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 > 第819章 说曹操曹操就到

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 第819章 说曹操曹操就到

簡繁轉換
作者:小鱼吃辣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23 14:54:37 来源:源1

大宝继续说道:“你们也别着急去负荆请罪,在管理上你们的确存在着疏忽,但这也不完全是你们的责任…”

“这话怎么说?”林栋桥一下子就激动起来,就连小老头也是一脸的惊喜,

“咱们建国才十年,各个方面还不完善,不能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你们曾经是战场上的骁将,可是在地方工作中,你们却两眼一摸黑,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这是咱们新国家出现的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单单你们一个军工研究所,其实不光是你们,就连上级领导......

李振国合上相册,轻轻摩挲着封面。那是一本旧皮面的相册,边角已经磨损,但依旧整洁如新。他缓缓起身,将相册放回藤椅旁的小木桌上,转身走向屋内。

夕阳的余晖洒在四合院的青砖地面上,映出长长的影子。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槐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王秀兰正在厨房里准备晚饭,锅铲与铁锅碰撞的声音清脆悦耳。

“秀兰,今晚吃什么呢?”李振国站在厨房门口,笑着问。

“你最爱吃的红烧肉。”王秀兰回头看了他一眼,“老了还这么馋。”

“不是馋,是想尝尝你的手艺。”李振国走进去,帮她添了把柴火。

王秀兰笑了笑,脸上浮现出岁月沉淀后的温柔:“你呀,一辈子就这点小嗜好。”

两人一边做饭,一边闲聊。这些年,他们经历了太多风风雨雨,也见证了国家从动荡走向稳定、从贫穷走向富强的过程。虽然年纪大了,但他们的心境却从未真正平静过。就像这间四合院,外表宁静,内里却藏着无数未说出口的故事。

晚饭刚摆上桌,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李叔!李叔!”一个年轻人气喘吁吁地冲进院子。

李振国抬头一看,是林淑芬的儿子周浩然。他今年二十六岁,在《民声日报》当记者,继承了母亲的胆识和敏锐。

“浩然,怎么了?”李振国放下筷子。

“有消息说……有人要对你下手。”周浩然脸色苍白,语气急促,“他们在调查你当年参与的那次行动。”

王秀兰的手一抖,筷子差点掉进碗里。

李振国却神色不变,只是缓缓放下饭碗:“哪个行动?”

“就是1978年那次秘密任务。”周浩然压低声音,“据说,那份档案最近被调出来了。”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李振国沉默片刻,缓缓道:“我早知道这一天会来。”

王秀兰紧张地看着他:“那你打算怎么办?”

“先别慌。”李振国站起身,“我去打个电话。”

他走进书房,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赵部长,是我,李振国。”他的语气平静,“听说有人翻出了1978年的档案?”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才传来赵明远低沉的声音:“没错,有人想借这件事做文章。”

“谁?”李振国问。

“还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背后有势力在推动。”赵明远顿了顿,“你要小心,这次不同以往。”

“我知道。”李振国点头,“但我不会退缩。”

挂断电话后,李振国回到餐桌前,继续吃饭,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

王秀兰看着他,眼中满是担忧:“你真的不害怕吗?”

“怕。”李振国轻声道,“但我更怕连真相都无法说出。”

……

第二天一早,林淑芬亲自登门。

“浩然昨晚跟你说的事,是真的。”她坐在院子里,神情严肃,“有人通过军方内部渠道,调取了1978年的作战记录,并且已经开始撰写报告。”

“他们想干什么?”王秀兰问。

“抹黑你丈夫。”林淑芬冷冷地说,“他们想让所有人相信,李振国当年的行动并非正义之举,而是为了掩盖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李振国听完,只是笑了笑:“看来,他们终于忍不住了。”

“你笑得出来?”林淑芬皱眉。

“如果他们真能拿出证据,我无话可说。”李振国目光坚定,“但如果只是栽赃陷害,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历史。”

林淑芬盯着他看了几秒,忽然笑了:“你还是那个疯子。”

“疯子才敢直面黑暗。”李振国站起身,“给我三天时间,我要去找一个人。”

“谁?”林淑芬问。

“刘德昌的弟弟,刘德顺。”

……

刘德顺如今已是退休的老兵,住在城郊的一处军属小区里。李振国找到他时,他正在院子里修剪花草。

“老李,你来了。”刘德顺抬起头,露出一抹笑容。

“你早就知道他们会翻旧账吧?”李振国在他对面坐下。

刘德顺点点头:“当年那件事,迟早会被人翻出来。”

“你知道多少?”李振国问。

“足够证明你是清白的。”刘德顺从屋里取出一叠泛黄的文件,“这是当年任务结束后,我偷偷藏起来的部分原始记录。我一直没交给组织,是因为我知道,总有一天,你会需要它。”

李振国接过文件,双手微微颤抖。

“谢谢你。”他低声说。

“不用谢。”刘德顺拍拍他的肩膀,“我们都是老兵,心里都明白,有些事不能忘,有些人不能倒。”

……

三天后,《民声日报》再次刊登了一篇重磅报道:《尘封三十年的秘密任务:一场正义之战的真相》。

文章详细还原了1978年那次行动的真实经过,并附上了刘德顺提供的原始文件复印件。文中指出,当年李振国带队执行的任务,是为了摧毁一处敌方特工训练基地,而所谓“误伤平民”的指控,完全是敌方伪造的宣传手段。

报道一经发布,舆论哗然。

许多当年参与行动的老兵纷纷站出来作证,支持李振国的说法。而那些试图抹黑他的人,反而陷入了被动。

几天后,官方正式回应此事,确认李振国当年的行动完全符合军事纪律,并对其英勇行为予以表彰。

李振国站在四合院的槐树下,看着报纸上的新闻,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他知道,这场风波过去了。

但他也知道,斗争永远不会结束。

……

转眼又是一个春天。

南锣鼓巷的槐花开了,香气扑鼻。孩子们在巷子里奔跑嬉戏,笑声回荡在古老的青砖之间。

李振国坐在藤椅上,手里拿着一本旧书,阳光洒在他的脸上,温暖而柔和。

王秀兰走过来,给他端了一杯茶。

“你还记得当初为什么要卷入这些事吗?”她轻声问。

“记得。”李振国笑了笑,“因为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总有值得守护的东西。”

王秀兰看着他,眼神温柔:“你这一生,过得值吗?”

李振国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望着远处的天空,良久才缓缓开口:

“如果有来世,我还愿做这个时代的人。”

风起,槐花飘落,像极了当年战场上飞舞的雪。

属于他们的故事,已经写进了历史。

而新的时代,正由年轻人们书写。

李振国坐在槐树下,看着手中那份泛黄的文件。阳光透过枝叶洒在他脸上,斑驳陆离,像是岁月留下的印记。

王秀兰端着一杯热茶走过来,将茶杯放在石桌上,轻声道:“你真打算把这份资料公开?”

“是。”李振国点头,“这不仅仅是为了证明我的清白,更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真相。”

王秀兰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可这样一来,势必会牵扯出更多的人。他们不会善罢甘休的。”

“我知道。”李振国放下手中的文件,目光坚定,“但如果我们不站出来,谁来为那些被遗忘的人发声?”

王秀兰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担忧:“你总是这样,明明可以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却偏偏要趟这趟浑水。”

“如果我能安稳地活着,而真相却被埋没,那我这一生也不会安心。”李振国笑了笑,“你还记得刘德昌吗?他在战场上救了我一命,也正是因为那次任务,我才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事,必须有人去做。”

王秀兰轻轻叹了口气:“你说得对,只是……我担心你。”

“别担心。”李振国握住她的手,“我已经不是年轻时候的我了,我会谨慎行事。”

就在这时,院门被人轻轻推开,林淑芬走了进来。

“你们聊什么呢?”她笑着问。

“在讨论要不要把那份资料公之于众。”王秀兰回答。

林淑芬闻言,神色一凝:“我刚从报社回来,听说上面已经派人开始调查这件事了。他们想借这个机会,彻底抹黑你。”

“看来他们终于坐不住了。”李振国淡淡一笑,“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历史。”

林淑芬走到他面前,低声说:“老李,我知道你不怕他们,但这次不一样。他们背后有更大的势力支持,一旦出手,就不会留后路。”

“我也不会给他们留后路。”李振国站起身,目光如炬,“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揭露真相,打击**。现在轮到他们反扑了,但我不会退缩。”

林淑芬看着他,良久才点了点头:“好,我陪你一起。”

……

第二天一早,李振国便带着那份资料前往《民声日报》。

林淑芬已经安排好了记者团队,准备连夜整理资料,并在次日刊登一篇深度报道。

“这篇报道一旦发布,势必会引起轩然大波。”林淑芬看着李振国,“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早就准备好了。”李振国微微一笑,“我只是希望,它能成为一个契机,让更多人意识到,历史不该被掩盖,正义不该被遗忘。”

当天晚上,《民声日报》编辑部灯火通明,所有人都在紧张地忙碌着。李振国和林淑芬亲自参与审稿,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准确无误。

凌晨三点,最终稿件终于定稿。

标题赫然写着:《三十年前的秘密行动:一场被掩盖的正义之战》

文章详细还原了1978年那次军事行动的全过程,并附上了刘德顺提供的原始档案复印件。文中指出,当年所谓“误伤平民”的指控,完全是敌方伪造的宣传手段,目的是为了混淆视听、瓦解军心。

同时,文章还披露了一份关键证据??一份由当时前线指挥部签发的任务命令书,明确指出此次行动的目标是摧毁敌方特工训练基地,并严格要求不得伤害无辜平民。

“这就是证据。”李振国指着那张泛黄的纸张,“他们想让我们相信那段历史是错误的,但他们忘了,真正的历史,藏在这些字里行间。”

林淑芬看着他,眼神中满是敬意:“你真是个疯子。”

“疯子才能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李振国笑道。

……

第二天清晨,报纸一经发售,立刻引起了轰动。

各大媒体纷纷转载,网络上关于此事的讨论迅速升温。许多老兵看到报道后,纷纷站出来作证,证实李振国的说法属实。

与此同时,官方也开始介入调查。

几天后,国防部正式回应此事,确认李振国当年的行动完全符合军事纪律,并对其英勇行为予以表彰。

“这不仅是一场个人名誉的胜利。”李振国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更是一次对历史真相的捍卫。我们不能让谎言掩盖事实,更不能让英雄蒙冤。”

他的这番话,赢得了无数人的尊重与敬仰。

……

几个月后,国家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历史档案审核委员会,负责审查过去几十年内被误解或歪曲的历史事件。

李振国受邀成为该委员会的顾问,继续为真相奔走。

而在南锣鼓巷的四合院里,生活依旧平静如常。

每天清晨,李振国依旧会在院子里练太极,午后读书写字,傍晚听风赏花。

偶尔,他会想起刘德昌,想起那个在战场上救了他的战友;也会想起陈志远将军,想起那些为了国家鞠躬尽瘁的老一辈人。

他知道,自己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却因命运的安排,走上了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

但他也明白,正是因为有了无数像他一样的普通人站了出来,才让这个国家,一点点变得更好。

夕阳西下,金光照在他的白发上,显得格外柔和。

“老伙计们,你们看啊。”他轻声说道,“这个世界,终究还是变了。”

一阵微风拂过,带着槐花的香气,也带来了岁月深处的回响。

他知道,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

但属于下一代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而他,也终于可以安心地,做一个普通的老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