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 第277章 琼林宴:赵佶状元体验卡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第277章 琼林宴:赵佶状元体验卡

簡繁轉換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6 02:53:18 来源:源1

第277章琼林宴:赵佶状元体验卡

洪武十二年三月十七日,是今年春闱的放榜日,也就是殿试的放榜日。

殿试不淘汰考生,仅确定名次,分为三甲,考中者统称「进士」,其中一甲三名即为状元丶榜眼丶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东京汴梁城的晨光刚漫过宣德门的鸱吻,崇政殿外的白玉栏杆还凝着晨露,丹墀下的青石地已被攒动的人影盖得密不透风。

黄绸裹着的殿试榜单刚由内侍捧出,还没及挂上朱漆牌,前排的人已踮脚抻颈,喉间的热气混着春寒,在半空凝成薄薄的白雾。

「揭了!揭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黄绸簌簌滑落,墨迹淋漓的「状元」二字先撞入眼帘。

人群里猛地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倒抽气的声响。

那名字既非上月传得最盛的澧州慈利人莫俦,也不是太学魁首陈桷。

丹墀下的议论声忽然凝住,像被寒风吹冻的湖面。有人指着榜单榜首那方方正正的「赵佶」二字,忽然想起之前传得沸沸扬扬的赵佶放弃王爵,自愿以白身应举,当时有人嘲笑赵佶,有人支持赵佶,有人说赵佶轻佻儿太过胡闹。

任谁都没想到,今科的状元竟然会是赵佶。

「怎麽会是他?!!!」

「端王真有状元之才?!」

「亲王自请去爵,与寒门举子同场较艺,亘古未有,不知是福是祸!」

话音未落,「榜眼」丶「探花」的名字也露了出来。

榜眼陈桷的名字露出来时,人群里只起了阵极淡的波澜,有相熟的举子点头道:「该当如此。」

陈桷在太学里便以策论缜密闻名,年前省试的卷子曾被学官抄录传阅,字里行间都是稳扎稳打的法度,如今获得本科第二名,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陈桷挤在人群中,见自己中了榜眼,只是松了口气,抬手理了理微乱的袍角——他原就没奢望过状元,能得榜眼,已是对这十年寒窗苦读最好的交代,脸上不见多少狂喜,只带着几分如释重负的平静。

探花莫俦的名字紧随其后,更是无人讶异。这澧州才子素有才名,诗赋尤其出众,考前不少人赌他能中状元,如今屈居第三,虽有惋惜声,却也没人觉得意外。

有同路赶考的举子恭喜莫俦:「年兄这探花郎,怕是要被画进《琼林宴图》里去了,恭喜!恭喜!」

莫俦挤出一个笑容还礼,口中谦虚道:「同喜同喜,年兄亦中二甲,你我当在官场相互扶持。」

两人客气了几句之后,莫俦就收起笑容,望着榜首的「赵佶」,眉头微蹙。

他这次发挥得很好,而且他觉得自己的策论方向没有问题,赵宋王朝都已经这麽强大了,而辽国却被一个只有不足十万户的小部落打得节节败退,这正是赵宋王朝收复燕地五州丶平滦营三州以及所属关隘完成大一统的天赐良机。

只要这个方向没错,状元就应该是他的才对。

要知道,前些日子,他在机缘巧合之下,听说了金使来到东京汴梁城请求赵宋王朝册封的事。

当时,他福至心灵,猜测赵俣没准会问辽金之间的事,他特意去找了解辽金两国细节的商人请教了两国如今的国情。

结果,这次临阵磨枪,让他中了大奖。

所以,在殿试作答之时,他特意将辽金的局势与自己的治国理念相结合,洋洋洒洒,阐述了对于加强边防丶整顿军备丶以及利用外交手段联金灭辽丶最终实现国土一统的见解。每一字每一句,都凝聚着他日夜苦读的心血与对国家的深切关怀。他以为,这样的答案,足以让赵俣眼前一亮,钦点他成为状元,光宗耀祖,扬名立万。

然而,现实却给他浇了一盆冷水。状元竟被那位素有玩世不恭之名的端王摘得。

莫俦心中五味杂陈,既有不甘,也有困惑。他不禁开始揣测,赵佶究竟有何等非凡之处,竟能打败他丶压倒群雄,赢得圣心?

此时,有一个寒门子弟,见自己中了二甲,手舞足蹈地喊:「中了!我中了二甲!」

为了赶考,这个寒门子弟卖了家里二亩祖田,可谓是孤注一掷,此刻见自己的名字赫然在二甲之列,竟蹲在地上呜呜地哭了起来,眼泪混着脸上的灰泥,倒比笑更让人动容。

旁边几个同中二甲的举子互相道贺,相邀同去酒楼喝一杯,庆祝彼此高中,喧闹声里,尽是扬眉吐气的轻快。

可再往下,到了三甲的地界,空气就沉了许多。

有个戴方巾的老举子,头发都已花白,手指在「同进士出身」的名单里划了半晌,终于找到自己的名字,嘴唇翕动着,却没发出一点声音。

他身后跟着的小厮想道喜,却见他背过身去,对着宫墙的砖缝发呆,便把话咽了回去——他年轻时立下宏愿,一日不中二甲,一日不娶,不想他连考了五科,还是不能如愿,难道他还要考第六科,等七十岁再一树梨花压海棠?

更有年轻举子,原是乡邻眼中的神童,自恃才高八斗,见自己竟落在三甲末尾,顿时涨红了脸,猛地将手里的摺扇往地上一摔:「这般名次,与落第何异,羞煞我也!」

旁边有人劝道:「好歹也是进士身,将来总有机会……」

他却不听,袖子一甩,头也不回地挤出人群,背影里满是少年人的傲气与颓唐。

日头慢慢爬高,榜单前的人影疏了些。中了二甲的互相挽着往酒楼去,笑声顺着风飘得很远;三甲的大多沉默着,或独自徘徊,或结伴离去,脚步都有些沉重。

唯有那朱漆牌上的名字还在风里静立,一甲的烫金大字耀眼,二甲的墨迹清晰,三甲的小字也工工整整——无论欢喜还是失落,这张黄麻纸,终究给无数个寒窗苦读的日夜,画上了或浓或淡的句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取仕的细节流露出来。

比如,原来一众考官推荐的状元是莫俦,榜眼是陈桷,探花是赵樘,赵佶只是第四名。

可不知什麽原因,赵俣只说了一句「可惜了这好文采」,就让莫俦与状元之位失之交臂。

不少人都分析,应该是莫俦的策论观点偏了,不得赵俣的心意。

可奇怪的是,赵俣没有点陈桷担任状元,而是将本来没有资格进入一甲的赵佶点成了状元。

很多人都在怀疑,赵俣让自己的兄长担任状元,是不是有些徇私舞弊,毕竟赵佶放弃王爵丶自愿应举的行为本就惊世骇俗,如果不能一举夺魁,或将成为笑话,这怎能不让人浮想联翩?

但坊间的议论归议论,圣意难测,谁也不敢妄加揣测。

只是这结果,无疑在朝野内外投下了一枚震撼人心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波澜。

当然,因为赵俣将自己的三个儿子的成绩全都取消了,没有占这科的任何名额,又为赵俣的公平公正和皇子丶宗室不与民争利带来了很多说服力。

所以,尽管朝野内外对赵佶状元及第之事议论纷纷,但很多人对赵俣的公正无私多有赞誉。人们私下里谈论着这场科举的种种异象,尤其是赵佶的横空出世,更是成为了茶馀饭后的热门话题。

不久,赵俣在琼林苑举办「琼林宴」,宴请新科进士,以示恩宠。

可能是听到了外面所传的风声,宴会之上,赵俣特意让人将这科殿试的朱卷拿了出来,并指着被自己钦点为状元的赵佶的朱卷,欲盖弥彰道:「单单端王这手字,便值两个状元,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不得不说,赵佶的瘦金体是真漂亮,在米芾和黄庭坚已死的情况下,当今世上,恐怕也只有蔡京的书法能与赵佶一较高下了。

在场新晋的进士中,不乏书法高手,他们自然能看出来,赵俣说得不错。

所以,在场之人,大多附和赵俣,夸赞赵佶的字。

可问题是,科举考的是策论,考的是对时局的看法和治国理论,不是书法。

很快,就有人发现,赵佶的观点和莫俦的观点一模一样,但莫俦言之有物的策论肯定要比赵佶假大空的策论高出一些。

也就是,不看所谓的字的情况下,赵佶肯定拿不到这个状元。

赵佶看到莫俦的朱卷了之后,也变得心虚无比,他偷偷地看了赵俣一眼。

赵俣示意赵佶不用担心。

接着,赵俣朗声说道:「端王虽有状元之才,然宗室离不开端王,且若真教端王放弃王爵,朕无颜向先皇交代?故夺去端王状元之位,复王爵……」

见赵俣把赵佶的状元之位给夺了,原本还在心里觉得赵俣徇私舞弊的人,顿时就不再这麽想了。

赵俣把自己前来胡闹的三个儿子的成绩全都给取消了,又把本已经当上状元的哥哥的状元之位给拿下了,将科举还给他们这些寒窗苦读的士子,还有比赵俣更公平公正的皇帝吗?

至于赵俣为什麽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在场的都是人精,稍稍一想就明白了。

首先说赵俣的儿子们,他们就是小孩子心性,跑来考科举,想证明一下他们自己,也可以当成这是小孩子的胡闹。

这也可以理解,小孩子都想表现一下自己,没告诉家长,就来玩了。

小孩子不懂事,赵俣这个大人又怎麽能不懂事?

赵俣让自己的三个儿子体验一下科举的氛围也就是了,哪会让他们破坏神圣的科举?

所以,赵俣从始至终都没有同意自己的儿子参加科举,并且从一开始就表明了自己儿子的科举成绩不作数。

可自己的儿子,赵俣能一句话,就把他们的成绩给废掉了,而且他们都是小孩子,也不会觉得丢脸什麽的。

但赵佶不同,他可是一个成年人,还是赵俣的兄长,赵俣要是像对自己的儿子一样,把赵佶的成绩也给直接废掉,那不是「啪啪」打赵佶的脸,也会显得赵俣不顾念亲情?

很多人甚至想到,赵俣一开始就不想赵佶放弃王爵跑来与寒窗苦读的士子争夺进士之位,为此,赵俣还特意设置了个门槛,也就是,皇子丶宗室想考科举,必须放弃自己的爵位,本意是想让赵佶知难而退。

谁想,赵俣都暗示得这麽明显了,赵佶竟然还不懂事的放弃了王爵跑来参加科举。

为了照顾赵佶的情绪和面子,赵俣不得已,让赵佶拿个状元体验卡玩玩,不然,他放弃王爵跑来参加科举,不就成了一个笑话?

如今,赵佶也如愿以偿地当了一回状元,玩也玩够了,赵俣也不能让赵佶一直胡闹下去,所以,又把状元之位还给士子,纠正了赵佶的胡闹。

在这件事上,赵俣就像是一个家长,既维护了科举的公平公正,又巧妙地顾全了胡闹的赵佶的颜面与尊严,真可谓是手腕高明,令人叹服。

在场众人望着高坐龙椅之上的赵俣,心中不由得生出几分敬畏。这位圣明的帝王,以他的智慧与决断,不仅平息了朝野内外对于此次科举的诸多非议,更以一种近乎艺术的方式,展现了他对于亲情的维护与对于国家大义的坚持。

而赵佶则难免被人冠以胡闹丶荒唐丶轻佻儿丶不知轻重丶自私自利等标签,不然,他一个都快而立之年的亲王,能干出放弃自己的王爵,跟三个十一二岁的孩子一样大闹科举的事,最后还得皇帝亲自帮他收拾这个烂摊子?

有人想到了,赵佶年轻时,因为狎妓,而与皇位失之交臂的事。

现在看来,老天对赵宋王朝是何等地优厚,要是让赵佶当上了赵宋王朝的皇帝,那还得了?

就在莫俦满怀期待赵俣将赵佶的状元之位拿下去,会点他为状元之际,赵俣却说:「此次科举名次递进,陈桷为此科状元。」

赵俣此言一出,除了莫俦以外,所有人都欢呼雀跃,一众进士纷纷祝贺陈桷。

接着,所有新晋进士喝酒庆祝。

赵俣跟一众新晋进士吃了几杯酒,就起身离开了,将这场宴会交给一众新晋进士,让他们可以放开了喝酒丶放开了交往。

不多时,梁师成来到了已经喝了不少闷酒的赵佶身边,小声对他说:「陛下诏大王觐见……」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