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11章 以身抵债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11章 以身抵债

簡繁轉換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1 21:38:4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李逸头一次感受到战争离自己如此之近。

他甚至有些庆幸郭二郎帮他当上村长,使的他能够免于被拉壮丁上前线。

北边五百里的泾州,即将爆发二十万人规模的大战。

他隐约记得李世民人生难得的败仗,好像就是这一战,似乎叫浅水原之败。告别郭村长家后,李逸有些脚步沉重的回到家。

无极观现在已经被他改名无极院,不愿与天无极,只愿逍遥无极。

来到小院西北角围墙下的大榆树下坐下,这棵榆树躯干嶙峋,高大挺拨,树冠茂密,也是原无极观中的古树之一。

都说有钱难买西北榆,庭院西北角的大树,也被称为护院之树,树形越大越茂密越好,认为能够荫福后代。

夏日炎炎,李逸喜欢这棵大树能遮荫纳凉。

他当初选中破败的无极观做宅园地,除了这里地势好外,还有一点就是这破道观里有多棵古树。

道观前有棵八百年的大皂角树,

东院西北角有棵老榆树,前边有三棵枣树,后面则有一棵杏树,院东有石榴树,院西有杮子树。

特别是那银杏和杮子树,也都是高大的古树,秋天时银杏叶变成金黄,而到了冬天杮子树叶落光,枝上只剩下累累的红杮如红灯笼高高挂着,不知道多美。

古人讲构树不栽前后院,柏树避免进家园,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院中不栽鬼拍手,

讲究前槐枣,后杏榆,东榴金,西杮银。

无极观里的树,就都种的很讲究,如今新房建好,围墙一砌,这些古树在院里各个角落,立马把小院点缀的极有格调。

独坐榆树荫下许久,

他感觉这个村长的担子很重,自做了村长以后,李逸其实根本没当回事,也没管过什么事。

可现在任务来了,他得把四个壮丁送去泾州前线战场,还要把四个少年送到长安去当差。

有可能那四个壮丁,就回不来了。

他也没想到郭二郎的妻子堂兄竟是杜如晦。

脚步声传来,是三娘来了。

“我阿兄他们什么时候回来?”三娘问。

李逸看着这个黄毛大丫头脸上都是汗水,“先坐,郭二郎说他们有可能是加役了,这次可能要加役一个月,总共得服役五十天。”

三娘一听,沉默了。

“县里下帖乡里,又要征丁,这次我们罗家堡要征四个壮丁和四个中男。”

“我家就阿耶一个男丁了,能不能别征派他?”三娘焦急的请求。

“你阿耶多大年纪了?”

“四十八。”

李逸看罗二都像六十多岁的人,没想到才四十八岁,这意味着他也属于村里现在仅剩下的七个壮丁之一。

七个壮丁得征派四个,

罗二、罗三,还有罗五,都是村里壮丁,也是李逸同一保的,罗家堡现在有四保,其余三保都是五户,他这保是四户。

若是村里丁壮多,每保只需要派一个壮丁,但如今全村就剩下七个壮丁,就没法一保摊一个了。

“走吧,通知村民们晚点商议下此事。”

朝廷的丁役,是不能拒绝的。

李逸去挨家通知,

晌午时分,各家的人都回家歇晌,全都聚集到了稻地渠边白杨林下开会。

李逸把征丁的消息一说,大家都激动起来。

有人问为什么自家男人上次被征丁服役,一个月了还没回。

“这村里都没几个男人了,又要征丁派役,我们还怎么活啊。”

吵吵了一阵,

李逸等大家情绪稍冷静一些后,说明了征丁原因,一听说是要打仗,还是打大仗,村民们又激动起来。

最后还是罗三站了出来,“大家不要吵了,吵有什么用,也不是无逸要征丁,是朝廷要征丁,无逸也只是传话的。”

众人声音这才小了些。

“这次咱村要派四丁四中,丁去泾州运粮,中去长安当差。上头说这次可能是要超期加役,有可能是做满五十天,到时就全免今年的租和调。

我先问一下,有没有自愿去服这丁役的?”

村里七个壮丁都不吭声,没有谁愿意去。想当年征辽东,好多壮丁去运粮,就是一去不还。

“既然没有人主动想去的,那我看就抽签吧,抽到的去。”

每丁每年都有二十天的正役要免费做,这次去了,那下次就轮别人。

罗三蹲在地上,“抽签最公平嘞,抽签吧。”

七个壮丁里抽四个,李逸折了七根杨树枝,三长四短,背对着大家将不平的那一半握在手心。

“谁先来?抽到短的就去。”

“我先来吧,”罗三起身。

李逸伸出手,手里七根扬树枝,露出来的一齐平。

罗三直接抽出一根,明显是短的。他脸色不太好看,上次暴雨垮崖,妻子和长子都压死了,如今家里三个孩子,女儿兰香才十一,儿子石头九岁,狗剩是后面妻子带来的继子,才七岁。

他要是走了,家里连个大人都没了。

可运气偏就这么不好,第一个抽就抽到了短的。

罗三一声不吭的蹲到一边去了。

其余六人都来抽,很快结果就出来了。

三娘父亲罗二运气也不好,也抽到了短签。

另两个短签被村里的二愣和富贵两汉子抽到了。

老五和另两人没抽到,明显松了口气。

接着村里十六到二十岁的中男来抽签,也是抽四个,因为中男只是去长安县里当差,一般是去做看门、守仓库,或是给官员打杂这些,所以大家倒没那么紧张,

反正每个人每年都要轮值二十天。

“抽到的四丁四中,大家准备一下,后天送你们先到王曲集合,然后一起去长安城里。

衣裳鞋袜,干粮这些该准备的都准备好。”

村民们聚在树荫下,叽叽喳喳吵闹的很。

李逸在罗三身边蹲下,“这次丁役运粮泾州也不算远,而且是陛下的二皇子赵国公领兵,去年薛仁杲率十万大军来犯扶风,就被赵国公率兵打的大败,被斩首万余,一路被追到陇山,这次赵国公带十万大军去泾州,相信会赢的更快更轻松,也许都不用加役,二十天就回来了。”

“家里你不用担心,就让兰香姐弟三人搬到我那去住。”

罗三双手揉搓着脸,“就麻烦你帮我照看下他们,万一,万一我········”

“三叔,没有万一,我们等你回来。”

三娘走过来,眼睛红红的,“无逸,我阿耶年纪大,身体又差,能不能这次别让他去?”

三娘的两个嫂子也过来求情。

家里现在四个女人,五个小孩,两个壮丁在外做役未归,现在连家里仅剩的老汉也要拉走,这家可怎么办。

可这是抽签抽到的,李逸也没办法换人。

罗二今年四十八,也不满足五十可以折绢代役的条件。

“除非有人肯自愿代替二叔服这趟役。”

但明知这趟可能是往战场运军粮,谁又会愿意替代呢。

三娘咬着牙,突然向李逸下跪,弄的他措手不及。

“快起来,这是干什么。”

“村长,我想跟你借十匹绢,来找个人替换我阿耶这趟的役。”

如今斗米匹绢,十匹绢可以换一石大米,或是将近十七斗小米。

“我以后肯定还,愿意立一年倍利的契约,若是到时还不上,我愿意拿我自己抵债。”

一年倍利,本利也才直七千二百钱,还不到一两黄金,她却愿意拿自己做抵押。

“这个钱我借,你先起来说话。”

罗三娘起身,对着刚才抽到长签的三个壮丁道,“谁愿意替我阿耶轮这趟役,我现在给他十匹绢酬谢。”

对罗家堡的村民们来说,十匹绢诱惑很大,

长安城外的饥民,有的大姑娘都只要三斗小米就能带回家。

罗五站了出来,

“我去,我家穷的没米下锅了,原也打算进山去扛木头。”

“谢谢五叔,请村长借我十匹绢。”

一个愿意出钱请人,一个愿意去,

李逸自然也不会从中作梗,他只需把罗五的名字报上去,罗三轮下一次役便是。

“村长,我不要绢,给我一石六斗七升小米就行。”

“行,一会直接去碾湾买粮,”

三娘又要给李逸下跪,李逸赶紧拦着。

头发花白驼着背的罗二,看着女儿借十匹绢请罗五替自己这次役,长叹了口气,“儿啊,还是让我去吧,无逸好心肯借咱这钱,可咱拿啥还。这次能请人替了,可下次不还得要轮到,躲不过去的。”

“耶,这次不一样,你年纪这么大,身子又不好,这趟役又碰到打大仗,不能去。”

罗三娘坚持下,最后罗二同意留下。三娘又请来村里几位保长见证,立下一份借钱契约,李逸说不要利息,但三娘坚持写一年期、倍利,并白纸黑字写下,若到期不能偿还,愿以身抵债。

烦人的知了声中,

李逸第一次履行村长职责,征丁派役这件事也还算办的顺利。

罗三、罗五、二愣和富贵四人,当这轮丁役。

狗蛋等四个少年,则去长安承担这轮杂役。

罗三娘孝顺,舍不得老病父亲做这趟危险的丁役,而罗五本来没抽到,但为了百多斤小米,甘愿替罗三走这趟,哪怕明知此次是为泾州大战送粮很危险,但也顾不得。

下午,李逸带着三娘、罗五去了碾湾买米。

黄金还是很过硬的,王里正家碾房管事,验过黄金后,很高兴的收下了。李逸买了一两黄金的小米,王家管事按二百二十钱一斗,给了他三石六斗四升。

每斗还优惠了五文钱,少收了他一百八十钱。

三娘按约定给罗五十六斗七升让他挑回家,剩下近两石李逸留着自己吃。

罗五收了粮,也痛快的承诺后天会去做役。

三娘再次拜谢李逸,

“真要谢,就帮我一起把这些小米挑回家去,晚上我请这次要去做役的八人吃顿饭送行,你来帮我一起做饭。”李逸笑着道。

“好。”三娘一口应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