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六十五章 朱元璋给崇祯发圣旨

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六十五章 朱元璋给崇祯发圣旨

簡繁轉換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20 13:30:4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六十五章朱元璋给崇祯发圣旨(第1/2页)

“锦衣卫办案,闲杂人等即刻离开。”

琉璃厂外大街,一旗锦衣卫身后跟着顺天府衙役蜂拥而至。

明末锦衣卫在地上的势力已经大幅度衰退,但在两京,特别是北京的实力还是很强。

崇祯在位十七年,杀了很多官员,基本上都是厂卫执行,在北京掌控力足够。

所以当得知城内有异动的时候,锦衣卫随即闻风而动,迅速出现在现场。

然而当这旗锦衣卫到的时候,跟围观百姓一样,每个人都傻眼了。

投影仪作为后世科技产物,放在大明,近乎降维打击。

他们只看到上面金碧辉煌的大殿内,穿着龙袍的老者目光威严地盯着他们,诉说着自己是朱元璋的事。

“怎么办?”

“额要不看看再说?”

“这已经不是我们能做主的了,还是回去向上司禀报吧。”

“老四,你去。”

五个锦衣卫见到这架势,愣是不敢上前一步。

小旗随即指派了一人向总旗汇报。

他环视一圈,周围百姓已经作鸟兽散,只剩下幕布旁边放映的人还在。

小旗犹豫几分,走上去拱手说道:“请问你们是何人?”

“在下南京锦衣卫小旗刘炳。”

领头那人拿出腰牌,拱拱手示意身份道:“我们奉太祖陛下与吴王殿下的命令来北京宣扬太祖下凡之事。”

“原来是同僚,我是北镇抚司锦衣卫小旗周昭。”

周昭拱拱手,露出为难的表情道:“这件事我们也有耳闻,只是朝廷那边的态度,你们这样会让我们很难办。”

刘炳笑了笑道:“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我能理解,不过我们也是奉了差事。相比于当今圣上,太祖爷的命令我们可不敢违背。”

“这这这”

周昭苦笑道:“可是我现在又该如何是好?”

“你可以选择把我们抓回去,也可以选择向上报,但我的建议是难办就先别办。”

刘炳平静地说道:“这次进京我们也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如果朝廷要我们死,也只能死。但事后太祖陛下会来北京,你们若是出工不出力,太祖陛下不会说什么,但若是甘为爪牙违背太祖陛下的命令,等太祖回到京师,诸位人头不保。不瞒大家,如今江南已经至少有数十万人被杀,太祖行事依旧这般雷厉风行啊。”

这番隐隐含带着威胁的话让周昭面露难色,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现在市面上对于南方出现明太祖朱元璋的事情已经发酵了半个多月了,消息不能说满城皆知,那也是半个北京城的人几乎都已经知道。

所以眼下很多人都在说,南方诸多官员既然已经归附了太祖,那就说明这是真太祖爷来了,底层百姓更是无不相信。

周昭只是个小旗,带几个缇骑奉上司的命令行事,哪里敢去过问朝廷与南方这个太祖爷的事情?

最可怕的是目前南北已经隐隐又一次出现了对立。

朝堂上的皇帝与百官不信,民间却都信,就意味着南北之间很有可能会出现一场政治较量,甚至出现武力较量都有可能。

到时候要出工出力,还得他们这些锦衣卫来。对于他们这些底层小兵来说,真就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多谢兄台相告,但我们也没什么办法,现在只能听上司来处置了。”

周昭就只能无奈地说道。

“无妨。”

刘炳摆摆手。

他们几乎都已经是死士。

包括来给崇祯传圣旨的太监和锦衣卫。

说到底,老朱的行为其实就是把崇祯的权力收回夺走,自己来坐江山。

正常人哪怕真确定你是自己的祖宗,谁又愿意呢?

毕竟皇家父子兄弟相残的戏码可不少见。

但老朱必须给崇祯一次机会。

就冲他殉国自缢,而不是像溥仪那样屈膝下跪投降,就值得这个机会。

所以这些人也就沦为了死士与弃子。

似乎很可笑。

然而这就是古代,也是现实。

不过世人不知的是,他们却都是在新招募的锦衣卫与南京皇宫留守太监中自愿报名的。

因为老朱承诺,如果他们死了,他们的家人将受到优待,赐予大量田地和金钱。如果没有死,也将会给予大量赏赐。

甚至在出发前,吴王殿下就给了他们家人300两白银,这在江南够买上百亩优质田地,以及大院宅邸了。

因此在这个人命不值钱的年代。别说拿出300两白银,就算30两银子,都大把地人过来赴死。

城内露天放映厅上百个,负责缉拿的北镇抚司都快疯了。

几乎每个去的小旗都不敢擅自做主,全都要上面拿主意。结果就是小旗报告给总旗,总旗报告给百户,百户报告给千户。

如此层层上奏,耽误了许多时间。

而此刻大明门外,一支数十人的锦衣卫小队徐徐来到宫门前。

正是傍晚时分,宫门早就关闭,巡逻卫士立即喝道:“即将宵禁,宫门不开,禁止入内!”

“我是司礼监外差,凤阳守备太监卢九德,奉太祖陛下圣谕,前来给圣上传旨。”

卢九德从马车上下来,一晃眼,看到大明门外的侍卫统领,顿时笑道:“原来是赵掌班,今日是你当值?”

明代皇宫禁卫军最早是由老朱设立的亲军都督府负责,但后来他设立锦衣卫亲军,宫中禁卫就由锦衣卫担任,负责保护皇帝安全。

到了明朝中后期,皇帝渐渐开始信任太监,由司礼监控制的东厂开始取代锦衣卫的地位。

不过锦衣卫依旧负责大部分皇宫巡逻和保卫任务,东厂则负责皇帝贴身安全以及皇宫关键宫门位置的安保工作。

毕竟东厂本身就设立在皇宫中,跟设立在宫外的锦衣卫比起来,有较大的先天优势。

卢九德作为凤阳守备太监,出身于司礼监,司礼监又控制着锦衣卫与东厂,因此东厂的侍卫统领他自然认识。

赵掌班睁眼一看,下意识正准备单膝下跪行礼,但忽然又意识到了什么,愕然道:“原来是卢公公,公公刚才说,是奉谁的命令?”

“太祖爷!”

卢九德向南方拱拱手道:“不瞒你说,太祖下凡是真事,今整个南方都已经归附,我这次回来,也是带了太祖爷的圣旨,还有一些能让太祖爷和圣上相隔万里亦能通话的仙器,这件事情事关重大,还请掌班即刻汇报。若是阻拦我等,或者捉拿我等,我等也不会反抗,但希望等太祖兵临北京的时候,掌班一家老小能够活过太祖的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五章朱元璋给崇祯发圣旨(第2/2页)

“.”

赵掌班站在那里,周围卫士们与他对视,是怎么样都不好。

他今天甚至都有点后悔接了同僚的二两银子,答应那位回家纳妾的同僚帮对方顶班。

这叫什么事啊。

毕竟现在太祖的事情闹得满城风雨,谁都说太祖爷真来了,不然的话整个南方也不会马上归附。

结果恰好今天太祖的使者就过来了。

自己咋办?

抓!

万一真是太祖下凡,以后死翘翘。

不抓。

当今圣上也能让他死翘翘。

这叫啥?

一根筋变成两头堵啊。

不过好在赵掌班也不蠢,这么麻烦的事情,自然要往上报啊。

他沉默了几秒钟后,就说道:“那请公公稍等,我们马上向王公公汇报此事。”

“嗯。”

卢九德点点头道:“有劳了。”

赵掌班如蒙大赦,不迭先回去打开宫门,飞一般地向皇宫承天门的方向而去。

明代中后期太监掌权,其中又以司礼监为首,而司礼监的老大叫掌印太监,老二是秉笔太监。

崇祯时期最后一任掌印太监高时明因为生病而辞职在家休养,之后司礼监掌印太监空缺,就由秉笔太监执掌。

最开始秉笔太监是曹化淳,曹化淳也病休回家,现在则由王承恩为主。

赵掌班至承天门,向承天门侍卫统领说了一下情况,承天门侍卫统领就又只能进宫,一路往东厂去,把消息报告给东厂提督王德化。

王德化也不敢怠慢,就只能去乾清宫向崇祯禀报。

此刻乾清宫内。

对于百官来说,下午六七点钟已经是在家搂小老婆。

但对于崇祯来说,离睡觉都还有六七个小时的时间。

乾清宫内只点了几根蜡烛,崇祯在王承恩的陪伴下批阅奏折。

这几日城内谣言四起,崇祯本想让人追踪谣言来源,切断遥远路数。

然而一调查才发现,散播谣言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真要抓的话,就得抓半个城的百姓。

所以崇祯也无可奈何,只能勒令锦衣卫巡视,不许百姓谈论。

然要堵住悠悠之口何其之难。

崇祯已经焦头烂额,不知道该怎么办。

“大伴,你说太祖的事情,是真的吗?”

把这封折子批了后,崇祯长吐了一口气,放下手中的笔问王承恩道。

王承恩作为秉笔太监,其实每天都要帮崇祯处理国事,而且做得井井有条,这些折子都是他批红过的,所以他很有能力。

听到崇祯问话,王承恩小心翼翼地回答道:“回陛下,臣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臣觉得,若一个两个还好。可若是南方那么多官员都信的话,那.”

“可是朕听说那人在南方大量残害官员,会不会是受其威慑所迫?”

崇祯皱眉说道。

王承恩想了想,小声说道:“臣觉得,若是连孙督师都受其威慑所迫的话,或许也就只有真太祖有这个能耐了。”

“.”

崇祯默然不语。

王承恩其实并不是特别受他恩宠。

因为王承恩说话做事属于那种埋头干活的类型,也不会讨他欢心。

在信王府的时候,最受崇祯恩宠的是曹化淳,也因此曹化淳在崇祯前些年地位最高。

但到了今天,信王府的老人都已经走的走,死的死,自然就只有王承恩了。

可惜王承恩总是这样,说话很现实。

只是他说话虽然让人很不中听,却又很有道理。

这让崇祯有些烦闷。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若真是太祖爷下凡救世,朕这皇帝不当又如何。朕只是害怕是宵小之辈冒充,祖宗把大明江山交到朕的手里,朕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啊。”

崇祯长叹了一口气,正准备提笔继续批阅奏折。

如今国事糜烂,南方又被别人控制了,还不到四十岁,就已经让他两侧鬓角泛白,满脸愁苦之像。

正在此时,王德化进来跪下道:“陛下。”

“何事?”

“宫门外凤阳守备太监卢九德求见。”

“卢九德?”

崇祯有些不解。

这些中官都是他的亲信,所以才派去重要地方,怎么没有召就擅自回来呢?

不过想起南方的情况,崇祯释然,叹道:“是被赶回来的吧。”

“不是.”

王德化迟疑道:“他他.”

“他怎么了?”

“他说他是奉太祖陛下的命令,回京师给陛下传圣旨。”

“.”

崇祯愣住。

头一次听到这么陌生的词汇。

从来都是他给被人传圣旨,第一次听到别人给他传圣旨。

上一次听到好像还是十多年前他哥哥去世的时候,留下遗诏让他登基为帝来着。

“陛下,陛下?”

王承恩见他愣了好一会儿,小声提醒了一句。

崇祯回过神来,有些呆呆地看着王德化说道:“连朕的亲信中官都投了南方那人吗?”

王德化不敢说什么。

殿内沉默了几秒,崇祯才叹道:“让他进来吧,朕倒是想知道那人要跟朕说什么。”

“是。”

王德化忙不迭出去。

若是旁人,什么李自成在南方称帝,甚至已经包围北京,要给崇祯下圣旨,恐怕崇祯早就把来使斩杀,哪怕自尽也不会受此屈辱。

可对方自称太祖,且如今整个京师已经传遍了太祖陛下临凡救世的消息,崇祯听得耳朵都起茧。

以太祖的威望,很多人都生不出什么反抗的念头,做事也迟疑不定。

对于崇祯来说,自然是本能不信。

但不信归不信,如今根据厂卫的密报,满城百姓都信了,要是在南方已经尽丢的情况下再违背民意,执意打杀使者,就完全没有回旋的余地。

所以崇祯也想看看,对方是不是真的明太祖朱元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