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 第246章 锦绣前程,宋江送礼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第246章 锦绣前程,宋江送礼

簡繁轉換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6 02:53:18 来源:源1

第246章锦绣前程,宋江送礼

虽然宋江威逼利诱全都用上了,甚至打了感情牌和大义牌,可还是有不少人担心他们所杀的官吏士绅地主在朝中的亲朋好友丶门生故吏会找他们报仇,更担心去跟那些因被摩尼教催眠而不畏生死的方腊义军将士拼命,因此对接受朝廷招安心生畏惧,进而选择离开宋江义军,或是隐姓埋名,或是落草为寇,亦或是去投了方腊。

对于这些选择离开的人,宋江一概没有挽留,而是很大方地给他们分了一些金银绢帛,就放他们自由离去了。

等想离开的人,全都离开了,宋江让吴用统计一下剩下愿意接受招安的人。

结果,宋江义军还有十七万之多。

也就是说,走的只有两万多。

这麽一看,还是愿意就此洗白,再拼一份功名利禄的人占大多数。

有这样的结果也很正常。

在这个封建时代,作为没有背景的普通人,想要跨越阶层丶改变命运,几乎唯有拼命厮杀这一条险途可走。

正如楚汉相争时,籍籍无名的弘农杨氏先祖杨喜,在垓下之战的混乱中,冒死抢到了项羽户体的一条大腿,正是凭藉这看似残酷的「战功」,弘农杨氏一族获得刘邦封侯赏赐,得以身贵族行列。

在此后长达数百年的岁月里,弘农杨氏凭藉其先祖积累的政治资本与家族底蕴,不断开枝散叶丶苦心经营。历经两汉丶魏普南北朝至隋唐,近八百年间始终屹立不倒,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显赫的世家大族之一。

据史料记载,弘农杨氏共走出过十馀位皇后,从东汉时期汉安帝刘祜的阎皇后,到西晋武帝司马炎的武元皇后杨艳丶武悼皇后杨芷,再到北魏时期多位杨氏皇后,她们或贤良淑德辅助帝王,或在宫廷权谋中搅动风云,凭藉家族势力与个人才智,在后宫乃至朝堂上留下深刻的印记。

不仅如此,弘农杨氏在朝堂上的重臣更是层出不穷,从西汉丞相杨,到东汉太尉杨震以「天知丶地知丶你知丶我知」的清廉名震天下,再到隋朝皇族杨坚丶杨广一脉,皆出自弘农杨氏。

弘农杨氏一族原本只是籍籍无名的底层泥腿子,但通过其家族之人一代又一代人的拼搏,将当初以命相搏换来的机会,逐渐转化为绵延数百年的家族辉煌。

这是底层之人翻身改变命运最好的榜样。

对于宋江义军里这些选择接受招安的人来说,他们何尝不想效仿杨喜,用当下的拼命厮杀,为自己和后代搏一个光耀门丶改变命运的契机?即便前方是征讨方腊的九死一生,也远比一辈子困在草莽之中,永无出头之日要强上千百倍。

再者,落草为寇终究是担惊受怕的黑户,一辈子被官府通丶被世人唾弃;投靠方腊,同样前途未下,且不说方腊能否成事,即便成功,论功行赏时也难有他们这些半路投奔者的出头之日。

但接受朝廷招安就不同了,只要他们能在征讨方腊时立下战功,就能摆脱草寇的身份,成为堂堂正正的官军,如果立功,还能封妻荫子。

这看似危险的道路,实则是他们为数不多丶能够逆天改命的珍贵机会,因此大多数人才会毅然选择留下,渴望用手中的刀枪,在这乱世中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统一了思想之后,宋江和吴用将宇文虚中请到宋江的行军大帐中。

宋江对宇文虚中说:「贤弟,我这里已准备妥当,招安之人何时到来?」

宇文虚中笑着说:「侯舍人已到秀州,随时都可来我军中宣读圣旨。」

一听赵侯派来招安的人是他们的老熟人侯蒙,宋江和吴用的心顿时就放下了不少。

说老实话,不仅下面的人怕朝中大臣的报复,宋江和吴用又何尝没有这样的担心?毕竟,他们真是杀了太多太多太多的官吏士绅地主,得罪了太多太多太多的权贵。

说真的,要不是这背后是赵指使他们干的,而赵又是一个真正能够完全掌控赵宋王朝的皇帝,宋江和吴用敢不敢接受朝廷招安,还真不好说。

如今,宋江和吴用已经完全按照赵侯的指示,把他们该乾的丶他们能干的全都干了,

宋江觉得,他们也得问一问赵侯给他们什麽回报了,看看他们付出了这麽多,到底值不值?

于是,宋江旁敲侧击道:「想我等兄弟蒙陛下慧眼识珠选中干这大事,已是恩宠至极,按说不该再有非分之想,奈何此番征讨方腊,恐有大半兄弟埋骨江南。」

目光扫过宇文虚中,宋江似不经意地文道:「昔日高祖封功臣,皆裂土封侯,太宗平乱后,亦许功臣荫及三代。不知陛下——可有恩赏章程?」

吴用适时帮腔道:「哥哥所言极是,今虽尚未征讨方腊,可我等亦已转战三年,不知陛下此番对我等有何安排?」

害怕宇文虚中多想,宋江又赶紧把话给拉回来:「我与学究自不必说,待剿灭方腊,

即便告老还乡亦无怨无悔,只是众位兄弟随我等北战南征,辛苦三年有馀,一直漂泊无依,但求他等皆能有个安稳归宿,子孙后代不必再如我等这般颠沛流离,恁地时,他等必能死心塌地,为朝廷效命,我二人也算对得起他等抛头颅洒热血。」

其实,宋江和吴用之所以敢这麽直白地问宇文虚中,也是因为他们以兄弟相称在一块共事了三年多,有了一定的感情,

不然,以宋江和吴用的城府,肯定不会这麽问宇文虚中的。

人非草木,敦能无情?

更何况,宋江和吴用所求之事,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

尤其是在赵侯对宋江义军真的很不错的情况下。

所以,沉默了一会,宇文虚中才说:「此事本不该由小弟跟二位哥哥言之,奈何二位哥哥问了,这小弟也不好隐瞒,矣,罢了,那小弟便向二位哥哥透露一二。」

宋江和吴用明白,将机密内容泄露给外廷官员,使官员们能够窥探皇帝对官员的评价和任用意向,会破坏宫廷的保密制度。

宇文虚中是搞情报的,对这种事,更为看重,轻易不会犯这个错误。

所以,宇文虚中能给他们提前泄漏一点机密,已是莫大的信任与情谊。

值得一提的是,宇文虚中之所以肯泄密给宋江和吴用,除了他们之间确实有不一般的感情以外,还因为,这是招安宋江义军的最后时刻,绝不能让宋江和吴用这两个宋江义军的核心人物多想,以至于前功尽弃,以及侯蒙很快就会来宣布这些事,宇文虚中提前泄漏给宋江和吴用一点,于大局没有任何影响。

宋江忙一拱手,保证道:「只此一次,下次为兄绝不再为难贤弟!」

宇文虚中没再废话,而是压低声音说道:「陛下教哥哥担任江南制置使,学究担任杭州知州,另给哥哥一百道空白告身,未尽事宜,哥哥可上奏章向陛下请示。」

犹豫了一下,宇文虚中又补充了一句:「此役,陛下并未派遣副宣抚使。」

听了宇文虚中的答覆,宋江和吴用大喜过望!!!

制置使是什麽样的高官,有着什麽样的权力,不论是宋江,还是吴用都很清楚。

关键,宇文虚中说得明白,这次赵候没有委派副宣抚使,那宋江当上了这个制置使,

几乎就等于是江南战区的二把手。他和都统制刘法谁的权柄更大一些,还真不好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宋江在江南战区,肯定会有很大的话语权。

而这最大的好处就是,宋江义军不用担心被朝廷当成炮灰了,也不用担心有功不赏丶

有过重罚了。

说穿了,宋江当上了制置使,宋江义军就算是有后台了。

更关键的是,宋江有给赵侯上奏章的权力。

如此一来,就连童贯都得给宋江几分薄面,不会太过为难宋江义军。

而杭州别看现在还在方腊义军的占领下,但只要宋军和宋江义军联手,肯定很快就能将杭州夺回来。

到那时,杭州还将是江南的政治丶经济丶文化中心,南方最重要的一个州。

吴用当上杭州的知府,几乎是掌握了江南一地的经济命脉与文化核心,其地位之重,

足以称得上是封疆大吏了。

当初,哪怕吴用高中状元,也不可能在短短三年时间,就当上杭州知府这样的高官。

关键,这杭州自古以来便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人文荟萃之地,其繁华富庶,甲于东南。若是他吴用能以其超凡的智慧与深邃的谋略,引领杭州的百姓丰衣足食丶安居乐业,促进商贸繁荣,使得杭州再现昔日之辉煌,那他的前途必将不可限量,将来就是成为宰执,实现他心中那份治国平天下的抱负,都是有可能的。

更为关键的是,等吴用当上了杭州知府以后,宋江义军的粮草辐重就有保障了。

毕竟,位于杭州的杭州港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是江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大量的粮草辐重必将从这里转运走,分发到各支军队去。

另外,别忘了,赵侯还给了宋江一百道空白告身。

「告身」是授予官员官职的凭证,类似委任状。

在赵宋王朝,招安时,朝廷为表诚意,可能会赐予空白告身,允许招安的首领根据手下人的功劳自行填写官职,这是一种灵活的封赏方式,既能体现朝廷恩宠,也便于首领按功行赏,稳定内部。

有了这一百个官职授予权,宋江和吴用就可以妥善安置宋江义军的头领了,哪怕他们中最挑剔的人,也得承认,赵对他们不薄。

这样一来,宋江和吴用也可以对跟他们起义的人有个交代了,他们也不柱生死与共一场。

宋江整理了一下衣襟,冲着东京汴梁城方向大礼参拜:「臣宋江谢主隆恩!」

吴用也跟着一块拜了下去。

起身以后,宋江又冲宇文虚中一拜在地:「谢贤弟为我等美言!」

宋江多明白事理,哪能想不到,若不是作为赵候耳目的宇文虚中没少为他们说好话,

赵候不可能对他们如此重赏。

宇文虚中倒也没推辞,而是很客气地将宋江扶起,说道:「哥哥言重了,小弟职责所在,只能据实奏禀,是陛下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人乐为用,也是哥哥与众位兄弟一心按照朝廷命令行事,又一心替天行道,并无它意,方有今日陛下看重。」

宋江知道宇文虚中说得也是真的,但这依旧不能妨碍他感激宇文虚中。不说别的,但凡宇文虚中歪歪嘴,他们的功劳就肯定会大打折扣。那样的话,他们的辛苦可能就白费了。

将宋江扶起来了之后,宇文虚中又说:「陛下还有一道口谕,教小弟带给哥哥。」

宋江赶紧拜道:「臣宋江领旨。」

宇文虚中说:「宋江可择日回京赴阙,钦此。」

礼毕,宋江问宇文虚中:「陛下教为兄回京所为何事?」

宇文虚中摇摇头,表示他也不知道原因,但他还是帮宋江分析了一下:「多半是想听哥哥对剿匪的看法及对恢复江南经济的见地。」

宋江知道,只有重臣,才能面对面地向皇帝进献治国策略。

关键,面见皇帝,还不光能向皇帝阐述自己对于治国方面的见解,这也是身份地位的体现。

这麽说吧,如果宋江见过赵候了以后,他在童贯面前说话肯定更有力度了。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无形的抬举。

宋江和吴用更喜。

以至于沉稳如宋江,都不禁激动地在帐中走来走去。

过了好半响,宋江才停在宇文虚中面前,问道:「贤弟,为兄想给陛下一些献礼,可陛下富有四海,不知为兄献何物为宜?」

宇文虚中想说,你人去就行,不用给陛下献礼,陛下也不缺你这点礼物。

可宇文虚中又理解宋江,知道他还是在意自己原来寇匪的身份,害怕赵侯看不上他,

甚至是怕赵侯这是想把他骗回去诛杀,要是能给赵侯送点符合赵侯心意的礼物,他能安心不少。

所以,宇文虚中压低声音说:「陛下别无所好,独喜女色耳———」

求月票支持!

祝给我投月票的哥哥们,身体健康,万寿无疆,财源广进,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