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九十一章 鸡犬不留

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九十一章 鸡犬不留

簡繁轉換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20 13:30:4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九十一章鸡犬不留(第1/2页)

谅山战役我军拥有三百门强力火炮,以每门每分钟平均12发的速度,在短短的三分钟内发射了一万枚,总计四百余吨炮弹几乎把谅山夷为平地。

此时与那时有过之而无不及,虽然发射速度不如我军,但胜在火炮数量够多,仅仅一分钟的时间,就有近万枚炮弹落入沈阳。

而在第一轮炮火攻击之后,就点燃了城内的火药库,满清的火药储备相当多,造成了极为恐怖的爆燃效果。

蘑菇云冲天而起,滚滚浓烟竟然将范围达十多平方公里面积的整座沈阳城覆盖。

无人机什么都看不到了,只能看到茫茫黑烟弥漫。

可也已经不需要无人机,火炮阵地重新调整了炮口,对沈阳进行地毯式轰炸,涌现的火焰升腾,城内化作一片烟雾与火海。

爆炸声持续不断。

十分钟后,他们带来的七八百吨炮弹就倾泻而空。

之所以明军有七八百吨炮弹,是因为他们的火炮口径为75毫米速射炮,比不得谅山战役中我军用的66式152毫米加榴炮口径。

那种火炮光炮弹重量就有四十公斤,因此一万多枚炮弹总计四百余吨。

而明军的小口径速射炮的炮弹重量只有六公斤,携带的炮弹数量在十万枚左右,是大明洪武朝这些年来举全国之力加上现代工业支持,让工业化快速发展的体现。

但即便口径小,炮弹的威力也小。可放在明末时期,也已经是降维打击,何况是地毯式轰炸,加上城中火药库,堪比核弹爆炸后的现场。

滚滚硝烟一直没停过,城外也没有看到任何一个人走出城池,城里安静得似乎只能听到各种火焰冲天的声音。

狂风呼啸,冲天的大火熊熊燃烧,浓烟弥漫了整个沈阳上空,南城墙几乎全部倒塌。

残垣断壁下,更是不知道掩埋了多少具四分五裂的尸体。

“陛下,炮弹打光了。”

蒋瓛向朱元璋报告道。

老朱看着远处。

此时的沈阳城已经是一片狼藉。

城墙倒塌,尘烟滚滚,火光燃烧,时不时还有爆炸声传来。

除了一片残破的景象之外,好似再也没有活物。

“嗯。”

老朱见此十分满意,说道:“令人把沈阳包围起来,等烟尘退去后就进城搜捕,朕不允许任何一个建奴活着离开。”

“是。”

蒋瓛随即向王家彦等人传达老朱的指令,这种工作自然是由崇祯朝的士兵完成。

当下明军随即开始向两侧包抄,将城池围住,等着烟尘退去。

整个沈阳城被明军以及烟雾笼罩了起来。

而此刻。

沈阳的东北方向,距离城池约七八里外的山坡崖边,多尔衮骑着一匹高大的战马,正目光呆滞地看着沈阳城池。

他身后的披风在风中招展摇曳。

身边的亲卫们一个个却是浑身颤抖,有的甚至尿湿了裤裆。

只因为远方的场景实在是让他们感觉到了惊悚。

偌大一座沈阳城池,就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竟然化为乌有,顷刻间被夷为平地。

甚至连站在那么远的距离外观望,都能够感觉到脚下的大地在颤抖。

人对于未知总是充满恐惧。

这样的手段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那一瞬间,有人崩溃嚎哭道:“是神灵,神灵发怒了。”

“他们,他们都死了,城里可是有几十万我们的族人,他们全都死了。”

“天呐,这到底是怎么了,到底怎么了。仁慈的斡仁神啊,为什么你不庇佑我们,为什么啊?”

哭喊与恐惧迅速在多尔衮的卫队间传播,也惊醒了还处于震惊之中的多尔衮。

他不知道沈阳城里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回事。

那短短的十分钟时间,在他看来犹如一场噩梦。

如此的不真实。

多尔衮有想过明军可能很快就把城池攻下。

甚至明军一到沈阳,就立即攻城,并且济尔哈朗与豪格他们无法抵挡,最终失败也不让他感觉到任何意外。

但整座城池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夷为平地,就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多尔衮只见识过自动步枪的厉害,没有见过速射炮的厉害,即便只是小口径火炮,不是那种超大口径榴弹炮,亦是足以让他毕生难忘。

“走!”

清醒过来的多尔衮调转马头,向着北方疾驰而去。

他其实在北面布置了军队,由多铎和他的兄弟阿济格率领,在这一刻多尔衮无比庆幸自己审时度势。

如果迫于诸王会议的压力,把所有军队留守沈阳,恐怕他现在也淹没在了那恐怖之中。

过了一个多时辰,他们总算回到了驻扎在城外的两白旗营地。

当初诸王会议,会议上众人答应了多尔衮带大量物资离开的请求,允许他把物资送往北面的蒲河、抚顺一带。

但物资和奴隶可以离战场远一些,军队却不行,因此是希望多尔衮和多铎在城外十余里处安营,以随时方便策应沈阳。

然而多尔衮和多铎跑了之后,犹如鱼跃大海,直接跑到了五十多里外的地方,几乎都快到铁岭了。

此刻远处平原上,两白旗的士兵们严阵以待,随时听从多尔衮与多铎的调遣。

远远的多铎和阿济格见到前去观察的多尔衮回来,便迎了上去。

在他们二人的认知当中,多尔衮不应该回来的这么快才对,难道那边的战场有了什么新的变化?

还未等他们发问,就看到多尔衮有些失魂落魄,魂不守舍地过来。

二人很是纳闷。

多铎上前问道:“阿哥,怎么了?”

这里距离沈阳太远,直线距离都二十多公里,即便沈阳发生巨大爆炸,他们也听不见,看不着。

可多尔衮却是亲眼看到,面色有些难看,摇摇头道:“我们败了。”

“这么快?”

阿济格和多铎都大惊失色。

他们猜到可能会败,但也没想到这么快,根据斥候所说,明军应该才刚到沈阳才对吧。

“沈阳怎么样了?他们攻入城内了吗?”

多铎忙问。

“沈阳?”

多尔衮脸色略显苍白,苦笑道:“沈阳已经没了。”

“唉。”

阿济格和多铎都以为明军已经攻入了沈阳城中,二人长叹了一口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九十一章鸡犬不留(第2/2页)

“我们当初就说过了,明军不可敌,他们却非要不信,现在好了,落得这么一个结局。”

阿济格双手一摊,抱怨道:“就说朝廷里那群糊涂虫做不成什么大事,该撤退的时候不撤退,平白把阿玛的基业给败光了。”

多铎倒还算冷静,说道:“明人既然攻入城内,肯定有我们的族人跑出来,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接应一番?”

“是了。”

阿济格也忙道:“马上派人把他们接应回来吧。”

“不用接应了。”

多尔衮又摇摇头。

多铎纳闷道:“阿哥,我知道你担心明人厉害,可我们的辎重都已经送走了,现在距离沈阳都已经很远,我们是轻骑出动,明人肯定追不上。何况我们现在又要往北迁徙,光两白旗势单力薄,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重新壮大起来。收拢其它六旗残部,我大清根基就还未损,将来依旧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我的意思是,整座沈阳城,都已经没了,人也没有跑出来,大抵是都已经死光了,不需要再接应。。”

多尔衮脸上的苦涩愈发浓重。哀伤说道。

‘整座城,都没了?’

阿济格与多铎脸上露出骇然的神色,二人忙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也不知道,我只看到整座城池猛地地爆开,然后就是轰鸣一声,宛如地龙翻身,烟雾滚滚,之后整座城都没了,被夷为平地。”

多尔衮茫然说道:“我走的时候,明军已经包围了整座城池,隐约间只能看到城池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

“.”

两个人都沉默了下来。

他们知道明军很强大,也很凶残。

但不知道已经强大到了这个地步,更是凶残到了这个地步。

一座城池,就这么瞬间没了?

这已经严重超出了他们的认知,到达了一个他们无法想象的程度。

‘神灵。’

‘只有神灵才能做到这一点。’

两个人脑子里同时冒出这个想法,随即油然而生的,是一种深深的恐惧。

“我们.走吧。”

多尔衮看到他们脸上惊恐的表情,长叹了一口气道:“走得越远越好,幸好我们带走了很多辎重和奴隶,也带走了两白旗,北方还有一些族人部落,以后总归能活下去。”

此时整个满族人口也就堪堪三十万左右,八旗男丁总数量只有六万。两白旗士兵才一万多人,加上他们的家人,拢共只有八万多人从沈阳逃出来。

剩下的六旗以及其余满族人口全都葬送在了沈阳城里,这对于整个满清来说,近乎是毁灭性的打击。

但这些年满清多次入关劫掠,攒了不少家底。

除了大量物资以外,还有几十万汉人奴隶,现在大多数汉人奴隶都被他带走。

只要有人口有物资,即便北方日益寒冷,也未尝不能继续活下去。

朱元璋迟早有一天会走的,他们也迟早有一天会回来。

很快。

在低迷的士气当中,多尔衮带着残存的建奴部队,向着北方离去。

而在沈阳这边。

炮轰城池只花了大概十分钟的时间,但等到余波结束,从上午一直等到傍晚。

城里大量积存的火药库被点燃,爆炸声此起彼伏,黑烟滚滚。

加上当时房屋都是木制,以至于在炮轰的冲击波结束之后,大量崩溅出去的木料燃烧,将周围房屋点燃。

熊熊烈焰燃烧,整座城里宛如一片人间地狱。

明军包围了上去,离得很远都能闻到一股火焰焚烧**的味道,以及夹杂着的浓郁硝烟味。

由于明军来袭的时候沈阳城的所有城门都紧闭,被里面的守军用巨大的门栓锁死,导致偌大的城池变成了一个封闭场景。

炮火洗礼下,城里大部分人都没有活下来。

要么葬身于地毯式的炮轰下,要么死于滚滚燃烧的火海,或者在萦绕的烟雾之中呛死。

包围着的明军看不到任何一个从其余城门里跑出来的人,倒是见到了其它几面城墙上,浑身着火的黑点犹如雨点般往地上落。

然而据《盛京通志》记载,皇太极继位后对沈阳进行大规模改造,改造后的沈阳城城墙高三丈五尺。

将近十二米的高度,即便没有摔死,也基本上丧失了逃跑能力。

但明军并未靠近。

火焰依旧在燃烧,除非下一场大雨,否则在短时间内肯定没法进城。

一直到傍晚,城里的炼狱持续了足足四个多时辰之后,火焰虽然还在燃烧,却已经没有白天那么夸张到冲天而起,烟尘也小了许多。

老朱通过无人机观察,看到城里很多地方都化为灰烬,虽然依旧不断冒着烟雾,遮蔽无人机视野,却也能看到很多地方。

烟雾缭绕之中,隐约能见到残垣断壁之中,还是有一些幸存者存在,他们哭喊着,嚎叫着,惨烈到了极致。

而更多的则是残尸。

青石板的街道上,焚毁的房屋里,倒塌的城墙下到处都是尸体。

有烧焦的残躯,断裂的手臂、大腿,没了半边躯干的下半身,以及一些碎裂的肠子、内脏、头颅等身体组织。

鲜血都看不到多少,因为流出的血液没过多久就被火焰烤蒸发,或者被漆黑的灰黑掩埋。

空气里弥漫着大量灰色的碎屑,飘浮在空中,伴随着烟尘四散而去。

冷厉的北风呼啸着,将它们都淹没进了尘埃里。

“可以进城了。”

老朱见大部分城门口附近的火焰都已经小了许多,只剩下一些余烬还在燃烧,便对蒋瓛说道:“去传令吧,还记得朕之前说过的话吗?”

“臣记得。”

蒋瓛拱手应下,随即策马而去。

崇祯朝的军队并没有配备对讲机,因而传达命令还是以前的方式。

不远处蓟辽总督王家彦,山海关巡抚喻安性,山海关兵备道朱国栋,山西总兵周遇吉等人正在统领军队。

他策马来到王家彦等人身边,对他们说道:“陛下有令!”

众人慌忙拱手行礼。

蒋瓛咧开嘴露出满口森然的白牙,继续说道:“进城!鸡犬不留!”

“是!”

众人轰然应下。

“呜呜呜呜呜呜呜!”

苍凉的号角声音响起。

擂鼓声声不绝。

明军进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