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 第302章 投名状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第302章 投名状

簡繁轉換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5 15:19:25 来源:源1

第302章投名状

自从耶律延禧不顾耶律淳的劝阻,执意离开燕京,耶律淳便与耶律延禧失去了联系。

一个国家的皇帝都没了,谁都不知道去了哪里,这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古今中外都是极为罕见的事。

偏偏这时候还是战时,前线奚王府事萧遐买丶北府宰相萧德恭丶太常衮耶律谛里姑丶归州观察使萧和尚奴等辽将还在率领辽军与金军交战。

就在这个要命的时候,辽国的皇帝没了,辽国的抗金事业彻底失去了统一的指挥。

眼看着,辽国的防线就要被金国彻底击溃,辽国也要走向灭亡。

耶律淳坐卧不安,他派出去许多探子,四处打探耶律延禧的下落,想要将耶律延禧找出来主持大局。

此时,关于耶律延禧的传言有很多。有的说他已被金军给俘虏了,有的说他已战死在鸳鸯泺,

还有的说他被赵请去赵宋王朝避难了。

作为燕京城里辽国的最高长官,作为辽国皇室的后人,耶律淳很为辽国的前途和命运担忧。

面对眼前的乱局,耶律淳也很想有所作为,可是他又感到束手无策。

大辽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草原帝国,现在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这天晚上,耶律淳在王府中自酌自饮,他觉得,惟有酒才能麻醉自己的痛苦,才能稀释自己的无限悲凉。

张琳来探望耶律淳,见耶律淳如此颓废,劝道:「酒是穿肠毒药,喝多了伤身,值此关键时刻,大王更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张琳原来担任南府宰相,后来是渖州城守军统帅,因丢失渖州城池受到群臣坪击,从此菱靡不振。耶律延禧在离开燕京前,曾安排张琳协助耶律淳守卫燕京。

耶律淳长叹一声:「想不到我大辽二百多年基业,就这样毁于一旦。你说,我们这些无能的后人,有何脸面去见先祖?愧对列祖列宗,愧对苍天,愧对万民啊!」

张琳说:「这样等下去也不是办法,现在,燕京城里数大王辈分高威望高职务高,大王应出面召集众臣商量对策,或可能想出救国良策?」

不仅耶律淳和张琳对于耶律延禧这个不靠谱的皇帝在这个关键时刻凭空消失了感到愤怒和无奈,几乎所有燕地的辽人都对耶律延禧失望不已,觉得辽国真的要亡了,他们都在说:「今我大辽还未火亡,可皇帝却已不见,此荒唐至极也!如此下去国运岂能久远?」

燕地的不少辽国贵族担心金人打碎了辽国的防线,平燕京烧杀抢掠,他们就想拥护耶律淳为帝,率领他们据险而守,以图自保。

可因为没有历史上拥护耶律淳登基称帝的李处温丶萧干丶耶律大石等人,这股想要拥护耶律淳登基称帝的势力并不强。

同时,另一股以张琳为首的政治势力,既担心辽国当前发发可危的局势,又不愿意背叛耶律延禧成为辽国的叛臣,进而主张请耶律淳摄政,并不支持耶律淳登基称帝。

双方争吵不休,一时之间,谁也说服不了谁,耶律淳也就没能像历史上那样在耶律延禧失踪后,登基称帝,建立北辽。

当然,这也是因为赵君臣动手快,根本就没给耶律淳登基称帝的时间。

这天,耶律淳收到良乡送来的消息,宋使赵良嗣丶马扩一行前来出使,而且他们带来了耶律延禧此刻就在赵宋王朝政治避难的消息。

良乡县官闻讯后,赶紧派出一名汉官作引伴使,安排赵良嗣丶马扩一行在驿站住下,并赶紧派人去联系耶律淳。

得知耶律延禧跑去赵宋王朝了,耶律淳等人大吃一惊!他们想不通,耶律延禧怎麽会在赵宋王朝?

要知道,在此之前,有无数人劝过耶律延禧,请他派人去向赵候求援,以解辽国的燃眉之急,

可每次耶律延禧都大发雷霆,说别人不知我知,找赵侯求救就是前门拒狼后门进虎,还说赵侯野心勃勃比完颜阿骨打危险一百倍绝不可信。

总之,看耶律延禧的态度,他就算是死,都不会去求赵侯。

可现如今,赵宋土朝却派人过来说,耶律延禧在赵宋土朝政治避难。

这怎麽听怎麽透着诡异。

耶律淳等人很怀疑,赵良嗣丶马扩一行所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

简单商量了一下,耶律淳等人一致认为,不管真假,他们都得先将赵良嗣丶马扩一行接到燕京来,谁让他们打的是「宋使」的招牌?

耶律淳赶紧派出汉官接伴使来到涿州,迎接赵良嗣丶马扩一行。

在燕京城郊外,赵良嗣丶马扩一行又受到四方管使萧奥丶礼部郎中张觉的热情欢迎。他们充当馆伴,陪伴马扩一行来到净垢寺住下。

从这一路接待来看,耶律淳对赵宋王朝使臣的来访很重视。

这主要是因为,耶律淳很清楚,以赵宋王朝的实力,若是在此时向辽国发难,收复燕地五州丶

平滦营三州以及所属的居庸关等关,辽国肯定扛不住,因此,现在无论如何都得稳住赵宋王朝,绝对不能让赵宋王朝趁火打劫,更不能让赵宋王朝跟金国联合一块瓜分辽国。

次日,殿前指挥使姚梦和枢密承旨萧夔,一起来到净垢寺宴请马扩。

席间。

萧夔问:「不知我家陛下为何会在贵国?」

赵良嗣答:「我家陛下得知贵国继丢了东京后,又先后丢了上京丶中京,唯恐女真顺势打下燕京,威胁我大宋,故请贵国皇帝去我大宋商议两家结盟共同抗击女真一事。」

听赵良嗣这麽说,萧夔大喜,忙问:「此话当真?!」

赵良嗣说:「两大国言大事,岂可信口雌黄?」

姚梦问:「可有我国皇帝圣旨?」

马扩笑道:「贵国皇帝有旨意,又岂会教我大宋使臣带来,料想最多不过三二日,贵国皇帝便会传来旨意,我与赵主使此来,主要表明我大宋要与你大辽结盟,不日我家陛下便会亲率百万大军北上增援你家,你等再坚持几日,援军便到了。」

姚梦和萧夔听说,赵侯要亲率百万大军来增援辽国,大喜过望!

如果赵宋王朝真派百万大军前来增援辽国,那麽别说打退金军的攻击,就算是帮辽国收复失地都绝对没有问题。

只不过,精通汉文化的姚梦和萧夔也听说过「假道伐虢」的故事,不知道赵宋王朝是不是趁辽国虚弱,假借帮辽国抗击金国的名义,夺取赵宋王朝的历任皇帝都想收复的「燕云十六州」?

真不是姚梦和萧夔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燕地的辽人都在防着此事,也都认为赵宋王朝不会错过这个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天赐良机。

关键,如果赵宋王朝不趁此机会收复「燕云十六州」,一旦辽国被金国所灭,金国占领了「燕云十六州」,那麽赵宋王朝北方肯定不会安宁。女真可不是已经汉化了几百年的辽人,跟他们做邻居,可是与虎谋皮。

所以,很多辽人都觉得,一旦赵宋王朝得此良机而不取,日后必将悔之晚矣。

尽管姚梦与萧夔内心有所疑虑,但他们面上却不敢有丝毫表露,只一味与赵良嗣丶马扩等宋使虚与委蛇,探听虚实。

赵侯派赵良嗣丶马扩一行来燕京的目的,有两个:

第一个是,阻止耶律淳篡位,建立北辽。

第二个就是,给辽人打气,让他们别放弃抵抗,省得后面不好收场。

而且,赵良嗣和马扩说得也不是(至少不全是)假话,赵侯真要亲率「百万大军」北上。

至于赵侯亲率「百万大军」北上,到底会不会直接跟金军开战,那可就要看金国会不会接受赵侯的「调停」了。

赵良嗣和马扩都是滴水不漏的杰出外交人才,他们哪会被姚梦与萧夔试探出对赵宋王朝不利的地方?

饭后,姚梦与萧夔赶紧回去向耶律淳丶张琳等人汇报他们探听到的消息。

燕京作为辽国的陪都,是有一座还算豪华的宫城的。

这座宫城聂立在燕京城西南角,规模并不大。城墙高三丈,宽一丈五。宫城是一个独立封闭的区域,除了宫殿区外,还有果园丶瑶池丶球场等。宫城的正门叫宣教门,与燕京城相连接。

姚梦与萧夔回来后,燕京的番汉大臣接到通知后,全都陆续来到宫城瑶池殿开会。

殿内,烛火摇曳,映着燕京番汉大臣的脸。

姚梦与萧夔刚将赵良嗣和马扩的话复述完毕,厅内便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过了许久,耶律淳才皱着眉头说:「大宋当真愿为我大辽出此全力?」

左企弓立刻出列,花白的胡须微微颤动,说道:「大宋与我大辽缠斗二百年,燕云是他几代皇帝心病,为收复燕云,大宋无所不用其极,今我大辽危难,他不趁火打劫已是万幸,怎会平白送来百万援军?依我看,这其中必定有诈,不可不防!」

康公弼也附和道:「陛下先前对大宋厌恶至极,怎会突然投奔?此事疑点重重,莫不是陛下被其所捉。若真是如此,大宋必以陛下为质,再借援辽之名驻军燕地,我等岂不是亲手将燕京送与他人?」

康公弼话音刚落,韩肪就忍不住反驳:「可眼下女真步步紧逼,若前线不敌,燕京必危在旦夕!就算大宋有私心,若他真能派大军击退金军,至少燕地百姓能暂避战火,总好过坐以待毙,等着女真屠城?」

这话戳中了不少辽人的痛处,不少辽国大臣,尤其是汉人大臣,纷纷点头,

甚至就连南面行营都部署耶律宁,都沉声说:「女真破上京丶中京时惨状,诸位皆有耳闻,若无强援,南京必步上京丶中京后尘。若能借宋军之力暂缓危机,哪怕只是争取些时间整军备战,也是好事!」

张琳悠悠地说:「怕只怕大宋假道伐虢。」

耶律淳闭上了眼晴,他只觉得很心累。张琳的顾虑他怎会不知?可金军压境的阴影如芒在背,

燕京城内的钱粮都不足,将士更是惶惶不可终日。

而赵宋王朝突然的「好心」纵然可疑,却像溺水之人眼前飘过的木板,明知可能是浮草,也忍不住想抓住。

「马植说,不日便会有陛下旨意传来?」耶律淳忽然问道。

姚梦点头:「确是如此,他们说最多三日。」

「三日—」

耶律淳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便等这三日罢。」

众人都理解耶律淳,他又不是辽国的皇帝,耶律延禧才是辽国的皇帝,跟不跟赵宋王朝联合,

还得由耶律延禧做这个决定,除非耶律延禧真的不见了。

再说,目前辽国这种摇摇欲坠的情况,可能也只有耶律延禧说服了赵侯使赵宋王朝与辽国联合,才能有一线生机。

如果这事真是耶律延禧促成的,那说明耶律延禧也不是昏庸至极,无可救药,辽国或许还有救总之,耶律淳不能因为猜疑,就断送了燕地甚至是辽国最后的希望。

夜已深沉,月挂中天,银辉洒落,给这紧张的殿堂添了几分清冷与宁静。殿内烛火依旧跳跃,

却似乎比先前更加黯淡,仿佛连光明也对这纷扰的时局感到无力。

耶律淳的背影在窗上投下一片沉重的剪影,他的眼神穿过夜色,似乎穿透了燕京的城墙,望向了北方遥远的上京与中京,那里曾是他辽国的辉煌之地,如今却已沦为金人的战利品。他又看向南方,不知那里是不是他们辽国的希望?

耶律淳的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也有对未来的无限忧虑玉华阁中。

萧普贤女看着下面跪着的萧奉先,淡淡地问:「敌里言,你想作为辽使去燕京?」

萧敌里是萧普贤女的亲哥哥,他早在几年前就举家前来投奔萧普贤女了,现在奉赵侯的命令负责与耶律延禧君臣沟通。

萧奉先忙道:「臣愿为我大宋效力,愿为我大宋皇帝陛下丶为娘娘效力!」

萧普贤女听言,不动声色地问:「你想如何效力?」

萧奉先说:「臣会助我大宋收复燕云,助我大宋皇帝陛下完成大一统,助娘娘拿到辽国最高权柄。」

「哦?有点意思。」可紧接着萧普贤女语气一转,直言不讳地说:「可本宫信不过你怎麽办?

你可是阿果的第一宠臣,本宫哪会知晓,你去了燕京,会不会集结兵马反戈一击,前来救援阿果?」

萧奉先没说,辽国现在灭亡在即,哪有这样的实力?而是一脸决绝地说:「臣会交投名状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