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奉天殿。
御辇进了奉天殿的后殿,缓缓放下。
周云奇上前搀扶朱元璋下了御辇,又亲自帮他理理龙袍。
朱元璋正要去前殿,群臣已经在等候了。
侍卫匆忙进来,呈来了锦衣卫的急报。
“善!”朱元璋微微颔首,心里比较满意,锦衣卫没有因为蒋琳被抓,就彻底停摆了。
急报共有两份。
第一份,是朱允?的动向。
船队已经扬帆起航,朱允通只带了四个人,
三个太监,周一沙、周二沙、公孙虎;
一个郎中,李景天,
其中,李景天的家眷随行。
对这些随从朱元璋都有印象,三个太监分别是周云海、公孙明的弟子,都是乾清宫出去的。
李景天是李院判的小儿子,医术很不错,得了乃父的真传,朱允?曾经收拾过敲诈他的无赖。
朱元璋微微颔首,?儿轻车简从,远比其他藩王要强太多,
朱元璋打开了第二份,脸色瞬间变得阴沉,
情报上写:
“凉国公分散在庄子、作坊、扑面、仓库、码头的精锐死士,一夜之间尽皆消失。”
!!!
蓝玉的死士全部人间蒸发?
朱元璋的心中升腾起怒火。
蓝玉人都死了,还这么不消停。
“着锦衣卫全力搜捕!”
他拿着情报在后殿来回踱步。
这么多人突然消失,锦衣卫的眼线竟然没有发觉。
一个是因为蓝玉的死吸引了各方的注意力,
二是蒋?突然被抓,也影响了锦衣卫的运转,
第三个原因就是昨夜的暴雨,也影响了对这些人的监视。
朱元璋转着圈。
突然,他看到外面的侍卫,他们的腰上都挂着短枪。
他猛地站住了,心里猛地一跳。
朱允??!
不会吧?
锦衣卫可是一直没发现他有什么异常。
算算时间,朱允?的船队已经出发了,现在去码头追不上了。
不过云峰会随时禀报的,应该不会出什么岔子。
董云峰会控制船速,不会走的太快,并且会在镇江府停靠补给,至少要耽搁一天时间,呈送奏疏。
如果从陆路追赶,正好在镇江府追上。
朱元璋当即下了一份圣旨:
“云奇,立刻派人去镇江府等候船队抵达,传旨董云峰,一旦发现任何不对,哪怕是怀疑,尤其是有不明身份的人靠近船队,就必须立刻靠岸,看住朱允通,等候朕的旨意!”
燕子矶码头。
朱允通带着三个太监,匆忙赶到了码头。
兵部尚书茹?、工部的左侍郎包嘉善,都已经带着手下迎了上来,
双方拱手见礼,
朱允?客气道,
“茹尚书,包侍郎,各位有劳了!”
茹?呵呵笑道,
“不敢当,都是下官的分内事。”
包嘉善指着船队说道,
“殿下,辎重都已经装船了。”
一个矮壮的中年军官走过来,拱手施礼,
“末将羽林右卫副千户董云峰拜见殿下。”
朱允?微微颔首,
“免礼。”
黄云峰继续道,
“殿下这次远赴浙东,将由末将带领五百儿郎护送。”
“命令将士们登船,准备出发。”朱允?下令道。
“末将遵令!”董云峰大步退下了。
在岸边等候的将士开始依次登船。
朱允通也不再多说什么,冲着送行的官员拱了拱手,
“那本王告辞了!”
茹?他们有些意外,本以为殿下要客套一番的,象征性地检查一下携带的武器,粮草,没想到这就是要出发了。
众人急忙拱手送别,
“殿下,风正帆悬!”
“殿下,一帆风顺!”
“殿下,......”
朱允?上了自己的座舰。
这是朝廷拨给的官船,四百多料,和许小棠坐的那艘几乎差不多大小,只是内部装饰更加豪华。
水手正要收了踏板,岸上有人大叫,
“殿下,等一等。“
周二沙看了一眼,叫道,
“殿下,是李郎中。’
李景天冲下了码头,从官员中穿过,
董云峰看了李景天一眼,有些陌生。
他的心中十分不快,昨天去陛辞的时候,陛下叮嘱要注意殿下的随从。
来人显然是突然要插队的,岸上还停着牛车,竟然还有家小。
这种突如其来的,谁知道是什么身份,不能随便就任由他们上船了。
董云峰示意一个百户,
“你去。”
百户心领神会,快步跑了过去,拦住了李景天的去路,
“站住!不要冲撞殿下。”
李景天拱手道:
“军爷,是殿下让咱来的。”
百户回头看了一眼云峰,云峰看着登船的士兵,没有理会。
百户硬着头皮道,
“殿下要出发了,请回吧!”
朱允通在船上看到了,心中有些不快,
“二沙,你去,让景天一家登本王的座船。”
周二沙出了船舱,尖声叫道,
“让李郎中登船。”
李景天不再和百户纠缠,急忙冲岸上挥手,示意将行李搬下来。
百户有些执拗,
“内官,为了殿下的安危,末将要搜查他们携带的行李。
周二沙几步过了踏板,将百户扒拉到一边,客气对李景天道:
“李郎中,您请登船吧,殿下正等着你。”
他又随便点了几个士兵,
“你,你,还有你,去帮着搬行李。”
董云峰在旁边看到这一切,明白是殿下的亲信来了,只好示意百户作罢。
百户悻悻地走开了。
李景天被士兵带入船舱。
看着宽敞明亮的内舱,李景天惊叹道:
“这是殿下的座船?”
朱允通从屏风后走了出来,
“是啊。
李景天急忙拱手施礼,
“殿下,抱歉!是在下来迟了!今天城内四处都是关卡,路上耽搁了不少时间。
朱允?点点头,一个国公遇刺身亡,现在刑部、锦衣卫、五城兵马司、应天府都忙的脚不沾地。
“你和本王一艘船吧。”
“殿下,在下还有孩子,会不会打扰殿下?”
“陛下送了一个御医,被本王安排在董云峰的座船上了,你留下负责这艘船的医疗。”
“在下遵令。”
李景天不再客套,船越大越稳当,越不容易晕船,孩子不仅少遭罪,活动的空间也大。
朱允?命人叫来了云峰,还有云峰手下的六个百户,
扫视众将,他心中清楚,这些人与其说是护送,不如说是押送。
不过,自己是皇孙,地位上可以完全压制他们。
不听指挥?
那就杀之!
朱允?当即命令道:
“董千户,各位,船队沿途不许停船,不许停靠任何城池的官用、民用码头,一直到达松江府方许靠岸。”
百户都齐刷刷看向云峰。
董云峰却吓了一跳,陛下要求沿途留下信息,禀报殿下的情况。
如果船不能靠岸,还怎么传递消息?
黄云峰只好寻找借口,
“殿下,船队需要大量的补给。”
“本王允许补给船停靠。”朱允通解释道。
董云峰松了一口气,有船能停靠就行,不然这一路的奏疏都送不上去。
他还想争取更多的便利,故作为难道:
“殿下,士兵长时间在一个狭小的船上,容易出问题。”
他这么说,也不完全是在找借口,
一艘船上了三十多名士兵,长时间憋在船上,士兵会变得焦躁、烦闷,容易打架斗殴。
周一沙在一旁解释道,
“董千户,殿下的意思,为了避免扰民,不在码头停靠,但是可以在野外停靠休息。”
黄云峰心中不解,为何有码头不用,偏要在野外停靠?
朱允通看着董云峰,缓缓道:
“董千户,各位百户,这一路上七百多里,路途漫长,本王有言在先,”
“未经本王允许停船的,斩!”
“未经本王许可下船的,斩!”
“未经本王许可打乱船序的,斩!”
朱允?一连续三个“斩”,杀气盈天,将众将都吓的浑身发凉。
他们心里很清楚,朝廷的王爷就没一个好相与的,真要杀了他们,陛下最多是下旨斥责。
董云峰、六个百户齐刷刷拱手道:
“殿下,属下遵令。”
董云峰心中吃了黄连一般苦,这也不许,那也不许,自己还向陛下传递消息就麻烦多了。
幸好殿下忽略了咱有补给船,虽然自己不能亲自去送奏疏,但是安排人送也还好。
周二沙从外面进来了,
“殿下,李郎中的家眷已经登船,行李也都搬上来了。”
朱允?点点头,招手叫来一个黑瘦的矮个子太监,
“董千户,这位是本王身边的公孙虎,他将负责沿途的补给。”
董云峰心里沉了下去,怎么还有专人负责补给,
公孙虎拱手施礼,
“咱家见过千户。”
董云峰看他瘦小,似乎一阵风就吹走了,心中就轻视了不少,
“内官客气了,以后请多指教。”
幸好补给船还是自己的,船上的手下依然可以保证消息畅通无阻。
-
“开船!”朱允?下令道。
黄云峰急忙劝阻道,
“殿下,士兵们还在登船,还需要盏茶的时间。”
朱允?摆摆手,
“让他们追上来。”
黄云峰还要再劝,
“殿下,......”
朱允通已经转身去了一侧的书房。
黄云峰有些尴尬,听闻殿下做事果决,今天是见识了。
公孙虎虚指舱外,
“将军,请吧。
“
董云峰无奈,只好冲朱允?的背影拱手告退。
董云峰带着百户下了座船,竟发现公孙虎也跟着下来了。
殿下的座船已经撤去了跳板,水手已经开始撑起竹篙,庞大的船只缓缓滑入水道。
“公孙内官,您这是......”
云峰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这个黑瘦子不会要和咱一艘船吧?
咱是奉命监视殿下的,还要被殿下反监视吗?
公孙虎指着船队的最后:
“殿下征集了一些补给船,咱家这一路就在补给船的首船上。”
董云峰吃了一惊:
“内官,船队有补给船的。”
公孙虎笑了笑,
“千户,殿下有令,您带的补给船,只负责分发补给。
董云峰几乎要绝望了,没想到殿下竟然自带补给船,那自己的奏疏怎么办?
公孙虎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
“公孙将军,如果有奏疏需要上交朝廷,就派人送到后面,咱会负责派人送去驿站。”
“呃,公孙内官,船队七百多号人要吃喝,您准备了多少艘补给船?能忙的过来吗?”
“千户放心,咱保准不误了事。”公孙虎笑了笑,冲云峰拱拱手,
“董千户,咱家去船尾了。有事随时找咱家。”
黄云峰只好拱手还礼,
他再抬头看船队,发现殿下的船已经扯满了船帆,正顺风而下,
本来该作为先导的两艘船,被挤在了后面。
董云峰简直要绝望了。
前有殿下的座船,还有殿下的补给船在船队中来回穿梭。
这一路上到底是谁监视谁啊?
士兵已经全部登船了,董云峰只好去了自己的船,命令开船,去追殿下的座船。
内舱,朱允?背着手,四处打量装饰精美的书房,
还有六个文静漂亮的宫女、六个老成持重的嬷嬷、四个小太监,
心中叹息,老朱准备的很齐全,
不过,这些人都是陛下的耳目吧?
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岸上送行的官员渐渐被甩在身后,朱允通终于松了一口气。
自从出发,他一直担心老朱派人追上来,传旨让自己回去,现在终于放心了一些。
“二沙,去吩咐旗官,通知后面的船只,跟在本王的船后,本王的座船将作为这一次行程的首船。”
这样自己就可以决定船速、停靠的地点,不需要再多费口舌。
朱允?屏退了宫人,在书桌后缓缓坐下,右侧就是舷窗,可以看到沿岸的风景正在快速地后退。
终于还是离开了京城。
没想到历史的惯性这么大,自己已经尽可能去做好了,朱小二竟然还能是“建文帝”。
朱允?拿出了一封书信,这是云峰写给他的一个老友的。
朱允通拿起笔,模仿董云峰的字迹抄写了一遍。
“一沙,你能看出区别吗?”
周一沙凑过去仔细对比,摇摇头,
“殿下,奴婢看不出区别,这就是一个人的笔迹。”
周二沙也凑过来看了一眼,
“殿下,一封信为何要写两遍?”
朱允?呵呵笑了。
看不出区别好啊,这一路上云峰的密折、奏疏咱就给承包了。
他明白云峰的打算,沿途靠岸,随时传递消息,
甚至军队中可能不止黄云峰一个密探,
在出发前朱允通就考虑到这一点了,他当时就筹划,船队向外传递信息的渠道只能有一个,还必须是自己控制的唯一渠道。
许家的船队撤走前,还留下京城的快船,这次正好用上。
朱允通已经命令这些船分布在沿途的城市,等他的船队通过,补给船就会及时跟上。
等在旷野停靠的时候,补给船就可以贴上来送上补给,保证船队的物资匮乏。
这些都是快船,卸货后船速远超过大船,完全可以赶在船队的前面抵达下一个城池,再装满补给后等候船队。
还会留下一部分空船,在船队中穿梭,监视军队的动静,最大限度地杜绝杜绝有人登岸的可能。
想下船就去野外,这一路上田野、荒无人烟的地方就太多了。
切断了船队和老朱之间的联系,老朱只能得到自己想让他知道的,
一路顺风顺水,抵达松江府就是胜利!
蓝九和在那练兵,已经小有成就。
蓝玉、叶升的手下也都去了那里。
老钱也已经派人去通知张庆松,琉球的水师接到信息后会出发,赶来外海和自己汇合。
庄松德的火枪、
松江的精兵、
琉球的水师,
这就是自己目前最大的倚仗。
朱允?拿起毛笔,需要给老朱写两份奏疏,报个平安,
一份自己的,一份云峰的,到了镇江府就让公孙虎送去驿站。
周二沙站在一旁,他已经多少明白,殿下这次去浙东是一次大撤离,他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殿下,关大匠为何没有随行?”
周一沙看了他一眼,心中恨不得现在就抽他一顿。
二沙怎么这么多嘴多舌头呢?
朱允?摆摆手,
“他不能和本王一起走。”
周二沙还要再问,被周一沙瞪了一眼,
“二沙,去膳房看看,殿下早膳还没有用呢。”
朱允?开始替董云峰编造奏疏,无非是一路平安,殿下很安静,闭门读书,甚少出舱。
关大匠当然不能现在走。
关大匠如果现在就悄然走了,等于和老朱直接摊牌了。
自己还没到安全的地方,也没有稳定下来,暂时需要和老朱虚与委蛇。
至少要等自己过了苏州府。
不过,关大匠应该也不会拖延多长时间了,
即便老朱不急,朱小二也早就垂涎炼钢作坊了。
炼钢作坊。
工匠已经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炼钢的炉子冒着白烟,新的一炉钢钢开始冶炼。
盛川宁作为安全主管,今天异常忙碌。
按照关大匠的吩咐,炼钢作坊今天做一次安防演习。
作坊四处都有士兵值守,工匠来去都有限制,非本职工作的区域,严禁过去,甚至不允许长时间驻足。
钢管作坊,里面没有灯笼,光线有些暗淡。
这里停产很久了,因为经常有人维护保养,机器都是干净整洁的,随时可以复产。
往日静谧的作坊,今天有了叮叮当当的动静。
关大匠正在里面拆卸一台机器,
钢坯就是从这台机器通过,最后被挤压成无缝隙的钢管。
就他一个人在忙碌,学徒,手下都不在身边。
盛川宁站在门口,冷冷地看着四周,对里面的动静充耳不闻。
关大匠拆开机器,利用房梁上吊下来的滑轮组,吊起了最核心的几个部件:
挤压圆筒、穿孔棒、挤压杆。
这些都是关大匠亲手打造的,是生产无缝钢管的最核心的部件。
虽然殿下提出了大概的方向,但是他依然耗费了三个月才有了雏形,最后顺利投产却几乎用了半年的时间。
后续在生产中不断修正,单是挤压圆筒就换了三个,挤压杆更是换到了第六代,最后才逐渐完善到现在的样子。
他相信,如果自己和殿下不再出手,整个大明没有人可以复制这台机器。
一侧的推车上放着一个硕大木箱,关大匠敲开了箱盖,
里面躺着三个零件,正是挤压圆筒、穿孔棒、挤压杆。
从外表看,这些和原件几乎一模一样。
关大匠用滑轮组吊起这些零件,安装在机器里。
关大匠扣上外面的几个部件,严丝合缝,完全看不出核心部件已经换了。
关大匠将原件装入木箱,重新钉上了箱盖。
拍着木箱子,关大匠憨厚的脸上浮上得意的笑容。
火枪最难的部件就是钢管,
这些今夜就会装船运走,去殿下的某个地盘发挥作用。
殿下说了,
“如果陛下来了旨意,要求恢复钢管的生产,就是你撤离的时刻。”
相信咱也很快重新见到它们。
关大匠咳嗽了几声。
门口,盛川宁右手在身后比划了一下,表示收到了。
关大匠推着木箱去了后门,钢管作坊重新恢复宁静。
盛川宁又站了片刻,才一摇三晃地冲高炉走去,那里也要重新安排一下防守的士兵,要全部换上自己人,以待不时之需。
开国公府。
常升从凉国公府悼唁回来了。
被陛下派去河南练兵,被陛下召回,再被派出去,
最近这半年,常升一直在奔波的路上。
刚要喘息一口,作为依靠的舅舅没了,常升感觉天塌了。
现在最有出息的外甥又被派去了浙东,淮西勋贵的未来一片黑暗。
常升拖着灌铅一般的腿去了后院,母亲的佛堂是他唯一能获得宁静的地方。
佛堂。
蓝老太君神情低落,眼睛红肿。
唯一的弟弟没了,内心如刀割一般的疼,佛音已经无法平息她心中的痛苦。
看着儿子从外面进来,蓝老太君皱眉道,
“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常升躬身道,
“?儿今天要去浙东,等会儿要来府上辞别的,儿子想等着送他去码头。”
蓝老太君摇摇头,
“他昨天就来过了,今天不会再来的。”
常升愣了一下,母亲怎么如此笃定?
?儿这还是很孝顺,出远门肯定还是要来见姥姥一眼的。
蓝老太君却说道,
“你去你舅舅那吧,去帮着招待一下来的客人。?儿不会来的,咱已经叮嘱了管家,来了也不让进,让他立刻走!”
“娘?”常升十分疑惑,怎么还不让进门呢。
“让他先走了再说。”蓝老太君低声道。
常升明白了母亲的意思,摇摇头,
“陛下不会突然改主意的,?儿没有什么让陛下担忧的,就几个太监跟着。’
说到这,他的鼻子酸了,眼泪差点掉了下来。
舅舅遇害,他才突然明白,过去自己太谨小慎微了,没有及时给外甥置办一些足够的力量。
现在想出力都已经晚了,陛下肯定全方位地监视着?儿。
等朱允?继位,?儿的日子会更难过,极有可能去凤阳守陵,一生没有自由了。
蓝老太君叹了口气,
“阿弥陀佛,希望如此吧!”
管家匆忙进来,
“老太君、侯爷,殿下的船已经开了!”
蓝老太君突然笑了,一瞬间似乎卸下千斤重担,
“佛祖庇佑!乖孙龙入大海!”
常升和妻子对视一眼,神情都有些惊骇,自从开平王去世,母亲还是第一次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
蓝老太君心情大好,抬头问道,
“升儿,你的辞呈写了吗?”
“呃,母亲,儿子还没有考虑好。”常升犹豫地回道。
如果陛下起了杀心,有没有任职都不重要。
昨夜他去凉国公府的时候,?儿已经回宫了。
但是他也听朱寿说了?儿的叮嘱,当时不以为然,陛下屠刀磨的雪亮,岂能轻易放过。
蓝老太君又念了一声佛号,沉声道:
“今天就交上去吧。”
常升有些犹豫,有了兵权,也许陛下会忌惮一些呢?
蓝老太君盯着他,低声怒喝道,
“孽障!你根本没懂?儿的意思!今天必须交!”
常升心中?然,母亲已经很久没发这么大火了,急忙拱手道,
“娘说的是,儿子现在就让手下去写,今天就交给通政司。”
蓝老太君盯着他,
“一次驳回,就写第二次;第二次驳回,就写第三次.....……”
“儿子遵命!”常升不敢再多说,只有躬身答应。
常升走出佛堂。
他多少也猜到了母亲的意思,先做出姿态,让陛下挥刀的时候失去借口,保存实力,等待来日。
至于何谓“来日”?
他已经不敢深想了。
外面的阳光有些刺眼,常升揉揉眼睛,
陛下在上早朝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