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神探1546 > 第一百二十七章 结案与赐字(一更)

大明神探1546 第一百二十七章 结案与赐字(一更)

簡繁轉換
作者:兴霸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02 12:49:4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二十七章结案与赐字(一更)(第1/2页)

“‘孙悟空,汝因大闹天宫,吾以甚深法力,压在五行山下,幸天灾满足,归于释教,且喜汝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斗战胜佛。’”

“径回东土,五圣成真……”

“好一位斗战胜佛!”

紫禁城的冬夜,乾清宫的烛台上,十二支蜡烛燃得正旺,朱厚熜斜倚在榻上,手中捧着墨香味还未散去的第一部完整手抄本,案几上的御膳点心早已凉透,却一口未动。

他看到倒数第二页,正是取经团队得封正果之际,突然轻笑出声,惊醒了旁边昏昏欲睡的小内侍,赶忙挺直腰背,拿眼角余光打量不远处的陛下。

印象中即便是批阅奏本,也没熬到这么晚过,更何况是一部演义之作,陛下当真这般喜欢?

朱厚熜确实太喜欢了,他看的不是理学心学等学说,而是这为人处世之道,抚摸着书中如来封禅的段落,眼里闪着异样的光彩:“从齐天大圣到孙行者,从孙行者到斗战胜佛——这猴头是彻底悟得进退之道了!”

孙悟空是在磨难中逐渐习得处世的智慧。

前期的大圣,莽撞冲动,以力服人;

中期的行者,学会借势,规避风险;

后期的悟空,刚柔并济,游刃有余。

每个人其实都是如此,朱厚熜也不例外,他当年初入京师时,也曾卑微地请求过张太后与杨廷和,甚至有过一味讨好的时期,但很快成熟起来,变成了如今反手将太后拿下,朝野上下竟无太大反对,民间更是一片叫好的局面。

朱厚熜本以为自己会很兴奋,可彻底软禁了那个老物后,反倒有些意兴阑珊。

跟那些真正难对付的大敌相比起来,张太后蠢得甚至有些人畜无害。

‘公主府一案,就以张家的倒台为结束吧!’

张氏倒台,民间欢腾,各方偃旗息鼓,这就是结案。

但背地里的暗流涌动,才刚刚开始。

朱厚熜起身,内侍忙捧来参茶,却见这位天子踱步转了一圈,突然兴奋起来:“若朕也如这猴子,先闹他个天翻地覆,再求个长生不老的正果,那该有多好……呵!”

内侍呆呆地看着,不敢应声。

朱厚熜是自问自答,话尾已然带出一抹意味深长的叹息:“可惜闹天宫时何等快意,取经路上却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放跑了多少神仙坐骑,可见这世间正果,终究要熬得、忍得、装得!难!难!难!”

内侍已经完全听不懂了,却知道陛下的心情不错,也松了一口气。

朱厚熜何止是心情不错,一想到自己是普天之下第一个看到全本的,还有这般保质保量的结局,顿感心满意足。

酝酿了那么久的人,能在五天内一蹴而就地完成后面的章节,除了此人早有腹稿外,还有种上天注定之感。

合该他这位大明的君父,第一个欣赏这等作品。

再结合国子监与公主府的两场案件,朱厚熜隐隐觉得,此人或许是他的福将。

可惜此子过于年轻,在国子监读书,明年的科举尚且不知能否高中,而朝堂正是用人之际,时不待我。

“给朕奉上了这么好的作品,又立下了那般功劳,朕这次也得明着赏一赏!”

“海玥!海十三郎!至今连表字都未取么?”

“呵!朕就赐你一个表字如何?”

……

“文孚!”

海玥无语地看着再度出现在面前的陆炳。

我存稿都放出去了,你还来?

陆炳却满脸都是笑容,更有一种你赶紧夸夸我的兴奋感:“十三郎,你至今还没有表字吧?”

海玥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是啊!我尚未及冠……”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标志其正式进入社会,取表字也是一种身份的转变,不过许多书香门第的学子,十四五岁时就有表字了,一般是父辈与师长所取。

但海玥至今没有那种严格意义上的授业恩师,父亲海浩在海氏一族里也有些特立独行,所以至今他都没有取表字,以家中行次称呼。

陆炳本来准备了一番惊喜的仪式,但临到面前,也不卖关子了:“此番你在公主府护驾有功,进退有度,陛下观你气度,来日必为我大明栋梁,决定亲赐表字!”

“陛下赐字?”

海玥都有些惊讶了。

这可是了不得的荣耀。

名字是一个人最直接的符号,历朝历代,深受圣眷的一种体现,就是得天子改名赐字。

远的不说,就讲如今的内阁首辅张骢,历史上的三个月后,上书表示自己的名字犯了天子的名讳,请求改名。

朱厚熜、张骢,如果说忌讳,倒也确实有,但一般单个字是不用刻意避讳的,不然的话,李世民的名字得避多少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二十七章结案与赐字(一更)(第2/2页)

况且张骢在嘉靖朝担任重臣近十年,这时候才想起来忌讳,早干什么去了?

讲白了,这就是一种内阁首辅对天子的讨好,想要沐浴皇恩了。

嘉靖欣然同意,赐他名孚敬,字茂恭,御书四个大字给他。

明年这件事如果不变的话,张璁就叫张孚敬了~

现在海玥也享受到了这个待遇。

“十三郎,陛下御笔亲赐,随我去宫中领赏吧!”

陆炳隐隐感受到,不只是《西游记》的缘故,也不只是公主府案情的功劳,陛下或许还考虑得更加深远,但无论哪种,都由衷地为好友感到高兴。

海玥忍了忍,则没忍住:“不知陛下为我起了一个什么表字?”

陆炳觉得毋须隐瞒,笑着道:“陛下赐字——明威!”

“明威?”

海玥再度一怔。

中西合璧,有点难绷啊!

陆炳自然不知难绷的点在哪:“陛下写了两个表字,一是‘润明’,另一个才是‘明威’!”

取表字是要有功底的,要与名的意思相契合,所以朱厚熜给海玥起的第一个表字是“润明”。

“润”呼应“海”的意象,取“润泽万物”之意,《周易·系辞上》有“润之以风雨”,强调润泽之功,既体现海洋的博大包容,又暗含滋养化育的德行。

“明”则契合“玥”的神珠特质,《楚辞·九章》里有“被明月兮佩宝璐”,喻指如明月般皎洁,明珠般璀璨,象征智慧与尊贵,也合了大明朝的国号。

在音律与五行方面,音调上仄平相协,朗朗上口,五行上“润”属水,补“海”姓之水,“明”属火,火生土,助益“玥”之土,应《易经》的相生之理。

所以这个表字,既守雅正,又寓德才,再加上对未来大明重臣的期许,堪为海玥的佳配。

陆炳文采不够,都觉得很是恰当。

可陛下写完“润明”后,稍作思考后,又写下了“明威”两字。

这个表字于字义内涵上就更直白了,以海之浩瀚涵养明珠,以明德修身成威仪,所谓内圣外王,五行生克上倒也不差,只是终究不如润明。

可再琢磨了明威两字,再结合如今朝堂对于安南问题的争议,这一个表字的背后,恐怕意味深长。

‘你实在不行,取一个威明也好啊!呃,那两个字确实有些太大,不太适合……”

就在海玥忍不住胡思乱想之际,陆炳一拉他的胳膊:“走走!快些沐浴更衣,随我去领受陛下的御笔亲赐,明威兄!哈哈哈!”

……

内城西小时雍坊。

桂府书房。

桂萼裹着厚重的狐裘,半倚在罗汉榻上批阅奏章,案头的汤药早已凉透,褐色的药汁映出他枯槁的面容。

外面的寒风被门窗阻隔,可仅仅是些许的寒意,还是引得他剧烈咳嗽起来。

“慢些!慢些!”

幼子桂载此时正在身旁服侍,赶忙轻轻抚着他的后背,助其顺气,又是忍不住道:“爹,你昨晚都未合眼,今夜还是早些睡吧!”

他说着,看着父亲的便服,那料子还是去年新裁的缎子,如今却空荡荡地挂在老人消瘦的身躯上,顿时心头一酸。

桂萼摆摆手,也不多言,将精力全部放在内阁的奏章上,只是写着写着,突然弯了弯腰,呻吟着道:“药还有么?”

桂载摇了摇头:“李御医备下的药前日用完了,他如今遇害,恐怕……”

“知道了!”

桂萼眼神一黯,忍耐片刻,强行振作起精神,还挣脱了儿子搀扶的手。

桂载仿佛看到一株将枯的老松,纵然枝干摧折,仍固执地撑着这片天,敬佩之余又有恐惧。

即便不通医术,也知道对于桂萼这个年龄的人来说,这般强撑下去的结果是什么……

正自恍惚,管事匆匆的脚步声传来,到了身前低声禀告一番,桂萼面色立刻变了:“明威……明威……陛下怕是心意已决啊!”

迎着儿子桂载不解的注视,桂萼倒也没有忘了之前郭勋的污蔑:“你的那位国子监同窗,得陛下亲赐表字明威,今夜之后,此子怕是就要扬名京师了!”

桂载愣住:“海十三郎么?同窗?孩儿何时入国子监了?”

桂萼淡淡地道:“当然入了,你在家养病也养好了,明日去国子监报道进学吧!”

桂载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没敢细问:“是!”

不止是内阁次辅的府邸,这个表字,一瞬间传遍了京师高层。

一石激起千层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