人都在本土服役,成绩不够优秀,或者在军中不受欢迎的才会发配到殖民地,整体水平也就可想而知。

卡来尔是对的,侦察机还没来,游击队员先找过来。

“我们前天对罗姆镇发起了一次进攻,损失惨重,守卫罗姆镇的是德国装甲兵,我们至少看到了三辆四号坦克,昨天另一支游击队遭到德军伏击,六十多人没有任何消息传出来。”游击队长的胳膊上和头上缠着绷带,明显经过了一番血战。

“罗姆镇周围有没有德军的阵地?”卡来尔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肯定有,我们有几支经常在附近活动的游击队,现在都已经失去了联系,我听人说有好几支德军从巴黎开过来,具体有多少不清楚。”游击队长能提供的消息也有限。

那还是等空军的侦查吧。

这一等就是三天。

结果不太好,空军的侦查表明,德军以罗姆镇为中心,布置了一条长达数十公里的防线,德军在这一地区的总兵力或许超过十万人。

这就不是马尔斯和卡来尔能处理的了,巴顿和戴高乐也关注到德军的集结。

“这应该是我们抵达巴黎之前的最后一道防线,德国人现在全线收缩,正在巴黎周边布置防御阵地,我估计德国人是想围绕巴黎和我们打一场城市攻防战。”巴顿头疼,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情况还真有点棘手。

作为欧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巴黎一直是法国最耀眼的明珠,城市内有大量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建筑,法国人多半不可能跟俄罗斯人一样,宁愿把城市打成废墟,也要跟德国人血战到底。

不是有那句话么,敌人永远无法在法国投降之前占领巴黎。

这也能从侧面证实巴黎对于法国的重要性。

法国人宁愿把巴黎拱手让给敌人统治,也不想破坏巴黎的任何一栋建筑。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德国人才敢这样干。

否则把部队集结在巴黎这样的城市内,那等于是送靶子给盟军轰炸机,看看日本的城市就知道,这样做到底有多蠢。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就只能绕过巴黎,将巴黎重重围困。”戴高乐也不敢强攻,他还希望收拢民心呢,这要是将巴黎打成废墟,戴高乐会立即取代小胡子,成为法国人最讨厌的人。

“先打打看,德国人未必就有死守巴黎的勇气。”巴顿希望小胡子能认清现实。

现实就是轴心国现在已经兵败如山倒。

随着俄罗斯战场的进展,芬兰和罗马尼亚等几个轴心国已经先后退出战争。

这是比较体面的说法,跟法国停止抵抗差不多。

其实就是战败投降,本来这几个加入轴心国就是为了浑水摸鱼,现在德国人大势已去,那可不赶快投入盟军怀抱。

要不说上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的反复横跳,给所有人做了一个最坏的示范呢。

意大利的情况更糟糕。

作为德国最重要的盟友之一,意大利——不,现在是萨洛共和国,也已经穷途末路,盟军沿着亚平宁半岛一路向北推进,现在已经打到尹松左河流域,再往前一步就是欧洲腹地。

上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跟奥匈帝国在尹松左河流域一共打了12次战役,双方都损失惨重,最终以德军支援,奥匈帝国稍占优势而结束。

这一次不会出现漫长的拉锯战,盟军势如破竹,胖光头传出第二次死讯,被游击队俘虏之后吊死,这一次应该是真的了。

小胡子现在已经失去理智,无法接受德军节节败退的事实,对于任何和撤退有关的建议都视而不见,要求所有德军部队必须就地防守,等待德国国内的支援。

为了征招更多的部队,小胡子已经将征召范围扩大到从八岁到七十岁,这个决定简直丧心病狂,七十岁的老人连走路都困难,让他们端起步枪冲锋——

估计连步枪都端不动。

八岁的孩子多半也端不动步枪。

无论如何,这是“龙骑兵”行动发起以来,联军第一次遭遇真正的挑战。

与此同时,诺曼底方向,盟军也终于等来了久违的胜利消息。

7月5号,在经历了近二十天的疯狂炮击之后,巴顿指挥的美军终于宣布占领瑟堡,完成了美军的第二阶段任务。

代价是巨大的,巴顿是在美军进攻受挫后,才选择使用优势火力折磨德军,纵然如此,美军的伤亡还是达到1.2万人,消耗的炮弹超过150万枚,这一仗打完,美军的很多自行火炮都可以报废了,收获除了瑟堡的胜利之外,还有一大群经验相当丰富的炮兵。

陆军部队的优秀射手都是子弹喂出来的。

炮兵也一样。

驻扎在康城南部非洲军队也终于离开驻地,向德军发动进攻。

南部非洲军队的推进速度很快,一昼夜推进超过20公里。

相比之下,占领瑟堡之后的美军慢的就像蜗牛,每天只能向前推进1.5公里。

1.5公里!

感觉坦克发动机还没热呢,这一天的进攻任务就完成了。

巴顿的速度虽然慢,总算有收获,蒙哥马利才是最悲催的,卡昂还是控制在德军手里,英军无计可施。

也不是毫无收获,六月底,英军经一番苦战,击退德军的反击,占领劳良,先头部队第11装甲师控制了奥登河上的桥梁。

随后英军度过奥登河,在河对岸建立了正面宽3650米,纵深900米的桥头阵地。

蒙哥马利还没有来得及向伦敦汇报这个好消息,德国人的反击就接踵而至。

德军指挥官也懂得半渡而击,英军还没有来得及扩大阵地,德军就集中5个装甲师发动反击,这一计划被盟军及时获悉,6月29号,共出动1700架次重轰炸机和400架次中轰炸机,投弹达1.2万吨,对德军装甲部队实施勐烈轰炸。

英军在盟军空军的掩护下,乘机占领卡昂西南的战略要地112高地。

好消息也到此为止,英军虽然占领112高地,但无力继续推进。

德军装甲部队遭到盟军空军的疯狂狙击,步履维艰,同样攻击无力,双方处于僵持中。

7月1号,罗克遵守和温斯顿的约定,给盖文发电报,要求南部非洲军队加大对德军的攻击力度。

巴顿也接到埃森豪威尔的命令,指挥第3装甲集团军向卡昂方向前进,帮助英军。

不经意间,卡昂和里昂两个方向,同时酝酿了两次大规模战役,竞争的态势很明显。

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在积极推进,从去年冬天到现在,俄罗斯军队组织了八次对德军的大规模进攻,每一次都是百万级别。

让人遗憾的是,俄罗斯军队的进攻,很难出现在南部非洲和英国、美国的报刊杂志上,对于这几个国家的编辑来说,俄罗斯人在战场上赢得的胜利,甚至还不如英国皇室的花边新闻。

是的,英国皇室又出新闻了,这一次还是那位爱美人不爱江山的爱德华八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