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446 奴性思维

重生南非当警察 2446 奴性思维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十月的圣洛克生机勃勃,布达佩斯却战云密布。

第一次攻击失败后,战役已经失去突然性,被迫进入持久战,考虑到第2集团军已经连续作战超过三个月,人困马乏,俄罗斯增派第3集团军支援布达佩斯,同时请求南部非洲第5集团军在多瑙河西岸配合进攻。

布达佩斯是欧洲名城,由位于多瑙河西岸的城市布达,和东岸的佩斯合并而成,自今年三月份起,布达佩斯被德国完全控制,成为小胡子欧洲“新秩序“的一部分,虽然米克拉斯·冯·霍尔蒂海军上将仍然保留了国家摄政王职位,但是真正权力已经落到了德国驻匈牙利的帝国部长艾德蒙德·费森迈耶博士手中。

德军在布达佩斯的守军是“南方”集团军群,及“F”集团军群一部,共51个德国师和匈牙利师另2个旅,其中包括9个坦克师、4个摩托化师、1个摩托化旅、1个骑兵旅。

俄罗斯第2方面军下辖39个步兵师、2个坦克军、2个机械化军、2个骑兵军、2个筑垒地域、以及14个罗马尼亚师。

第3方面军下辖31个步兵师、1个海军陆战旅、1个筑垒地域、1个坦克军、2个机械化军,以及1个骑兵军,刚刚成立不久的保加利亚第1集团军也受第3方面军管辖。

亚瑟麾下的第5集团军拥有17个步兵师,9个装甲师,4个海军陆战旅,以及两个来自内志苏丹国的骑兵师。

虽然在黑海出海口问题上,南部非洲军队和俄罗斯军队略有摩擦,但是在正面战场,两支军队还是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尤其是保加利亚第1集团军,跟南部非洲第五集团军的关系非常好。

看地图就知道,保加利亚就在奥斯曼共和国旁边,世界大战爆发后,两国在保奥边境打了长达两年多的默契战,直到德军彻底控制保加利亚,战斗烈度才稍稍提升。

大概也就是从演戏,提升到演习的程度。

俄罗斯攻入保加利亚之后,战争才真正爆发。

在俄罗斯的支持下,保加利亚成立临时政府,宣布接管整个国家,这遭到保加利亚民主党的强烈反对。

保加利亚是巴尔干半岛的核心国家,东侧是奥斯曼共和国,南侧是希腊,位置非常重要,民主党是在亚瑟的支持下成立的,作为盟军的一部分,民主党组建了两个步兵师,加入第五集团军的作战序列,配合俄罗斯作战的,其中就有保加利亚第一师。

第一师名义上是步兵师,实际上按照南部非洲编制配备了一个坦克团,装备了真正的南部非洲“豹”式坦克,这让保加利亚第1集团军的指挥官亚历山大·**夫非常羡慕。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装备的重型坦克越来越多,南部非洲的外贸版缩水坦克无力抗衡,于是缩水坦克就变成真正的“豹”式。

保加利亚第1集团军名义上虽然是集团军,实际上也仅仅只有四个步兵师,而且组建时间并不长,训练不够充分,装备也很简陋,按照俄罗斯标准,保加利亚第一师完全可以归为坦克师。

“同样都是保加利亚部队,可是却有两个第一师,这不是很滑稽吗?”**夫羡慕保加利亚第一师的待遇,却不敢向大胡子抱怨。

“这有什么好羡慕的,他们有坦克,就要参与攻城战,我们没坦克,所以只能负责后勤,你愿意指挥坦克团去和德国人血战,还是留在后方搬运炮弹?”**夫的参谋长尼克莱不羡慕,大胡子对待俄罗斯人够冷酷,对待巴尔干兄弟还是很宽容的。

这当然也是因为保加利亚现在还没有成为俄罗斯的加盟国,否则的话,呵呵。

保加利亚第一集团军的驻地在多瑙河东岸,对岸就是第一师的驻地,通过望远镜,能够很清楚的看到第一师营地内巨大的停车场,跟自家寒酸的几十辆吉斯卡车相比,第一师堪称豪富。

吉斯卡车是俄罗斯版本的“斯蒂庞克”,这家公司原本是造马车的,后来由于战争需求开始生产卡车,二战期间,美国援助了大量斯蒂庞克给俄罗斯,今年初,俄罗斯开始仿制。

俄罗斯的工业技术还是有点问题,第一批仿制的吉斯卡车问题很多,俄罗斯军队自己都不愿意装备,于是就给了保加利亚人,目的很明确,让保加利亚第一集团军帮忙测试。

第一师装备的卡车是南部非洲迪塞尔公司生产的重型卡车,迪赛尔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柴油发动机,卡车的载重量大,性能可靠,对于环境的适应性很高,深受部队欢迎。

关键是性能先进就算了,第一师装备的卡车数量跟南部非洲正规军差不多,足足达到一千辆,这就使第一师拥有强大的机动能力,部队转移的时候,官兵都可以乘坐卡车。

第一集团军的卡车只有几十辆,载重低不说还经常抛锚,现在已经开始下雪,交通状况非常糟糕,第一集团军在转移的时候,士兵只能步行。

“当然是指挥坦克团,我们是军人,不是搬运工。”**夫有血性,保加利亚军队再怎么样,也不能跟英印部队一样自甘堕落。

同样的问题,如果让印度将军来选——

不可能,印度部队里根本没有印度将军。

就算是英国将军,也多半是负责后勤。

就算想立功,也得打得过才行。

尼克莱笑笑不说话,百万军队云集布达佩斯,要是轮到保加利亚第一集团军参与进攻,多半也是当炮灰的命。

在尼克莱眼中,河对岸的第一师也是炮灰。

不过第一师师长亚历山大·吉奥吉并不这么认为。

“德国人的主力在佩斯方向,迎战俄罗斯人,我们这边主要是德国仆从军,战斗意志不强,战斗力也不高,难度不大。”吉奥吉有信心,这是小胡子给吉奥吉的勇气。

德国人还是很讲究的,没有上驷对下驷,而是派真正的德军去迎战俄罗斯,布达这边负责防御的匈牙利仆从军。

“这只是暂时的,德国人还在持续增兵,留给我们的机会不会太多。”吉奥吉的参谋长卡拉夫略担心,和德国人一样,天气才是盟军最大的敌人。

“霸王”行动期间,糟糕的天气成为盟军最大的障碍。

现在进入冬季,在经过一个缠绵的秋季之后,多瑙河两岸简直就跟沼泽地一样,部队推进非常艰难。

也正是因为糟糕的交通条件,俄罗斯军队的第一次进攻才没有顺利达成战役目标,好好的一场突击战,给打成了持久战。

第一师装备的卡车,此时也成为最大的累赘,经常会有卡车陷入泥泞,需要坦克才能拉出来。

这就很让卡拉夫头疼。

运输部队是为装甲部队提供保障的,现在反而需要坦克为卡车服务。

这已经不错了,河对岸的第一集团军,要是卡车陷入泥坑,得靠想办法弄出来。

别管是推的,还是抬的。

“德国人想增兵也不是那么容易。”吉奥吉不担心这个问题,盟军的空中优势越来越明显,深色制服的德军,想在雪地上行军,很容易成为轰炸机的目标。

进入冬季之后,第一师的服装已经换成更容易在雪地环境隐藏的浅色作战服。

德军后勤越来越紧张,没能力为前线部队换装,只能拿浅色床单凑数,这玩意儿伪装效果确实有,可是也只能用于伪装,南部非洲远征军这边进入冬季后,床单已经换成更具保暖效果的毛毯。

为德军提供空中支援的,是全程参与俄罗斯战役的第四航空队。

为盟军提供空中支援的,分别是俄罗斯空军第5、第17集团军,以及南部非洲第9、第11航空队。

“第6装甲军现在在哪里?”吉奥吉询问友军的位置,第一师只是前锋,第21装甲军才是这一次作战的主力部队。

装甲军是今年才有的新编制。

为了应对对手,以及盟友越来越庞大的装甲部队,南部非洲国防部也不得不调整作战单位,将装甲师合并为装甲军。

第6装甲军并不是第五集团军麾下唯一的装甲军,第五集团军还有两个装甲军在意大利,一个装甲军在希腊,另外还有一个装甲军在君士坦丁堡。

其他几个装甲军都在一线作战,留一个装甲军在君士坦丁堡的目的很明确。

俄罗斯也有一个坦克军在距离博斯普鲁斯海峡不到100公里的保加利亚。

“第6装甲军正在渡河,他们遭遇暴雪,有坦克失控掉进多瑙河里——”卡拉夫的话里,貌似有幸灾乐祸的意味。

吉奥吉眉头紧皱,这可不是个好消息。

盟军的进攻遭到德军顽强防守,多瑙河上的很多桥梁都被炸断,有些是德国人炸的,有些则是盟军为了切断德军退路主动炸断了。

就算不炸,以现在坦克的吨位,也很难通过桥梁过河,这些桥梁修建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过坦克通过的情况,承重力严重不足,所以第6装甲军要度过多瑙河,需要靠拖船运输。

架桥就别想了,换成其他小河或许有可能,多瑙河可是欧洲第二大河,仅次于俄罗斯的伏尔加河,以现在的架桥技术,想在多瑙河上架桥,绝对是舟桥部队的噩梦。

对于重量动辄数十吨的坦克来说,拖船的载重也有限,一艘拖船一次只能运送两辆“豹”式坦克过河,“虎”式和“狮”式,一次只能运一辆。

第一天渡河,就有两艘拖船在渡河过程中沉没,造成四辆“豹”式坦克落水,幸运的是坦克手当时没有在坦克里,侥幸逃生。

“我们必须在11月5号之前抵达预定作战位置,俄罗斯人将在七号凌晨发动进攻,如果我们不能准时抵达,那就只能让第一师先去吸引一波德国人的火力。”第6装甲军军长陈苍一筹莫展,这时候就看出装甲部队的缺点了,对于后勤的要求太高,小国家是真的玩不起。

换成纯粹的步兵师,第6装甲军早就度过多瑙河了。

现在第6装甲军却已经为了过河折腾了整整四天,到现在过河的部队连一个装甲师都不到。

一个装甲师过千辆汽车,几百辆坦克自行火炮,加上其他大型武器装备,拖船却只有区区不到二十艘,只能慢慢来。

这还得感谢俄罗斯方面的大力支持。

为了支援布达佩斯战役,俄罗斯组建了多瑙河区舰队,负责为前线部队运送物资,提供支援保障。

内河舰队肯定不能跟远洋舰队相比,最强大的战舰只是驱逐舰而已,更多是运输船。

并不是所有运输船都能运坦克,小型运输船坦克开上去直接就沉了,只有中型运输船才能承担这样的任务。

大型也别想,塞浦路斯分舰队有的是动辄万吨的大型运输舰,环境却又不适合。

“吉奥吉只要不贪功冒进,自保至少是可以的。”陈苍的参谋长布莱克不怎么着急,亚历山大没说错,就算保加利亚第一师装备再多的“豹”式坦克,对于南部非洲远征军来说也只是随时可以抛弃的炮灰。

保加利亚也是受法国人影响,立场一点都不坚定,德国人来了投降德国人,南部非洲人来了抱南部非洲大腿,俄罗斯人来了又马上跟俄罗斯人混,欧洲版本的三姓家奴。

这也不能怪保加利亚人没立场,小国寡民的生存之道就是这样,只能在夹缝里求生存,尊严什么的纯属想多了。

“给吉奥吉发电报,原地待命。”陈苍对于第一师还是挺看重的。

就算炮灰,也得成为一个有价值的炮灰。

要是能干到澳新军团那种程度,也就达到了身为炮灰的巅峰。

澳新军团怎么说呢——

到21世纪,就连印度都开始努力成为一个真正的独立国家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还在不停地找干爹,这要让一战中牺牲的那些澳新军团官兵知道,估计会气的从坟墓里跳出来。

爷爷辈努力为后人争取了站直了做人的机会,不想做人却偏偏想做狗,奴性思维很严重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