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神探1546 > 第四十一章 救命之恩不好还

大明神探1546 第四十一章 救命之恩不好还

簡繁轉換
作者:兴霸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02 12:49:4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四十一章救命之恩不好还(第1/2页)

“呜呜呜——”

屋门外,黎玉英发出痛苦至极的呜咽声。

似乎因为哥哥最后的遗言,她不想再继续哭泣,却如何都抑制不住,以致于泪水滚滚而落,整个人痛苦得几近干呕。

海玥没有劝慰,只是轻轻扶住她。

想到安南王子遇害案与血图腾之谜,以这样的结果宣告结束,他的心中都不免有些百感交集,对于至亲逝去的黎玉英来说,任何言语都是枉然,更不可能做到感同身受。

“黎正使……黎正使他……”

而吴麟在闵子雍和项昂的护卫下,闻声也赶了过来,面露惊愕。

刚刚不是没有致命伤,怎的突然就……

很快吴麟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调整情绪,同样露出浓浓的悲痛之色,作揖一拜:“若无黎正使,老夫岂能从那群穷凶极恶的贼人手中活命,此乃大恩,当受老夫一拜!”

海玥侧身让到一旁,黎玉英则好似如梦初醒般,终于停止了泣声,以家属的身份还礼,颤声道:“王兄与巡按,皆是受莫贼所害,理应援手……”

“郡主节哀!贵国使团如今需要你!”

吴麟稍作宽慰,又看向海玥:“多谢海小相公义助,救老夫脱得囹圄!”

海玥道:“安南刺客祸乱琼州,扰我乡土太平,救人亦是救己,此乃分内之事,吴巡按不必言谢。”

吴麟目露异色:“雏凤清于老凤声,海小相公日后必成大器啊!”

说罢,这位再来到屋子前,对着里面行了一礼,转身离开。

当背对着两人后,神情已是十分复杂。

“郡主,我们先将黎正使的遗体,安置好吧!”

另一边,海玥扶起黎玉英,轻声道。

黎玉英木然地点了点头:“好……”

等到一块白布盖住了黎维宁的尸体,就地取材,送入棺木,笼罩在琼州府头顶上许久的乌云,终于彻底消散。

“我欠你两次!哥哥的案子!族人的案子!”

那燕来到海玥面前,正色开口。

此役他的箭矢杀死了最多的贼子,包括几个体露纹身,疑似黎族出身之人,显然安南杀手团藏于据点,也有当地人掩护,而符南蛇的图腾十之**是这些人提供。

对待这等丝毫不顾及族人的贼子,那燕痛下杀手,此时大功告成,他递过来两根翎羽特别的短箭:“日后若有用得着,持此物来黎部,便是刀山火海,我等亦来相助!走了!”

潇洒地挥了挥手,这位黎人少年带着同族的兄弟,眨眼间走了个一干二净。

海玥没有轻视对方的承诺,将短箭郑重收好,扫了眼不远处被簇拥起来的吴麟,缓步走出永安堂,抬头看了看晴朗的天空,露出一抹轻松,头也不回地消失在了人流之中。

……

“终于清静了些!”

送走了府衙上下关切的人群,尤其是突然出现的知府顾山介,吴麟手扶额头,难掩疲惫地坐下。

他其实也就被关了两天,又没有受到严刑拷打,但度日如年,一下子老了好几岁。

而噗通一声,三个人已然在面前跪下。

书童孙彬哭得泣不成声,力士项昂满脸懊恼:“俺护卫不力,致使老爷落入贼人之手,请老爷责罚!”

“起来!”

吴麟伸了伸手,却发现没有力气,唯有苦笑道:“此次是老夫思虑不周,一意孤行,与你们何干?”

闵子雍发现了这位已经筋疲力尽,倒也主动起身,又将孙彬和项昂拉了起来,吩咐他们去准备洗漱之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一章救命之恩不好还(第2/2页)

待得屋内只有两人,闵子雍这才将此前发生的一切,讲述一遍。

吴麟细细聆听,末了感叹:“原本看案卷,老夫还不信一个十七岁的少年郎,能破得了使团之案,未想到此子仅凭些许蛛丝马迹,便能抽丝剥茧,明察秋毫,实在了不得!倒是老夫,此番栽了个大跟头!”

闵子雍抿了抿嘴,一时间也不知该怎么劝说。

这次东翁虽然活着回来,但后续的麻烦确实有不少。

比如广东地方官员,肯定趁机看笑话,指不定还要落井下石,备好奏本弹劾。

毕竟此前因为推行度田清丈的国策,上下阻力重重,已然闹得颇不愉快……

吴麟看出了这位师爷的忧虑,对此倒是有了应对之法,淡淡地道:“安南正使黎维宁,舍了性命护老夫,为报答此恩,老夫也要护使节团周全,让那位芳莲郡主一路北上,觐见陛下!”

既然黎维宁已死,那某些疑虑就得抛开,对外必须扬言,之前的那场劫数,是自己这位广东巡按御史,与安南使节同生共死,共抗外藩叛贼,最后九死一生,逃得生天。

安南十五年不朝贡,陛下本就不悦,如今使团至琼州,搅得风起云涌,一旦传入京师,对礼仪规制最为重视,也渴望外藩朝拜的陛下,肯定会感兴趣!

福兮祸兮,犹未可知!

闵子雍目光一动,隐隐有了醒悟,安下心来:“东翁英明!”

“亡羊补牢罢了……”

吴麟摆了摆手,话题重新回到海玥身上:“这位海氏子出身如何?”

闵子雍道:“出自已故绣衣御史海公澄的琼山海氏,其家门风清正,庭训严谨。”

吴麟眼睛微微眯了眯,又问道:“可有功名?”

闵子雍都打听清楚了:“刚过县试,高中案首。”

“这等年纪,倒是不易!”

吴麟有些诧异。

实际上,若不是海玥年纪轻轻,区区一个县案首,并不值得在意。

他是二甲进士出身,吴氏更有一门三进士,虽比不得杨春、杨廷和、杨慎那一门誉满天下,也是了不得的书香门第。

而琼山虽然出过丘濬那样的大儒,但整体进学环境是落后的,县考案首有时候连举人都中不了,更别提进士,可话又说回来了,十七岁的县案首,还是颇有前途的。

“海十三郎乃良才美玉,只可惜出身琼山这等偏远之地,不得名师教导……”

闵子雍眼珠转了转,趁机提议:“东翁何不举荐此子入国子监?”

吴麟抚了抚眉头:“唔!老夫亦有此意!”

国子监有四种入学方式。

一是贡生,二是举荐,三是荫生,四是捐纳。

如果是江南大县,县案首便可以贡生的身份,前往国子监进学,但琼山不行,所幸吴麟身为巡按御史,是有资格举荐的。

吴麟自忖绝非忘恩负义之辈,此番若非对方识破真相,又找到安南刺客老巢,他也许就死在那里了,救命之恩不能不报。

但海氏出身地方大族,而他下到广东来是度田的,和地方大族扯上关系,恐有负陛下所托,又不好随意报答。

现阶段而言,举荐这位有科举之志的少年去国子监进学,无疑是合适的法子。

关键在于,他早年与当今的国子监祭酒,在钤山就有一段交情。

想到这里,吴麟抚须一笑,觉得甚是妥当:“取纸笔来!老夫要给严祭酒书信一封,以荐奇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