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 第228章 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第228章 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

簡繁轉換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6 02:53:18 来源:源1

第228章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

听宇文虚中说完赵俣的水浒计划,骨子里就不安分的吴用,没有丝毫担忧丶害怕丶不想干之类的负面情绪,有的只有不加掩饰的兴奋。

见此,宇文虚中心想,『此人果真是个胆大包天之徒,面对如此惊世骇俗之计,竟能毫无惧色,反生雀跃之心。陛下得此人,不知是福是祸?』

宇文虚中心中暗自思量,却未显露分毫,只微微颔首,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与考量:「朝廷推行《士绅一体纳粮》丶《摊丁入亩》这救民良策,却遭到士绅暗中阻止,士绅又与地方官吏多有勾结丶在地方势力盘根错节,以至朝廷政令不通,朝廷迫不得已才行如此险招,迫使士绅接受改革,让出部分既得利益,给百姓留点活路。」

宇文虚中又为赵俣开脱道:「若非如此,朝廷又岂会施以如此重手?」

吴用听言,笑着说:「草民来自民间,家乡亦推行《士绅一体纳粮》丶《摊丁入亩》,岂会不知,士绅如何抵制朝廷改革?依草民所见,朝廷此策极是,士绅之患,犹如顽疾附骨,非猛药不能治也。」

宇文虚中没想到,吴用竟然如此轻易地就接受了这条毒计,要知道,当初他在知道要执行这个毒计时,可是心中百般挣扎,犹如万蚁噬心,几经权衡利弊,才以报答赵俣的知遇之恩以及以国之大义为重,将其视为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的唯一途径,勉强说服自己,踏上这条注定了会死无数士绅的血路。

而今见吴用对此毒计不仅毫无反感,反而赞同有加,宇文虚中不禁暗自诧异与不解,不明白吴用为什麽会如此坦然接受,甚至似乎还抱有某种期待。他凝视着吴用那双闪烁着狡黠光芒的眼眸,试图从中捕捉到一丝端倪,但他只看到了对未知挑战的渴望和对士绅命运的漠视。

最让宇文虚中不能理解的是,吴用也是一个读书人,而且差一点就中进士了,按说也能算士绅,他应该跟士绅共鸣才对,怎麽会如此轻而易举地便站到了士绅的对立面,甚至似乎还以一种近乎冷漠的旁观者姿态,审视着即将发生在士绅身上的这场风暴?

这就是轻而易举就考中进士且很快就受到赵俣重用的宇文虚中,所不知道的,对于吴用这样没能考中进士的寒门子弟来说,这样注定了能出头的机会有多难得。

这麽说吧,现在你就是让吴用像黄巢一样「天街踏尽公卿骨」杀光士绅,吴用这个骨子里憋着一口气丶渴望出人头地的寒门子弟,恐怕也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因为在他看来,这不仅仅是朝廷的一场改革,更是他这样出身卑微之人,能够翻身做主丶改写命运的绝佳机会。

吴用的眼神中闪烁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光芒,那是对权力的渴望,对地位的追求,更是对过去那些因出身而被嘲笑丶被轻视的日子的一种复仇心理。他深知,不管情形如何,他只要紧紧跟随赵俣的脚步,就能让他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寒门子弟,摇身一变成为能够左右局势的关键人物,还能获得他想要的功名利禄,施展他的政治抱负。

宇文虚中有些看不懂吴用,不过这没关系,因为他的任务只是看住宋江丶吴用等人,不让他们脱离赵俣的掌控,以及不让此事失控,别的事,自有宋江他们这些人负责。

接下来,宇文虚中跟吴用仔细商量梳理了一番水浒计划,最终两个人定下:由吴用回乡去说服宋江起义,由宇文虚中给宋江丶吴用他们码人,以确保起义计划的顺利进行。

吴用欣然领命,心中那股子热血沸腾得更加汹涌澎湃,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站在朝堂之上,指点江山的辉煌未来。

两人定好大计了之后,宇文虚中对门外说道:「你二人进来罢。」

宇文虚中话音一落,就从门外进来了两条大汉。

这两条大汉,其中之一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二十五六的年纪;另一六尺五六长身体,十分腰细膀阔,二十出头的年纪。

宇文虚中指着这两条大汉对吴用说:「他二人一叫林冲丶一叫徐宁,助你及宋江起事,待我这边交代好,会去找你们,切记,我叫公孙胜!」

说到这里,宇文虚中心中还是纳闷不已,不明白张皇妃为什麽会给他起这个名字,更不明白李皇妃和叶皇妃为何会笑得那麽大有深意?

暗中摇了摇头,宇文虚中拿出一千两蒜头金交给吴用,给他们做启动资金,然后就让吴用丶林冲丶徐宁回济州了。

出去之后,林冲问吴用:「学究可会骑马?」

吴用老脸一红,他家虽然也算殷实,但那得分跟什麽人比,要是跟普通人比,确实是这样,但要是跟真正的达官贵胄丶士绅望族丶豪门大户丶豪商巨贾相比,说他家是寒门都是抬举他家了,不然他也不能去富裕人家兼职当教书先生。

见吴用不会骑马,林冲给吴用找了条毛驴。

就这样,一行三人返回了济州。

路上,吴用问出来了林冲和徐宁的跟脚,知道他们一个是禁军教头丶一个是赵俣亲卫金枪班的教师,都是莫名其妙就被选中加入到此事当中的。

一路无话。

很快,三人就到了济州府郓城县。

去吴用家简单休息了一下,三人便来到了郓城县衙对面的茶坊等着宋江。

当宋江带着一个伴当,走出县衙,吴用当街迎住,叫道:「押司,此间请坐拜茶。」

宋江一见是好友吴用,笑着问:「学究不是进京赶考,怎会如此之快便回来?」

吴用笑道:「且请押司到茶坊里面吃茶说话。」

见吴用不答话,只邀请他进茶坊说话,宋江哪还能不明白,吴用这是有隐秘的要事跟他说。

宋江没再废话,就跟着吴用进入了茶坊,然后来到了角落里的包间。

在这里,宋江看到了林冲和徐宁。

初见之下,宋江就看出来了,林冲和徐宁不仅长得魁梧勇猛,气度也是不凡。就是那种肯定见过世面的。

宋江主动拜道:「不敢拜问二位尊兄高姓?」

林冲很客气地拜道:「在下林冲,曾是京城禁军教头。」

徐宁则相对少言寡语,他也拜道:「徐宁,曾是陛下亲卫金枪班教师。」

老实说,林冲和徐宁的身份都不算高。

但这得分跟谁比,要是跟宋江这个小吏相比,林冲和徐宁,尤其是后者,那身份可就太尊贵了。

宋江一听林冲和徐宁这麽高的身份,忙道:「贱眼不识教头丶教师,少罪。小吏姓宋名江的便是。」

林冲丶徐宁还礼:「久闻大名,无缘不曾拜识,幸得与学究相识,才得以拜见尊容。」

宋江道:「惶恐,教头丶教师请上坐。」

林冲说:「我二人安敢占上?押司快请上座。」

宋江道:「教头丶教师皆京城所来大人物,又是远来之客,自然占上。」

三人又谦让了一阵,知道以后他们这夥人要以谁为主的林冲丶徐宁执意不肯上座,宋江只能坐了主位,吴用在下首陪坐,林冲和徐宁坐了客席。

宋江叫茶博士上了四杯茶来。

不多时,茶到。

几个人喝了会茶。

宋江才问:「教头丶教师到敝县,不知有何公务?」

林冲丶徐宁不答,看向吴用。

这时,宋江才意识到,别看林冲丶徐宁身份高,但他们好像听吴用的。

这让宋江暗暗好奇,不知他这位好友有什麽特殊经历,竟然能让林冲丶徐宁这样的大人物听他的。

宋江看向吴用,那意思就像在说,咱们两兄弟,就别客气了,你有什麽事想让我帮忙,就直说吧。

不过,吴用并没有立即就谈让宋江组织起义的事,而是先问:「不知兄长对朝廷推行的《士绅一体纳粮》丶《摊丁入亩》作何感想?」

宋江心想,这能作何感想,肯定是反对啊,这政策要是让朝廷推行了,我家一年得少赚多少钱,我哪还有这麽多钱乐善好施,解人于危难之中?

但宋江和吴用是多年好友,他知道吴用不会无的放矢,这麽问他,肯定有这麽问的道理。

宋江再一看林冲和徐宁是从京城,或者也可以说是从朝廷来的,立马会意。

宋江说:「此策乃救民良策,若得以实施,我大宋必可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实乃天下之大幸也!」

见宋江如此机灵,吴用暗松了一口气,表面上则看向林冲和徐宁,那意思就好像在说:「看,我推荐的人没错罢?」

林冲和徐宁接到的任务是,配合宋江和吴用起义,没有别的,所以,面对宋江和吴用的一唱一和,他们只有微笑面对,没有多嘴。

吴用有种一拳打到了棉花上的感觉。

暗中摇摇头,吴用不再看林冲和徐宁,而是对宋江说:「实不相瞒,小弟此次进京,有桩利于你我兄弟前程之奇遇,此事若做成,不仅你我将飞黄腾达,兄长众多好友皆将获益良多。」

宋江听言,心中一动!

他虽然身为郓城县押司,但这只是一个小吏,尽管他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有一定的才华和抱负,但在赵宋王朝的官场体系中,小吏的晋升空间有限,很难实现他的远大理想。

他之所以喜欢结交江湖好汉,常常仗义疏财,就是因为他在官场不得志,转而在江湖中寻求认可和成就感。

宋江知道吴用是了解他的抱负的,那麽,吴用还敢说,做成此事,他们会飞黄腾达,甚至跟宋江混的兄弟都能大大获益,这足以说明这肯定是个难得的升官发财的机遇。

宋江的目光不禁闪烁起来,心中涌动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与期待,他缓缓说道:「学究莫要卖关子,究竟是何好事落到你我兄弟头上,可是教头丶教师要带挈你我兄弟?」

吴用笑道:「确是好事被你我兄弟撞到,只是这好事不是教头丶教师所发,而是……」

说到这里,吴用指了指天。

宋江看了看天,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

可很快,宋江眼角的馀光就扫到了徐宁身上,旋即福至心灵,意识到,吴用说的是,让他们办事的人是当今皇帝赵俣。

平时极为稳重的宋江,立即就「腾」地就站了起来,他喘着粗气,伸出颤抖的食指指了指天。

吴用点了点头。

宋江感觉他的心都快跳了出来!

宋江知道吴用不会骗他,但他还是忍不住确认:「此事当真?兹事体大,学究万万莫要戏之!」

宋江的声音微微颤抖,眼中既有难以置信的惊喜,又夹杂着一丝忐忑与不安。

吴用神色凝重地缓缓点头,他压低声音说:「此事千真万确,小弟此番进京,机缘巧合之下,得陛下看中,交给小弟一件大事去办,又教小弟推荐我济州豪杰牵头,小弟以性命担保,此人非兄长不作第二人选……」

接着,吴用就将他这次进京赶考所遇到的神奇经历一五一十地向宋江和盘托出。

虽然宋江相信吴用不会骗他,但有一说一,宋江怎麽听,都觉得这事也太扯蛋了,皇帝养贼自重?没这个道理啊。

不过,宋江转念一想,他们这些士绅全都是各个乡下的土皇帝,皇权在他们这些偏远地区根本就不管用,再想一想他们这些士绅对抗朝廷推行《士绅一体纳粮》丶《摊丁入亩》的手段,似乎好像也许不使用这样的极端手段,根本就不可能让士绅接受改革。

所以,吴用说的,有可能是真的。

吴用也知道,这事太大,想让宋江相信,他得拿出实实在在的东西。

但事实就是,赵俣根本没给吴用任何信物。

对此,吴用也理解,明面上赵俣是绝对不会承认跟他们有关系的,所以,这事他们要是干好了,肯定是少不了他们的好处,而他们要是干不好,那不用说,搞不好他们就是真的贼寇了。

吴用只能跟宋江说:「等兄长这里准备好,朝廷会派大人物来同我等一同做此大事,兄长还有甚麽不放心的?」

听吴用说,赵俣会派人来跟他们一块起义,宋江的心又放下了不少,但他还是忍不住迟疑。这事实在太大了,要是乾的话,那杀得人可太多了。

见宋江犹豫,吴用有点急了,他乾脆直击宋江的要害:「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不如此,兄长难道想当一辈子押司?」

吴用这话说到了宋江的心里去了,宋江眼中凶光一闪,沉声说道:「好,这杀人放火的贼寇你我兄弟当了……」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