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假皇孙 > 148 太子惊怒

大明假皇孙 148 太子惊怒

簡繁轉換
作者:花间无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11 11:59:4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天空阴沉。

奉天殿,群臣散朝了。

今天下午没有事要议,朱标将父皇送上御辇,看着御走远了,才直起腰。

朱标抬头看看天,满天乌云,

“又要下雪了?“

派太监去调查朱允的卷宗,已经过去七天了,该有结果了吧?

这七天不断做噩梦,终于要面对现实了。

朱标神情平静,心里却忐忑不安,唯恐得知一个无法面对的现实。

车夫习惯地赶着车向宫外走。

每次下朝后,太子都是要去詹事府议事的。

车厢里,朱标跺跺脚,

“回咸阳宫。”

车夫挥舞鞭子,调转马头。

朱标在书房坐好,

张节送上茶水,朱标就挥退了他。

张节退下后,还屏退了周围的宫人。

很快,一个太监进来了,无声无息,似乎幽灵一般突兀地出现。

“说吧。”朱标淡然道。

心里却十分紧张。

如果真的有疑问,自己是调查,还是糊里糊涂地过去?

如果真的被移花接木了,淮西勋贵岂会善罢甘休,大明朝堂也要沸反盈天吧?

太监躬身道:

“殿下,卷宗主要是有一处疑点,锦衣卫在山崖下发现了马尸,同时发现了一些药农的用品,其中一些和马坠崖的时间很相近。”

“附近发现了的骸骨,其中一具残骸疑似少年的,且坠崖时间也和战马坠崖时间接近。山上也常有少年药农。”

“所以,就有了一个疑问,这个少年郎是谁?”

朱标微微颔首。

卷宗他看了很多遍,这也是他有疑虑的地方。

那个少年药农是谁?

“奴婢去了江宁县衙,看了骸骨。”

“经过奴婢仔细核对,那具骸骨是猪的,且是一只半大猪的。”

朱标:

他想了很多种可能,甚至为此担忧不已。

结果,竟然是头猪?!

他的心中狠狠地骂了一句“直娘贼!”

锦衣卫的那帮番子太该死了!

但是他的心中却莫名地放松了下来,最大的疑点没有了。

太监又说道:

“鉴于存在药农的用具,奴婢又去山下各村去寻访,寻访下来,要么没有药农坠崖,要么坠崖地点不同,且出事的药农都活下来了。”

“奴婢着重寻访了山下的邓家庄,如果有远来的药农,偶尔会在这个村子外的土地庙借宿。”

“庙祝眼睛坏了,只能靠听脚步辨认来人。奴婢去的时候,庙祝已经病的奄奄一息,无法回话。”

“奴婢询问了村长,村长矢口否认有少年药农在土地庙借宿。”

“奴婢即便用了一些拷问的手法,村长依然说没有什么可疑的药农,更没见过什么少年药农。”

朱标点点头,那就是没有了。

其实,当确定那具残骸是猪骨头,后续的调查只是旁证了。

~

太监继续道:

“按照太子的吩咐,奴婢又寻访了陪同三殿下打猎的随从。”

“除了侍卫赵三虎当场自刎,其余的皆被陛下当夜处死。”

“奴婢只能寻访了他们的家人。”

“小韩子的家人曾被太子妃命人投入监狱,后被三殿下救出。小韩子的弟弟在狱中被打断了一条腿,现在三青鸟作坊当管事。”

朱标摇摇头。

太子妃是因为?儿坠崖,迁怒于小韩子的家人吗?

小韩子都被打死了,这又何必呢!

太监又道:

“赵三虎已经结婚,妻子生育了一个女儿。事发后,他的未亡人曾经被人威胁过。”

朱标坐直了身子,神情变得严肃。

威胁?

谁?

为什么?

这里面就有文章了。

太监继续道:

“奴婢询问了周围的街坊,都说是来自宫里的嬷嬷,带着两个侍卫。奴婢又找到了赵三虎的未亡人,据她自己说,是景阳宫的郑嬷嬷。”

“说寻找什么信件,或者赵三虎有没有留下什么话。”

“未亡人说赵三虎不识字,没留过信件,也没有留过话,郑嬷嬷当场甩下四锭银子,共二十两,威胁未亡人闭嘴。”

“未亡人就带着孩子当天搬回了娘家,用这笔银子开了个豆腐坊,勉强度日。”

朱标脸色阴沉的可怕。

这个消息简直就像一个惊雷,镇的他心惊胆战。

刚才短短的瞬间,他想了各方势力,就是万万没想到竟然是太子妃的人,

“确定是郑嬷嬷?”朱标确认道。

太监躬身道:

“奴婢查询了东华门的出入记录,当日辰末郑嬷嬷带随从出宫。大约午正回宫,是受伤抬回来的,据调查,是她在开国公府,触怒了三殿下,被三殿下命令手下摔伤的。”

朱标算了时间,绝望地发现,郑嬷嬷确实有足够的时间去做事。

太监又继续道:

“不过奴婢没有去找郑嬷嬷核实,所以严谨地说,是和郑嬷嬷很相似的一个人。

朱标心中苦笑不已。

时间对的上,也带了随从。赵三虎的未亡人还认出来了。

不是郑嬷嬷,那还能是谁?!

朱标点点头,沉声道:

“你继续。”

太监继续向下说道:

“奴婢调查了其余的随从的家人,他们的生活还是按照原来的样子,没有任何变化。”

朱标沉重地点点头,

“咱知道了,调查的所有记录都放着吧。”

太监双手奉上一个蓝布包裹,

“太子,都在这里了。”

“嗯,给你三天假!去账上取二十两银子。”朱标吩咐道。

“奴婢谢殿下赏!”

太监告退了。

朱标看着蓝布包裹,心里却无比沉重。

赵三虎......自刎

信件......威胁......

*......

封口银子......

将小韩子的家人丢进监狱

所有这些串在一起,让他不寒而栗。

莫非,

?儿的坠崖不是意外?

朱标又惊又怒,心里怒火翻腾。

太子妃原来一直在贼喊捉贼?

朱标静坐良久,才拎着蓝布包裹去了偏殿。

烧水的太监、宫女纷纷跪下迎接,朱标将包裹递过去,

“烧了。”

一个太监上前双手接过,宫女捧来一个火盆,将包裹直接放了上去。

火苗跳动,浓烟冒了起来。

朱标在门口静静地看着,一语未发,脸色阴沉的可怕。

宫人都战战兢兢地站立一旁,忍受着呛人的烟雾。

终于,火苗没了,浓烟也没了,

朱标亲自上前,用火钳子拨弄开,里面还有很多没有烧透,火苗再次跳了起来。

朱标很有耐心,直到所有的残片全部烧尽,全都变成了灰烬,他才吩咐宫人,

“端出去倒了。”

看着宫人倒出去,用水冲了余烬,朱标才走了。

张节迎上前,

“殿下,大本堂要放学了,今天还招两位殿下来吗?”

朱标摆摆手,疲倦地说道:

“今天就算了,让他们放松一下,这几天他们都很紧张。咱去詹事府。”

大本堂放学了。

朱允?踩着滑板,和朱植、朱权挥手告别,径直回了长安宫。

回宫简单收拾一下,换了便服,朱允?命宫人牵来骏马,他要出宫一趟。

自从上次被朱标训斥,已经接连七天没能出宫了。

每天放学都被太子叫去咸阳宫或者詹事府,要么询问在学堂的表现,要么考校学业,有时候还要帮着抄写一些奏疏之类的。

今天得抓紧,再晚一点说不定咸阳宫的太监就来了。

蓝九和派人来送信,张庆松已经出狱了,十分感谢殿下的救命之恩。

朱允通也着急见见这个人。

越着急越有事,宫人不断请示各种事项,朱允通一边忙碌一边回复,

最后干脆推开所有事情,跳上了战马,然后猛抽一鞭子,直奔东华门。

宫外,蓝九和带人正在等候。

看到朱允?催马出来,他们也纷纷上了战马,簇拥朱允?纵马远扬。

“派人去通知张庆松吧。”

朱允?吩咐。

朱允?这次没先去给蓝老太君请安。已经是下午了,还有一堆事要忙碌。

朱允通直接回了别院,立即开始着手批阅文书。

凤凰春一如既往地火爆。

三青鸟已经开始减产了,一部分工匠在向煤矿分流。

滑板的销量很不稳定,有时候一天能有十几个单子,有时候一天一个单子都没有。

朱允?摇摇头,年后要么合并到其他铺子,要么就得开发新的产品。

一炷香后,张庆松来了。

是一个矮壮的中年汉子,面相忠厚,脸色有些苍白,到了书房门口噗通跪倒,

“小人张庆松,叩谢殿下救命大恩!”

朱允?急忙上前将他搀扶起来,邀请进屋坐下。

张庆松不敢就坐,

“小人现在就是白丁一个,哪敢在殿下面前就坐。”

朱允通没有勉强,看着他也不禁唏嘘,

再婚前,他还是朝廷的官员,现在却家破人亡了,丢了官,续弦自尽了,母亲忧虑成疾也死了。

转眼间就一无所有了,无官职无亲人,孑然一身,一贫如洗,就连婆媳两人的安葬费用,都是朱允?给出的钱。

朱允通说道:

“庆松,京城你已经呆不下去了。你也清楚,你这次是被人给整治了。”

根据王行的调查,张庆松确实不知道续弦曾有婚约,对象还是军户。

本来知道新娘真实身份的人很少。

是新娘的叔叔拿了别人的钱财,才去告发的。

至于给他钱财的人,王行没有查到根源,只查到了一个丐头线索就断了。

张庆松苦笑道,

“小人清楚。小人准备离开京城,另谋生路。”

朱允?摆摆手,

“你最近就在京城住下,低调一点,别乱跑,也别乱说话,等本王的安排。”

张庆松躬身道:

“是,殿下。”

“庆松,新的地方如果很偏远,你愿意去吗?”朱允?询问道。

张庆松斩钉截铁地回道:

“殿下,就是上刀山下火海,小人也去了。往后余生,小人唯殿下马首是瞻!”

朱允?很满意,

“九和,你带他下去安置,最好和兄弟们住的不要太远,也方便照顾。”

蓝九和带着张庆松下去了。

朱允?想起了许老太爷,还有他的孙女珊儿。

这事许家出力了,可是该怎么感谢呢?

没必要再去登门了,自己是皇孙,去多了反而引人瞩目。

那就先派人去送礼,补一下人情。

以后再找机会提拔一下许昌辉。

朱允?舒舒懒腰。

蓝九和回来缴令,

“殿下,张庆松住在前面不远,和兄弟们是邻居。”

“嗯,注意他的安全。”朱允通站起身,“走,去南面的茶楼吃点心。

蓝九和突然想起一件事,急忙道:

“殿下,江宁县的周县尉前两天派人来,说有宫里的太监去了,仔细查看了坠崖地收拾的遗骸。”

“哦,太监说了什么?”朱允?站住了。

蓝九和摇摇头,

“周县尉说,那个太监话很少,架子很大,足足看了半个时辰的遗骸,又看那些药、药锄,之后就扬长而去。走的时候招呼都没打。”

朱允?点点头,

“知道了。”

蓝九和带着几个人跟随,跟着朱允通一行人步行去了茶楼。

蓝九和带人留在大堂,朱允通依然上了三楼。

进了雅间,随便带了一汤,一笼汤包,

还没开始,老钱就进来了。

“殿下!”

“最近有事吗?“

“殿下,近期有人找赵三虎的未亡人询问过一些事。根据作坊的兄弟反应,也有人找过小韩子的弟弟。”

“哦?是宫里的人?”

“殿下,为首的是宫里的太监,十分阴柔,说话慢条斯理,很能摆谱。”

“问了什么?”

“殿下,距离有些远,咱们的人听不清楚。”

“嗯。那也没关系,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就行了。赵三虎家的、小韩子的弟弟,以后不用再盯着了,事情了了。

“是,殿下。”老钱躬身道。

他从未询问为什么要盯着一个相貌平平的寡妇,也不问为什么又不盯着了。

两人商谈了后续的安排,老钱退下了。

朱允?慢条斯理地品尝美食,将收集到的各路信息拼凑在一起。

现在去调查赵三虎的遗孀,还是宫里的,那就只能是太子了。

吕氏的枕边风吹多了,太子起了疑心。就像七天前他突然试探自己,伤了左脚还是右脚,送没送画作。

不知道太子知道调查结果后是什么表情?

当时假扮郑嬷嬷的人,打扮后也不过有四、五分相象。

但是朱允通判断,赵三虎的遗孀本就没见过几次郑嬷嬷,当时又被吓得六神无主,根本就不会想到郑嬷嬷还有可能是假的。

何况“郑嬷嬷”没有表明自己是,也没有否认自己不是,

遗孀就会默认她是!

太子那边彻底没有问题了。

天色渐晚,天空飘起细碎的雪花。

朱允?回了东宫。

过了东华门,他看到前面一个熟悉的身影,

是钱嬷嬷,

看样子也是从外面刚回来。

钱嬷嬷从前面的路口拐了过去,回了景阳宫。

朱允?摇摇头,钱嬷嬷前不久还因为木器的事情,当了吕氏的帮凶,

长安宫的宫人都烦死她了,没人给她好脸色,可是她最近还厚着脸皮朝长安宫跑。

给吕氏当狗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钱嬷嬷刚进景阳宫,就看到太子妃正在喝茶,急忙上前施礼。

“嗯,说吧。”吕氏吩咐道。

“娘娘,沙指挥的作坊一直在扩大生产,已经接近三青鸟一半的产量了。”

“才一半呀?”吕氏有些失落。

“禀娘娘,沙指挥说,三青鸟突然宣布减产了,据说元旦后会进一步减产。”

吕氏有些惊讶,

“为什么?”

钱嬷嬷推测道,

“可能是赚的太少了吧?也许是对手太多了,生意不好做了。”

吕氏抚摸着手炉,心里琢磨肯定还是沙冠英的作坊挤兑了他们,让他们赚不到钱了,养活不了那么多人了。

她的心里升起一份报复的快感,冷哼一声道,

“减产?他们这是怕了!”

“你没告诉沙冠英,继续招人、买煤?有这么多的官场关系,还愁卖不出去?”

钱嬷嬷急忙道:

“禀娘娘,沙指挥说,所有身家都在蜂窝煤上了。“

吕氏冷哼一声,沙冠英这人就是胆小,完全可以拆借一些的嘛。

“本宫还有两千,不,三千两,你明天带三千两宝钞给他。让他胆子大一些,放手去做。产量一定要赶超三青鸟!把三青鸟推掉的客人都抢过来!”

“是,娘娘。”钱嬷嬷躬身道。

吕氏看着她,突然冷冷地说道:

“长安宫,你最近去的少了啊!”

钱嬷嬷尴尬地笑道,

“奴婢最近的事有些多,这两天就多去几趟。”

“嗯,别忘了就好。”吕氏点了一句,不再追究,

吕氏站起身,

“准备热汤,本宫要沐浴更衣。”

该去咸阳宫等太子回来了,不能让其他狐媚子抢了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