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冬夜静谧。
寒风凄冷。
一轮圆月,几点寒星。
京城还在梦中酣睡。
朱允通已经在演武场开始练箭。
周云海来了,也带来了教导箭术的师父公孙明,还有练箭的一套用具。
周云海还介绍道:
“公孙先生曾是禁军的弓箭总教头。”
朱允?十分高兴。
本以为要过几天才能学箭,没想到昨天说的,今天就开始了,老师还是箭术高手。
心中也不由地感慨,这就是皇家!
只要想学,都是顶级的资源、最好的先生。
先学的是箭术,周云海去了亭子喝茶等候。
公孙明十分热情,话也多,讲解详细,且不厌其烦。
和周云海的冰冷、说话剪短,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风格。
公孙明自己说,他们两个都属于司礼监,关系还挺好。
公孙明教了弓箭的入门要领,
看着朱允?射了几箭,就连连夸奖,
“殿下聪慧!掌握的太快了,咱当年学这么多,可是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还老被师父骂。”
朱允?看着光秃秃的箭靶,羽箭不知道被射去了哪里,
他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
公孙明却一本正经地说道:
“殿下,刚入门的时候,掌握要领,握弓、放箭的姿势一定要对,至于准头反而是最不重要的。”
又看着朱允?练习了片刻,公孙明告辞了。
周云海拿起军刀,却说道:
“公孙明说的是对的。”
朱允?疑惑地看着他,哪句话是对的?
公孙明一个早晨的话,比周云海七个早晨的话都多。
是夸本王聪慧的那些吗?
挥起刀,周云海又停住了,补充道:
“练箭,先别管准头,掌握姿势和要领。”
朱允?这次听明白了,点点头,
“是!”
今天周云海一改常规,连着教了两招新的式子。
加上练箭占用的时间,今天练武足足比过去拖堂了近一个时辰。
练习结束,周云海该回去了。
朱允?却察觉,周先生欲言又止,
于是静静地站着,等他说话。
最终,周云海叹了口气,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刀势有起就有落,起的时候杀的痛快,落的时候也要静心凝气,要沉得住。”
朱允?拱手道:
“学生谨记先生教诲。”
周云海也走了。
朱允?看着他远去,总感觉他话里有话。
先生说的似乎不仅是刀术,更是在暗示,如果跌进谷底,就要学会隐忍,要沉得住气。
联想到昨天,
似乎大家都知道,唯独自己还蒙在鼓里。
这种滋味很不舒服。
朱允通拿起刀,又狠狠地练习了几遍,汗将练功服浸透了,腰酸背疼,几乎拿不住刀,他才停止。
身体累到了极限,他几乎一步一步挪回宫殿,
但是心情好了很多。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
东方隐约有了亮光。
朱允?沐浴更衣,用了早膳就去了大本堂。
等他走进教室,朱权、朱植他们已经在后面了。
朱允通去了后面,大声道:
“早啊,各位王爷!”
朱权、朱植纷纷笑道:
“三殿下安!”
几个人在后面闲扯起来。
因为昨天的撤去份子,众人还有点尴尬,
扯了几句犊子,都彻底放下了,毕竟都还在玩耍的年龄。
朱植开始吹嘘昨天马球的战绩,最后不忘邀请朱允通,
“以后能骑马了,跟我们去打球,很刺激的!”
一直到先生来了,几个人才回到座位上。
朱允?注意到,朱允?竟然没来。
上午是阎思文的课,学生们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朱允?却照样我行我素,
阎王在上面细述圣人一句话中的微言大义,他在下面琢磨着出宫之后的安排。
此刻。
朱允?也在忙碌着自己的事情。
郡王的仪仗已经准备妥当,朱允?一身半旧的常服。
他今天请了一天的假,现在要去应天府衙门。
他要亲自送去捐的银子。
昨天,他问了黄子澄捐银子的事情,黄子澄的建议是必须捐,
做人是要讲信誉的。
同时,黄子澄也建议,这么一大笔钱不能无声无息地给了,要借机扬名,
送钱的路上要大张旗鼓,让百姓知道殿下对灾民的善意。
吕氏送出了大殿。
朱允?躬身告别,
“母亲,孩儿去了。”
“去吧,早去早回。”吕氏颔首道。
钱嬷嬷上前撩起了帘子。
“殿下,请上轿。”
朱允?躬身进了轿子。
钱嬷嬷拍拍轿杆,
“起轿!”
仪仗举了起来,乐师吹吹打打,一路向东华门走去。
队伍的中间,太监们抬着一箱一箱的银子。
吕氏本可以给宝钞,但是她决定给银子。
既然要给儿子养望,积累声望,还是白银更让人喜爱,
招摇过市的时候,也能吸引更多的目光。
长安宫。
在一个偏殿,几个老人乱做一团。
凉国公府来了一个嬷嬷,说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殿下被御史弹劾了!
还带来了弹劾的抄本,凉国公希望殿下早做准备。
夏嬷嬷来不及看抄本的内容,一把拿过,快步冲出了长安宫,一路跑向大本堂。
眼看到穿过前面的月亮门,过去就是大本堂了。
两个太监拦住了她的去路,
“此处不许通行。”
夏嬷嬷客气道:
“两位公公,咱是长安宫的,去找殿下。”
一名太监摆摆手,
“嬷嬷,咱奉了陛下的旨意,上午不许任何人去大本堂,以免打扰先生的教学。”
夏嬷嬷绝望了。
陛下怎么下了如此奇怪的旨意?
......
今天上午就要处理弹劾的事情?
她不由地打了一个寒颤,
消息传不进去,殿下会被打个措手不及的。
站在月亮门前眺望,视线却被一群桂花树挡住了,完全看不到里面。
在月亮门前徘徊了一阵子,守门的太监不断驱赶,
夏嬷嬷只好悻悻而归。
看到夏嬷嬷无功而返,众人都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
难道就这样坐以待毙?
唯有文来福很冷静,他咳嗽一声,一字一句地说道:
“各位,各忙各的去吧,殿下自有安排。”
夏嬷嬷深吸一口气,想想殿下表现的沉着和稳重,也说道:
“咱也相信,殿下早有安排!”
两个领头宫人的话,成了众人的定心丸,众人慢慢冷静下来,各自忙碌去了。
即使有人心里焦躁不安,也都压抑了下来。
皇宫外,群臣聚集,都在等着上朝。
人群外的一个角落,黄子澄在和一个微胖的年轻官员低声说话。
黄子澄得意地问道:
“齐兄,奏折看了吧?怎么样?”
齐泰小声道,
“终究还是个孩子,才十三岁,就这么弹劾是不是太狠了?”
他在兵部任职主事,
但是没有在东宫的詹事府兼职,
他对东宫的了解,主要来自平日黄子澄的讲述,
受黄子澄的影响,他对朱允通的印象很糟糕,
那就是个顽劣、狡诈,不尊重母亲,也不敬重兄长的熊孩子。
昨晚他看到了黄子澄送去的弹劾抄本,惊叹其行文的狠辣,
如果罪名坐实,朱允通这次要倒大霉了。
陛下对皇族要求严格,不许皇子皇孙经商,秦王,周王甚至因违反这条禁令,付出惨痛代价。
但是,他也坚持认为用御史弹劾的手段,来对付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手段过于猛烈了。
黄子澄摇摇头,坚持己见道:
“齐兄,这和年龄没关系。他已经涉及了东宫的安危。”
齐泰没再和他争辩。
事情已经涉及到争储,他不愿意卷入太深,
只是最后提醒道:
“老兄,太子即将回京了!”
要是太子知道你整他的儿子,岂能放过你?
黄子澄低声笑道,
“所以,咱现在发动。等太子回来,早就尘埃落定了。
“到了那时,太子会理解咱的一番苦心的。”
齐泰没再说话。
奏折昨天都交了,一切都无法挽回了,等着陛下圣裁吧。
天光放亮。
宫门缓缓打开。
官员开始按照班次排队,
齐泰和黄子澄互相拱拱手,进入了队列。
官员鱼贯而入。
新一天的争斗开始了。
蓝玉握握拳头,大步进宫。
不知道陛下会不会上午就突然发难。
通知的嬷嬷应该进宫了吧?
希望?儿现在已经有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