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暮色沉沉。
乾清宫。
朱元璋打开了一本奏折。
是应天府尹长义的。
他记得,昨天府尹的奏折是请功的,应天府上下配合朱允通殿下,大破白莲教。
今天会是什么?
希望来点好消息,让咱高兴一下。
打开奏折,原来是城里有作坊上招募工匠。
其实,大家都心照不宣,是朱允通在招人。
从昨天至今,已经招募了......
看到数字,朱元璋以为看花眼了,来回看了几遍,
没错!
是【七千八百一十人】!
朱元璋皱起了眉头,
两天招募了近八千人!
这孩子怎么招募这么多人?
看奏折后面,青壮只占三千多人,其余都是老人、妇女和半大孩子。
??!
青壮能做工,老幼妇孺弄去做什么?
“凉国公、开国公,这是要倾其所有,养活这些人吗?”
朱元璋生气了。
就是为了哄咱开心吗?
这么有钱,就将灾民都养起来吧,也省了朝廷的钱粮。
朱元璋叫道:
“云奇,传旨蒋琳,问问这两天谁在监视灾民?让人来见咱。”
董长义的奏折,多是溢美之词,
可是朱元璋却从字里行间看出了太多的疑问。
他需要了解江堤招募的细节,
真实的细节!
~
东宫。
朱允?刚送走了孙嬷嬷,换了练功服,准备去演武场练武。
院子里宫人进进出出,各自忙碌着。
朱允?站住了,看着来往的宫人,他突然意识到,小院子的宫人和朱允?的差别很大。
朱允?身边的宫女,太监都不如这里的好看。
虽然不丑,但是很普通,
也没有年轻漂亮的宫女,全是朴素的中年嬷嬷。
太监更是黑、丑、壮,多少都有些傻里傻气的。
反观自己的院子,
宫女一个赛一个好看,环肥燕瘦,各种类型,每一个都像含苞待放的花朵。
就连丑一点的枣花,放在朱允?那里也是仙女了。
??也都是丰韵的中年嬷嬷,尤其以钱嬷嬷为翘楚。
还有太监,都很白净,文弱秀气,像女扮男装的宫女。
无论男女,吕氏都考虑到了,
总有你喜欢的那一款。
呕!
朱允?心里有些不适。
秋桃凑了过来,柔声道:
“殿下,该用晚膳了。”
朱允?点点头,
“本王先去练武。”
秋桃还要说话,景阳宫来了一个宫女,
“三殿下,太子妃娘娘有请。’
朱允?只好换了衣服,跟着去了。
进了景阳宫大殿,他意外地看到了消失一天的钱嬷嬷。
钱嬷嬷躬身施礼。
朱允通看看她,不像多么害怕的样子,怎么躲了一天?
吕氏就坐在窗前,抱着手炉。
朱允?上前施礼:
“孩儿给母亲请安。”
吕氏开门见山,直接问道:
“你背后的红痣,还记得吗?”
朱允?提高了警惕,终于来了!
杏花生前曾经提醒过,太子妃的人在观察他背后的痣。
后来,他专门让杏花帮着看过,后背伤痕太多,早已经看不见什么了。
朱允?淡然道:
“回禀母亲,孩儿看不见后背,不记得这回事了。”
吕氏看向钱嬷嬷,拉长声问道:
“钱氏?”
钱嬷嬷上前笑道:
“殿下真是贵人多忘事啊!奴婢还曾和殿下说过的。”
“哦,你确定?”朱允?反问道。
“三殿下,奴婢确定!”
“真的确定!”
“奴婢千真万确!”
“哦,那本王的腿窝还有个黑点,你说是在左腿上,还是在右腿上?”
钱嬷嬷愣了,
完全没印象啊!
朱允?笑眯眯看着她,也不催促。
钱嬷嬷只好猜道:“三殿下,奴婢记得.............左腿上!”
“你确定?”
“三殿下,奴婢确定,呃,好像在右腿上?”
“到底是哪条腿?”
“呃,三殿下啊,你看奴婢也忘记了,要不你聊开袍子,让奴婢看看?”
说着,她腰上前,就要去撩开袍脚。
朱允?一脚将她踹翻在地。
吕氏的脸色顿时变得很不好看,打狗还要看主人,竟然在本宫的面前打咱的人?
“朱允?!”吕氏生气地叫道,
“你怎么动手打人?她还是你的奶娘!”
钱嬷嬷眼泪要掉下来了,委屈地叫了一声,
“娘娘!”
朱允?淡然道:
“本王的腿窝没有黑点。”
钱嬷嬷:
吕氏:
太好了,竟然下了一个圈套。
朱允?拱手道:
“母亲,如果没有其他事情,孩儿告退!”
吕氏阴沉着脸,
“本宫也是一时好奇,就叫你来问问,你......你......你的脾气太暴躁了!”
朱允?拱着手,
“母亲说的是,孩儿记住了。孩儿告退!”
“去吧。”吕氏艰难地吐出两个字。
朱允?转身走了。
吕氏揉搓着手炉,
她有一种直觉,朱允?绝不是过去的那个。
小说话本里就有妖魔鬼怪夺舍的故事,莫非,真的发生了?
她忍不住嘟囔,
“真不像原来的人呐!”
郑嬷嬷在一旁指挥宫女收拾大殿,没有接口。
经历两次被揍,她已经学乖巧了很多,一般不乱插话了。
钱嬷嬷陪着笑,
“娘娘,这世上哪有这么像的。”
她已经开始怀疑,娘娘只是不能接受朱允?变好了,变得上进了。
吕氏见亲信都不支持自己,当即怒了,
将手炉随手砸了过去。
“咱就知道,你看他好了,你心思活泛了!”
手炉砸在钱嬷嬷脚下,瓷烧的炉子裂开了。
钱嬷嬷吓得急忙跪倒:
“娘娘恕罪!是奴婢失言了!奴婢一直忠心耿耿,请娘娘明鉴!”
吕氏气哼哼地站起身,赶苍蝇一般挥着手,
“回去吧!”
“快滚!”
夜色慢慢降落。
乾清宫来了锦衣卫的四个番子。
两个在堤上监视,
两个在城郊监视上工的灾民。
长相都很普通,属于丢在人群里,都没人在意的模样。
朱元璋先问了江堤的情况,
番子的回复,和奏折上的基本上,招募的人数也核验无误,
董长义虽然进行了夸奖和自我夸奖,但是没有撒谎。
朱元璋又问道:
“去作坊的,真的在生产吗?”
为首的一个番子躬身道:
“禀陛下,作坊在生产。”
“哦?”朱元璋来了兴趣,“说一说作坊,什么规模?“
番子躬身道:
“?陛下,作坊一共两座,中间隔着一条河,男女各在一个作坊。”
“其中,男性灾民五千一百一十二人,女性灾民一千六百七十八人。”
朱元璋追问道:
“分别生产什么东西?”
番子回道:
“?陛下,属下看不明白,不知道是生产什么。”
“男性作坊,他们在,在喂一个机关煤炭。”
“女性作坊,在大锅熬煮什么东西,臭气熏天,幸好是在野外。”
朱元璋:
你说的每一个字,朕都知道,
但是组合在一起,咱怎么就不明白了呢?
“别着急,你慢慢说,先说男的那个作坊,什么机关?怎么个喂法?”
番子额头渗出细汗,
“?陛下,作坊有护卫巡逻,末将不敢靠的太近,远看有一个一人高的机关,青壮不断将煤炭扔进去。”
朱元璋依然听的云里雾里。
但是他明白了,番子也没搞清楚里面的细节。
朱元璋没再追问细节,
自家孙子搞的东西,不会对朝廷不利就是了。
朱元璋问道:
“不是很多老弱吗?都是怎么分工的?”
番子回道:
“?陛下,煤炭作坊,老人、孩子都是干的相对较轻的活计。在有臭味的作坊,老人带领年幼的孩子在糊纸盒子。”
朱元璋微微颔首,这个分工很合理。
“都是女子的作坊,什么人在管理?”
番子回道:
“禀陛下,都是管事嬷嬷在,护卫并不进作坊。
朱元璋连连点头,
?儿很细心啊!
分工很合理,保护了女子的安全,又避免出现闲言碎语,毁了她们的名节。
朱元璋终于问到了重点:
“有王府的人在吗?”
番子拱手道道:
“?陛下,有一些贵人的手下,末将综合了两个作坊的,列了一个清单。”
说着,他掏出一叠纸,双手奉上。
周云奇过去接了过来,转给朱元璋。
朱元璋打开,
“凉国公府出了四个管家、二十五个管事嬷嬷、四十个账房,一百名护卫;”
“开国公府出了十个管事嬷嬷,三十个管事,一百名护卫。”
“还有宁王三十七人、卫王十八人,都是嬷嬷、账房之类的。”
朱元璋捻着胡子,问道:
“名单上为何没有幕僚之类的人?”
“禀陛下,末将等人没有发现幕僚出现过。据末将了解,三殿下的原话是‘只要干活的,不需要出谋划策的‘。”
朱元璋忍不住笑了,
“小猴崽子,自信满满啊!”
“你们没看到勋贵提供钱粮吗?”
番子回道:
“陛下,目前各家只出了人手,没有提供钱粮。钱来自三殿下私人的钱袋子,粮食作坊出一部分,应天府补贴一部分。”
“为什么应天府还出粮食?”
“?陛下,应天府的意思是,去做工的灾民,依然是灾民。”
朱元璋没有再追问,只是叮嘱道:
“给咱盯紧了,任何变化都要及时上奏,不得文过饰非,更不要拖延误了时机。
四个番子拱手领命,告退了。
朱元璋捻着胡子,看着面前的奏折、清单。
这次让孩子们去观政,就是想让他们了解人间疾苦。
不要生在富贵窝里,质问灾民为何宁肯饿死,也不吃肉粥。
没指望他们去大展身手,
就像朱允?开始说的场面话,“观政,重在一个‘观’字”。
朱权、朱植、朱松哥仨,就忠实地执行了“观”字。
朱允?的表现,让他很意外,
御史查案一般,抓了一群硕鼠,端正了赈济官员的官风。
他在查案的背后,隐约看到了以黄子澄为首的文官的影子。
朱允通就更让他意外了,
将白莲教一网打尽,无意逃脱。
现在还在招募灾民,以工代赈。
勋贵虽然出了人手,但是至今都没发现他们出谋划策了。
莫非都是?儿自己的想法?
咱得好好留意一番,是背后有高人,还是他自己在折腾。
于公,灾民有事做,有钱拿,闹事的可能就低了很多,即将来的严冬也好过了。
就不知道?儿能做到哪一步了。
咱且看看,
?儿能折腾个什么花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