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神探1546 > 第一百五十五章 锦衣卫帮忙排除错误选项

大明神探1546 第一百五十五章 锦衣卫帮忙排除错误选项

簡繁轉換
作者:兴霸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02 12:49:4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五十五章锦衣卫帮忙排除错误选项(二更)(第1/2页)

正午。

刑部衙门的大门敞开,一股冷飕飕的风扑了进来,几个身着青袍的低阶官员走进大院,脚步比往日轻了许多,院中也静得出奇,连平日里高声吆喝的差人都压低了嗓门,只敢用眼神交流。

唯独一位年轻主事并不畏惧:“姚侍郎昨夜被带走了……”

“嘘!”

他敢说,听的人却一阵哆嗦,急忙拽了他一把,眼神惊恐地扫向四周。

恰好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廊下传来,几名官员立刻噤声,低头垂手站好,却发现只是三四名书吏抱着一摞摞卷宗匆匆走过,同样脸色发白,好似身后有恶鬼在追。

“那些都是姚侍郎经手的案子吧?”

等到书吏消失在视线里,当先一人才道:“没想到会是严侍郎下手!呵!我刑部的侍郎,居然被吏部拿了,颜面何存呐!”

另一位年迈的员外郎突然喃喃自语,手指不停地捻着佛珠:“老夫当年给姚侍郎送过一方砚台,这……会不会被牵连啊?”

没人敢接他的话,甚至都下意识地往旁边挪了半步,仿佛这位已经是戴罪之身。

穿过二堂,往日喧闹的各司房今日门可罗雀,几个郎中躲在值房里,门缝紧闭,连灯都不敢点得太亮,偶尔有人进出,也是低着头快步疾走,连招呼都不敢打。

依旧是那位最不怕事的年轻主事皱起眉头:“这般不成啊!人心惶惶,草木皆兵,刑部的职责重大,万万耽搁不起!”

“不必担心,颜尚书要回来了!”

正想着呢,一道熟悉的声音传入耳中,他转身一瞧,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赵文华?你还赖在京师不走么?”

赵文华有些尴尬,却还是拱了拱手:“君弼兄多日未见,风采依旧啊!”

此人是他的同年,都是嘉靖八年的进士,姓郭名宗皋,字君弼,山东福山人士,本选为了庶吉士,不久前因谏言犯上,被罢为进士,授刑部主事一职。

郭宗皋同属于头铁的那一类,甚至比同时期的徐阶还头铁,历史上嘉靖的长子生下来两个月就早夭,大同又发生兵变,这位就上书劝嘉靖要惇崇宽厚,察纳忠言,勿专以严明为治,嘉靖大怒,将其打入诏狱,杖刑四十后释放。

以郭宗皋的脾气,对于赵文华这种品性的同年当然是万分看不惯,方才直呼其名,就是一种羞辱。

见赵文华没有发怒,郭宗皋更加不屑,瞥了同行的海玥和严世蕃一眼,直接转身离去。

赵文华自己遭了羞辱,和颜悦色,眼见海玥受到冷遇,顿时露出忿忿之色:“太失礼了!他怎么能对会首这般态度!”

严世蕃嗤了一声:“还不是被你拖累的?赵元质,你卖了那么多酒,人缘也不成嘛!”

海玥不以为意:“走吧!去司房!”

之前他们来的都是监狱牢房,专门审问郝氏,整理卷宗,现在的刑部司房,则存放着来自于天下各州县的卷宗,里面的胥吏自然不少。

赵文华之前就在这里办公,一路引着两人走入堂内,对着一位小吏招招手:“潘子,过来!”

不是谁都有郭宗皋的胆量和底气的,小吏明显想要避让,却没躲过去,只能小心翼翼地上前招呼:“赵主事……”

赵文华直接道:“周老病故后,他的替役者是哪一位?让此人来见我!”

一路上,他也介绍了,那个老吏叫周世安,据说弘治年间就在刑部任职,勤勤恳恳地干了三十多年,精通《大明律》条文,擅长从案牍中找出矛盾漏洞,再加上书法工整,所录的案卷无一字涂改,因此每每被上官夸赞老成持重,还给了一个铁笔先生的外号,倒也不算名不见经传。

一介小吏能得先生之称,可谓极其难得了,赵文华也是听说其名气,初任刑部主事后,有意亲近,尊称其为周老,才有了后来发生的事情。

而今要仔细查一查这个人,赵文华认为不难,毕竟吏胥不比官员,是代代世袭的,老吏死了没关系,还有其子孙接替其职位。

不料那位小吏潘子愣了愣,低声道:“周老没有替役者啊……”

赵文华怔住:“没有替役?怎么可能?周老又没有犯错!”

《大明会典》规定,吏役缺员时优先从“原役亲族”中选拔,也就是吏胥的职位,常由子侄或亲属继任,称“顶补”或“替役”,由此形成了家族垄断。

当然,继任者也需通过基础考核,如识字、算数等,按理不得滥竽充数,但基本上不会严苛,多的是将就之辈,除非原吏胥因贪腐获罪被革职,其亲属自然被禁止继任。

老吏周世安一辈子勤勤恳恳,病逝后职位理应由他的子侄亲属继承。

小吏解释:“周老有两子,长子重病在床,次子是个跛子,瘸得严重,当不了差,原本有一亲属,说是要从家乡赶过来接班的,结果路上遭了匪,人被害了,他的职位就由别人顶补了,赵主事要小的去唤那人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五十五章锦衣卫帮忙排除错误选项(二更)(第2/2页)

“不用不用!”

赵文华急了:“既然没有替役,那他的两个儿子呢?把家中住址予我,本官要去探望!”

小吏道:“搬走了啊!回老家了!俺们还去送别的呢!”

“啊?”

赵文华呆了。

海玥冷眼旁观。

如果不揭晓“百花酿”的祸害,那个老吏周世安对于赵文华是有功劳的,结果人死后,赵文华却丝毫不关心其后人的待遇问题,可见其天性凉薄。

当然现在的关键是,人没了。

老吏死去,儿子回乡,全家搬离了京师。

‘真有问题啊!’

赵文华之前下跪恳求,是被吓住了,但渐渐的,也难免生出些疑虑。

海玥和严世蕃不会是想要过河拆桥,反悔收其入一心会的承诺,才故意夸大其词吧,事实上他的百花酿根本与那个秘密结社无关!

可此时此刻,赵文华也觉得不对劲了。

一个混迹刑部近四十年的老吏,连个替役的继承人都安排不好,直接丢了职位,全家就消失了?

或许有意外,比如想要进京接替的亲属中途遇害,但结合之前的调查,真就这么巧合?

“完了!”

旋即赵文华的脸就猛地惨白,身躯晃了晃,险些栽倒在地:“我真要进诏狱了?”

严世蕃嘿嘿冷笑,既有些快意,又有些遗憾,叹了口气:“真难抓啊!”

如今看来,这确实是一条有用的线索,可惜对方太过阴险,把线给提前斩断了,扑了个空!

不然的话,相比起让赵文华倒霉,严世蕃还是更希望立功的。

父亲严嵩已经在陛下面前崭露头角,一心会再抓到秘密结社的端倪,那往后的朝堂上,还不是他们父子说了算?

哦,还要带上明威~

海玥却不似这两位心情大起大落,看向刑部小吏:“你认得周世安的家吧?”

小吏刚刚还说去送别的,总不好否认,低声道:“认得。”

“带我们过去,此事干系甚大,你当好了这份差,刑部的风波绝对波及不到你!”

海玥没有承诺太多,对于一位吏胥来说,能安安稳稳度日,就是他们最渴望的。

果不其然,小吏脸色好看了些:“是!几位官人请随小的来!”

周世安家住城南宣北坊,居所为一进小院。

去年年初出售,如今已住了另一户人家,待得一行人抵达,小吏上前敲了敲门,却没有人应,海玥三人也就在门外打量,同时听对方描述。

“里面的正房是四间灰瓦屋,东间为书房,周老放了不少刑部旧档与私抄注本,西间是周老主卧,设佛龛,他信佛,供着地藏菩萨,另外两间就是两子所住。”

“厢房的南厢,住一名老仆,照顾病重的长子,北厢为灶屋,檐下挂着肉肠,周老心善,常常接济邻里呢!”

听到这里,严世蕃皱起眉头:“如此说来,此人广结良缘?”

赵文华也涩声道:“如果此人是秘密结社的一员,肯定会有其他人与之暗中往来,那怀疑的目标是不是太多了?”

海玥稍作沉吟,提供了一个思路:“现在我们采用锦衣卫查案的路线,如果锦衣卫发现了周世安的蹊跷,顺着这条线索调查下去,会怎么做?”

严世蕃道:“既然邻里受过周世安的恩惠,那么这群人锦衣卫肯定是要带回去审问的!”

赵文华道:“既然周世安信佛,还设佛龛,那他常去的庙宇,或许也要被搜查?”

严世蕃接着补充道:“这家买了周世安宅子的,肯定也会倒霉!”

“这些错误选项基本就可以排除了……”

海玥又环视周遭:“此地身处闹市,往来频繁,周世安如果有联络者,当要防备人多眼杂!那么存在不存在一类人,即便与周世安有着固定的接触,锦衣卫也不会将其拿入牢狱中审问呢?”

严世蕃和赵文华面面相觑:“有这样的人么?”

小吏听着几个人的交谈,脸色已是变了,眼珠子转了又转,不敢吱声。

他不说话,海玥却看了过去:“潘子,你来说!”

小吏无奈,唯有小心翼翼地道:“三位官人,可是在找缉事差役?”

严世蕃奇道:“缉事差役?”

小吏道:“负责巡查街巷、访查民情的差役,京师每块街坊都有一位……”

赵文华不解:“那锦衣卫为何不抓人?”

“因为那就是锦衣卫自己的人啊,五城兵马司的缉事差役不顶用了,近些年都是锦衣卫派人探访的……”

说到这里,小吏缩了缩脖子,干笑道:“小的也是听旁人说的!不作数!不作数!”

海玥断然道:“去查一查,在周世安活着的时候,这几年走访这里的缉事差役是哪一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