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惟许侯夫人 > 4、第 4 章

惟许侯夫人 4、第 4 章

簡繁轉換
作者:法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13 12:04:0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邵氏要同杜家联姻之事,京中已有风声,但二老爷却让人瞒着咱们,等的就是十日之后,宫里中秋赐婚。”

阮恭说完,秋霖一双手都攥紧了。

“二老爷糊涂了?姑娘在青州打理老家庶务,哪年不是紧着二老爷,送许多钱过去。得钱的时候,未曾问过姑娘的事,眼下邵氏登门,他连问都不问就把姑娘定了出去!……”

秋霖愤愤之声被摇晃的笼灯照着,往稀薄的月色中溶去。

杜泠静抬头看着夜空层云间,难得露出的月影,连着起伏的燕山山脉,是青州没有的,独属于京城的美景。

她随父亲在京城八年,算是在京城长大。

最初她返回青州老家为祖父守制,心里还总念着这座少时乐土,想着什么时候才能回去。

但渐渐地,她从邸抄里、与旧友来往的书信里,还有父亲口中,听到京城来来往往地,换了许多人。

父亲阁臣在任时推行的新政,在他离京之后纷纷搁置又无声瓦解,京中那些与他们相熟的人都走了,便是少许留下的,也不再是当年模样。

京城,似乎已不再是她曾熟悉的那个地方。

之后父亲守孝结束,要回京复职。

她思来想去,同爹道,“爹爹当年的新政沉寂,看来新皇对新政并不看重,甚至不算赞成。既如此,爹爹回京恐怕也难似先帝在时,可一展宏图抱负。以女儿之见,祖父当年辞官还乡治学,未必不是最佳之选。”

父亲闻言非但不叹,反而笑起来。

“我儿真是直言不讳,这就替为父断言,必定是郁郁不得志了?”

她在爹面前,不必藏着掖着。

“爹难道不这般以为?”

她并没有过于悲观,说得都是事实。爹也笑着点了头。

“我儿所言不错,今上对爹爹当年新政,确是不认的。只是文人饱读诗书为官,岂是只为得君王赏识?我以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读书做官图的,正是宋人那四句。”

那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杜泠静彼时默然。

爹所言不错,读书人图的就是那四句,可没有君王赏识,如何走到那四句上去。

爹拍了她的肩膀。

“就算不被赏识,也要去做,就算推行不动,也要去推。哪怕结果十中有九如你猜测,不还有那十分之一么?”

爹总是这样,敢冒天下之不韪。

她只能为爹爹收拾了行囊,爹爹让她留在老家继续打理勉楼,“我儿喜静,不去京城也罢”,说完独自上了这条回京之路。

然而她再没想到,父亲这一走,连京城都没到,就折损在了进京的路上……

她再没念过这座城。

这争权攘利的是非之地,除了本就乐于浸淫于此的,还有父亲这样偏向虎山的人,谁会去呢?

她一路收了八部宋书到了京城门外,本也是准备停住脚步的,谁料却在城门外,听说了自己十日后的“大喜事”。

莫名地,她总觉得这前前后后,像是有一只看不了的手攀住了她,非要她进这京城......

“姑娘?姑娘怎么还走神了?二老爷都要把姑娘送去给人续弦了。”秋霖急火都蹿了上来。

阮恭说此事眼下还没落定,“但若是二老爷及早地将名帖送进宗人府,就不好办了。”

两人都向她看了过来。

杜泠静眼帘垂落,又缓缓抬了起来。

“那便进京吧。”

*

从正东的朝阳门进了城,晨起的京都踏着昨日残雨苏醒,人行渐密。

杜泠静一行赶在城门初开就进了城,刚从朝阳门大街转到崇文门里街,遇上了一众人簇拥着一位着绯色朝服的官员。

他于人群中鹤然而立,约莫刚下朝,众人纷纷向他行礼问安,又浅声问询今日朝事。

男人嗓音低沉,言语被人群阻隔。

杜泠静的视线只从车窗边缘一略而过,就吩咐了驾车的菖蒲,避开贵人,绕到灯市路上,再转至澄清坊的小巷里。

马车转了道,路边有人疑惑了一句,“那位侯爷怎么今晨下朝,往东城来了?怪稀罕的。”

说话的人未道清是哪位侯爷,马车也没有停下转走的车轮。

喧嚣渐起的道路上,着绯红绣麒麟朝服的男人浅说了两句,便辞过众人,翻身上马。

他目光扫过巷口,在马车翻飞的车帘前,轻轻落了一眼。

*

澄清坊杜府。

杜致祁往外书房取了昨晚写好的名帖。昨晚为了写这递去宗人府的名帖,他好生思量了许久。

这会用过早饭,他拿了名帖准备出门,杜润青过来送他到门前。

不想小厮也还没上前去喊门,却见守门的老门房颤颤巍巍地快步走出来,提前开了门。

这老门房从老太爷做官时,就在澄清坊杜府守门,又亲眼看着大老爷杜致礼从寻常官员,几年之间跃升阁臣。大老爷回乡守制之后,澄清坊杜家多年无人,直到去岁二夫人受伤来京养病,才又重新住进人来。

老门房上了年岁,上次杜致祁回家敲了半天的门,他都没听见。杜致祁不快,杜润青便道老门房耳聋眼花了,等这桩大喜事办完,有了空闲人手,就打发他去乡下庄子里。

可今日不知怎地,父女二人还没走上前去,竟见老门房匆促开了门。

但老门房没有转身来请二老爷的意思,反而扶着吱呀的老府门,往门外跨了去。

他苍老的嗓音少见的急切。

“姑娘?是姑娘回来了?”

这声姑娘叫得杜润青一愣,自己就在门内。

但下一息,一管清泠如泉的声音出现在门外,有人一步上前扶住了老迈的门房。

“文伯,是我,我回来了。”

府门吱吱呀呀地大开,来人站在门前,她披着件竹月色披风,晨风吹得她飘带如蝶舞,她扶住老文伯,文伯也颤着手握住了她。

“姑娘......终于回京城来了!”

杜泠静被这一声唤得眼角一酸。

她离京的时候,文伯还能替她往马车上抬箱子,还同她说着,守制结束仍跟着父亲回来,“姑娘多年没离过京,这一去怎习惯?”

一晃九载已过,文伯苍老得直不起弯曲的脊背,而父亲,早已离他们而去了。

她轻拭眼角,扶起激动不已的文伯往高阔的府门里走来,略一抬眼,看到了门内站着的人。

她长眉细秀,清眸如水,她抬眼向他们看了过来。

“叔父,二妹。多年未见可都安好?”

杜致祁和杜润青父女怔在了原地。

杜致祁没有直视侄女,负手避着目光,杜润青倒偷偷打量了这位陌生的长姐两眼。

长姐身姿高挑,竹月色披风下着一身影青色褙子并月白色缃裙,她立在被雨水冲洗干净的青石板上,仿佛是从云水中走出来人,清净不染,唯袖间飘出淡淡书香。

杜润青一时看住,直到杜泠静上前跟杜致祁行礼,她才连忙给长姐也见了礼。

阮恭和秋霖将置办的节礼送了过来。没人提起另外的话,杜润青赶忙叫了人奉茶,又亲自引着杜泠静往厅里去。

这府里一草一木,没人比杜泠静更加熟悉,她并不需要人引路,看着妹妹多年不见,已经从身量未足的小姑娘,长成了娉婷大姑娘模样,生着一张容长脸,颇有些顾家人明艳聪慧的相貌。

“二妹长高了许多,模样长开,气度愈加出众了。”

杜泠静夸赞了一句,杜润青心里却有些发紧,一时还不知如何回答,便听杜泠静道。

“二妹不必引路,我有些事,想先同叔父书房里商议。”

她说完,定定地看向了杜致祁。

若说父女二人方才还存几分侥幸之心,眼下全跌在了地上。

杜润青紧绷了神色看向父亲,而杜致祁则脸色难看地开了口。

“那便去书房吧。”

......

阔大的书房开了窗,书香之气呼呼挤出窗外,只剩下了寡淡的寂静。

杜泠静没有绕弯,直接开了口。

“听闻叔父为侄女相看了一门贵亲,侄女心领了。只是如日中天的探花郎,什么样的贵女娶不到,不知为何要突然与杜家结亲?”

杜致祁见侄女果然不愿,压着心里的烦躁。

“京中贵女虽多,但邵氏是续弦,杜氏门第合宜,而你年岁与他正相当,难道不是一桩良缘?”

邵伯举今岁二十四,刚好长她一岁,论起年齿确实合适。然高官显贵续弦,相差十岁二十岁都是寻常,年龄并不打紧。

杜泠静见叔父顾左右而言他,晓得他到了此时,还不想或能糊弄过去。

她笑着摇了摇头,“侄女觉得不算良缘,我早已与谦筠定下姻缘,姻缘既定,同旁人怎是良配?倒是二妹眼看着月余就要及笄,叔父缘何不让二妹同邵氏定亲?”

这话说得杜致祁心中烦躁,一下压不住了。

他不是没跟邵氏提过这层意思,但邵氏只要阁老独女。但凡他的润青能行,他需要指望侄女?

他脸色十分不好,也不想再跟侄女兜圈子。

“你父亲到底位至阁臣,邵家定你自然有他们的考量。”

他别过脸去,希望侄女懂些事,莫要再一味追问。

然而侄女又问过来,“可是叔父就没想过,邵氏奔着父亲的名头来,是想做什么?”

“做什么?”杜致祁更恼了,“你也曾跟你爹读过许多年书,怎么连这都看不懂了?”

他道,“邵伯举是雍王表兄,雍王年岁最长,他想入主东宫就得朝臣、尤其是文臣一力支持。如今虽得了窦阁老襄助,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娶了你,从前追随杜家的人,便也到了雍王身侧。”

他一口气说完,瞪向侄女。

“你连这个都看不懂的话,乖顺听从我的安排?我自不会害你!”

杜致祁这话,将院中候着的阮恭秋霖,皆震得一怔,旋即秋霖攥紧了手,阮恭已随时准备闯进书房。

书房之中,杜泠静面色波澜不起。

她先执茶壶,给杜致祁的茶碗续了水,而后给自己也续了半杯,端起茶碗来,浅啄一口。

放下之后,才不疾不徐地开了口,然而说出的话,却令杜致祁握着茶碗的手一颤。

“叔父既然明白邵氏想要为雍王再添羽翼,那可有想过,父亲过身六年,拥戴他的人还剩多少?杜家于雍王,只能浅浅助一推之力,论及从龙之功,再比不上窦阁老等人。但两家就此结亲,杜氏却要将全副身家乃至一族命途,都压在雍王身上。”

她说到此处微顿,看了她叔父一眼。

“他日雍王未能入主东宫,坐上太子之位的是贵妃的慧王,叔父当如何?杜家当如何?”

当今圣上身子不算康健,继位没多久就立了太子,立的正是皇后嫡子,既嫡又长,满朝拥戴。然而太子却于殷佑五年,突发疾病而亡。

太子之后,皇上还有三位皇子,分别是邵贤妃的二皇子雍王,良嫔的三皇子承王,以及贵妃年幼的四皇子慧王。

照理年长的二皇子是太子的最佳人选,然而邵贤妃早逝,皇上偏宠出身永定侯府的陆贵妃。

偏偏皇后娘娘因太子过世遭遇重创,卧榻多年。没人晓得一旦皇后病逝,皇上会否册封贵妃为继后。

贵妃若成了皇后,慧王便不再是区区四皇子,而成了皇上膝下唯一嫡子,那便是东宫太子无可争论的人选了。

文臣多拥戴雍王,以窦阁老为首,武将则偏向慧王,簇拥在永定侯府周围。皇上龙体越加不济,两派原本的暗斗渐走上了明面。

杜家远离权势中心,只要不掺合,日后不管是雍王上位还是慧王登基,于杜家并无差别,反而新帝为了拉拢朝臣,杜家还另有希望。

杜泠静默然看着自己的叔父。

杜致祁缘何没有这等顾虑?

可他大哥过世后,曾经的新政流离,他这兄弟也如新政一般,被弃在了京外偏僻之地。

大哥在世时,不曾尽力助他升迁,大哥过世后,他却被冷落无法出头。

这次是邵家递来了过河枝,他岂有不抓住的道理?

至于往后......杜致祁心下一横,“既选了从龙之路,不论什么结果自有我这当家人承担。”

“那叔父为整个杜家选了这条路,可有和杜家其他人商议?”

青州杜氏一族除了杜致祁,还有几位举人,甚至可能很快要出下一位进士。然而杜致祁为了瞒住侄女,哪里有把半分消息透给青州老家?

除了他,旁人根本不知晓。

杜泠静声音徐徐,但却似一把剪刀,直戳到了杜致祁最虚薄的心口。

他腾得站了起来,一把扫落了手边茶碗。茶碗坠地应声碎裂,杜致祁满脸青红。

“这杜家,到底是我做主,还是你杜泠静做主?!”

房内一片死寂,院中,阮恭几乎要冲进了门里来。

杜泠静目光越过窗子止住了他。

书房静悄悄的,格局并未大动,但杜泠静这才看到,父亲的书房同从前完全不一样了。

书案上没有父亲连声叫苦的高高案牍,窗下没有他为新政彻夜难眠时偶卧的躺椅,书架上他爱不释手的书被转到了边缘,连他插着画卷的瓷缸也被移到了墙角。

更不要说,父亲亲自给她启蒙的时候,特特给小小的她,打的一套圆圆胖胖的矮桌矮凳。

那时候,父亲还不是高官阁臣,还有闲暇的时间,每每见她写出像样的字来,便忍不住激动地将她高高抱着举起,“我的静娘真有文气!”

可她那时不懂,只一味提醒爹爹,“爹,女儿都大了,不能抱这么高了。”

爹用笑得不行,“才七岁,怎么就大了呢?便是十七岁,也是爹的小静娘!”

可是爹不会想得到,十七岁那年,她已没有爹了,再也没有了......

杜泠静目光掠过书房每片砖瓦,越细看,越捕捉不到父亲从前任何一点的印迹。

父亲走远了。

她忽然觉得这样很好。她不想让爹看到,他唯一的胞弟和他的女儿,在他生前的书房里争得面红耳赤。

若看到,爹会难过吧......

书房安静书房,窗外有细风吹进来,吹起书房内淡薄的书香。

杜泠静敛去心口漫出的酸意,眼眸微垂。

“侄女并无僭越之意。”

她缓了言语,杜致祁也不想真跟她闹僵,顺势坐了下来。

杜泠静略作思量,跟他再次开了口。

“侄女确实不欲另嫁三郎以外的任何人,但此番邵氏突然求娶,毫无征兆就想在中秋定下此事,就算要为雍王助力,也太过仓促。

“如此仓促,侄女反而以为,内里恐有我们不知的猫腻。”

这话让杜致祁抬了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