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快婿 > 173、上邦人物

快婿 173、上邦人物

簡繁轉換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23 01:36: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阳光下,树叶如滚动的海浪,沿风向北,苍茫大山里似乎也有惊涛骇浪。

“大帅,怕他们作甚,打过去就是了!多少叛军还不是对手,干嘛送他们马。”慕容亭率骑兵最后到达。

山上的路马不好走。

平...

回到大帐,恭王并未急着召集众人议事,而是先独自饮了两盏茶。他深知此时若表现出太过明显的倾向,必会引起主战派的反对。而段铭等人也未催促,各自在营中整理装备或处理军务。

待到黄昏时分,恭王才命人将主要将领与谋士召集至大帐。二皇子作为副帅,自然也在座中。帐内烛火明亮,却无人开口,只听见烛芯偶尔发出的轻微爆裂声。

良久,恭王放下茶盏,缓缓说道:“今日赵立宽所言,诸位也都知晓了。本王想听听你们的看法。”话音刚落,段铭便按捺不住,抢先说道:“王爷,二百匹马就想打发我们?这分明是看不起我们占城!若就此退兵,我军颜面何存?”

“段将军莫要冲动。”冯笑出言劝道,“赵立宽年轻有为,三个月荡平叛军,其麾下士气正盛。且看对岸防御工事之坚固,若强行渡河,恐伤亡惨重。”

段铭冷笑道:“冯大人莫不是被吓破了胆?我军四万精锐,难道还惧怕区区周军?再者说,若不趁此机会削弱周国,日后他们必定会成为我国的心腹大患!”

恭王摆手制止争执,看向二皇子问道:“殿下意下如何?”二皇子沉思片刻,答道:“儿臣以为,赵立宽此举实则是给我们一个台阶下。二百匹宝马虽看似不多,但以周国如今之境况,能够拿出如此厚礼,已属不易。更何况,我军在此耗时半年,粮草耗费巨大,若再拖延下去,恐怕难以支撑。”

段铭闻言怒道:“殿下此言差矣!若是现在退兵,岂非让周国小觑我国?届时他们定会更加肆无忌惮,甚至可能主动进犯!”

恭王敲了敲桌面,加重语气道:“够了!段将军,你可曾想过,即便我们强攻渡河,又能否取得胜利?赵立宽手下数万大军,个个都是经历过血战的悍卒,而我军将士早已疲惫不堪。况且,对面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稍有不慎便是全军覆没!”

段铭低头不语,但他心中仍不甘心。恭王继续说道:“退一步讲,即便我们侥幸取胜,付出的代价也必然沉重。到时候,国内百姓负担加重,怨声载道,对我们有何好处?赵立宽提出和解,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他愿意送出二百匹宝马,既保全了我们的面子,又解决了实际问题。”

冯笑点头附和:“王爷所言极是。而且,这二百匹宝马价值不菲,在西南地区更是难得一见的良驹。我们可以借此宣扬为国争取利益,向朝廷交差。”

段铭咬牙切齿,但仍无法反驳。毕竟,从军事角度来看,对方确实占据绝对优势。而且,长时间的驻扎已经让军队士气有所下降,继续僵持下去只会更加不利。

见众人不再争论,恭王总结道:“好,此事就这么定了。明日我亲自去回复赵立宽,接受他的条件。同时,传令下去,今夜开始减少巡逻频率,节约粮草,准备后撤事宜。”

散会之后,段铭愤愤离去,而二皇子则留下安慰道:“父王不必忧心,段将军虽然倔强,但也懂得轻重缓急。相信过不了多久,他就会明白您的决定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恭王欣慰一笑,拍了拍二皇子的肩膀,说道:“你越来越成熟了。这次回去之后,我会向陛下推荐你担任更重要的职务。”

次日清晨,阳光洒满大地,恭王再次骑马来到河边。赵立宽依旧身披铁甲,带着两名随从等候在桥中央。双方寒暄几句后,恭王正式表示接受赵立宽提出的条件。

赵立宽微微一笑,说道:“既然如此,那本帅这就命人准备宝马,请恭亲王稍候片刻。”说完,他挥手示意身后士兵牵出两百匹高头大马。这些马匹毛色光亮,体格健壮,一看便知是难得的好马。

恭王仔细查看了一番,满意地点点头,说道:“赵将军果然守信。本王代表占城感谢贵国的慷慨。”

赵立宽拱手笑道:“两国友好,自当互惠互利。希望此次事件能成为两国关系的新起点。”

随后,双方约定即日起各自撤军,并签订了停战协议。至此,这场持续半年之久的对峙终于画上了句号。

回到营地后,恭王立即下令全军拔寨起程,沿原路返回南方。一路上,将士们虽然对未能取得辉煌战果略感遗憾,但想到可以早日回家,心情还是颇为轻松。

与此同时,赵立宽站在庆水北岸,目送占城大军逐渐远去。他转头对身旁的副将说道:“这场危机总算化解了。不过,我们也必须警惕,占城不会甘心就此罢休。今后还需加强边境防御,以防万一。”

副将点头称是:“将军英明。不过,此次能用最小的代价化解危机,实在令人佩服。”

赵立宽淡然一笑,目光望向远方,仿佛已经预见到了未来的风起云涌……

占城大军撤退的消息很快传回了京城。皇帝听闻后,起初还有些不满,但在详细了解了前线局势后,也不得不承认恭王的决策是明智之举。毕竟,相较于可能遭受的巨大损失,二百匹宝马实在算不上什么。

为了表彰恭王的功绩,皇帝特意下旨嘉奖,并赏赐大量金银珠宝。此外,他还提拔了二皇子,让他担任更为重要的职位,负责协助处理朝政事务。

而段铭虽然表面上依然不服气,但在亲眼目睹了周军的强大实力后,也不得不承认硬碰硬并非上策。随着时间推移,他对恭王的决定逐渐释怀,并开始思考如何提升本**队的整体战斗力。

另一边,赵立宽也没有因为成功化解危机而放松警惕。他深知,这只是暂时的和平。未来,周国与占城之间必然还会有更多的较量。因此,他抓紧时间整训部队,同时积极扩建边境防线,确保一旦发生战争,周国能够占据主动权。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发微妙。表面上,双方保持着友好往来,但实际上都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着下一个契机的到来。而这一切,都将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回到大帐,恭王并未急着召集众人议事,而是先独自饮了两盏茶。他深知此时若表现出太过明显的倾向,必会引起主战派的反对。而段铭等人也未催促,各自在营中整理装备或处理军务。

待到黄昏时分,恭王才命人将主要将领与谋士召集至大帐。二皇子作为副帅,自然也在座中。帐内烛火明亮,却无人开口,只听见烛芯偶尔发出的轻微爆裂声。

良久,恭王放下茶盏,缓缓说道:“今日赵立宽所言,诸位也都知晓了。本王想听听你们的看法。”话音刚落,段铭便按捺不住,抢先说道:“王爷,二百匹马就想打发我们?这分明是看不起我们占城!若就此退兵,我军颜面何存?”

“段将军莫要冲动。”冯笑出言劝道,“赵立宽年轻有为,三个月荡平叛军,其麾下士气正盛。且看对岸防御工事之坚固,若强行渡河,恐伤亡惨重。”

段铭冷笑道:“冯大人莫不是被吓破了胆?我军四万精锐,难道还惧怕区区周军?再者说,若不趁此机会削弱周国,日后他们必定会成为我国的心腹大患!”

恭王摆手制止争执,看向二皇子问道:“殿下意下如何?”二皇子沉思片刻,答道:“儿臣以为,赵立宽此举实则是给我们一个台阶下。二百匹宝马虽看似不多,但以周国如今之境况,能够拿出如此厚礼,已属不易。更何况,我军在此耗时半年,粮草耗费巨大,若再拖延下去,恐怕难以支撑。”

段铭闻言怒道:“殿下此言差矣!若是现在退兵,岂非让周国小觑我国?届时他们定会更加肆无忌惮,甚至可能主动进犯!”

恭王敲了敲桌面,加重语气道:“够了!段将军,你可曾想过,即便我们强攻渡河,又能否取得胜利?赵立宽手下数万大军,个个都是经历过血战的悍卒,而我军将士早已疲惫不堪。况且,对面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稍有不慎便是全军覆没!”

段铭低头不语,但他心中仍不甘心。恭王继续说道:“退一步讲,即便我们侥幸取胜,付出的代价也必然沉重。到时候,国内百姓负担加重,怨声载道,对我们有何好处?赵立宽提出和解,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他愿意送出二百匹宝马,既保全了我们的面子,又解决了实际问题。”

冯笑点头附和:“王爷所言极是。而且,这二百匹宝马价值不菲,在西南地区更是难得一见的良驹。我们可以借此宣扬为国争取利益,向朝廷交差。”

段铭咬牙切齿,但仍无法反驳。毕竟,从军事角度来看,对方确实占据绝对优势。而且,长时间的驻扎已经让军队士气有所下降,继续僵持下去只会更加不利。

见众人不再争论,恭王总结道:“好,此事就这么定了。明日我亲自去回复赵立宽,接受他的条件。同时,传令下去,今夜开始减少巡逻频率,节约粮草,准备后撤事宜。”

散会之后,段铭愤愤离去,而二皇子则留下安慰道:“父王不必忧心,段将军虽然倔强,但也懂得轻重缓急。相信过不了多久,他就会明白您的决定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恭王欣慰一笑,拍了拍二皇子的肩膀,说道:“你越来越成熟了。这次回去之后,我会向陛下推荐你担任更重要的职务。”

次日清晨,阳光洒满大地,恭王再次骑马来到河边。赵立宽依旧身披铁甲,带着两名随从等候在桥中央。双方寒暄几句后,恭王正式表示接受赵立宽提出的条件。

赵立宽微微一笑,说道:“既然如此,那本帅这就命人准备宝马,请恭亲王稍候片刻。”说完,他挥手示意身后士兵牵出两百匹高头大马。这些马匹毛色光亮,体格健壮,一看便知是难得的好马。

恭王仔细查看了一番,满意地点点头,说道:“赵将军果然守信。本王代表占城感谢贵国的慷慨。”

赵立宽拱手笑道:“两国友好,自当互惠互利。希望此次事件能成为两国关系的新起点。”

随后,双方约定即日起各自撤军,并签订了停战协议。至此,这场持续半年之久的对峙终于画上了句号。

回到营地后,恭王立即下令全军拔寨起程,沿原路返回南方。一路上,将士们虽然对未能取得辉煌战果略感遗憾,但想到可以早日回家,心情还是颇为轻松。

与此同时,赵立宽站在庆水北岸,目送占城大军逐渐远去。他转头对身旁的副将说道:“这场危机总算化解了。不过,我们也必须警惕,占城不会甘心就此罢休。今后还需加强边境防御,以防万一。”

副将点头称是:“将军英明。不过,此次能用最小的代价化解危机,实在令人佩服。”

赵立宽淡然一笑,目光望向远方,仿佛已经预见到了未来的风起云涌……

占城大军撤退的消息很快传回了京城。皇帝听闻后,起初还有些不满,但在详细了解了前线局势后,也不得不承认恭王的决策是明智之举。毕竟,相较于可能遭受的巨大损失,二百匹宝马实在算不上什么。

为了表彰恭王的功绩,皇帝特意下旨嘉奖,并赏赐大量金银珠宝。此外,他还提拔了二皇子,让他担任更为重要的职位,负责协助处理朝政事务。

而段铭虽然表面上依然不服气,但在亲眼目睹了周军的强大实力后,也不得不承认硬碰硬并非上策。随着时间推移,他对恭王的决定逐渐释怀,并开始思考如何提升本**队的整体战斗力。

另一边,赵立宽也没有因为成功化解危机而放松警惕。他深知,这只是暂时的和平。未来,周国与占城之间必然还会有更多的较量。因此,他抓紧时间整训部队,同时积极扩建边境防线,确保一旦发生战争,周国能够占据主动权。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发微妙。表面上,双方保持着友好往来,但实际上都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着下一个契机的到来。而这一切,都将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