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武帝寄奴 > 第052章 受赠美姬

武帝寄奴 第052章 受赠美姬

簡繁轉換
作者:逍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9 10:52:3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魏国的国民虽然源自匈奴,却是汉人的一支。

汉朝时,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率军袭击匈奴。不料误入敌营被俘,被迫留在匈奴,并被匈奴授予王爵。李广终生未被能封侯,可他的孙子李陵却封了比侯爵更高的王爵,只可惜封爵的不是汉人,而是胡人。

汉武帝对于李陵投降的事情本就非常不满,之后又误听了错误的情报,以为李陵在帮助匈奴人训练入侵大汉的士兵。于是汉武帝将李陵满门抄斩。尽管之后汉武帝发现是自己弄错了,冤枉了李陵,但是逝去的人已不可能复生。李陵从此也就决定不再返回大汉了。

大汉的使者苏武被匈奴扣留在北海时,李陵曾多次帮助他,最后也正是李陵想出了让苏武返回祖国的计策。苏武回国之前,李陵去送别,说了这样几句话:

“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

李陵的意思是说:这次你回去,一定会扬名于天下。我虽然对大汉有忠心,然而我一家都被大汉杀光了。我心已死,不可能再回大汉了。也许我一生会被人误解,了解我的忠心与真心的恐怕只有你了。

这话说得如此凄婉。想李陵这样的一代英雄,到了这样的田地也如此落寞,不能不让人心疼。

自此以后,李陵和他的后人就留在了匈奴。中有一支被称为拓跋氏。

这一支在匈奴各部中又被称作索头部。索头部先祖有功于晋国,被封为代王。之后因为代国内部的纷争,致使遭到秦国的入侵而亡国。

淝水之战秦国败亡之后,诸侯纷立。拓跋珪击败不可一世的慕容垂后,终于夺回了故土。拓跋珪认为“代”之国名已远远不足以表明自己的疆域,便改为“魏”国。之后,于隆安二年(公元三九八年),魏王拓跋珪即皇帝位。自此以后,魏国便成了能与秦、晋、燕等国分庭抗争的强大力量。

建国之初的魏国相对于秦、燕等国,其实力依然有着不小的差距。取代苻氏统一了北方大部分领土的姚氏继承了秦国的大部分疆域,俨然以天下第一强国自居。因而魏国一直被秦国当作叛军的一支,把魏国当作一个乌合之众而已。

无论是秦国、晋国、还是燕国,都看错了这个叛军首领拓跋珪。他们眼中的这个善于行军打仗的将军,其实远不是寻常将军可以比拟的。他既是一位军事统帅,更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

出生于军门的拓跋珪,满怀雄才大略。他的志向与所作所为,在于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

有一次拓跋珪问博士李先:“天下何物最善,可以益人神智?”

李先回答:“莫若书籍。”

“书籍究竟有多少,如何才能收集得到?”

“自创世以来,天下书籍不可尽数。收集书籍如同收集人才一般,只要有笼络之心,人才也罢、书籍也罢,自会汇聚而来。”

拓跋珪大喜,于是诏令天下将书籍送入国都平城,并鼓励国人读书。

除此之外,拓跋珪又潜心研究古代政治制度,对不合理之处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当初王导辅助司马睿平定江南时,也曾想对国家制度进行改革。然而晋国毕竟是炎、黄传下来的皇室正统,许多古制如要改动则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的结果往往都是作茧作缚。汉朝的王莽就是一个失败的先例。所以,王导有此心也无此力,最终只得顺其自然。

魏国虽有汉人血脉,但毕竟久居北方,早已为胡人所同化。他们的改革可以完全不受中原古制的制约。在拓跋珪的倡导下进行的改革,使得远不如晋、秦、燕的魏国国力大增,已成为不可小觑的政治、军事力量。

然而拓跋珪向南扩充的试图一直遭到秦、燕两国的扼制。

秦、燕两国溯源而言,都是苻氏秦国的支脉。苻坚在淝水惨败于谢玄、刘牢之之后,强大的帝国分崩离析。慕容垂、慕容冲、姚苌等苻坚手下骁将各自以本族为主力建立起了反叛力量。他们这些力量的矛头全都指向了他们昔日的主子苻坚。

苻坚虽为一世之雄,但也难敌强敌的群起而攻之,终于被慕容垂攻占了东方大片国土、被慕容冲攻破了首都长安、苻坚本人也被姚苌所杀。

一度统一的北方再度陷入混战,最终姚氏取代苻坚而坐镇中原,慕容氏、拓跋氏在灭国后又恢复了江山。此时的秦已不是苻坚时的秦,而是姚氏之秦。只有此时的魏与燕依然是拓跋氏、慕容氏的国家。拥有强大的国力和强大的骑兵的这几个国家,既是江南共同的敌人,也互为世敌。

*-*-*-*-*

这一天我刚回驿馆,就看到院中停着一顶彩轿。几个家仆模样的人和几个丫环模样的人在驿馆礼官的招待下等我。一见到我进了院子,礼官抢先一步上前冲我一揖,道:“向刘将军道喜了。”

我瞟了一眼那彩轿,狐疑地问:“喜从何来啊?”

礼官笑笑,不搭话,直拿眼向我身后递眼色。我听到身后有一个人对我说话:“恭喜刘将军。”

我回头一看,那人我认识,原来是桓谦家的管家,人们叫他李家先生。我以为既然是桓谦家的管家,应该叫桓家先生才对。却不知道这个李家先生的由来。这个人倒是很精于摴蒲之道,所以我跟他还有些熟识。

“此轿”我指着轿子。

李家先生当面冲我一揖,然后凑上来笑呵呵地小声说:“皇上赐予将军的美姬。”

“哦?皇上赐的。那你?”

“将军是想问为何是我,而非宫里的人来送美姬?嘿嘿,皇上赐英雄以美,莫如王爷赐英雄以美更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