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551 葬礼

重生南非当警察 2551 葬礼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远的不说,刚结束不久的布达佩斯战役,俄罗斯以伤亡32万人为代价,消灭德军和匈牙利仆从军大概15万人。

上个星期刚结束的维也纳攻势,德军伤亡及被俘共计13万人,俄罗斯方面没有公布伤亡状况,外界估计,大概也在30万人左右。

柏林战役刚开始没几天,俄罗斯军队的伤亡数字就已经达到五万人以上,这也是罗克倾向于同意将柏林交给俄罗斯人的原因。

南部非洲有过预计,如果南部非洲远征军参与柏林作战,那么最终损失可能会达到10万人以上。

别看德国已经穷途末路。

千万不要低估德国人被逼到绝境爆发出的战斗力。

“不,南部非洲远征军有能力保护南部非洲联邦政府和南部非洲企业的财产。”罗克拒绝莫洛托夫的提议,财产什么的都是借口,罗克的真正目的还是德国的人才和技术。

财产其实不值几个钱,就算南部非洲驻德使馆,其价值也更多体现在国家象征上,就算完全推到重建,也得由南部非洲联邦政府来做。

“这不是有没有能力的问题,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最惨痛的代价,理应获得最大的荣耀。”莫洛托夫不让步,俄罗斯人现在确实有底气。

实力对比先不说,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付出的代价确实大,完全有理由提出这个要求。

罗克就算说得再冠冕堂皇,也无法改变南部非洲在战争初期,跟随英、法一起采取绥靖政策的现实。

美国就更不用提了,当时美国还在跟德国人做生意,从德国赚钱呢。

不过罗克也有不能让步的理由。

南部非洲在这场战争中损失虽然不大,付出却不小。

俄罗斯损失的是人口,南部非洲付出的是金钱,这方面俄罗斯也是受益者。

莫洛托夫可以卖惨,但是也无法改变俄罗斯接受了南部非洲大量援助的事实,没有南部非洲的援助,现在战线多半还在俄罗斯境内,俄罗斯付出的代价会比现在更惨重。

罗克不跟莫洛托夫吵架,他已经向大胡子表明了态度,莫洛托夫唯一能做的是转达。

在那之前,戴高乐向罗斯福敬献花圈的顺序,还是排在莫洛托夫之前的。

罗斯福的葬礼很隆重,数以十万计的人参加,前往海德公园的道路两旁挤满了前来送别的民众,很多人泣不成声。

葬礼上的仪仗队是由西点军校的学员兵们组成的,灵车是一辆塞耶斯斯科维尔凯迪拉克灵车,而非罗斯福本人要求的炮车。

使用炮车作为灵车,这个传统始于“欧洲老祖母”维多利亚女王,在她在葬礼上,运送灵柩的灵车不再是豪华灵车,而是炮架车,扶灵的随行人员也由贵族改为骑兵军官,以此彰显日不落帝国的军功,此后这个传统被英国历代国王沿用,继而影响到欧洲国家王室葬礼和国葬仪式。

对于自己的葬礼,罗斯福也有遗嘱,他早在1937年第二任任期之初就立下遗书,表示去世后可以在白宫东厅举行一场简单的葬礼,并且不进行遗体瞻仰意识。

除了炮车之外,罗斯福对自己的棺椁和墓地也有明确要求,不过这些要求都没有被采用,因为和他的身份并不相符。

罗斯福的遗体放置在一个有铜制饰面的铜质棺材内,墓室用水泥进行封闭,三位工作人员用了五个小时为罗斯福整理妆容,并且对罗斯福的遗体进行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罗克和温斯顿、戴高乐乘坐汽车,分批抵达海德公园。

道路两旁有很多荷枪实弹的军警执行安保任务,早在罗克和温斯顿抵达美国之前,就有谣言声称轴心国集团的支持者,会利用罗克和温斯顿在美国的这段时间制造新闻。

最大的新闻毫无疑问就是刺杀,如果罗克或者温斯顿中的某人,在美国的这段时间遭遇刺杀,那么对于同盟国集团将是更大的打击。

当然这也可能会激起盟军更强烈的仇恨。

不过这就不是那些极端分子担心的问题了。

幸运的是,这一切都没有发生,罗克乘坐的汽车顺利抵达海德公园,所有人都表情严肃,女士们身着黑纱,就连一直对葬礼顺序安排很不满的莫洛托夫也低调安静,毕竟这里可不是讨价还价的场合。

英国虽然国势衰弱,温斯顿还是第一个向罗斯福的墓地敬献花圈。

杜鲁门也终于出现在葬礼上,他眉头一直紧皱,看上去心情不佳。

罗克有理由相信,杜鲁门的心情不佳,关于罗斯福的部分并不多,更多应该是和国会的关系上。

罗斯福在世的时候,杜鲁门很低调,他无论从个人影响力上,还是从能力上,跟罗斯福都有巨大差距,只要罗斯福在位,杜鲁门就会是美国历史上最低调的副总统。

罗斯福的去世对于杜鲁门来说是天降大礼,他马上按照美国宪法的规定,接替罗斯福成为美国总统,并且雄心勃勃的希望继承罗斯福的所有正治遗产。

这里也包括罗斯福对美国国会的影响力。

罗斯福可能是历史上对美国国会影响力最大的总统,否则也不可能连任四届。

杜鲁门接替罗斯福是意外,想取代罗斯福则是妄想。

就在罗斯福去世后,同盟国先不说,连日本广播都播放了几分钟哀乐,这在日本来说前所未有。

当然也可以解释。

31年之后,在南部非洲的号召下,几乎全世界所有国家都断绝了和日本的贸易,唯有美国还在源源不断的向日本输血。

所以罗斯福是这十几年来,对日本最友好的外国领导人。

杜鲁门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是希望国会能加大对欧洲的援助,以增加美国对欧洲的影响力。

1945年的美国,对欧洲的影响力还没有到如日中天的程度,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干的那些事,全世界的人都看在眼里,可以说没有美国人的推波助澜,世界大战可能根本就打不起来。

另一个时空欧洲是没得选,只能抱美国的大腿。

这个时空南部非洲对欧洲的贡献更大,又有俄罗斯的强力崛起,所以美国需要加大对欧洲的投资,才能获得欧洲的信任。

以上只是杜鲁门的理由。

可是并不是国会议员们想要的。

美国有援助欧洲计划,南部非洲也有,法国和意大利甚至还请求南部非洲驻军呢,跟美国相比,明显更倾向于和南部非洲合作。

英国是美国在欧洲最重要的盟友,可是温斯顿那个老狐狸,跟美国的关系也是时好时坏,游走于美国和南部非洲之间渔利,杜鲁门其实也不确定,对欧洲的投资,能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最好的情况是,欧洲从美国得到重建的资金,并且以牺牲一部分国家利益为代价,获得美国的保护。

这其中有一个巨大的变数,还是来自于南部非洲。

南部非洲跟美国一样不缺钱,同样有能力,也有意愿为欧洲国家提供重建资金。

所以美国就需要开出比南部非洲更好地条件,如果免息贷款,甚至无偿援助,,甚至是根本没有条件,才能让欧洲国家接受。

这样问题就来了。

如果付出得不到收获,那美国的资本家们根本没动力,他们宁愿回到一战结束后的门罗主义,也不愿意当冤大头。

这段时间杜鲁门一直在忙着说服国会,希望国会能通过他的欧洲复兴计划,使他能真正超越罗斯福,成为最受欧洲喜爱的美国总统。

罗克和杜鲁门并没有在葬礼上多交流,他们稍晚点还会见面,在离开海德公园的时候,戴高乐上了罗克的车。

“我现在真怀念在北非的时候,至少那时候我们拥有一个团结的自由法国。”能看得出,戴高乐也是心力交瘁,他在临时总统的位置上并不顺利。

罗克能理解戴高乐。

在北非的时候,戴高乐所有精力都用在光复法国上,德国人是唯一的敌人。

现在情况有了变化,戴高乐的敌人——或者说对手,不仅仅包括德国人,也包括英国人、美国人、俄罗斯人,以及国内政见不同的法国人。

法国政坛历来就比较复杂,现在又有多个国家在幕后,推动法国正治团体角逐,戴高乐有时候都分不清有些人的建议,到底是为了法兰西,还是为了某些神秘国家。

这里面也包括南部非洲。

“夏尔,团结这个词用在法国,你不感觉有什么问题吗?”罗克哑然失笑,指望法国人团结,就跟希望英国人爱好和平一样不靠谱。

“或许不会毫无芥蒂,至少我们目标一致,而不像现在这样——”戴高乐深有感触。

看上去困难重重的法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依然屈指可数。

“利益是一切矛盾的核心,只要能解决经济问题,那么其它一切问题就都不是问题。”罗克从南部非洲的角度出发,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南部非洲刚自治的时候,困难跟现在的法国相比一点也不少。

现在的法国至少还有北非西非殖民地可以压榨,当时南部非洲可是只能从自身挖掘潜力。

好在南部非洲的历代领导人,虽然执政期间发生了一些问题,大方向上始终是正确的,于是就有了南部非洲这持续长达四十年的高速发展期。

南部非洲现在内部有问题吗?

有,而且还很多,全部摆出来,南部非洲也是一幅亡国之相。

那为什么南部非洲的问题没有集中爆发?

因为一切都被高速发展的经济所掩盖,民众对于未来生活有预期,对于现实社会的一些不满也就可以忍耐。

“是啊,一切问题都可以用钱来解决,问题是我们没钱——”戴高乐苦笑,罗克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前段时间,法国临时政府刚从南部非洲获得了十亿兰特的重建资金,戴高乐原本是希望用这笔钱解散军队,减轻临时政府负担的。

没想到这笔钱到了法国之后,就被嗷嗷待哺的各部门迅速瓜分,用于遣散军队的资金连一亿兰特都不到,剩下的都用来赈灾了。

对,就是赈灾,甚至都没有用在重建恢复上。

而赈灾里面的弯弯绕绕就太多了,巴黎的赈灾物资清单中,居然有上等牛排和高档红酒,感情那些快要冻饿而死的灾民,需要的并不是棉衣和面包,戴高乐甚至连反对的话都不敢说。

想想看,那些上等牛排和高档红酒,肯定到不了那些真正想要的人手上。

这话也不对,上等牛排和高档红酒,本来就不是为真正的灾民准备的,那些东西从南部非洲万里迢迢运到巴黎,不久后就会出现在上流社会晚宴的餐桌上。

戴高乐要是反对,那就等于是和法国的整个上流社会为敌,不需要等到大选,戴高乐就会跟小个子一样,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

“你们需要的不是钱,而是推倒一切,在废墟上重建整个国家的决心。”罗克一语双关,法国想重新崛起,需要推倒的可不仅仅是残垣断壁而已。

法国的毒瘤不是德国,也不是共产国际,而是趴在法兰西这个国家上吸血的各种既得利益群体,这个群体不摘除的话,法国的崛起,只能依靠其他大国的怜悯。

“不不不,法国还没到需要推倒一切的程度,并非无药可医。”戴高乐被罗克的话吓一跳,他是来请求经济援助的,不是来请教怎么造反的。

罗克就只能一声长叹。

聪明如戴高乐,也没能看出法国真正的问题所在。

也可能是看到了,却没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和魄力,说白了还是思想局限性在作祟,戴高乐他们这些所谓精英阶层,玩的还是欧美国家精英正治那一套,从来就没有信任过普通民众。

这也对,普通民众在欧美精英阶层眼里,都是毫无价值的消耗品而已,快快乐乐,或者懵懂无知的活着就行了。

信任,你配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