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409 未尝败绩

重生南非当警察 2409 未尝败绩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蒙哥马利从来不是身先士卒的人,他的争议很大,亚历山大曾评价他作为一名军人,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伙夫。

英国空军元帅阿瑟·特德评价他是一个能力一般、无足轻重的小人,他自己大造舆论,认为自己是拿破仑式的人物,遗憾的是,他根本不是。

巴顿对他的评价也不高,认为自己能在任何时候都能胜过这个“蠢货”。

所以蒙哥马利决定进攻的时候,巴顿一笑而过,根本没放在心上。

战斗进行的确实很艰难,埃伯巴赫为了减少装甲部队的损失,将900辆坦克中的700辆部署在卡昂近郊。

英军的玛蒂尔达,根本无法和德军的四号、五号抗衡,蒙哥马利进攻的第一天就损失了150辆坦克,这让蒙哥马利非常生气,也让温斯顿颜面无光。

“我们的玛蒂尔达不管是在防护力还是在攻击力上,都无法对抗德军主力坦克,所以我们需要空军更大力度的支持,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能停止玛蒂尔达坦克的生产,改为生产防护力更强,攻击力更高的重型坦克。”蒙哥马利实在无法忍受玛蒂尔达的性能,早在北非战役期间,蒙哥马利就希望能得到一种更强大的坦克,这个要求一直没能得到满足。

关键还是成本。

更先进的坦克也不是没有,英国的工业技术还是可以的,早在1941年就彷制过南部非洲的“豹”式坦克,不过只生产了两辆之后,这个计划就被搁浅。

更先进的坦克意味着更高的成本,英国政府现在也在财政崩溃边缘,根本无力追加军费,海军为了节省经费,甚至已经开始减少出动频率,陆军更不可能加大投入,英国从来就不是陆权国家。

“即便现在这些玛蒂尔达,在战争结束后也会全部退役,所以我们没必要生产更先进的坦克,我们的盟友有就行了。”温斯顿一切以省钱为前提,南部非洲和美国有,就相当于英国也有。

“大英帝国的荣誉不能依靠南部非洲和美国来维护。”蒙哥马利忧心忡忡。

温斯顿不说话,道理谁都懂,有本事你去国会说服那帮守财奴追加经费去吧。

温斯顿刚上台的时候,跟国会有过一段时间的蜜月期,当时温斯顿要什么国会就给什么,丝毫不打折扣。

那是在不列颠空战期间,国会议员们很清楚,如果英国顶不住德国的进攻,那么德国就将横渡英吉利海峡,在英国本土登陆,到时候一切都完了。

不列颠空战之后,德国掉头向北,对英国的威胁大大降低,温斯顿和国会的关系遂急转直下,不复以往。

当晚,温斯顿再次给罗克发电报。

第二天,杨·史沫资飞抵卡昂,终于同意南部非洲军队配合英军行动。

“要击败卡昂德军,首先要切断德国人的运输线,所以我们第一步要拿下的是圣罗。”杨·史沫资希望调整作战计划,圣罗是诺曼底地区的交通枢纽。

“我们已经对圣罗进行过多次空袭,圣罗的交通运输线已经彻底瘫痪,无法进行物资转运。”蒙哥马利强烈反对。

“我们可以炸断圣罗的铁路,但是无法炸毁运河。”杨·史沫资一语中的,诺曼底地区河道众多,被德军有效利用。

“攻击圣罗的任务交给我来完成吧!”小巴顿主动请缨,在北非和西西里岛,小巴顿已经受够了和蒙哥马利联合作战。

“可以,我们可以再来一次竞赛!”蒙哥马利也不喜欢小巴顿,对于美军首先占领墨西拿依然耿耿于怀。

杨·史沫资无所谓,德军在圣罗的防御力量并不弱,小巴顿愿意主动承担重任,杨·史沫资也没有阻拦的理由。

正好还可以看看小巴顿引以为傲的第3装甲集团军到底有多强。

部队重新部署,空军再次出动的时候,已经是三天后。

盟军火力全开,共出动1700架次重型轰炸机和400架次中型轰炸机,投弹达1.6万吨,卡昂市区几乎被夷为平地。

南部非洲第22装甲师身先士卒,率先突破德军防线,攻入卡昂市区。

然后第22装甲师师长程乐就被眼前的情况惊呆了。

盟国空军在轰炸卡昂的时候,使用了重达十吨的超级炸弹。

这种炸弹威力巨大,破坏力惊人,将德军碉堡彻底摧毁的同时,也将城市建筑一并摧毁,程乐面前的街道就被彻底摧毁,到处是残垣断壁,街道被堵得严严实实,坦克根本无法前进。

“所以,我们现在只能派轻装步兵发动攻击——”杨·史沫资也措手不及,谁能想到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搞不好是德国人定向爆破,把责任推给我们的空军。”蒙哥马利第一反应是推卸责任。

将整个城市夷为平地这种事,之前只在俄罗斯战场发生过,法国境内作战多少还是得收敛点。

可以肯定的是,卡昂平民也在盟军轰炸中损失惨重,以法国和英国之间的关系,战争结束后,这肯定会成为法国人攻击英国的把柄。

“什么搞不好,事实就是这样。”温斯顿理直气壮,把责任推给德国人就对了。

“如果坦克无法使用的话,那么我们在和美军的竞争中就落后了——”英国远征军参谋长尹斯迈将军也好斗,平民伤亡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他只关心竞赛结果。

“美国人那边的情况怎样?”温斯顿的受到感染。

美军的情况比卡昂这边更糟糕。

小巴顿主动承担攻击圣罗的任务,是为了不受英军的影响,也是为了发泄无法和隆美尔对阵的郁闷,顺便检验攻占瑟堡积累的经验,是否已经转化为战斗力。

德军在圣罗的防御部队只有两个师。

不过这两个师都是都是党卫军,而且并不缺员,装备精良,其中一个师是党卫军的装甲教导师。

7月11号,就在盟军第二次向卡昂发动进攻的同时,巴顿兵分两路,对圣罗实施钳形攻势,试图毕其功于一役。

德军依靠坚固防御工事拼死抵抗,美军每前进一步都很艰难。

瑟堡的经验并没有发挥太大作用,时间太过紧迫,美军炮兵没时间对圣罗进行地毯式打击,“谢尔曼”也终于遇到了真正的对手,党卫军装甲教导师装备了德军最先进的虎王坦克,虽然数量不多,依然能对谢尔曼形成压倒性优势。

俄罗斯的IS-2重型坦克投入作战后,德军最新型的五号坦克也开始落后,小胡子因此迫切需要一款更强大的坦克,能和IS-2抗衡,于是就有了虎王。

“虎王”的战斗全重达到70吨,标准的巨无霸,比南部非洲的“师”式坦克还重十吨,其正面装甲厚达150毫米,炮塔前部装甲185毫米,装备一门KwK43L/71型88毫米坦克炮,和一挺MG34型7.92毫米同轴机枪,车长潜望镜上方还有一挺用于防空的MG42.

今年2月份,虎王正式投入作战,此前一直配备在俄罗斯战场,从未在法国境内出现过。

美军装备的谢尔曼,不管是在攻击力上,还是在防护力上,跟“虎王”都相距甚远。

美军的坦克手也没有做好正面对抗“虎王”的准备。

所以当车长超过十米的虎王出现在战场上时,战斗全重只有三十多吨,车长不过七米多的谢尔曼,就像是个大玩具一样脆弱不堪。

“虎王”在西线的第一次亮相战果辉煌,两辆“虎王”相互配合,一共击毁13辆了谢尔曼。

巴顿不得不命令部队停止进攻,他也不确定德军有多少虎王。

万一装甲教导师装备的都是虎王,那巴顿还是早点认输比较好。

“南部非洲军队进展迅速,第一天就攻入卡昂,可笑的是,因为前期轰炸效果太好,道路被阻碍,南部非洲的装甲部队无法进入卡昂市区,蒙哥马利将军建议派遣轻步兵进入城市作战,杨·史沫资元帅坚持派爆破手清理道路,听说现在一开会就吵架。”巴顿的参谋长盖尹少将心有余季,巴顿跟蒙哥马利只要开会也是天天吵。

“很正常,任何一个正常人都无容忍那个自以为是的蠢货,他的名气都是吹出来的,因为其他英国将军跟他相比更糟糕。”巴顿看不起所有英国将军。

确切点说,巴顿似乎除了隆美尔之外,看不起任何人。

也包括南部非洲的将军们在内。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作为美军现在最着名的将军,巴顿也缺乏足够有说服力的战绩。

蒙哥马利再怎么不堪,敦刻尔克大撤退中表现还是不错的。

巴顿在北非的表现就是一场灾难,西西里岛作战期间稍有起色,诺曼底登陆后战绩同样乏善可陈,美军在瑟堡的成功,与其说是巴顿指挥得当,不如说是美国整体上的胜利。

“我们该怎么办?请求空军支援吗?”盖尹表情略尴尬。

在卡昂的时候,巴顿嘲笑蒙哥马利遇到困难只会请求空军支援。

现在美军遇到困难,盖尹第一反应也是请求空中支援,真好用。

这其实就是推卸责任。

潜台词是作战不利责任不在我,而在于空军给与的支援力度不够。

“有没有关于德军新式坦克的更多资料?”巴顿以装甲部队指挥官自诩,对于新式坦克非常关心。

“俄罗斯人在三月份的战报上提到了德军的新式坦克,遗憾的是,俄罗斯人也没有太多资料。”盖尹摊手表示无奈。

“怎么可能?”巴顿难以置信。

没有资料证明俄罗斯人还没有在战场上缴获,或者击毁德国人的新坦克。

“是的,到目前为止,德国人的新坦克,在战场上未尝一败。”盖尹也惊讶,但这就是事实。

“给我接史沫资元帅的电话。”巴顿就算请求支援,也不会找蒙哥马利。

电话很快就接通,杨·史沫资那边也烦着呢,不过不会对巴顿撒气。

“——德国人的新坦克?未有败绩,体长超过十米的大家伙,重量估计超过70吨——”杨·史沫资也惊讶,真有必要造这么大的坦克?

坦克真不是越大越重越好,机动性同样非常重要。

如果德国人的新坦克真的有70吨,那杨·史沫资很怀疑德国人有没有合适的发动机。

“所以,机动力会是德军新坦克的致命弱点?”巴顿若有所思。

德国人有没有合适的发动机巴顿不知道,反正美国是没有合适的发动机。

南部非洲估计也没有。

否则以南部非洲人的习惯,早就把坦克造出来了。

“抱歉,这我也无法肯定——”杨·史沫资不敢把话说死,德国人这几年创造的奇迹够多了。

从V2火箭到喷气机,再到精确制导炸弹,杨·史沫资怀疑给德国人足够的时间,德国人可以抢在南部非洲之前登陆月球。

搞不好有生之年真能看得到。

巴顿也没失望太久,杨·史沫资也很重视新式武器,在知道德国的新武器亮相之后,同意派出一支装甲部队,看看德国人的新式坦克,是否真的有传说中的那么好。

这个命令遭到盖文的质疑。

不管德国人的坦克有多强大,先让美国人去试一试,何必派南部非洲装甲兵冒险?

杨·史沫资积极,这事确实有风险,潜在收益也巨大,美国人要是俘获德军新坦克,难道会主动分享德国人的相关技术,换成南部非洲,也会严格保密。

南部非洲和美国跟英国不一样,这俩都是陆权国家,对于装甲部队有着明确需求,任何一项新技术,都足以引发一场军备竞赛。

接到这个命令的是重装第401团,这个团装备的坦克全部都是南部非洲最新式的“狮”式改进型,又被称为“狮王”。

南部非洲对“狮”式的改进,同样是受到俄罗斯IS-2重型坦克的刺激。

南部非洲是全世界最早成立装甲部队的国家,一直以来,南部非洲坦克都以性能先进享誉世界,在战场上罕逢敌手。

现在不仅德国人,连俄罗斯军队装备的坦克,都可以对南部非洲主战坦克提出挑战,这让南部非洲的工程师们情何以堪。

那就造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