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快婿 > 346、集思广益

快婿 346、集思广益

簡繁轉換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20 04:59:34 来源:源1

“大帅,梁州这地朕方真是个宝地!”

工兵指挥冯智激动向他汇报:“这一个月,咱们足足追产两千二百斤火药。”

赵立宽也吓了一跳,一面踩着青石板路登上梁州城头一面问:“哪来这么多?”

“大帅,工兵营五百多人,还有神机营五百多人全去了,硝石矿就在城后的的山上,来得快,加班加点就赶造出来了。”冯智高兴的说。

“神机营的多数人还有些手生的,是一边学一边干,若他们熟练了,能造四千斤以上。

赵立宽问:“总共花多少?”

“这回便宜多了,离硝矿近,炭是大帅派火头军烧制的,大帅支过来的一万五千两还剩一千零九九十文。”冯智汇报。

赵立宽点头,心里却在滴血。

因为靠近材料原产地,确实便宜许多,但和后世比还是贵太多,价格压下来才可能大规模运用。

卫王资助的三万两,几乎全花在火药上了。

两千二百斤看起来多,但和明清那种一场战役消耗几十万斤火药还是没法比的。

什么时候把火药价格压到每斤一两银子以下,战场上才能大规模使用。

赵立宽称赞:“干得不错,等回京后我亲自给你们请功。”

“大帅,能跟着你我们就知足了!”冯智感慨拱手:“以往咱们工兵营都低人一头。

都说我们就是泥瓦匠,披甲的辅兵,打仗不行在后面挖茅坑。”

“这回火药一炸,各个见面都要站着打招呼。

都知道没我们火药的厉害,没火药,他们就要自己去拼命!”冯智嘴巴都恨不能咧到后脑勺。

赵立宽哈哈大笑,拍拍他的肩膀:“他们也就是嘴臭,谁不知道工兵的重要。

不然遇河让他们自己游过去?攻城用手爬?”

冯智也笑了:“大师说的是。”

他这话既有安慰的意思,也是为军中团结。

实际上对工兵的歧视是存在的。

在这个军事技术远不是后世发达的年代,专业工兵的价值远没那么高。

简单的来说,建造云梯、楼车,搭建床弩、?车、修路架桥这些工作。

工兵可以做,随便从各地征调来的辅兵里挑选木匠出来也能做,普通百姓稍微训练也能干。

在军中远没那么重要。

就以官职设置来说也是如此。

周军一个营步军满编五百人,骑兵二百人,骑兵人少是因为战马也算一个编制,每营设指挥。

而工兵营虽叫营,却有两千人编制,但只算营级单位,如果是马军,两千人都能成军了。

足见在禁军的编制里,工兵确实是被轻视的。

这一个月来,大军连番围困代军残部,不得入城。

与此同时工兵营和神机营士兵并没有闲着,他们是唯一准许入城的,除令他们补充制造火药外。

赵立宽还令他们顺带研究改善工艺,以及安全运输的办法。

因为之前大军北上时,一车火药出了事,不知道是天气热还是谁不小心用火,或是道路颠簸,直接炸了,当场炸死三人,五人受伤。

好在那车上因为之前大战消耗,只有一百多斤火药。

他之前也担心这种事,规定了运输火药的马车,前后间隔必须超过五步以上,才没导致更多伤亡。

果然事情就是需要集思广益。

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人多脑子多,点子也多。

先是一个叫王宝的年轻小伙想向他提意见,一开始大伙都笑他,觉得一个小孩懂什么。

赵立宽则没管那些,专门见了,先询问他哪的人。

才知道他家是河南的,他今年实际才十六岁,是为了顶哥哥来的。

官府抓人,家里耕种的体力活要年纪更大的哥哥才顶得住,就让他谎报年龄跟着来。

他父亲是个木匠,也兼着烧炭卖。

他原本只是辅兵,负责帮火头军砍柴烧火的。

后来工兵营在石头坡战斗间减员,小伙子帮忙修补车轮木工手艺被工兵都头看见,临时将他提拔补充到工兵营中。

王保十分紧张,但还是条理清晰的跟他说了自己的想法。

首先是火药制作中木炭粉的选择问题。

之前制作的火药都是直接跟百姓买炭,然后研磨添加

而王宝年纪轻轻,却以他七八岁开始跟着父亲烧炭卖的经验指出,烧炭的树不同,烧出来的炭也是截然不同的。

柳木烧出的比其它木头的炭烧得快,应该适合要快速燃烧的火药。

而麻秆烧出来的炭烧得最慢,应该合适在引线上用。

还有杉木烧出来的炭最耐烧,颗粒大,烧起来最烫手,应该能增加火药威力。

赵立宽当时便啧啧称奇,虽不知道真假,但觉得这十六岁的王宝还真是宝,连连夸他不得了。

被夸激动了,而且见大帅平易近人,竟听他的意见,又接着提出,他觉得烧炭的工艺也可以改进。

从百姓那买的炭一般是百姓平时生活中烧火做饭时,把烧过无烟的炭捡起来,放在陶罐里闷熄,或在土堆里捂炮之后收集起来的。

这种炭火力不够猛,不耐烧,可能影响火药威力。

他和他爹烧的是卖给大户人家的焖烧炭,挖个土窑,用泥巴隔绝空气,木柴焖烧五到七天,然后开窑急冷。

这样烧出来的木炭火力旺,还耐烧。

赵立宽当即便带调了两队人马,共二十人听他指挥,让他把所有的木炭都按他说的烧出来试试。

之后配出来的新火药居然跟王宝说的大差不差。

柳木炭的火药燃烧明显更迅速,杉木的则威力更大不少,响亮不少。

而麻杆烧出来的燃烧很慢,比之前的引线火药更好。

他当时就提拔王宝为工兵营都头,赏钱一百两,让他跟在冯智身边做事。

有王宝作为表率,工兵营里越来越多人兴奋不已,纷纷开动脑筋想办法,建言献策。

其中多数是不可用的,不过沙里淘金,还是有不少能用上。

两人及十几名亲兵很快到了地方,是在梁州北段城墙下的一处小作坊。

这就是工兵营这一个月集思广益的另一个成果,对火药运输流程的改进。

见他们到来,在场工匠连都站直身子行礼。

赵立宽摆手道:“免了,不用多礼,直接说正事。”

工兵们连将他们准备的物件一一拿出来摆好。

冯智上前,从左到右介绍。

先指着面前一个矮木桶道:“大帅,这木桶就是装门用来装火药的,里面一层油纸油,外面涂桐油,用来防水,再用蜡封口。

这样即便雨天也不会受潮,我们试了,直接泡水里三天以下也没事。

而且每个木桶装满火药也不到五十斤,这样哪怕一个炸了,也不会造成太大损害。

赵立宽蹲下仔细检查了特制木桶:“可以,人多就是脑子多,这办法靠谱。”

等他起身,冯智又拿过一个布包展示。

“大帅,这里面包着生石灰,放在里面能防潮。”

赵立宽拿过看了点点头,“这个不错。”

冯智继续往后,向他展示了新的马车,车辆上到处都覆盖浸水皮革。

车轮也换新的,因为普通军用运输马车车轮上镶了铁加强结构。

“大帅,这能车去了铁件,能防止火星或暴晒,押运的人一律不得携带铜铁等器物,这样更加安全。”

赵立宽连连点头:“短短一个月,你们弄出这么多名堂,不错,很不错!

你们这押运火药的办法要尽快推广,这种车有几辆了?”

“禀大帅,改了八辆,足够用了。”

赵立宽很高兴,对在场工兵道:“干得好!

功劳给你们记上,本帅自然奖赏,接下来你们还要总结火药运输的注意事项,禁忌和规则。

冯智,你全写下来,到时候交给我看。”

“诺!”冯智领命。

赵立宽越发高兴,很多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他先把使用火药的流程和制度完善,并排除错误,然后大规模训练士兵,让他们适应。

以后火药真能大规模普及时,才不会手足无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