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假皇孙 > 253 乾清宫的寒意

大明假皇孙 253 乾清宫的寒意

簡繁轉換
作者:花间无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11 11:59:4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日上三竿。

秋日和煦,微风轻拂。

蒋琳走出了锦衣卫衙门。

昨夜,房元化死了。

蒋?拍拍胸口的一叠纸,那是房元化记录的和方义见面的次数、交谈的内容。

有心人看到内容,就会明白这个记录的可信性。

虽然案子大部分不是锦衣卫破的,但是终归解决了。

刚才来了圣旨,革去了他的指挥使的职位,但是命令他戴罪留任。

蒋琳虽然有些尴尬,但是只要权力还在,乌纱帽还会回来的。

他没有骑马,一夜没睡,他只想晒晒太阳,慢慢走回家。

路过一个街口,他竟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刚从一个铺子里走出来。

蒋琳忍不住笑了,昨晚还为了这位忙了大半夜呢。

他急忙快走两步,上前拱手施礼,笑吟吟地问候,

“下官拜见二殿下!”

朱允?有些厌恶地扫了他一眼,受文官的影响,他一点也不喜欢蒋琳。

“好!”

他只是冷冷地吐了一个字,就带着方义走了。

方义却心中有些紧张,蒋琳看他的眼神,似乎带着一种威胁,犹如毒蛇一般,自己似乎成了一只无助的青蛙。

看着朱允?上了马车,蒋琳继续晃晃悠悠地向前走,心里美的很。

朱允?的把柄就是一个炸弹,拿的时候不对,只会将自己炸死。

但是现在两个皇孙争储,如果适时拿出来,相信殿下会大出血的。

路过街边的小吃摊,蒋琳突然起了童心,随手拿了几个包子,边吃边走。

往常这种小吃他会十分嫌弃,都不会正眼看一眼的。

小贩陪着笑脸,看着他走远了,压根想不到要饭钱,甚至压根都不会再提起,刚才就是一个幻觉。

蒋?回到院子,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太困了!

他只想美美地睡一觉,

刚在书房坐下,吩咐丫鬟送来茶水,管家就跟着来了,

“老爷,家里的铺子、作坊最近一直被兵马司针对,近期收益大幅下降,甚至中城的铺子都没有客人了。”

蒋琳吃了一惊,当即跳了起来,

“怎么回事?没让咱们的人去吗?”

管家哭丧着脸,

“老爷,去人了,还打了几架,但是咱们的人少,不占上风。”

???

竟然敢和锦衣卫打架?

蒋琳缓缓坐下,兵马司的兵什么时候这么有胆气了?

这里面有问题!

“你没去找他们的指挥?”

管家躬身道:

“老爷,小的去找他们指挥了。五个城的指挥,小的都一一去找了。

“可是去了衙门见不到人,小的在路上拦截了,他们就推脱说去查,是手下的人误会了。”

“可是,之后兵马司的士兵还是去闹,甚至都有百户带队了。

蒋?皱眉道,

“你蠢啊?这肯定有人指使!没去找他们洪指挥使吗?”

管家继续解释道:

“老爷,小的去找兵马司的熟人打听了。有人私下说了,是通殿下身边的一个内官下的命令的,直接给的名单。”

“据说,那个内官还经常去现场检查,咱们的店铺要是生意好了,他就去那个城的兵马司闹。””

蒋琳连连点头,这就解释的通了。

只有皇族才有这么大权力,让五个城的兵马司来打他蒋?的脸。

蒋?的好心情已经不翼而飞了,心里糟糕透了。

挠挠发臭的头发,他无奈地说道:

“你去告诉夫人,让她去拜访殿下别院的许氏女,记得带上厚礼。”

只能低头了,生意还是要做的。

管家提醒道:

“老爷,许家投靠通殿下的时候,拜访许家的是一位您的一位如夫人。”

蒋琳摆摆手,

“上次去的是许家,这次去的是殿下的院子,不一样的。”

戈江茶楼,朱允?和老钱相对而坐。

假钞案终于破了,朱允?现在浑身轻松。

老钱有些惭愧,

“殿下,昨天拦截房元化的人,几次都失利了。房元化似乎想到了会失败,在城里准备了不少窝点。”

朱允?摆摆手,

“房元化这种,抓到了也是烫手山芋。锦衣卫抓了他,其实也为难的很。”

“这厮太惜命了,他没跑出京城,就该考虑给自己一个痛快了。”

老钱拿起茶壶,给朱允通斟了一杯茶,

“今天早晨,属下接到了线报,昨夜房元化伤重,死在了诏狱。”

朱允?点点头,

“他不死才有问题。”

房元化在锦衣卫多年,不可能不知道锦衣卫的一些烂事,蒋琳不会让他好好活着上刑场的。

房元化一死了之,可是他的家人就倒霉了,被判去了东北的铁岭卫受苦。

朱允?捏着茶杯,

“房元化和朱允?有勾连,蒋?应该有所耳闻,不知道这次会不会捏着这个把柄。”

老钱疑惑道:

“殿下,蒋琳不会蠢到去投靠朱允?吧?”

朱允?摇摇头,“除非他真的想死。锦衣卫指挥使这个位置,必须对陛下忠心不二才行。”

“殿下说的是!”“

朱允?喝了一口茶,放下茶杯,慢悠悠地说道:

“老钱,房元化不过是锦衣卫的千户,那点权势能掀起这么大的风浪?”

“一个千户啊,在京城这种四处都是密探的地方,竟然控制这么多大户,神不知鬼不觉地搞了假钞,”

“本王总有些不相信。”

“可是又没有线索指向其他人,甚至连疑点都没有,现在的证据都指向房元化。”

“如果这厮的背后还有大佬,那隐藏的就太好了。”

老钱回道:“殿下,属下也曾有过这种怀疑。但是根据现有的情报,房元化的背后没有其他势力了,除了倭寇渡边熊太郎。”

“殿下,还需要深入追查吗?”

“有了官府的各种审讯笔录,说不定能找到蛛丝马迹。”

朱允?摆摆手,

“不用了。这个案子就这么过去吧,没有再深究的价值了。”

~

老钱又提到,

“殿下,因为蒋琳一直盯着许家的快船,给琉球运送物资的已经换了船只,这次更加隐蔽。”

朱允?微微颔首,

“你看着办。许家的船被锦衣卫盯上了,以后只能做正经生意了,这种违禁的不要用他们了。”

他喝了口茶,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陛下明旨沿海的卫所,要对付渡边熊太郎,不仅要求沿江的卫所注意搜寻这厮的行踪,还下令严查长江口来往的船只。”

“老钱,咱们的船只会有问题吗?”

老钱询问道,

“殿下是担心咱们的船只被查了?”

朱允?点点头,

“咱们的船违禁品太多了,铜钱、钢条、大米、铁锭......还有丝绸、茶叶、瓷器之类的,随便一艘都是问题啊!”

“沿途的那些卫所可靠吗?”

老钱连连点头,

“殿下放心,合作了这么久都没有出问题,不会因为一个旨意就出大乱子。”

朱允?见他说的笃定,就没再细问,

“如果有麻烦,第一时间就告诉本王。”

老钱躬身答应,又说了一个消息,

“殿下,锦衣卫最近在增派人手,暗中盯着京城的勋贵,尤其是凉国公府,不仅国公府被人盯着,就连国公府的铺子,庄子都有动静。

朱允?微微颔首,

“咱知道了。”

自从太子去世,老朱清理淮西勋贵的心思就没变。

这个问题,目前看无解,只能拖一天是一天。

总有一天会爆发,但是朱允通希望中间的时间尽可能延长,给他更多的准备的时间。

毕竟面对的是千古雄主,他从不认为随便一次碰撞就能让老朱改了主意。

朱允?喝了口茶,缓缓道:

“老钱,琉球那边既然已经彻底占据了,咱们就要行动起来。”

“你给张庆松去信,就谈两件事。”

“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造船!造船!还是造船!要疯狂地造船!”

“鼓励民间兴建造船厂,官方出钱采购,对造船厂实行大幅度的免税措施。

琉球在大海之中,一旦起兵,就必须有大量的海船负责运输士兵和辎重。

现在有了大量沿海去的工匠,造船不缺乏工匠,

现在官府如果刻意引导,造船业很快就兴旺起来的。

“第二件事,就是人口。”

“从沿海引导人过去,尤其是出现天灾之后的流民,可以大规模引进。”

“沿海的卫所有些是咱们的人,名单本王给你了,就和这些卫所合作。”

“不要心疼钱,但是要注意隐蔽,不要被朝廷的人发现了。”

老钱犹豫了一下,建议道,

“殿下,如果朝廷已经事不可为,不如早日离开中原,去了海外您就是皇帝,何必在这苦苦挣扎?”

朱允?苦笑道:

“本王现在就走,琉球需要的工匠、人口、粮食,就会立刻被朝廷彻底掐断。”

“本王多支撑一段时间,琉球就能多积累一些家底。”

“还有,有本王在,陛下对淮西勋贵动手就不会那么早,毕竟是凉国公是本王的亲戚,陛下多少会给本王一点面子。

“如果本王现在就走了,明天陛下就会清扫武勋。”

虽然朱允?打定了主意,老朱不给,那就自己去拿。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需要实力。

自己白手起家,正处于积蓄实力的阶段,兵力,武器都需要储备,尤其是兵力。

现在琉球的兵力,满打满算能有三千精锐,拿着火枪可以横扫群岛,

但是,这点兵连一个省都攻打不下来。单是福建沿海的卫所,兵力就有近三万人。

还有琉球的兵工厂、冶炼作坊、炼钢作坊,全都在建设之中,全都没有开始投产。

老钱拱手称是:

“殿下考虑的十分周全,是属下鲁莽了。”

朱允通沉吟了片刻,又叮嘱道:

“咱们的情报力量比较有限,从现在开始,除了京城、北平府,还有沿线的情报传递的驿站,其他的都可以维持现状,甚至可以暂时收缩。”

“重心向东部沿海转移,甚至高丽、倭国要开始布局了。”

“以后每个月底,要分别做一个关于沿海卫所和倭寇的简报。”

老钱拱手道,

“殿下,属下已经沿着松江府开始布局了,因为生意上的需要,高丽已经有了眼线。”

朱允?很满意,连连点头赞赏,

“你做的很好!”“

老钱虽然不是战略型的人才,但绝对是一个优秀的情报头子。

虽然现在有了于阿婆帮助收集情报,但是她的情报只能作为老钱的补充。

正事说完,朱允?捏着茶杯,叹了口气,

“靖宁侯叶升竟然死了,你听说了吧?”

在诏狱看到的时候,叶升还很有精神,去凤阳就已经需要搀扶着走路了。

被下诏狱,被夺去爵位,被免去一切职务,他的精神被彻底击垮了。

朱允通以为他远离朝堂,在凤阳修养一段时间,身体还能康复的,没想到人竟然没了。

雄狮一样的军中大佬,无声无息地在凤阳去世,

邸报上一句都没有提及,朝廷似乎彻底遗忘了这个人。

“殿下节哀!”老钱解释道,“信国公府的眼线来了信,属下已经知道了,正准备上报给殿下的。”

“殿下要派人悼唁吗?”老钱又询问道,“一直有锦衣卫盯着叶府呢。”

朱允?轻叹了一声,

“还是要派人去的,本王从别院派了一个管家。凉国公派去的是他的一个义子。”

~

用过午膳,朱允?出了茶楼。

阳光偏西,已经未时了。

微风撩起袍角,已经带着深秋的丝丝凉意。

周一沙低声道:

“殿下,陛下刚下了旨意,蒋琳革职留任。”

“知道了。”朱允?翻身上马。

他对谁当锦衣卫的指挥使并不感冒,谁当指挥使也都是老朱的一条狗。

老朱不会轻易更换指挥使的,还有淮西勋贵等着蒋琳去出力呢。

朱允?轻挥马鞭,

“去炼钢作坊。”

近期忙着假钞案,一直没有去看看。

前行不远,朱允看到中城兵马司的人围了一个店铺,正在和店家争论。

士兵堵住了大门,店家完全没有办法做生意。

这是蒋琳名下的店,据说之前生意挺好。

朱允?直接纵马过去了,

兵马司的士兵做的很好!

周二沙笑的很开心,

“五个城的将士都很不错,不亏咱给的钱。

朱允通转头问道:

“你都怎么给的钱?”

周二沙大咧咧地回道,

“殿下,您不是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吗?咱就看铺子的经营情况,没有生意咱就赏钱,一个小兵一百文,小旗二百文,总旗三百文,百户五百文。”

朱允通算了一下,不由地吓了一跳,一天就要至少三十贯的花销!

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预算果然就控制不住了。

幸好事情办的还行。

朱允?催马前行,默认了周二沙的花销。

花不了几天的钱了,很快就会顶不住来求饶的。

别院。

廊下,许小棠拿着剪刀收拾花草。

天气转凉,有些花草要进暖房了,她要修剪多余的枝叶。

“小姐,”她的贴身侍女拿着一个名帖来了,“锦衣卫指挥使的夫人要见您。”

许小棠扫了一眼洒金的名帖,揶揄道:

“这是前指挥使夫人了吧?”

陛下的旨意风一般传遍京城,蒋琳现在是革职留用。

看蒋夫人的意思,蒋琳要服软了?

蒋?折腾许家的船队,殿下收拾家的生意,有来有往罢了。

这才几天,蒋家就受不了了?

家底还是太薄了啊!

许小棠吩咐道:

“你先派护卫去问问殿下,见,还是不见?如果见,哪天见合适?”

“你再派人去一趟我在河边的那个院子,简单收拾一下,如果要见,就去那里吧。”

乾清宫。

朱元璋召集重臣开会。

他拿出一份厚厚的奏疏,招呼户部尚书赵勉,

“赵卿,你看看这份奏疏。”

周云奇将奏疏送了下来。

赵勉急忙起身接过,很快从头到尾翻了一遍,不由地惊讶道:

“陛下,?殿下的这份建议太有见地了!”

“自从假钞案爆发,臣就日思夜想,如何让宝钞更难复制,但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方案。”

“殿下的奏疏犹如醍醐灌顶,臣茅塞顿开。”

重臣们都支起了耳朵,殿下又说了什么?

竟然又是和假钞案有关的,案子不是破了吗?

赵尚书这马屁拍的,犹如山响啊!

朱元璋微微颔首,

“你读一遍。”

赵勉捧起奏疏,大声读了起来。

朱允?上奏疏,建议改进宝钞的工艺。

一个是提高工艺,从现在单一的浅青色,改成三色套印。具体用哪些颜色,建议让宝钞提举司做一个妥当的方案;

第二个是增加暗记,现在朝廷的工匠有精通微雕技艺的,可以在宝钞的某个地方印上微雕的图案。

第三个是添加序号,一张宝钞一个序号。宝钞提举司应保存这些序号,验钞的时候可以作为对照。

第四个是设立回收宝钞的“倒钞库”,负责兑换、回收破损严重的宝钞。

第五个......

当赵勉读完奏疏,大殿里鸦雀无声,重臣都陷入思索。

工部尚书秦逵经常和工匠打交道,他也最先有感悟,

这个奏疏的建议可行!

他最赞同前两个建议,如果推行下去,宝钞的造假的成本就会大幅提高。

但是三色套印、微雕朝廷完全可以做到,但是技术难度极高,民间难以模仿,这种技术的护城河才是最好的防伪。

过了片刻,朱元璋咳嗽一声,

“诸卿以为如何?”

赵勉第一个拱手道,

“陛下,臣以为?殿下的建议十分可行!”

秦逵更是立刻跟进,

“陛下,臣附议!”

之后就是一片“附议”的声音。

督察院的马和安想反对,可是一条像样的反对意见都没有想出来,脑子空空如也。搞技术不是他擅长的领域。

见大部分重臣都表示支持,朱元璋微微颔首,

“那就由户部的宝钞提举司根据这份奏疏,做一个详细的方案,之后咱们再议。”

其实,老朱心中也没有更好的方案。

假钞案昨天才破,他本来想今天小朝会的时候询问重臣,宝钞是否要改进。

没想到朱允?早晨请安的时候,就递上了奏疏,方案准备十分齐全,看过后,老朱的心中已经十分赞同了。

现在重臣们也通过了,那就按照奏疏推行就可以了。

赵勉急忙拱手领旨。

看着重臣赞许的态度,老朱心中有些失落,

其实他的手下还压着一份奏疏,是朱允?上的,

奏疏先抨击了假钞贩子的可恶,给朝廷造成的损失,后面提了一些建议,希望从律法上堵上造假的漏洞。

有些建议十分中肯,但是和朱允通的这个奏疏比,实用性就差了些。

朱元璋注意到,蓝玉一语未发,一直稳稳地坐着。

搁在往常,蓝玉早就第一个起来拥护了。

但是今天他变得沉默了很多。

“蓝玉,你怎么看?”

他的话让重臣都很意外,不是已经通过了吗?

众人纷纷看向蓝玉。

蓝玉淡定地拱手道:

“臣谨遵圣谕!”

老朱看了他一眼,没有继续再追问,转而继续了下一个议题。

蓝玉也继续沉默。

但是重臣们却从中感到了一丝寒意。

蓝玉听着众人讨论冬天边军的粮草供应问题。

搁在往常,涉及他的领域,乾清宫谁也没他嗓门大。

但是今天他没有说什么。

殿下一再劝他要低调,沉默是金,他之前有些不太在乎。

可是在奏疏被陛下屡次驳斥后,尤其是叶升的出来,他终于醒悟了,听了殿下的规劝。

无论如何,自己都要稳住,自己只要活着,就能给殿下提供支持,陛下选择朱允?就会有所顾虑。

如果不是军职所在,他今天甚至都不想来上朝了。

刚才陛下突然的发问,蓝玉更觉得心寒,陛下对淮西勋贵的厌恶已经无法掩饰了。

夕阳西下。

炼钢作坊,高炉正在出钢。

钢水如火红的岩浆,工匠忙碌有序。

朱允通远远地观看,只有关大匠在一旁陪同。

周一沙、周二沙远远地警戒,不许别人靠近。

朱允通低声道,

“耐火砖的烧制再次失败了。”

琉球需要建造一个炼钢作坊,可是卡在了耐火砖上。

关大匠疑惑道,

“又失败了?方子咱调整了啊。”

殿下没说,在哪烧制的耐火砖,他也没有问。

上次殿下送来一块烧废的耐火砖,他看出了问题,调整了配料。

朱允?摇摇头苦笑道,

“本王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如果不是需要的量太多了,竟然要三万多块,他就让关大匠在京城烧制,然后运送过去了。

关大匠沉吟了一下,

“殿下,属下需要看了废品之后,才能知道。属下估计这次问题不在方子上,也许是温度出了问题。”

朱允?微微颔首,

“废砖也带来了,等会去你公房再给你。”

这件事周一沙他们也不知道,朱允?也没打算让他们知道,只能自己亲自出马了。

出钢结束了。

关大匠低声问道:

“殿下,钢管还不能恢复生产吗?”

朱允?点点头,

“陛下还没有决定生产火枪,他是害怕呢!”

两人边说边聊,朝公房走去。

半路上遇到了别院来的护卫,

“殿下,锦衣卫指挥使的夫人要来拜访许大管家。”

朱允?点点头,

“定三日后,在许大管家的别院吧。”

蒋琳这是被打痛了,来求饶呢。

护卫拱手告退了。

朱允?叫来了周二沙,

“给兵马司士兵的赏钱提高一倍,让他们再狠狠地折腾三天。三天后收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