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410 先拆了再说

重生南非当警察 2410 先拆了再说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狮王”坦克战斗全重55吨,正面装甲厚度115毫米,炮塔正面装甲厚度130毫米,装备一门88毫米坦克炮,和一挺7.7毫米同轴机枪,以及一挺12.7毫米高射机枪。

在动力上,“狮王”坦克采用迪赛尔公司生产的LD1941型12缸水冷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750马力,最快公路速度可以达到55公里,越野速度25。

“虎王”装甲比“狮王”更厚,发动机功率却只有却只有700,最快公路速度30公里,越野速度只有可怜的10公里,机动力严重不足。

重装401团团长马乐毕业于比勒陀利亚装甲兵学院,参加过巴西内战和北非战役,经验丰富。

“德国人的新坦克防御力极强,谢尔曼装备的75毫米坦克炮,完全无法击穿新坦克的装甲,我们现在唯一的信息是,德国新坦克的速度比较慢,就算打不过,也追不上我们。”来自美国第3装甲集团军的托马斯上校提醒马乐,不要重蹈第3装甲集团军的覆辙。

谢尔曼的战斗全重才三十多吨,装备75毫米的坦克炮,标准小马拉大车。

这也是美国人的习惯,美国人总是追求火力的极致,而忽略了坦克综合性能。

“狮王”的性能非常均衡,火力勐防御高,外挂装甲为狮王带来了更强的防护力。

南部非洲的坦克炮威利不俗,融入了一部分德国人和法国人的技术,可谓集百家之大长,相对来说美国人的火炮技术就差一些,同等口径条件下,精度和射程,跟南部非洲坦克炮相比都略有不足。

“为什么要逃走?把装甲更薄弱的车体后部暴露给德国人的坦克,自寻死路。”马乐还是有信心的,德国人的坦克弱点明显。

南部非洲这边不存在打不过这个问题,“狮王”防御力就算比“虎王”差一些,也没到一触即碎的程度,其他方面“狮王”都占据优势,单挑打不过,两个打一个肯定没问题。

这时候就别讲究骑士精神了,马乐假设“虎王”的速度和“狮王”一样快,毕竟谢尔曼并没有逼出“虎王”的全部实力。

“不用太担心,明天我们进攻的时候,空军会派来一个轰炸机大队配合我们行动,德国人不可能有太多新式坦克,法国这边并不是主战场。”参谋长亚历山大呼叫了空军支援,“虎王”只要敢出现,一定会被摧毁。

一夜无话,7月18号早晨六点,重装401团按照计划,向圣罗西侧的德军阵地发起进攻。

同时向德军进攻的还有美军第47和第51装甲师,盟军一共出动坦克近400辆,规模前所未有。

德军的阵地很严谨,沿河而建,地形占据绝对优势。

“狮王”的涉水能力达到1.8米,可以直接涉水过河,在部队发起进攻之前,赶来支援的第131轰炸机大队对德军阵地进行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反复轰炸,战斗还没有开始,德军阵地上大部分工事被彻底摧毁。

“很遗憾,我们的轰炸机没有发现德军的新式坦克,看来德国人的伪装工作做的不错。”亚历山大略失望,盟军控制制空权的情况下,德军的伪装技术愈发精湛。

“我早就说过,要解决问题还是要靠我们。”马乐不失望,如果让轰炸机找到德国人的新式坦克,那马乐他们就白跑一趟。

战斗很快开始。

配合第401团进攻的是第417装甲步兵团,虽然第417团是步兵,却装备了11辆“豹”式坦克和39辆“短吻鳄”装甲车,这个团的装备很先进,火焰喷射器配备到排一级,火箭筒配备到班一级,就算单独面对德国人的装甲部队,也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为了引诱“虎王”出击,马乐只派出了一个坦克连,另外两个坦克连随时准备迂回攻击。

德军在之前的炮击和轰炸中损失很大,反击的力度很薄弱,仅有的两门88毫米高平两用炮,刚开火不久就被重点点名,马乐这边只损失了几块外挂装甲,另外有一辆“狮王”陷入淤泥无法脱身退出战斗。

“装甲兵,继续前进!”马乐的情绪并没有受到影响,17辆“狮王”,足够对抗德军一个团的四号坦克不落下风。

德国人能出动的坦克也没几辆,“龙骑兵”行动发起时,德国坦克就因为缺少油料无法及时赶到战场。

现在盟军已经占领里昂,德军失去了在法国南部最大的后勤中心,卡昂那边,盟军甚至缴获了德军因为缺少油料而主动丢弃的四号坦克,德国人的窘迫可见一斑。

“六号,你的正前方有德国人的机枪据点,干掉它!”

“11号注意控制速度,保持队型——”

“二号,注意你右前方的弹坑,那里有德国人!”

马乐通过车载电台,不停地提醒手下的坦克手。

坦克手们也都经验丰富,他们躲在坚固的坦克车体内,使用潜望镜观察战场,他们的主要目标是德军坦克,零星步兵不需要坦克手担心,伴随“狮王”进攻的步兵会照料他们。

“发现德军坦克——不是新式坦克,是德国人的四号——”电台内传来11号车长兴奋的声音。

“交给我处理!”

“我来对付它!”

“勋章,我来了!”

通讯频道内顿时变得乱糟糟,有价值的目标并不多,干掉一百名步兵,也不如一辆德国人的坦克。

对面的四号车长估计很崩溃,十几辆“狮王”的坦克炮一瞬间都在瞄准,两名射术出众的车长,没等“狮王”停稳就主动开炮,不到一千米的距离上,“狮王”的88毫米坦克炮,可以轻松击穿四号的装甲。

四号车长已经很努力的规避了,还是同时被数枚穿甲弹击中,剧烈的爆炸将四号完全吞没,炮塔飞起好几米高,殉爆的炮弹就像绚烂的烟花一样令人瞩目,车组成员在车体被击穿时就全部死亡。

被击穿的坦克就是个铁皮笼子,炮弹碎片在狭窄的车体内四处横飞,人体一瞬间就被撕碎。

区区一辆四号无法满足车长们的胃口,十几辆“狮王”同时冲入德军阵地,有德军士兵使用火箭筒向“狮王”发起攻击,他们往往刚一出现,就被伴随步兵的突击步枪击倒,就算火箭弹击中“狮王”,也无法穿透狮王的装甲。

对付“狮王”这种重型坦克,还是得穿甲弹才行。

德国人的“虎王”,直到南部非洲坦克冲入德军战地之后才出现。

为了躲避盟军的轰炸,德国人直接在地下挖出坦克掩体,掩体上方用树枝和迷彩伪装网精心伪装,难怪轰炸机找不到德军的新式坦克。

“虎王”的炮塔在车体前方,当“虎王”从地下掩体中冲出来的时候,三米多长的炮管首先被马乐发现。

“射击,瞄准射击——”马乐没有马上撤退,能不能打得过也要先打一下再说。

轰——

马乐的坦克最先开火,击中“虎王”的炮塔正面装甲,直接被弹开。

德国人的坦克现在也使用了倾斜装甲,“虎王”炮塔正面180毫米的装甲很难被直接击穿。

正面打不穿就绕到侧面,三辆“狮王”几乎同时开火。

这一次终于击穿“虎王”,爆炸的威力惊人,“虎王”使用的是汽油发动机,被直接击穿,很大概率会引发殉爆。

“上上上,继续攻击——”击毁了一辆“虎王”,马乐心中大定,看样子不需要使用诱敌战术,就可以把“虎王”全部歼灭。

然后马乐就发现四辆“虎王”一起出现。

一辆“虎王”可以围殴,四辆的难度就直线上升,“狮王”们却没有退缩,和“虎王”正面对射。

这时候双方距离其实很近了,随便一炮就能将对方的装甲击穿。

“狮王”装备的外挂装甲发挥了巨大作用,马乐的坦克被近距离击中,穿甲弹虽然只击中的外挂装甲,坦克的履带却被打断,失去行动能力。

“动起来,不要给敌人从容瞄准的机会——”马乐迅速释放烟雾弹,命令车组成员弃车逃生。

四号车同样倒霉,炮塔和车体结合部被“虎王”击中,车体虽然没有被击穿,炮塔却失去转动能力,不得不退出战斗。

损失也就到此为止了,战斗比马乐计划中的更轻松,负责迂回的两个坦克连还没有赶到战场,五辆虎王有四辆被摧毁,一辆遭重创。

战斗结束后马乐才发现,德国人不仅缺乏油料,连炮弹都严重不足,尤其是穿甲弹,只有“虎王”才有资格配备,每辆“虎王”还只有十枚。

难怪战斗进行的更轻松。

南部非洲这边轻松,美军那边却轻松不起来。

德军步兵的火箭筒无法击穿“狮王”的装甲,却可以轻松击穿谢尔曼的装甲。

谢尔曼还没有安装外挂反应甲,被击中很难幸免,尤其是装甲薄弱的侧面和后部,更容易遭到德军攻击。

不算瑟堡的话,这应该是美军抵达欧洲的第一场硬仗,第47师参与进攻的125辆坦克,在战斗爆发不到一个小时内就被摧毁了42辆,伴随谢尔曼进攻的步兵同样损失惨重,这一天除了重装第401团攻占了圣罗西侧的阵地,其他几个方向都没有进展。

德军被击伤的那辆“虎王”,战斗结束后被盟军拖回营地。

如果可以的话,马乐很想把这辆“虎王”拖回南部非洲拆解。

可惜不现实,美国人盯得很紧,马乐要是想把“虎王”弄走,估计小巴顿会翻脸。

小巴顿心情很糟糕,包括之前的进攻在内,第3装甲集团军在圣罗已经损失了近2.5万人,这比英军的损失更严重。

小巴顿虽然对于装甲兵指挥很有心得,作战的时候却还是改不了勐冲勐打的习惯,即便面对德军的严密防御,小巴顿也命令部队绝不后退,就算牺牲再大,也要把德国人活活推死。

“这玩意儿没多少技术含量,就是单纯的堆防御,德国人的发动机有点弱,标准的小马拉大车,估计这坦克就算在公路上,速度也很难达到每小时二十公里。”重装401团的后勤主管吉姆·科勒是工程师,对于坦克技术很熟悉。

“这玩意儿有多少吨?80?还是90?”第51装甲师的安德鲁上尉同样是技术军官。

“最多七十吨,搞不懂德国人为什么不把重量控制在50吨左右,那样性能会更均衡。”吉姆·科勒难以理解。

德国工程师其实也知道速度对于坦克的重要性,奈何小胡子需要的是一款防御力超强的重型坦克,所以德国工程师们只能抛弃机动力,拼命堆防御。

这就是领袖的作用了。

在电台演讲,小胡子绝对是行家里手,感染力强大的不得了。

指挥军工部门生产就不擅长,设计武器装备更不擅长,偏偏小胡子到处伸手,提出一些严重不合理的要求,既浪费了宝贵的战略资源,又影响到了德军在战场上的表现。

世界大战爆发前,小胡子还力主发展飞艇部队呢,完全不顾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艇已经被战斗机淘汰。

德军一帆风顺的时候,后果还不算严重。

现在恶果终于集中爆发,“虎王”就是德国垂死挣扎的缩影,以德国现在的能力,就算敞开生产“虎王”,也造不了几辆,生产“虎王”的克虏伯工厂,一直是盟军的重点轰炸对象。

从去年底定型到现在,“虎王”只生产了280辆。

“就算德国人生产速度更快的坦克,德国也没有足够多的油料——”安德鲁暗自庆幸,德国人不是被打死的,而是被活活耗死的。

如果德国有足够多的资源,或许俄罗斯根本撑不过1941年冬天,等德国人解决了俄罗斯之后,肯定会全力以赴对付英国。

到那时,恐怕英国王室就真的只能流亡加拿大了。

“感谢上帝!”吉姆·科勒也庆幸,“虎王”的技术含量其实还是很高的,并非一无是处。

这辆“虎王”随后被以最快的速度送回英国本土拆解,英国人对此尤其热衷,温斯顿甚至为这辆被重创的“虎王”支付了20万英镑的运费,只为获得参与拆解“虎王”的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