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587 前途未卜

重生南非当警察 2587 前途未卜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冯·布劳恩在洛城保外就医的时候,赞格威尔的建设工作已经开始。

赞格威尔距离开普敦大约150公里,是一座风景优美的滨海小镇,向北不远就是罗克的发迹地橡树镇,位置还是挺不错的。

世界大战爆发前,为了降低大萧条对南部非洲经济造成的影响,南部非洲联邦政府开启了一轮基础建设大升级,赞格威尔也因此有了第一条公路,开普环海公路。

环海公路顾名思义,是沿着海岸线修建的,这条公路的级别很高,以开普敦为中心,向印度洋方向延伸到爱德华港,向大西洋方向则一直修到鲸湾,建成之后将成为全世界最长的公路。

滨海小镇,本来就有码头的。

现在再加上公路,交通更便捷,冯·布劳恩还是很满意的。

让冯·布劳恩更满意的是联邦政府的重视程度。

参考雅尔塔会议的标准,冯·布劳恩是战犯,战争结束后是要接受联合法庭审判的。

正因为这一点,美国希望南部非洲联邦政府将冯·布劳恩交出来,按照战犯身份进行处理。

南部非洲联邦政府不争辩,也不回应,更不会把冯·布劳恩交出去。

交出去也行,美国这段时间也从欧洲弄走了不少科研工作者,如果美国愿意把这些人交给联合法庭审判,那么南部非洲联邦政府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

交归交,联合法庭要是敢叛出冯·布劳恩死刑,那么南部非洲联邦政府也不介意,让联合法庭的法官们,感受下什么叫非洲铁拳。

在城市建设这方面,南部非洲经验丰富,克里斯蒂安建筑公司以最快速度拿出设计图纸,给出的报价也很合理,跟欧洲那边的报价比起来,绝对物美价廉。

有大型施工机械的参与,最多半年,冯·布劳恩和他手下的研究员们就可以入住新家园。

在那之前,冯·布劳恩和马格努斯,以及同样保外就医的瓦尔特还得留在洛城。

冯·布劳恩保外就医,至少身上确实有伤。

瓦尔特的病因则是营养不良,这病没什么好说的,好吃好喝养着就行了。

说到吃,洛城真可谓是集东西方之大成,美味佳肴应有尽有,这让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瓦尔特乐不思蜀,马上就适应了洛城的生活。

和期待在南部非洲大展身手的冯·布劳恩不同,瓦尔特除了火箭基地负责人的身份之外,还是德军炮兵中将,行动上自然也就没有冯·布劳恩那么自由,可以到处随便跑,不能离开洛城。

只在洛城,也足够让瓦尔特“养伤”了。

南部非洲国防部将冯·布劳恩和瓦尔特,以及冯·布劳恩团队的核心成员,安排在洛城市郊的一个度假庄园里,这里本来是尼亚萨兰军工的疗养院,不对外开放,尼亚萨兰军工搬迁到罗德西亚后,遂改造成度假庄园。

既然是度假庄园,吃喝玩乐娱乐设施自然应有尽有,庄园里甚至有专门的电影放映厅,这里于是就成为冯·布劳恩团队成员加深了解南部非洲的最佳场所。

在德国,其实也有南部非洲电影上映。

不过德国政府为了减少南部非洲电影给德国人带来的影响,每年能在德国上映的南部非洲电影没几部,每一部都要受到德国政府的严格审核,一些不太适合让德国人看到的镜头都必须按照德国政府的要求进行删减,才能在德国上映。

这也很容易理解。

南部非洲是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工业发达经济繁荣不说,环境还保护的很好,于是电影里只要出现有关南部非洲的镜头,要么高楼林立纸醉金迷,要么就山清水秀鬼斧神工,这让谁能受得了。

跟南部非洲相比,德国也算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德国政府的宣传中,南部非洲那是穷乡僻壤,鸟不下蛋的地方,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才把西南非洲和坦葛尼喀甩给南部非洲。

看清楚,是甩,不是割让。

所以不是德国**,而是西南非洲和坦葛尼喀没什么价值,不能为德国输血不说,每年还要浪费大量殖民成本,要来干嘛!

这套说辞,在德国政府的无数次重复中,德国人倒是也信了,毕竟真正了解南部非洲的德国人并不多。

生活在谎言中的德国人,原本对自己的生活挺满意的,结果电影里一出现南部非洲,那家伙简直就是神仙过得日子,再对比下自己的生活,不造反才怪呢。

这也不能怪德国政府防微杜渐,关键很多个南部非洲的电影导演吧,确实是不当人,选择外镜镜头的时候,净挑好看的拍,原本八十分的水平,镜头里能呈现出来一百二十分的效果,这种对外输出的影响力就很惊人了。

冯·布劳恩团队的研究员们,在德国已经算是见多识广的了,可看到真实的南部非洲,实实在在感受到的冲击力,可比电影镜头强得多。

“今天想看什么?”放映厅工作人员态度好,德语也娴熟,标准柏林口音,明显是德裔。

为了保护冯·布劳恩的研究团队,度假庄园被南部非洲国防部包下来,工作人员都换成自己人,电影放映厅里,来自德国的研究员们想看什么就放什么。

南部非洲自己拍的电影,肯定是无删减版本,足够精彩,要什么有什么。

“撒哈拉——”来自东普鲁士的谢里登对《撒哈拉》这部电影情有独钟。

《撒哈拉》是星城电影公司去年拍摄的一部电影,内容讲述了南部非洲远征军在北非战役期间,拯救了一个北非女孩的故事,标准商业片。

说是商业片,不可避免的也涵盖文化输出,毕竟战争片,让人热血沸腾的镜头必不可少,影片里面的远征军士兵个个阳光帅气,个性鲜明,正义感爆棚,兼且经济实力不俗,整体形象就跟文学作品里的王子差不多。

“你都看了多少遍《撒哈拉》了,我要看《荣耀之路》。”来自卢森堡的霍奇森有不同意见。

《荣耀之路》也是星城电影公司出品,内容讲述了一个孩子立志成为飞行员,最终成为军方王牌,并且成为喷气式飞机试飞员的故事。

这部电影也是紧追时事,自从去年喷气式战斗机出现在战场上之后,就有一批有关飞行员的影片上映,《荣耀之路》是其中的佼佼者,不仅在南部非洲广受好评,并且出口到美国和欧洲。

“《荣耀之路》有什么好看的,我要看《偷天大盗》。”热衷动作片的弗雷泽也有自己的喜好。

从这里就能看出,南部非洲电影这些年真的是遍地开花,满足不同人群的观影需求。

瓦尔特就在这时候来到放映厅。

放映厅的面积之前并不大,毕竟是专为度假庄园的顾客服务。

冯·布劳恩的团队抵达庄园之后,放映厅的面积增加了不少,舒适程度又提高了一个等级,可供大约50人同时观影。

瓦尔特身为前研究所所长,又是炮兵中将,在影片选择这个问题上,自然是有发言权的。“有没有最新的?”瓦尔特不喜欢二刷三刷,整天看电影其实也挺无聊的。

关键是没事情可做,瓦尔特和冯·布劳恩都要等待南部非洲国防部的审查,不看电影还能干什么。

“最新的是《克里特岛》,要看吗?”服务员重点关注瓦尔特的需求。

有新的自然要看。

不过电影刚开始没多久,瓦尔特就后悔了。

《克里特岛》同样是战争片,背景是希腊战役,讲述的是德国第一空降师在克里特岛进行空降,然后被南部非洲远征军揍得落花流水。

瓦尔特和研究员们都是德国人。

《克里特岛》的主要内容是南部非洲远征军各种暴力输出,将德国第一空降师打的几乎团灭,也就在这一次战斗过后,德国对于空降兵的使用就非常谨慎了。

电影嘛,源于现实高于现实,为了给观众更好地体验,导演肯定会进行适当夸张。

于是最终呈现到影片里,德军就有点惨,形象有点猥琐,让德国人一贯自豪的纪律性更是无从谈起。

瓦尔特看了一半就黑脸,直接离开放映厅。

虽然德国已经战败,瓦尔特也来到南部非洲,不过瓦尔特对于德国还是有感情的。

晚上冯·布劳恩回到庄园,跟瓦尔特聊起和特斯拉的交流,瓦尔特就有点心不在焉。

“你怎么了?”冯·布劳恩关心,瓦尔特是他在南部非洲关系最密切的人。

“没什么,赞格威尔建设的怎么样了?”瓦尔特不想回忆电影内容,虽然他知道,电影反映出来的残酷程度,远不及真实情况。

战争是很残酷的,如果把真实战场拍出来,估计能吓哭小孩子,根本无法上映。

瓦尔特身为德军高层,对于德军在战争中的

所作所为也有所了解。

身为技术官员,瓦尔特有点回避自己的身份,不想深入了解德军暴行。

“南部非洲联邦政府没说谎,最多半年,我们就可以搬入新家园。”冯·布劳恩很高兴,这意味着他和他的团队,前途一片光明。

“再等等看吧,至少我们这些人,现在还有价值。”瓦尔特心情低落,他担心他们这些人,剩余价值被榨干之后,会向抹布一样被扔掉。

这也很正常。

别听南部非洲联邦政府宣传的有多好,资本主义国家,本质上就是为资本服务的,从这个角度上说,南部非洲和美国差不多。

当然区别还是有。

美国不是为资本服务,而是被资本控制,罗斯福算是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总统了,在考虑国策的时候,依然不可避免的,受到美国资本的影响。

至于现在的杜鲁门就不用说了,他在从政之前压根就是商人,立场鲜明。

在美国,违背资本意志的下场是很悲惨的。

罗斯福能连任四届,除了听话之外,个人能力确实强,能带领美国从大萧条中走出来,充分证明罗斯福的能力。

资本要赚钱,大环境得好。

大萧条期间,美国百业凋敝,整个国家都要破产了,让美国资本家去赚谁的钱——

这也说不定。

美国资本里,希伯来人很活跃,这帮人是没有国家这个概念的,自然也就没有家国情怀,就算美国倒了,希伯来人也能去其他国家继续祸害。

所以一定要小心那些没有国家概念的人,他们才是真正的吸血鬼和寄生虫。

“至少在目前看来,没有比南部非洲更好地选择。”冯·布劳恩意志坚定。

这当然也是相对的。

冯·布劳恩虽然不是希伯来人,内心的家国情怀也不多,要不然也不至于德国还没有战败,就向南部非洲远征军投降。

在投降之前,冯·布劳恩也有选择的余地,就算他的V2火箭给英国带来了巨大损失,如果当时冯·布劳恩向英国投降,英国相比也会欣然接纳。

美国就更不用说了。

“南部非洲在火箭这个领域的研究,比我们走的更远。”瓦尔特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有清醒的认识。

度假庄园之前是尼亚萨兰军工的疗养院,图书馆自然也必不可少。

而且因为尼亚萨兰军工的行业特性,度假庄园的图书馆,专业性更高。

在度假庄园这几天,除了餐厅和电影厅,图书馆是瓦尔特待得时间最久的地方,通过图书馆,瓦尔特对南部非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我知道,今天特斯拉先生也向我提起过——”冯·布劳恩眼中的担忧一闪即逝,他也不向表面上看上去的那么气定神闲:“——不过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南部非洲联邦政府既然花费这么大代价,把我们从欧洲带到南部非洲,那么就不会轻易放弃我们。”

瓦尔特听了这话,心情并没有放松下来,反而愈发沉重。

科学家就是科学家,绝大部分智慧都用在科研上,对于人情世故,确实是还得磨炼。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