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惟许侯夫人 > 14、第 14 章

惟许侯夫人 14、第 14 章

簡繁轉換
作者:法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13 12:04:0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艾叶进来回话。”

房中传出了杜泠静的声音,丫鬟艾叶连忙应声进了门去。

昨日杜泠静就让艾叶在京中打听,陆慎如缘何到二十有五还没娶妻,没想到艾叶还没打听回来,他今日倒是登了门。

杜泠静直接问过去。

这是那位侯爷身上最不寻常的地方,若能探到真实,或许能替她寻到一丝机会。

艾叶回了话。

“回姑娘,京中好奇此事的人相当之多,只要提到永定侯,除了他说他手握重兵、扶持慧王、与文臣分庭抗礼,便也就是此事了。只是奴婢打听了一圈,说辞倒是不一的。”

杜泠静颔首示意她说来。

艾叶道,“说法最多的,是陆侯一直在等人,他们先说他等得是国舅爷家的千金。”

当今皇上生母早逝,为登基之前,国舅和国舅夫人对其颇为照料。待到皇上荣登大宝,便封国舅为信云伯,提任锦衣卫指挥使,又特封国舅夫人为保国夫人。

国舅夫妻育有两子一女,其中这一女是信云伯府唯一的千金,今岁才一十四,翻过年开春才及笄。

以信云伯府的荣宠,陆侯一等再等不为过,更不要说保国夫人恰就姓陆,正就出身永定侯府陆氏,虽然是旁枝,却也算得上陆侯的姑母。

这桩亲事是最被坊间看好的,侯爷一等多年也说得过去了。

今岁就有不少人押宝圣旨赐婚侯爷迎娶国舅千金,明岁开春一过就迎娶。

但圣旨落定,这些赌/徒全在赌坊里血本无归。

艾叶道,“关于侯爷在等国舅千金的说法,散了大半。”

她看了一眼座上的姑娘,“如今说这个的,还不如说侯爷一等多年,其实是在等姑娘的人多。”

杜泠静皱了眉。

“无稽之谈。”

艾叶忙换了另外的听闻,“除此之外,议论最多的还是鞑靼公主的传闻。有说侯爷曾与一鞑靼公主,也有说是部落贵女姻缘前定,因身份有别不能迎娶。但也有说那鞑靼贵女飘落到了京中坊间,是秉烛楼从前的歌姬,秉烛楼就离着侯府的积庆坊不远,侯爷恰是常客。”

杜泠静听得皱眉,“就这些?”

艾叶却道,“其实还有个说法。”

她有点难以启齿,却还是道,“有说侯爷从前在边关作战受过伤,迟迟未能娶妻,恐怕是因着......不能人道了。”

这话没说完,杜泠静还没怎样,旁边的秋霖先瞪大了眼。

“真的吗?!”

说着转头跟姑娘道,“若是这样的话,也不是不能考......”

杜泠静瞥了她一眼。

艾叶也道,“这说法的人不多,众人都道侯爷一副英武威猛的样子,不太可能不行。”

确实。杜泠静想起那侯爷的模样,坊间传闻总是离谱,就像传他其实在等她一样全不可信。

只是艾叶又有些说不出口了,秋霖催她,她才道:

“与其说侯爷不太行才没娶妻,奴婢觉得倒不如另一个说法可信。”

“是什么?”杜泠静问去。

艾叶道,“他们说,侯爷是自幼在边关沙场长起来的,似虎似狼,寻常女子恐......承不住,侯爷深知这一点,才一直没有迎娶闺阁贵女。”

“啊?”秋霖已忍不住惊诧。

杜泠静也不知该作何态,皱眉听艾叶道。

“就说那秉烛楼的歌姬。那位歌姬是鞑靼人出身,她前几年离开秉烛楼不知去向,有人就说她已入了侯爷后宅。旁人皆不能行,侯爷独宠于她,说这几年间,她已为侯爷诞下三子两女。”

秋霖张口结舌。

杜泠静压了压发酸了眼睛,她默了一默。

“就没有什么可靠的说法?”

艾叶摇摇头,但琢磨了下,还是道了句。

“其实奴婢觉得,最可信的莫过于,侯爷眼高于顶,寻常人入不了侯爷的眼,这才迟迟未娶。”

杜泠静闭了闭眼睛。

她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异于常人之处,得他青眼。但也许与杜家结亲,有他另外的考量。

听了这些糟七糟八的传闻,听得人脑袋都乱了起来。

杜泠静又坐回到了书案前修书,只是莫名的,脑中总有关于那陆侯的古怪传闻环绕,不胜其烦。

如此连着修了两日的书,她才觉周遭静了静,但圣旨赐婚的事,仍不知如何解。今日已八月二十六,离着他定的下月初六,也就十天了。

念及此,手里的书也修不进去了。但阮恭来给她递了话。

“姑娘,太妃娘娘让宫女传了话来,请姑娘去一趟枕月楼。”

杜泠静换了衣裳就去了。

然而到了枕月楼的雅间里,她只见到了蒋太妃身边的朴嬷嬷。

“嬷嬷,太妃娘娘没来?”杜泠静微怔。

朴嬷嬷跟她摇了摇头,“娘娘去了红螺寺清修,是临走之前,吩咐奴婢传几句话给姑娘。”

她和三郎尚在京城的时候,那会先帝刚过身,娘娘就去了红螺寺清修,她和三郎多次往红螺寺里探望娘娘,娘娘让朴嬷嬷亲手做了斋点给他们吃。

今次若不是她的事,娘娘多半不会回京。

杜泠静敛了神色,“不知娘娘有何吩咐?”

朴嬷嬷看了她一眼,见姑娘比少时长高了许多,但那时她虽文气安静,眸中却如日光下的山泉,波光粼粼,可如今,她眼帘半垂着,山泉没了日光,在浓浓的雾气之中默然缓流。

朴嬷嬷不禁目露爱怜。

“娘娘让我告诉姑娘,”她微顿,“别太想念三爷。”

只一句,如风沙过眼,杜泠静眼泪倏然滑落下来。

雅间中静到无以复加,秋霖掩了口鼻,朴嬷嬷也红了眼眶。

她道,“娘娘没来亲口嘱咐姑娘,就是怕看到姑娘流泪。”

然而她话音没落,杜泠静抬起头来。

“可是嬷嬷,我又该怎么样,才能不想他?”

她嗓音哽咽得让人难以驻听,饶是朴嬷嬷在宫中见过多少大风大浪,此刻也忍不住湿了眼眶。

“那便是娘娘让我告诉姑娘的第二句话了。”

杜泠静看去,朴嬷嬷道。

“娘娘说姑娘还年轻,这世间不独父慈女孝、青梅竹马,也不独书山学海、古今文章。娘娘说,姑娘秉性才学皆高于常人,或该有更高阔的人生,才不枉世间一遭。”

杜泠静愣着默了一默,又低了头去。

“......娘娘怕是高看我了。”

自父亲和三郎过世之后,她只想安静地在勉楼里度过余生而已。

不需要什么高阔,她在书楼里,时常能感觉他们还陪在她身边,便没那么孤独难捱,就已是难得。

如今,也许连这点难得也不可得了。

她低着头沉默起来。

朴嬷嬷叹气,“娘娘还有第三句。”

“......嬷嬷请讲,静娘听着了。”

朴嬷嬷看着眼前低落似夜雨的姑娘。

“娘娘说,圣旨难违。但陆侯爷未必不是姑娘良配。”

话音落地,杜泠静讶然一怔。

“良配?”

她不禁摇头,“非是,静娘不这样以为。”

她摇头又摇头,不再说话,眼泪却随着轻轻的摇头洒落下来。

朴嬷嬷重叹一气,“你这孩子,脾气也是执拗......”

只是朴嬷嬷传完蒋太妃的这三句话,便要离去了。

她还要赶在天黑之前,到红螺寺回话。

杜泠静没法多留,只能起身送朴嬷嬷离开。

谁料她们刚出了雅间的门,转行至楼梯间里,竟与一人遇了个正着。

“朴嬷嬷。”

“侯爷?”

朴嬷嬷看到了陆慎如,上前跟他行了一礼。

陆慎如连忙扶她免礼,目光向后落在了嬷嬷身后的姑娘身上。

她红着眼睛。

刚哭过。

男人抿了唇。

朴嬷嬷要赶路,见状立时告辞,又回头止了杜泠静,“姑娘不必送了。”

嬷嬷说完,带着小宫女下了楼梯。

杜泠静却并不欲留,尤其不欲在他面前多留,她默然跟他行了一礼,也要离去。

可他却站在她之下的木梯上,身形未动,只抬头向她看过来。

又是枕月楼,又是这个楼梯间。

若说上一次是巧合,那么这一次......杜泠静一顿,他不会让蒋太妃娘娘和朴嬷嬷给他当说客吧?

她这么想着,也看了过去,目光略一触及,陆慎如就明白她误会了,他解释。

“我只是恰好路过。”

他确实是路过,今日约了陕西都司过来的官员见面,不过方才进门的时候,确实听侍卫提及她正巧在枕月楼里。

男人知道自己是说不清的,少说也让她怀疑他跟踪,他只能任着她打量。

但她却收回了目光。

杜泠静难以想象,这位侯爷先前对枕月楼甚是不满,怎么会这么巧路过到枕月楼里?

她别过头去不再看他,又敷衍地跟他点头,应着他的解释。

但她开口,“侯爷请便。但杜泠静还要往崇教坊替家夫买几册书,就不耽误侯爷要务了。”

她说完,侧身倚到墙边,示意这位侯爷先上楼去。

他上了楼去,自然她就能下楼了,不然他一直挡在她下面的阶梯上。

男人岂能不知她的意思?

她的语气礼数周道十足,但“家夫”......

她真会专捡他喜欢听的话说。

陆慎如不禁勾起嘴角笑了起来。

他不理会她这句,只跟她另说了一句。

“侯府已将我与娘子的大婚之事备办了九成,还请娘子放心。”

这话引得杜泠静转头看了过来。

楼梯间中静得只剩立在楼梯上与下的两个人,莫名浅交的呼吸声。

陆慎如仰头由着她看,亦看向她的双眸。

眼睛红红的,连带着白挺的半管鼻梁也暗暗发红,腮边还有残余的水迹。

缘何又为那人落泪?

可杜泠静却不由想到那日他在书房里,非要往她腰间系上他的聘礼。

这也算良配?

呼吸交错着,她似乎隐隐闻到了他身上不许人抗拒的气息。

她再不欲与他靠近僵持。

她当即转回了头,眼看着他是不会主动让她,抬脚就要往楼下去。

她决意下楼,只是他还没让开去,两人之间的距离倏然拉近至极。

陆慎如却不禁抬手,握在了她的手腕上。

炽热的掌心将她倏然一烫。

杜泠静沉了嗓音,“侯爷。”

男人知道她的意思。

他无奈,“......好。”

他轻叹一气,轻轻松开了她的手,侧开身形让了她,目光又追着她越下越快,最后消失在楼道口。

但她头也没回。

*

崇教坊在崇文门里街的最北头,杜泠静本就是托词,也无心专门去一趟,出了枕月楼就回了家。

晚间的京城似乎酝酿着一场雨,雨降落未落之前,压着半空沉沉又闷闷。

秋霖让人把扇子拿出来,“莫不是今晚秋老虎回来了?”

房中闷热,杜泠静心绪杂乱,写了几页字就搁了笔,秋霖伺候她洗漱,然后吹熄了灯早早睡了。

不知是不是闷热的缘故,这一晚睡得一点都不踏实。

杜泠静浑浑噩噩地做了好几个梦,轰轰隆隆的闷雷声灌进耳朵里,她梦境换了几换,忽然梦到了一个雕梁画栋的高深宅门。

她不知这是何处,但转头向那连廊下的房中看去,她竟一眼看到了那位侯爷。

男人只着中衣中裤,他背身立在灯光下,火光将他湿漉的后背照得起伏不定。

他侧过半边身来,竟衣襟半敞,如刀横亘的锁骨露出大半,杜泠静讶然不知自己到底身在了何处,却见一个鞑靼长相的女子穿着一身清凉果露的胡服出现在他身前。

她脑中不禁冒出此女的身份??

那个为他诞下三子两女的鞑靼歌姬?

此刻那歌姬为他生过孩子,身材仍曼妙依旧,她近到男人身前,沿着他的锁骨轻抚他青筋起伏的脖颈,抚摸上他的脸颊。

男人跟她低头笑起来,接着,他忽的一把将女子抱起,转身将她放到了身后高高的案台上。

灯火在一瞬间乍亮又昏暗下来,衣衫半褪,绫罗曳地,他握起那歌姬脚腕,极尽旖旎之能事......

杜泠静大惊,转身就要走,谁想男人忽的转头,一眼越过窗子看住了她。

下一息,周遭不知怎么天旋地转起来,待她再睁开眼睛看去,却见灯光之下,被抱坐在高台上的哪里还是鞑靼歌姬。

男人赤着臂膀,炽热的掌心一边扣在她腰间,另一边锁住了她的手腕。

衣衫褪尽的人已变成了她!

男人低头,目光摄住了她的眼眸,杜泠静一时滞住,倏然从梦里惊醒过来。

天已亮了,雨还没落下来,天色蒙蒙灰,一缕风丝都没有。

她出了一身的汗,坐起身低头看去,却见薄衫不知何时被压下,从肩头半褪下来。

突然想起方才的荒唐梦,她连忙拉起衣衫掩住肩头,又撩开帷帐叫了秋霖。

“秋霖,帮我倒杯凉茶来。”

秋霖应声连忙去了。

杜泠静把茶水一饮而尽,才觉魂魄镇定三分。

“姑娘怎么出了一身汗?梦到什么了?”秋霖给她拧了帕子擦身。

方才那梦,还有梦中那位侯爷......杜泠静从没做过这样惊骇的怪梦。

“没,”她摇头,“没什么。”

但距离与他大婚只剩九日了。

艾叶忽然跑了进来。

“怎么了这是?”秋霖问过去。

艾叶道,“二姑娘晚间发了高烧,早间竟烧昏了过去,二老爷急着请了大夫。”

杜泠静挑眉。

二妹身体一直算得康健,怎么突然高烧昏迷?

她起身换了衣裳。

“过去看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