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快婿 > 144、百姓

快婿 144、百姓

簡繁轉換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23 01:36: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秋日高悬,微风拂面,大江浩浩,波光粼粼。

江随平野阔,大船白帆高挂,首尾相连,在码头官吏指挥下缓缓靠向江阳岸边。

河边光膀子纤夫用力拖拽,干苦力的民夫早已等候在江边。

大船很快靠岸停稳,搭建好从船上接到岸边的木制滑梯,再用石块镶好,船上的粮食一袋袋往下滑。

下面的人接住,转头麻利装在后面的马车上。

赶车的早就等着,拍打骡子拉动车辆,沿着交错的车辙前进,一车车粮食排成长龙运往江阳南城的中转仓库登记造册。

随后再经转车,沿着南方大道,穿过长宁等县,翻越大青山,运到前线。

道路漫漫,山路险阻。

特别是重峦叠嶂的大青山,群山错落,山高涧深,道路崎岖,野兽出没。

这一段车马也不好用。

不间断的民夫百姓,穿着草鞋光着脚,赶着骡马拉车或是手提肩扛。

如一条条流动血管,供养着前线大军。

两万多大军在前方作战,有近十万人维持着后方自江南,蜀地,荆楚各地汇聚到泸州,再南下前线的补给线。

每天都有摔伤、摔死,野兽袭击之类的事。

没有庞大的后勤体系支撑,前线再兵精将广,统帅有方,也根本谈不上作战。

而这个庞大的后勤网络,一直是由泸州的当地官员作为主力苦苦支撑。

江边吆喝声哨子声混合江风,说话小了根本听不到。

嘈杂的人群里,周康带着随从,踩着满地泥泞指挥:“这几箱是米糠装的鸡蛋,别受潮了。”

“车走左面,右边让出来给人走。”

““

今天与前几天不同,多数人都干劲十足,码头上热火朝天,才靠岸的大船很快就会被清空,粮食、木材、皮革等补给有条不紊运出去。

周康叫住领队的里长:“今天怎么一个个生龙活虎的。”

“前线打这么大的胜仗,咱们怎么能拖了后腿!”

里长露出两排大白牙:“阿弥陀佛,赵大帅怕是佛祖派来的吧,两万打五万,叛军也不是对手。

听说已经打到新州城下,这下总要结束了吧。”

另几个里长乡长也凑过来:“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总算给我们派来个能人。

听说赵小帅在北方就是收拾契丹人的,对付几个叛军那不是张天师捉妖,手到擒来。”

乡长里长是各乡里征募民夫时的领头人。

他们是基层官吏,朝廷命令下去,就要要负责召集各村各乡分配的名额人员,带到州、县,统一安排。

而这一村一乡的民夫便全由他们负责了。

“那咱们是不是能回去了?我都半年没见媳妇了。”

“半年算什么,我前年带人来的,小伙都换了两批,等回去儿子都能跑了。”

一位干瘦里长苦涩摇头:“你们那是自己的事,我村里有个二十的年轻人,媳妇才娶一年,年初来的时候大着肚子。

前几天回来路过大山里,他不守规矩半夜不叫人,一个人去撒尿。

等第二天找到时已经被山里野兽吃了半边身子,我都不知道怎么回去跟他爹妈妻子交代,他家临走还给我塞鸡蛋腊肉的,嘱托照顾好人。”

他这么一说,气氛沉闷了一些。

有人接话:“这种事都遇到过,昨天成集乡的还摔死个人,扛袋子脚滑跌到江里,麻袋挂在腰带上,飘不起来。

前两天和我们一道过大青山的,有个五十老头摔到山崖下面,脑袋当场开了......”

眼见就要成诉苦大会,周康连道:“大家的苦处我都知道,没有你们前线的将士根本打不了战。

不过大家放心,今早上来的新消息已经送到北面,前几天赵大帅就已拿下新州!

大伙再咬咬牙,坚持一两个月,这场战就要结束了。”

大伙惊讶,激动围着他问:“周同知,我们就是些大老粗,你可别哄我们。’

“对啊,那新州是个大城啊,之前那个孔大帅,去年那个司马大帅,打了那么久都打不下来,还死了好多人呢。”

“真是那样,赵将军也太神了吧。”

面对众人七嘴八舌围观,周康没有生气,他理解大伙的心情。

出言宽慰:“都放心吧,赵大帅果决勇猛,用兵如神,今年之内肯定能打完。”

他心里其实没底,正如众人所说。

新州之后还有正阳,正阳之后还有南安府。

多年前他也曾在南安府担任过户参军,知道那是个足有泸州南北加在一块还大两三倍的大城。

城中府库能存储五万石粮食,有引自平河的护城河,城高墙坚。

即便赵大帅用兵如神,面对坚城也没什么好办法。

但也只能这么安慰这些人,走一步看一步,因为实在太难,这三年来,他早明白问题后面还是问题,困难后面还是苦难。

永远不要想着一劳永逸,只有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哪怕到时会撞上去,在此之前也要划好这艘船,尽力而为。

大伙互相对视,有人点头,有人摇头,还有些将信将疑。

“成,我们都信周同知的,咱们衣食可都在你嘴里呢。”

“不是信我,是信赵大帅,不会让大伙失望的。”

他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年轻中举入仕后几经辗转,最终到了泸州。

以他的年纪,做到一州同知,已再无进一步的可能。

所以他原本盼的就是积攒点钱,教育好后辈,在泸州颐养天年。

三年前战争爆发,泸州一时格外热闹,成了漩涡的中心,天下的焦点。

京城的官员迎来送往,他也只是尽量应酬,谁也不想招惹。

但随着战局的焦灼,战事不断恶化,越来越多家乡百姓遭受苦难,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更惨的则被屠戮殆尽,生杀予夺。

他便是再想苟全自身,也没法坐视不理,赵立宽的到来,让他看到一丝希望。

在官场摸爬滚打那么多年,他早知道朝廷派来的尚书左仆射也好,户部侍郎也好,这些大官都各怀心腹事。

只能尽自己所为,事事订好具体的环节,尽量不要影响前线大军。

他正与众人交代事情,一个声音突然打断他。

“不是推测,刚刚来了消息,赵大帅已兵围南安城。”

回头发现是他的搭档泸州知府吴言君满脸喜色赶来,一身官服和黑色官靴被满地泥泞沾染也顾不得。

“那不是贼窝!”

周康不可思议,连拨开众人。

吴知州点头,激动道:“不止兵围南安府,开阳,顺州、化州、广顺等地都被赵大师收复,此时叛军是只剩一座孤城,全被围在南安城里。”

“什么!”周康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吴知州......”

吴知州点头:“确凿无疑!”

周围乡长里长纷纷欢呼,喜不自禁,有人甚至激动得落泪。

周康立时舌头发颤,说不出话来,他有些失态,眼眶里的老泪眼看就要藏不住,身体直往下坐。

身边两位里长连扶住他。

周康自知失态,连快速用衣袖擦了下眼眶,尴尬笑道:“失态了,老夫失态了。”

比他年轻许多的吴知州上前拉住他的手:“知道,我们都知道,才听到这消息时我何尝不是如此。”

“这样一来叛军就是死定了!”周康高兴的说。

“不错,只剩一座孤城,无论围多久都能将他们围死!以我看今年年内必能铲除叛军。”比他年轻许多的吴知州也很激动。

他是当朝宰相的嫡子,前程远大,初来时虽有些稚嫩,不通做事的道理,但脾气好,很有教养,饱读诗书。

如今历经三年磋磨,就算刨除他父亲,也是位为西南百姓做实事,让他佩服尊敬的好官了。

“这么看,赵大帅倒真像是救苦救难的菩萨了!”

“我早说,就是菩萨派来的!”方才说这话的里长咧嘴道。

“感觉这天光都明了。”

大笑起来。

“三年了,终于熬出到这么一个好结果。”周康感慨,眼眶也有些红了,情难自己,环视周围乡长里长,还有休息好奇围观的民夫。

“说出来不怕笑话,老夫每天风里来雨里去,泥里搅窝棚里卧,想着把我这条老命耗进去,也不敢奢望一个这么圆满的结果。

没想到啊,真没想到。

当初在江边初见,少年风尘仆仆满面坚毅,却真是我大周神将,力挽狂澜扭转乾坤,天佑大周!”

吴言君拉着他的手:“谁不是呢,不止你我,只怕在泸州的,历经这三年蹉跎煎熬,谁也想不到战局变化会如此之快。

赵大帅高歌猛进,势如破竹,层层阻碍艰险,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当初大帅坚持打到底,无论在地方还是朝廷,非议颇多,放对之声如浪潮汹涌,如今看来皆不是长远之策,不知前线细节。

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能顶住这么大的压力,再赢下敌我悬殊的大战,真似神仙人物,以老夫的才能,实难想象啊。”

吴言君也赞叹:“此必是百年不出一个的奇才。’

周围人都高兴释怀的笑了。

特别是已在前线转远奔波一两年的人,都笑得哭出来了。

消息很快在人群中传开,引来一波**,大伙吆喝着地方歌谣,干活越发卖力了。

百姓心底最朴素的情感不是为了谁。

官家打仗保护他们或许有,也只是一部分。

最重要的是,战打完了,大家都能回家.......

继多日前安州大捷,官军大破叛军,俘斩两万余后。

接着石羊、花田等县收复。

官军攻破新州........

官军保卫南安。

官军收复顺州。

收复开阳......

收复化州……………

**S........

几乎每天醒来,都有一个来自南方的好消息。

保守战乱之苦的百姓们热泪盈眶,充满希冀。

自泸州而下的补给线越发顺畅,越发快捷,有不少百姓甚至自发加入其中,在闲暇时作免费的劳力。

期盼战争结束,重归家园安居乐业的百姓到处给前线大军指挥,朝廷任命的西南安抚使赵立宽立起生祠参拜,连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都拜得少了。

历经三年的磨难与血泪,所有人都期盼着回到从前,回到田园牧歌,回到普普通通的生活中去。

这就是大势所趋,大多数百姓所求的,最能凝聚人心。

而一路连战连捷,给与所有人希望的赵立宽,便成了百姓凝聚力的核心。

底层百姓同心协力。

上层一直不理大事,坐看云起云落的西南最高级别官员,朝廷尚书左仆射司马忠,见前线分出胜负后也终于出手。

谁赢他班谁。

重新掌控转远,纠集众官员联名弹劾之前与赵大帅不对付的户部侍郎万不温等。

至此泸州官场上也实现了齐心协力,众口一心全力支持前线军队。

中秋将近,江雾清寒。

这天乳白秋雾笼城南,早霜寒意在空气中还未全散。

五十骑身带红色旗帜,疾驰而入江阳。

带来一个让同知周康来不及穿靴,知州吴言君不及找发,司马相公一大早匆匆赶到渡口的战报。

南安城破,叛军首领农怀威授首。

渡口被各官员里里外外围了数层,熙熙攘攘,外围还有官兵把守。

这结果谁都想不到。

都以为南安那样的大城,少说要围上几个月才有结果。

就连相公司马忠也小心翼翼查看那颗已经有些发臭的头颅,便不再多言。

立即嘱咐安排船只马匹,只道:“快让陛下知道,速度要快,赶在中秋之前!重重有赏!”

五十骑只在江阳北城停留一刻钟左右,随即立马登船北上。

中秋节在农业社会是最为重要的节日。

司马相公是朝中老人,明白让这喜讯赶上中秋的重要意义。

至于百姓,则不懂那么多政治意义,朝堂算计。

消息传开后,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和激动。

街头巷尾张灯结彩、欢呼雀跃,大街小巷奔走相告喜极而泣。

不少从南方逃难来的灾民哭得眼眶通红情难自己。

赵大帅的生祠人满为患,香火不绝。

整个西南都弥漫着一股拨的云开见月明的气氛。

这场持续三年的艰苦漫长战争,终于迎来胜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