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447 致命失误

重生南非当警察 2447 致命失误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短短四十年,南部非洲从无到有,成为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作为标准的南部非洲人,陈苍和布来克对保加利亚军队的态度,跟其他南部非洲仆从军差不多,并没有因为保加利亚是欧洲国家,就对保加利亚军队特别对待。

纯粹由南部非洲人组成的远征军,都在前线跟德军作战,仆从军也必须勇敢起来,否则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陈苍知道俄罗斯人很着急,希望能尽早拿下布达佩斯,俄罗斯人之所以请求南部非洲远征军配合,也是希望南部非洲远征军能分担压力。

所以陈苍担心吉奥吉会顶不住俄罗斯的压力,贸然向布达发起进攻。

10月30号,大雪还在继续,部分河段开始结冰,给渡河带来更多困难。

“塞浦路斯勋爵从塞浦路斯分舰队调来了平底拖船,预计明天才能抵达,我现在只希望雪能再大一点,最好填满整个河道,这样我们就能直接把坦克开过去。”布来克异想天开,不过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多瑙河每年有明显的丰水期和枯水期,枯水期间,部分河道甚至可以涉水过河。

这当然只是对于轻装步兵而言。

对于装甲部队来说,即便是枯水期,坦克也无法直接开过去,除非河水彻底干涸,淤泥都被晒干。

最糟糕的情况还没有出现。

再过一个多月,冰块会淤积河道,搞不好会洪水泛滥,那对于装甲部队来说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

陈苍不关心平底拖船,就在昨天晚上,德军向俄罗斯第2集团军的防线突然发起攻击,第2集团军猝不及防,阵地被突破,两个师被击溃,损失无法统计。

按照陈苍的理解,应该不是无法统计,而是俄罗斯人不好意思公布损失情况,马力诺夫斯基元帅大意了,他没想到德军还有反击的能力。

前文说过,第2集团军已经连续作战数月,一直没能得到休息,官兵疲惫到极点,已经是强弩之末。

这几个月来,德军节节败退,从伏尔加河一路溃败到多瑙河,部队损失多达上百万,布达佩斯守军数量远少于盟军,谁都没想到德军居然敢冒险出击。

关键还能打赢——

更不可思议。

也正是因为德军的反击,今天早上,陈苍接到马力诺夫斯基元帅的电报,元帅希望第6装甲军以最快的速度渡河,同时希望保加利亚第一师向布达发起主动进攻,以减轻东岸的压力。

“今天早上,我们的空军对佩斯德军阵地进行了轰炸,四架空中堡垒被击落,德国人还有余力。”作战参谋沃特森送来最新战报,随着盟军距离德国本土越来越近,德军的反击力度也越来越强。

德军在俄罗斯的溃败原因复杂,其中一部分和小胡子的越级指挥有关。

小胡子是极度自负的人,绝不接受失败,即便前线德军处于不利形势,小胡子也决不允许德军后退,他会越过战区总指挥官,直接给前线部队指挥官下命令,命令部队原地固守。

说白了就是死战到底。

因为这一点,小胡子多次和战区指挥官爆发矛盾,小胡子认为前线部队撤退调整是避敌畏战,战区指挥官认为小胡子是外行指挥内行,你一区区帝国下士,就别对前线的元帅和将军们指手画脚了。

有一说一,德国拥有几乎是全世界最优秀的军官团。

看隆美尔的履历,先是军官候补生,然后进入军校学习,之后回到军队担任基层部队指挥官,再之后又陆续担任军校战术教员,军校校长等职务,即便在一战之后,也从来没有离开军队。

小胡子根本就没上过军校,还曾经逃避兵役,他的理想是当个画家,阴差阳错成为德国总理,于是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展示他所谓的“军事才华”。

如果没有小胡子的干涉,德军也不会败得这么快。

在俄罗斯境内作战的时候,德军面临重重困难,漫长的补给线,寒冷的天气,日渐紧张的后勤,以及无处不在的游击队等等。

现在战线距离德国越来越近,德军的一些劣势逐渐被抹平,至少在布达佩斯本地人看来,德军和盟军没什么区别。

这也是没办法,布达佩斯是匈牙利首都,既不是德国,又不是俄罗斯,所以两边打起来都没有什么顾忌,放手一搏,当地人就彻底倒了霉。

比如轰炸,南部非洲这边多少还顾忌到平民伤亡,没有对布达进行轰炸。

俄罗斯在上一次进攻的时候,就对佩斯进行了无差别轰炸。

德军在防守的时候,更是充分利用地形,很多火炮阵地直接就在居民区内,明显是借助平民的掩护,希望盟军能有所顾忌。

南部非洲空军在轰炸的时候,确实是会区别对待,重点轰炸德军阵地、军营、火车站、仓库等等战略要地。

俄罗斯空军轰炸的方式,就跟盟军对日本的轰炸差不多。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佩斯德军会主动向俄罗斯军队发起反击。

布达佩斯作为匈牙利首都,德军的防御工作已经准备了好几个月,囤积了大量武器弹药,部队也充分得到休息,兵精粮足。

俄罗斯军队远道而来,补给线越拉越长,交通线在之前的战斗中已经被彻底摧毁,现在还没有修复,原本德军的不利因素,现在都到了俄罗斯这边。

“给元帅回电,我们正在渡河。”陈苍不为所动,俄罗斯要反击,必须等第3集团军顺利到位,现在看来,第3集团军跟第6坦克军一样,肯定无法在11月5号之前抵达预定位置。

如果俄罗斯第3集团军在11月5号之前抵达,而第6坦克军却迟迟无法到位,那俄罗斯人还有的说。

现在两支援军都移动缓慢,俄罗斯人就算想甩锅都没得甩。

第6坦克军渡河的时候,吉奥吉和卡拉夫正在临时指挥部里烤火。

欧洲的冬天实在是太冷了,而且天气变化的速度很快,半个月前部队还穿着夏装呢,一转眼就大棉袄二棉裤火车头,恨不得把棉被都裹上。

火车头的正式名字叫冬季帽,因为外型酷似蒸汽机车的车头,所以被戏称为“火车头”。

火车头是在俄罗斯布琼尼军帽的基础上研制的,可以在冬季为士兵们提供更好的保暖,很多官兵在冬天就干脆舍弃钢盔。

跟防护力相比,冬天明显保暖更重要。

现在吉奥吉和卡拉夫就一人一个火车头,卡拉夫的帽子戴的还算端正,吉奥吉干脆把两个护耳都放下来,扣得严严实实,搭配上棕色的熊皮大衣,标准俄罗斯风格。

“昨天炮声响了整整一夜,俄罗斯人肯定损失惨重。”吉奥吉捧着热气腾腾的咖啡,整个人几乎趴在火炉上,空气中隐约有毛发被烧焦的气味。

“还好俄罗斯人没有向我们发起进攻,大概是嫌弃我们人太少——”卡拉夫正在炉火上烤苹果,旁边的盘子里还有土豆和香肠。

这几种都不够正宗,应该弄点羊肉和鸡翅才对。

不过那样一来,吉奥吉的咖啡就得换成白酒了。

这时候临时指挥部的棉帘突然被撩开,寒风夹杂着雪花狂涌进来,临时指挥部里的温度顿时下降好几度。

“赶紧把帘子放下,你是要冻死我吗?”吉奥吉大叫。

进来的是马克·乔,亚瑟派到第一师的联络官。

说是联络官,其实就是监军。

马克刚刚去巡查哨位,越是恶劣天气,越不能掉以轻心,德军现在也学聪明了,很擅长利用恶劣天气发起突然袭击。

对岸就是很好的例子。

“要来一个吗?”卡拉夫主动把烤好的苹果递给马克。

“谢谢——”马克不客气,接过来先暖暖手再说。

“情况怎么样?”吉奥吉帮马克倒咖啡,两人服务都挺周到的。

“天寒地冻,只有雪花。”马克胡子上的冰花遇热变成水,卡拉夫又帮忙拿毛巾。

两位将军伺候一位中校,这场景也不多见。

谁让背后的靠山不一样呢。

“我挺希望德国人能向我们发起进攻的,那样我们就可以像靶场打靶一样将德国人收割——”吉奥吉想表现,他想不通俄罗斯人为什么战败,冬季主动进攻,这功劳就跟白送的一样。

关键是情况不一样。

俄罗斯人这几个月连战连捷,思想难免骄纵,所谓骄兵必败,迟早的事。

保加利亚第一师成立的时间已经接近一年,士兵在达达尼尔海峡接受了保护伞公司教官长达半年的严格训练,军官都在塞浦路斯军官进修学院接受过短期培训,再加上完整的“豹”式坦克,吉奥吉找不到失败的理由。

“别把战斗想象的太轻松,德国人并不好对付——”马克不乐观,第一师最大的短板是缺乏经验。

训练场上表现的出色,和战场上是两码事。

俄罗斯在这方面是另一个极端,他们没有时间训练新兵,于是干脆就以战代练,部队伤亡确实大了点,可是新兵只要挺过几次战斗,就会变成经验丰富的老兵。

德军的可怕在于两者兼而有之。

接受了完整训练的士兵,再加上战斗的洗礼,真不要小看德国人。

“可我们对面也不是德国人啊——”卡拉夫往叉子上穿土豆,吉奥吉让卡拉夫先把土豆切片再烤,两人因为是否应该切片开始吵起来。

土豆跟苹果不一样,苹果生吃也能吃,土豆半生不熟的话,可能引起肠胃功能紊乱,消化不良。

马克安静的吃苹果,看两人吵架。

第一师不仅士兵缺乏经验,指挥官也一样。

一个苹果吃完,两人还在吵,马克穿上军大衣离开指挥部继续巡视阵地。

第一师营地占地面积巨大,按照要求,野战部队在外驻扎的时候,应该在营地周围布置环形阵地,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坦克和自动武器的优势,即便遭到敌人围攻,也不会轻易被吃掉。

第一师的营地在多瑙河旁边,所以就背靠多瑙河布置了一个半环形阵地,阵地外围布置了雷区和铁丝网,因为天气原因,战壕的深度不太够,好在有坦克作为防御支点协助防守,防御压力并不大。

正对布达方向,是第2步兵团1营的阵地,营长布拉德利正指挥士兵使用挖掘机加固战壕。

挖掘机是个好东西,有了这玩意儿,挖战壕的速度非常快,否则这天寒地冻的,士兵用铁锹根本就挖不动。

“冬季有冬季的好处,一边挖土一边浇水,过几个小时就会冰冻,比钢铁都坚硬,子弹更打不穿,唯一的遗憾是木头不够,无法把战壕覆盖起来。”布拉德利陪同马克一起巡视阵地。

一名士兵看到布拉德利和马克,下意识立正敬礼。

布拉德利举手回礼。

就在这一瞬间,布拉德利的脑袋突然像被踢爆的西瓜一样炸开。

然后马克才听到枪声传来。

“小心敌人的狙击手!”马克第一时间跳进战壕,这就是缺乏经验的后果。

老兵在训练新兵的时候,都会无数次强调,在前线绝对不能向军官敬礼,否则就等于为敌方狙击手指示目标。

布拉德利能当上营长,前途光明,可惜第一次上战场就死在这么一个低级的失误上。

“精确射手,把那该死的狗崽子给我找出来!”马克下令精确射手反击,然后就意识到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既然德军狙击手能潜入到营地旁边,那么德军大部队还会远吗?

现在的狙击手,攻击距离通常不会超过500米。

考虑到现在在下雪,狙击手的视线受到影响,所以距离会更近。

想明白这一点,马克命令部队加强戒备,做好战斗准备。

雪地作战对于守军最有利的一点是不存在夜幕,即便夜间,雪地也会反光,跟白天没多大区别。

当然雪地环境时间长了,会出现雪盲现象,这一点可以通过戴墨镜,和及时轮换有效解决。

为了更有效的防御敌人袭击,马克干脆命令坦克开上来,这样坦克手就可以通过潜望镜观察,不给德军狙击手丝毫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