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假皇孙 > 109 重返案发地

大明假皇孙 109 重返案发地

簡繁轉換
作者:花间无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11 11:59:4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朱允?吩咐道:

“九和,备马!跟本王出一趟城。”

蓝九和躬身领命,却没着急走,而是说道:

“殿下,朱大勇来找过您几次。”

“朱大勇?”朱允?想了一下,“舳舻侯朱寿的人?”

剿灭白莲教,就是他带的两艘船封锁的江面。

“是他,殿下。他的一个好兄弟蒙冤入狱,想请殿下帮忙救人。”

“他怎么不去找舳舻侯?”朱允疑惑道。

“殿下,他的这个兄弟不是舳舻侯的人,甚至不便告知朱侯爷。”

“哦?什么人?“

“殿下,那人之前是张士诚水师的总兵官,后来投诚的大明。和朱侯爷不是很对付。”

朱允通陷入了沉吟。

水师的高级将领?

这个是加分项啊,可以考虑一下。

“那个人,你认识吗?”

“殿下,在下和他很熟,曾经一起打过仗。为人忠厚老实,靠得住。

朱允通又给这人加了一分,也许值得救。

“人在哪里?”

“殿下,人在刑部大佬。”

“有案子的卷宗吗?”

“殿下,朱兄弟没给我,他想和您面谈的。”

朱允?摇摇头,

“本王今天没时间了,以后也不确定哪天出来。你让刑部抄录一份卷宗。本王看了之后再决定是不是帮忙。

家属、朋友嘴里说的,肯定都是冤案。

真相还得看看卷宗,再听朱大勇怎么说,自己也派人去打听一下。

如果是真的蒙冤,才值得考虑。

万一是该死的罪,那就让他去死好了。

出了别院,蓝九和道:

“殿下,凤凰春、三青鸟的铺面都在这条街上,您要看看吗?”

朱允?点点头,

“那就从街里穿过去吧。”

街上的人来来往往,摩肩接踵。

朱允?在街口跳下马,带着几个护卫走在前面。

卖蜂窝煤和炉子的店铺就在街口,有不少顾客正在里面,店小二忙的飞起。

朱允通在外看了看。

顾客都是付定金,留下地址,然后就走了,店铺会送货上门。

小部分顾客衣着华美,穿着上等松江布的棉服,甚至是绸服;

大部分顾客都是家纺的棉布,有的还打了补丁。

朱允?很高兴,这说明蜂窝煤已经开始被百姓接受了。

蜂窝煤利润薄,只能靠走量,老百姓大量使用,作坊才能维持下去。

蓝九和指着不远处的一个二层小楼,

“殿下,那里就是凤凰春的铺面。”

朱允?翘着脚眺望,那里有点乱,

似乎,

有人在闹事!

~

朱允?带人走了过去。

能来凤凰春买东西的非富即贵,他们肯定知道这是他的店铺。

还敢来这里闹事,是谁的人就呼之欲出了。

果不其然,他看到了几个太监。

几个人堵着了店门口,里面一个瘦高的太监正在尖声叫嚷,

“宫中采买,是你们能定价的吗?”

朱允?认识,那是东宫负责采买的太监关三郎。

店铺外围找了很多仆妇,都收拾的干净利索,一看就是高官显贵家的。

朱允?很开心,看来香皂、雪花膏的生意很火爆。

关三郎还在尖叫,

“你们这是不识抬举!告诉你们,这一百瓶是你们......”

“不买滚出去!”后面突然有人喝了一声。

关三郎吓得一激灵,心中十分恼怒,转过头阴冷的瞪了过去,

“殿......殿下!“

关三郎吓得两眼发黑,殿下今天不该在大本堂上课吗?怎么在这里?

噗通!

他已经软瘫在地上,

“奴婢关三郎拜见殿下!”

他吓得快哭了,满头冷汗,脸上硬挤出笑容,

这位小主真的会杀人!

枣花的死在东宫都传遍了,杀人的工具都是临时借的。

关三郎心里祈求,幸好自己还没犯大错,殿下应该能放过他。

其他太监跪的比他还快,身子瑟瑟发抖,

他们万万没想到,会被抓个现行。

朱允?没让他们起来,开口问道,“关三郎,来买东西呢?”

“是,是的,殿下,这里的东西主子们都很喜欢。”

“什么价?”

“禀殿下,自然是随行就市。’

“什么价?”朱允通又重复一遍问题,已经有些不高兴了。

“殿下,掌柜说什么价,就是什么价。”关三郎终于反应过来。

“买多少?”

“殿下,奴婢这次买三百两银子的。”

朱允?微微颔首,

“嗯,懂事,本王就欣赏这么懂事的。起来吧!”

关三郎小心翼翼地爬起来,弓着腰,偷偷地看着朱允的神情。

朱允?又问道,

“谁让你来的。”

“禀殿下,是郑嬷嬷。”关三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将郑嬷嬷给卖了。

他也推测到,吕氏还不至于干出这种强买强卖的事,她是要脸的。

只有郑嬷嬷这种蠢货,老想着恶心他。

“去买吧。

朱允?看着他付了银子,才转身离去。

门前的仆妇纷纷跪下施礼,

“都起来吧。”朱允?随口道。

仆妇们都好奇地看着朱允?,直到目送他远去。

都在高门大院里做事,早就听说了不少朱允通的八卦,现在又多了素材,

“果然风流倜傥呀!”

“不知道以后会便宜了谁家的小姐。”

“殿下仁慈,竟然没打死那个该死的关三郎,他竟然一口气买那么多。”

一众仆妇都愣了。

是啊,关三郎买那么多!

作坊每天供应的本来就有限,现在还能剩下多少?

不知道谁叫了一声,

“快去买吧。”

她们如梦方醒,急忙蜂拥而入。

不抢今天可能白跑一趟了,回去无法给主子交代。

出了京城,路上行人就少了,朱允纵马疾驰,犹如一阵风,直扑牛首山。

蓝九和还有些担心,

“殿下,眼看天要黑了,要打猎就上午去吧。

朱允?大声道,

“去取一个物件。”

一行人跟着他,纵马冲到牛首山下,越过了邓家庄直接进了山。

朱允?辨明了方向,纵马前行,

七拐八拐,带着众人进了一个山坳。

蓝九和四处打量,这里离殿下上次坠崖的地方不远了。

在一棵松树下,朱允?跳下了马。

转到树后,搬开一块石板,用树枝掘开一层土,露出一块石头。

他继续掘土,露出一个石头盒子。

伸手拿出盒子,抖了抖土,打开后从中取出一个油纸包。

他打开了看了一眼,

里面是六颗干的红辣椒。

当时买了一兜子菜,打着伞冒雨回家,一个响雷劈了过来........

*......

谢邀!

人在异界!

刚下虫洞!

肉被自己吃了,只剩下几颗朝天椒,用油纸层层包裹,藏在了这里。

当时的想法,如果有一天自己发达了,就拿出来更上一层楼。

这几颗朝天椒,其实就是“金矿”。

调味品只要是垄断的,一样是取之不竭的聚宝盆。

就像胡椒,在唐代属于奢侈品,宰相都拿着当稀罕物。

辣椒在稀缺的时候一样可以。

现在就是让它重见天日的时候。

朱允?将辣椒重新包了起来,

心中颇有点遗憾,早知道会遭雷劈,一定买几颗土豆、几斤红薯,那现在就爽歪歪了。

拿出土豆,亩产五千斤!

震惊老朱!

群臣麻了!

拿出红薯,亩产万斤!

震疯老朱!

咱直接继位!

辣椒就算了,它只能将老朱辣哭。

不过,现在大明还没有辣椒。

辣椒还在南美洲肆意生长,等待探险家去发现,移植出来,后人一代一代培育,才有他手上的朝天椒。

现在的辣味,主要是姜、花椒、芥末、蒜之类的。

朱允?想好了,秘密种植,以后只卖辣椒皮,一颗种子都休想流出来。

辣椒种子大概繁殖三、四代就会退化。

但是他不打算繁殖那么多次,繁殖一代就足够了。

因为辣椒是多年生的植物,冬天温度适宜是可以过冬的,几年后就是辣椒树了。

朱允通畅想着未来的发财大计,捧着干巴巴的朝天椒,面露微笑。

只要掌控了辣椒树,眼下的作坊全都扔了也没关系的。

蓝九和带人在周围警戒。

没人询问殿下如何在这里藏了东西,更没人打听藏的是什么。

山里的天色昏暗的更早,光线已经开始暗淡了。

“殿下,该下山了。”

蓝九和上前提醒。

朱允?将油纸包递给他,

“带回别院,藏在书房的暗格里。”

等明年开春才能种植,先收藏起来。

蓝九和郑重地接过,揣进怀里,用手按了按。

一行人纵马下山。

算算时间,宫禁落锁大约还有一个时辰,朱允通又去了城外的两个作坊转悠了一圈。

蜂窝煤、炉子的制造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朱允?只是叮嘱蜂窝煤要保质保量;

炉子只做高端的,外观一定要有格调。

之后去凤凰春,

还没有到,就随风飘来一股臭味。

大管事孙嬷嬷恰好也在,带人将朱允?迎了进去。

朱允?问道:

“原料够吗?”

“禀殿下,现在收购油脂的船只,甚至都去了凤阳、徐州、九江一带了。”孙嬷嬷回道。

生产香皂、雪花膏需要用到油脂,现在主要是屠户,做皮草的商户有油脂。

食用的油脂太贵了,作坊收购的都是废料,

有专人去收购,运回来,再分配给冶炼的工匠熬煮,酸爽的味道就不用说了。

朱允?叮嘱道:

“就限定应天府,以及应天府周边的一些城池吧,不要太远了。”

孙嬷嬷有些为难,

“殿下,油脂跟不上,产量会被限制。”

朱允?点点头,“那就限制,营造的太多了,价格上不去。”

孙嬷嬷听了,若有所思。

殿下一直强调,赚贵人的钱,价格高低不重要,产品满足他们的需要才最重要。

只要满足了,价格可以随便定了。

现在产品满足了,还是独家满足,

那么价格是可以提高的。

“殿下,那现在的雪花膏可以提价吗?”

“不错,你悟了!”朱允通笑着夸奖道。

孙嬷嬷躬身道,

“都是殿下指点,老奴才有点浅见。”

朱允?叮嘱道:

“不加珍珠粉的就是基本款,价格浮动尽可能小;加了珍珠粉或者金箔的,可以适当提价了。”

景阳宫。

郑嬷嬷正在殿门口发脾气,

“废物!全都是废物!”

“给你们三百两银子,你们就买这么点货?”

“之前的那点机灵劲呢?”

关三郎几个去采买的太监,跪在地上不敢说话。

宫里采买一般都会压价,

商家既惧怕皇室的名头,也想借此打响招牌,一般都会给很低的价格。

太监也会趁机压价,从中索取贿赂。

三百两银子,至少可以五、六百两的货物。

甚至可以白拿货物,走的时候还能顺点钱财。

郑嬷嬷却没想到,关三郎完全按照市价来的,实打实的三百两。

这可买的是朱允?的商品,

让他赚了便宜,比打她一顿都难受。

郑嬷嬷的肝火熊熊燃烧。

关三郎叫屈道:

“咱也压价了的,只是没想到,三殿下去了。”

郑嬷嬷有些不信,

“他今天不是在大本堂念书吗?”

关三郎瘪瘪嘴,

“咱也是这么以为的,可是他就是去了。”

郑嬷嬷也没脾气了。

这怪不得关三郎。

“都滚吧!”

关三郎他们急忙爬起来走了。

郑嬷嬷气呼呼地回了大殿。

吕氏站在桌子前,看着一桌子的香皂、雪花膏,心里堵的难受。

知道是朱允的东西,但是还得买来用,谁让这是独家的呢。

后宫的女人都在用,东宫不用就落伍了。

更何况,

太子要回来了。

不到两百件东西,竟然花了三百两银子。

这生意太赚了!

朱允?在一起嫉妒的眼睛冒火,朱允?赚钱,比他亏钱还难受,恨不得现在就捣了作坊。

郑嬷嬷气呼呼道:

“娘娘,他明知道是东宫采买,还故意卖了个高价。”

吕氏看了她一眼。

采买其实是钱嬷嬷负责的,她要横插一杠子,结果还把事情搞砸了。

吕氏问道:

“那个烧蜂巢煤的炉子买了吗?”

朱允?在一旁纠正道:

“母亲,是蜂窝煤。’

“好,蜂窝煤!”吕氏无奈道,“买了吗?本宫怎么没看见?”

钱嬷嬷解释道:

“娘娘,关三郎买香皂之类的,将银子都花光了,也就没买炉子。”

吕氏叹了口气,吩咐道:

“钱氏,明天就去买,派个伶俐的,挑个外观雅致的炉子,供太子殿下的书房使用。”

又是朱允?的!

价格也是高的吓人,一个黄泥小炉子要三两银子,土匪抢钱一般。

可是不买他家的也不行,

后宫不少妃子都买了,有买他家的,也有买便宜一些的仿制品,

但是对比之下,还是他家的炉子好看又好用,仿制的外观风力忽大忽小,造型也比不上。

她想过将朱允?叫来,命令他送几个炉子。

但是,作坊名义上是别人的。

她也担心朱允?伸手问她要钱。

郑嬷嬷眼珠子一转,低声道:

“娘娘,这些女人用的,还有那蜂窝煤、炉子,不如让外面的仿照着做试试?”

吕氏有些心动。

如果可行,就多了一个进项。

自己三个儿子呢,个个都是吞金兽。

钱嬷嬷有点犹豫,

“外面的商家起心思的肯定不少的,仿制的也有,但是没一个行的。”

郑嬷嬷摆摆手,

“咱不要打败他,他吃肉,能跟着喝汤也行啊。再说了,干的时间长了,积累的经验多了,说不定哪天就翻盘了呢。”

吕氏深深地看了她一眼,

郑嬷嬷难得这么聪明一次,仇恨果然让人成长。

吕氏赞同她的意见,现在仿制炉子的,据说有些卖的挺好。虽然价格巨便宜,简直就卖陶盆的钱,但是老百姓也没多少钱,买不起三两银子的炉子。

虽然利润博,但是买的人多了,积少成多,利润也十分客观。

吕氏对钱嬷嬷道:

“明天你出去,先去沙冠英那,吩咐他找机灵点的人,去探查方子,自己也开个作坊,仿制试试。”

钱嬷嬷躬身道:

“娘娘说的是,奴婢明天就去见沙指挥。”

郑嬷嬷见自己的意见被采纳了,十分高兴,又说道,

“老奴看了,蜂窝煤也没什么,就是将煤碾碎了压制成型。沙指挥肯定能做的。

吕氏叮嘱道:

“让他小心点儿,作坊挂在别人名下,别被御史给抓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