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假皇孙 > 262 殿下之心,昭然若揭!

大明假皇孙 262 殿下之心,昭然若揭!

簡繁轉換
作者:花间无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11 11:59:4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朱允?将弟弟送去大本堂,自己也出宫了。

黄子澄病了,今天还在养病。

去了黄府,黄子澄竟然在书房。

朱允?关切道:

“先生正在养病,当以身体为重。”

黄子澄哈哈大笑,中气十足,

“殿下,下官心里高兴,病就好的七七八八了。”

朱允?笑道,

“先生,什么喜事?说来咱也跟着高兴高兴?”

黄子澄笑着问道,“殿下,可知?殿下为何去浙东?”

“皇爷爷说,他是去平倭。”朱允?回道。

他有些心酸。

去平倭,就等于控制了军队,

朱老三已经在文官中有了那么大的影响力,如果再掌控军队,以后自己还有什么希望?

“殿下,朝中武勋众多,打仗得上他吗?”黄子撇撇嘴,不屑地说道。

“那先生以为是为什么?”

“殿下,您赢了!”黄子澄刻意压低了噪音,声音颤抖,眼中满是兴奋。

!!!

?.......了?

我???

朱允?不敢置信地看着黄子澄,自己什么也没做,莫名其妙地赢了?

“先生何出此言?”

黄子澄叹了口气,

“是下官愚钝,其实早该察觉的!昨天马副宪来了,和他一起商议,我们才发现陛下的用意。

朱允?激动了,他的心开始剧烈跳动,几乎跳出了嗓子眼,

“先生快说!”

黄子澄咳嗽一声,低声说道:

“下官以为,陛下欲立殿下,但是又担心?殿下留在京城,利用武勋的力量作乱,这才远远地送去浙东,命卫所看管,远离武勋,远离朝堂。

“朱允?殿下打击蒋琳,其实是为了打乱陛下清扫淮西武勋的筹划。”

朱允?陷入沉思,良久才缓缓点头,

“先生说的是!“

其实,他也早有怀疑,但是他一直被朱允通压着,早已经没了自信,压根没有冲这方面去想。

直到现在听了黄子的分析,他才终于确定,皇爷爷选择了自己。

朱允?激动的眼圈红了,哽咽道,

“先生,终于有了盼头!”

两人欣喜地庆贺了一番,畅想了一番美好的未来。

朱允?这才明白,为何最近官员对他都很客气。

朱允?激动地说道,

“这就太好了!陛下又召回了方先生,以后两位先生在,本王的筹谋无忧矣!”

黄子澄:

自己在京城苦心积虑,没日没夜为殿下筹划,却比不上去了成都,一个月来一封信的方直?

黄子澄的心里酸溜溜的。

他终于确定,殿下更信任方希直。

等方希直进京了,自己在殿下心中第一谋士的位置就没了。

黄子澄咳嗽一声,

“殿下,炼钢作坊要尽快抓住手上。”

“先生,那是朱允?的财产啊。”朱允?有些为难。

他当然眼馋炼钢作坊,大明独一份,每天日进斗金。

去工部观政他就借机去了炼钢作坊,企图控制一部分工匠,间接影响作坊,

可惜被朱允通一顿打脸,铩羽而归。

黄子澄捻着胡子,缓缓道,

“殿下,您手里必须有让陛下在乎的。纯孝已经有了,如果能在朝政上有所表现,就更稳妥了。’

“农政是个方向,但是出政绩有些慢。”

朱允?微微颔首,“孝”有些虚,如果能有实绩,那就太好。

“可是,作坊终究是朱允通的。”朱允?依然有顾虑。

将炼钢作坊拿来,做的再好也是在朱老三的基础上折腾。

黄子澄摆摆手,

“殿下,大明只有一个炼钢作坊,并且和火铳、火枪直接相关。谁掌握了都会影响工部、影响朝廷的军械,这其中的分量不言而喻啊!”

“至于之前的人是谁,谁在乎啊?眼下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朱允?心动了,

“先生......说的是。”

黄子澄微微松了一口气,

必?在希直来之前,做出一点实绩,让殿下知道,咱黄子澄也不是吃素的。

“殿下,咱们今天就好好筹划一下,这次稳扎稳打,一定将炼钢作坊抓稳了。”

日上正午,阳光正好。

关大匠在作坊忙碌了一番,坐马车回家了。

最近他常回家用午饭,没人怀疑什么。

回了家,他先去了书房,

一炷香后,他拎着一个大筐去了厨房,里面都是往来的书信、札记、笔迹。

妻子正在给他准备午饭,看着筐里的东西,并没有惊讶,而是低声问道:

“夫君,要走了?”

关大匠四处看了看,低声道,

“快了,最近别让女儿出门。”

“那咱儿子………………”

“有人带他走,别担心。”关大匠安慰道。

“还需要多久?”

“再撑十天吧。”

妻子撒出炉膛里的柴禾,拿起一把书信丢了进去。

火舌很快包裹了书信,青烟滚滚,

妻子低声叮咛道,

“你这几天注意一点,发现什么不对就不要出作坊。”

关大匠搓搓大手,

“咱没事。你把家里的东西收拾一下,只能带一个包裹,其他的全部丢弃。”

关大匠出去了。

妻子挑动着火堆,不断添加新的书信。

火光映红了她的脸膛。

丈夫掌握了帝国的最高机密,炼钢的技术,家周围早已经没有了正常的邻居,他们也分不清邻居来自锦衣卫,还是其他势力的探子。

就连亲朋都有不少被收买了,要么企图高价收买技术,要么不时来一趟,试图打探点消息。

眼前烧的这些都是很普通的往来,不过是一些日常问候,机密的东西压根不会留下来。

但是,就连这些都要烧掉,避免连累到写信的人。

乾清宫。

朱元璋用过午膳,在周云奇的陪同下,去了御花园散步。

冬去春来,阳光和煦,终于可以走出屋子晒晒太阳。

朱元璋背着手在前面走的很慢,周云奇抱着佛尘跟在身后,侍卫散在四周。

朱元璋的心情很复杂。

大臣们请求立储的奏疏神奇地消失了,淮西武勋的奏疏犹如雪片一般飞进通政司。

武勋的都在清辞,

似乎在一夜之间,他们都看淡了名利,全部要归隐田园。

他们的理由和宋太祖当年如出一辙,全部是“称疾”“请解兵权”。

甚至有的还写明了去向,有的愿意去凤阳去守护皇陵,有的要回老家,

最奇葩的是舳舻侯朱寿,竟然想去崖州。

在大明,崖州是贬官、犯人去的地方。

朱元璋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朱寿去崖州能干什么?

朱寿水师起家,难道就是因为崖州四面环海?

常升的请辞写的中规中矩,理由无非是自知平庸,不堪重任;身体不好;要奉养老母。

朱元璋心中有些矛盾。

全部放过,他有些不放心。

这些人都是尸山血海里趟出来的,在军中都有广的影响力。

放虎归山容易,但是一旦时机到了,老虎择机下山,那个时候再去缚虎,可能就力有不逮了。

可是真的全杀了,理由却不好找啊。

对于武勋,贪腐罪不至死,可是总不能每一个都是谋反吧?

如果蓝玉不死,就是蓝玉谋逆,这些武勋是同党。

可惜蓝玉死了!

该死的蒋琳,竟然隐匿了重要的情报!

朱元璋出了一身细汗,转身回了乾清宫。

在御座缓缓下,指着淮西武勋的清辞奏疏,

“云奇,这些全部送回通政司,驳回。”

不是不同意,而是要挽留,再辞;再挽留,再辞,批准。这是必然的程序。

第一次清辞就同意了,只能说明君臣关系很恶劣了。

更何况,不管杀还是不杀,先拿掉职务也是好事,至少减轻武勋对军队的影响力。

朱元璋戴上老花镜,拿起御笔,摊开了一本奏疏,

“云奇,传兵部尚书、五军都督府大都督。”

一下子去了这么多武勋,他不担心军队后继无人,而是头疼后继的人太多了。

提拨谁,不提拔谁,京城必将迎来一场争议。

朱元璋精神抖擞,选拔总比除名要轻松。

侍卫进殿禀报,

“陛下,长兴来了。”

朱元璋点点头,

“宣”

一个健壮的老将军大步进殿,

“臣长兴侯耿炳文拜见陛下!”

“免礼。”老朱吩咐道,“赐座。”

现在耿炳文是儿女亲家了,自己的孙女要嫁给耿炳文的长子璇。

耿炳文谢恩后,小心地用半个屁股蹭在锦凳上。

朱元璋喝了一口茶,缓缓道,

“这次让你来,是让出一趟差事。”

“?儿去了浙东,咱很不放心他,那里毕竟常年和倭寇打仗。”

“你去一趟吧,陪在他身边,别让孩子瞎胡闹。”

耿炳文急忙起身,拱手领旨,

“臣遵旨!”

耿炳文心中没觉得是多大的事,不就是陪皇孙游山逛水吗,这个让儿子璇去都行。

朱元璋又叮嘱道,

“不能让孩子上战场。他学了武,就觉得功夫了得了,总想去砍几个敌人。你给朕盯紧了。”

“臣遵旨!”

“不会太久的,一年半载的就该回来了。”

“臣遵旨!”

“看着他,别对卫所、地方的政务指手画脚的。”

“臣遵旨!”

“耿卿,你要盯紧了,孩子太不像话就捆起来,押回京城。你是江都的公公,?儿是江都的弟弟,你管束他还是可以的。”

“呃,臣惶恐!”耿炳文心中打了个突,

他的额头渗出一层冷汗,终于明白了陛下的意思。

这次去浙东不是陪玩,而是监视朱允通的,不许朱允?插手地方的军政,一年后回京。

为何是一年?

因为那个时候储位已经安定了,即便回来也翻不出花来。

耿炳文出了一身冷汗,头垂的更低了。

“朕命令你看住他,你怕什么?朕给你一道旨意带着,捆他的时候拿出来,让他知道,是朕下的旨!”

“臣......臣遵旨!”

“出了问题,唯你是问!”朱元璋的口气变得严厉。

“臣一定遵照陛下旨意去办。”耿炳文的满头大汗,愈发地惶恐。

“回去收拾一下,明天一早出发。”

“臣遵旨!”

“退下吧。”

“臣告退!”

耿炳文恭敬地退出了大殿,暖风轻拂,通体生寒。

拖着沉重的脚步,耿炳文走向午门。

去了浙东,什么时候捆人?

显然是?殿下不满储位旁落,要闹事的时候。

陛下唯恐浙东的地方官员将领镇不住通殿下,才派了自己这个侯爷去,还拿着陛下的秘旨。

耿炳文的脚步十分沉重,没想到自己会接到这个旨意。

为什么陛下不派别的勋贵去?

如果是蓝玉一系的,肯定和通殿下一起造反了。

如果是曹国公李景隆,可能镇不住殿下,反而被殿下给捆了;

如果是魏国公徐辉祖,徐家和燕王是亲戚,而殿下和燕王关系很差,陛下担心徐家公报私仇。

数来数去,也就自己最为合适。

可是万一自己将朱允通捆了,以后该如何面对大儿子、大儿媳妇?

暮色沉沉。

夕阳西坠,江面上金鳞点点。

渔舟唱晚,很多船只陆续开始靠岸,

受夜间照明、信号的影响,行船有诸多不便,

长江中间的航道渐渐空了下来,只有少数快船还在航行。

朱允通的座船没有丝毫停歇的意思,扯了满帆,劈波斩浪,趁着航道变得畅通,速度反而更快了。

副千户董云峰站在船首,眺望前方,心里竟然有点激动。

前面是一个十分繁忙的码头,很多船只正在靠岸。

那是镇江府的码头。

在江上不停歇地跑了一天了,殿下该停下歇息了吧?

殿下一路都很安静。

据前面的将士说,殿下大部分时间是在看书,偶尔上甲板透透风,对士兵很亲和。

但是殿下要求也很细致。

严令士兵吃脍、生虾;严禁喝生水。

前者还好解决,不过是嘴馋,忍一忍就罢了。

可是烧开水就需要大量煤炭、柴禾。

黄云峰本以为这个命令会半途而废,没想到中午就有补给船送来大量蜂窝煤。

送补给的船只,云峰很眼熟,那是昔日许家船队的。

他只能暗暗叹息,殿下可以调拨的船只竟然如此之多,补给竟然如此之迅速。

镇江府码头,大部分船只都在进港,

只有很少的船在离岗,其中就有一艘二层的豪华巨舰驶离码头,竟然朝船队的前方超过去。

巨舰经过,掀起的波浪让云峰的座船剧烈地晃动。

云峰暗暗摇头。

这家船东好不晓事,竟然敢超了殿下的船队。

看不见船上挂的龙旗吗?

不过殿下收走了他的指挥权,他只能装看不见了,就看殿下座船的反应吧。

巨舰快速地远去,董云峰意外地发现,船队丝毫没有停靠的意思。

前船的船尾,旗官正在打旗语:

“继续前行!”

!!!

云峰懵逼了。

再走天就黑了!

前面也没有合适的码头停靠这么多的船只。

还有补给怎么办?

没人回答他的疑问,船队继续航行,董云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船队与一个繁忙的码头擦肩而过。

董云峰急的跳脚,自己的奏疏还要送上岸呢,这下怎么办?

他急忙招手叫来一个传令兵,

“去前面请示殿下,本将的奏疏要从镇江府上奏朝廷的。”

黄云峰在甲板上急的来回踱步,

停船、落人、补给,都必须经过殿下的准许。现在殿下只允许前行。

殿下太霸道了!

董云峰心中塞满了怨气。

传令兵下了小船去了。

盏茶时间,小船回来了,

“嘉千户,殿下吩咐,奏疏可以交给公孙内官,又内官派船送去镇江府的驿站。”

董云峰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交给太监,就是等于交给了殿下啊。

可是自己得奏疏不能让殿下看的!

奏疏写的太详细,将朱允通殿下的种种霸道行径全都写上了。

如果被殿下知道,自己还能活着抵达浙东吗?

黄云峰正在纠结,是不是等夜里派人偷偷上岸,

他突然注意到,从镇江府的码头涌出一个船队,和坠在后面的补给船一模一样的船型,

船队都满载了物资,慢慢吊在了他们船队的后面。

而之前跟随在后面的快船,有些空船快速离开船队,鼓满了帆,向前冲去,看来他们要赶赴下一个码头准备补给。

董云峰明白了,殿下这是在接力,不断有补给船在前方码头装满补给等候,不给船队停靠的借口。

云峰彻底死心了。

殿下算无遗策,连如何补给都想好了,显然更是想好了如何避免他们与朝廷联络。

可是殿下为何如此做?

切断了他们和朝廷的联系,对殿下有什么好?

!!!

黄云峰不由地打了个寒颤,心中似乎想到了什么。

傍晚的江风有些凉。

他转身进了船舱,刚才写的奏疏要好好修改一遍,重新誊抄。

殿下平易近人,一路关切将士们的健康,体恤将士们的饮食,这必须让陛下知道。

足足过了半个时辰,天色已经变的暗淡,夕阳已经消失在西天。

黄云峰终于将奏疏修改完工,交给了亲兵,

“送给公孙内官。”

他知道这份奏疏最终要经过殿下的审阅,但是他顾不上太多了,至少要确保奏疏交上去。

~

朱允?在甲板上转悠了一圈,去了书房。

镇江府的补给船不仅带来了食物,还带了京城的情报。

朱允?亲自翻译了一遍,

陛下一早就下了一道秘旨,召凤阳中卫指挥使宋忠进京。

朱允?将情报放在烛火上烧了。

蒋?下狱,锦衣卫即将迎来新的指挥使。

宋忠来了,就是给蒋琳送终的。

宋忠之前曾经担任锦衣卫指挥使,后被御史弹劾才被贬斥去的凤阳。

据说此人性格宽厚,京城的官员将迎来一个宽松的时期。

天色渐暗。

船队挂出了灯笼,犹如一条闪烁的光点,沿江快速东去。

董云峰看到的那艘豪华的双层巨舰,在前面打了旗语,周一沙看到后,急忙进书房禀报,

“殿下,您的座舰在前面打旗语,示意可以停靠。”

朱允通微微颔首,

“传令,停靠!士兵可以下船活动,在岸上用晚饭,之后上船继续出发。二沙,你带亲兵维持秩序。”

士兵一天都在船上,空间狭小,长时间不下船容易让士兵躁动,有必要让他们下去活动。

~

天彻底黑了下来。

船队缓缓减速,最后在一处江堤停了下来。

周二沙挑选了一个百人队,提前上岸维持秩序。

士兵们依次上岸,在江堤上放风,补给的快船趁机开始给各船只分发补给。

伙夫开始准备晚饭。

在船上坐了一天,现在众人的情绪都很好,

江堤上炊烟袅袅,很快飘起了饭菜的香味。

补给很丰盛,士兵今晚有肉吃,江堤上不时传来士兵的欢呼声。

董云峰也登上岸了,在江堤上缓缓散步。

他注意到,在镇江府看到的那艘双层的豪华巨舰,竟然就停靠在前面不远。

就在他疑惑的时候,巨舰上走下一队士兵。

黄云峰仔细数了数,竟然是一个百人小队。

等对方走近了,董云峰注意到,每个士兵都十分彪悍,带着肃杀的气息。

这是精锐小队!

每个人都穿着皮甲,背着一杆火枪,左腰挂着军刀,右腰间还佩戴一把短枪,

嘶!

竟然一人双枪!

太奢侈了!

董云峰羡慕的口水都要掉下来了,

自己是个副千户,可是连火枪都没摸过。

百人队径直来到朱允通身边,齐刷刷地敬了军礼。

为首的百户正要禀报什么,被朱允?摆手打断了。

董云峰心中明白了,这是殿下的亲随。

只是这些人为何不在京城一起出发,为何要在镇江府才跟上?

不过,看着他们的火枪,董云峰就明白了。

如果在京城出现,陛下绝不会让他们离开的,这么多火枪,全都是违禁品!

陛下知道了,会第一时间派京营包围这个百人队,下了他们的武器。

殿下只怕也没有好下场!

黄云峰不敢深想了,转头装作没看见,他颤抖的双手完全出卖了他心中的恐惧。

殿下之心,昭然若揭!

他扫视自己的五百名士兵,心里盘算,如果猝然发难,能拿下殿下吗?

五对一,有希望!

但是考虑到火枪,云峰彻底死心了。

有这么多杆火枪,自己人就很被动了。

何况自己的五百人不敢对殿下动刀子,但是殿下却不会手下留情。

武力对决,己方完败。

黄云峰决定了,等夜深了,偷偷派小船返回镇江府报信,自己不能被动地绑在殿下的战车上。

自己有前途,京城有家人!

士兵们饱餐一顿,

队登船。

经过不到一个时辰的休整,士气明显改善了很多。

黄云峰仔细观察殿下的动静,

他发现火枪队分散开了,只有二十人重新回了双层巨舰,其他人分散去了公孙虎带领的补给船。

殿下白天的那艘四百料的座船,现在继续在最前面,依然是首船。

首船周遭都挂满了气死风灯,桅杆上也吊了一串,犹如一个行走的灯山,将四周照的亮如白昼。

黄云峰相信,远在十里之外的船只,也能看到这座灯火辉煌的大船,及时避让。

而殿下却上了双层巨舰。

显然,这是殿下新的座舰。

董云峰心中暗叹,殿下到底有多少暗藏的实力?

单是这艘巨舰的造价,就不是一般王公贵族能承受的,何况每天养船的花销。

黄云峰正要登上自己的座船,现在看自己三百料的座船,灰蒙蒙的像一只土鸡。

周二沙快步过来,

“董千户,殿下请您过去喝茶。”

董云峰微微颔首,

“内官请!”

跟在周二沙身后,董云峰跟着上了双层的豪华巨舰。

夜风习习。

月光皎洁。

二层的甲板上,朱允通已经坐在了安乐椅上。

一旁有待女在沏茶。

陛下送的宫女都留在了首船上,这里的都是别院的侍女。

董云峰上前拱手施礼,

“**......“

朱允?懒洋洋地摆摆手,打断了他话,

“坐,喝茶。”

黄云峰谢过,地上已经摆了一个蒲团,

他急忙上前盘腿坐下。

夜间静谧,

船队破浪的声音十分清晰。

不知从哪里飘来一股淡淡的香,十分好闻,云峰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

侍女摆上茶盏,安静地跪坐在一旁沏茶。

朱允通和董云峰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主要是殿下在问,董云峰负责回答。

几杯茶的功夫,云峰已经将自己的履历、家乡、族人交代了一个底掉。

“你杀过鞑子,打过西番,积军功升任副千户,”朱允通微微颔首,赞许道,“是个为国征战的好兵!是条好汉子!”

董云峰急忙拱手谦虚,

“殿下过誉了,不过是厮杀汉的本分罢了。”

~

突然,

江面上传来尖利的呵斥,

“停船!”

朱允?皱眉道,

“怎么了?”

黄云峰急忙起身,

“殿下,末将去船边看看。”

“去吧。”朱允?捏着茶杯同意了。

夜色中,云峰探出头,借着船队的灯光,他隐约看到,一艘小船正贴着岸边企图偷偷地逆流而上,却被公孙虎看到了。

小船有六名水手,对公孙虎的命令置若罔闻,开始拼命划船,小船快速地向上游而去。

啪!

一艘快船上闪过一团亮光,枪声在江面上回荡。

接着小船里传来一声惨叫。

两艘空下来的快船已经扑了过去。

公孙虎再次大喝,

“马上停下!”

小船立刻停了下来,被江流冲击,在江面上打转,眼看要翻了。

一艘快船搭了上去,甩了一个搭钩,勾住了船尾,然后快船带着小船回了船队。

黄云峰明白了,快船上的火枪手,就是协助在船队之间巡逻的。

公孙虎的手下逮捕了小船上的水手。

朱允?很快接到了公孙虎派来士兵的奏报,

“殿下,他们是奉一个小旗屈二堂的命令,去镇江府送一份密折。”

朱允?叫来云峰,

“去把小旗屈二堂叫来。”

黄云峰明知这个小旗凶多吉少了,但是他不敢怠慢,急忙命亲兵去拿人。

时候不大,一个相貌普通,个子矮小的士兵被带来了。

屈二堂脸色苍白,上前拱手施礼,

“小旗屈二堂屈二堂拜见殿下。”

朱允通缓缓问道,

“董千户,本王的谕令,你传下去了吗?”

朱允通上午刚出发的时候,就下了三杀令。

黄云峰急忙拱手道,

“殿下,殿下的谕令当时就晓谕全部将士了!”

朱允?点点头,

“一沙,你来行刑!”

屈二堂吓得脸色蜡黄,急忙大叫,

“殿下,小的是锦衣卫的密探,必须将密奏送出去的。”

董云峰不由地瞪大了眼睛,这贼竟然是锦衣卫的人?

现在表明身份,是想让殿下饶他狗命吧?

黄云峰有些厌恶瞪了他一眼,他过去肯定也写过自己的密奏,不知道是如实写的,还是夸大了。

朱允?端起了茶杯,丝毫没有理会。

周一沙上前将屈二堂拖到船舷旁,丝毫不理会他的求饶,一刀枭首。

黄云峰转过头,没有去看,

傻子都知道,密探是要上报给陛下的。

王公大臣遇到这种人,都会装不知道的。因为知道了除了彼此尴尬,他们拿密探毫无办法,那是陛下的狗,打狗还要看主人呢。

可是殿下竟然如此干脆地给杀了!

这么不给陛下面子的吗?

黄云峰的心里拔凉拔凉的,殿下这是要.......

他不敢再想了,只是在心中取消了夜里的行动。

殿下防守的太严密了,他不敢拿自己的脑袋去冒险。

先忍着吧,跟着殿下走,看路上还没有传递消息的机会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