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神探1546 > 第一百六十九章 鹿鸣宴中的绑架(一更)

大明神探1546 第一百六十九章 鹿鸣宴中的绑架(一更)

簡繁轉換
作者:兴霸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02 12:49:4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六十九章鹿鸣宴中的绑架(一更)(第1/2页)

“娘,孩儿今日如何?”

“好!好啊!我儿什么都好啊!”

“爹当年在鹿鸣宴上的遗憾,我要好好弥补!”

严世蕃在欧阳氏的帮忙下整了整衣衫,摸了摸腰间的玉佩,再打量着铜镜里面俊逸潇洒的自己,美滋滋地准备去赴宴。

赴鹿鸣宴。

鹿鸣宴是科举制度中规定的一种宴会,起于唐代,明清沿此,于乡试放榜次日,宴请新科举人和内外帘官等,歌《诗经》中《鹿鸣》篇,故称之。

而对于严世蕃来说,鹿鸣宴还有一种别样的意义。

他今年十九岁,中了举人。

巧了,父亲严嵩当年也是十九岁中举。

不过两人的生活条件,却是截然不同。

严家算是耕读世家,但家中仕途已经断了三代人,严世蕃的祖父严淮想要光耀门楣,但自己屡试不中,就把希望寄托在严嵩身上,而严嵩从小就是神童,十岁就中了秀才,若非严淮后来病逝,守孝三年,他中举人的时间肯定更早些。

即便如此,严嵩也在及冠之前,便成功通过乡试,高中举人,可紧随其后的鹿鸣宴,却让他遭遇到了人生中一场莫大的羞辱。

当时同去的中举学子,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唯独严嵩囊中羞涩,只能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再加上家中贫寒,伙食不够,身材也很削瘦,故而得了一个“貌羸鹑衣”的评价。

同年对于他颇多嘲笑,关键是其座师李遂也对其不屑一顾,看都不看一眼。

那年十九,鹿鸣宴上,站着如喽啰。

这段经历,严嵩并没有回避,反倒拿来教导儿子严世蕃做人的道理。

具体道理是什么,严世蕃忘得一干二净,倒是那群人的羞辱记得很清楚。

自己的父亲现在已是名满天下的清流领袖,即将执掌朝政大权的阁老,当年那个李遂是肯定死了,但他的子嗣若是知道自己的长辈错过了这等良机,恐怕要悔恨得夜夜难眠吧!

且不说那个蠢物,就看现在的鹿鸣宴,自己登场,谁还不得敬上几分?

在母亲的送别下,严世蕃出了严府,骑上高头大马,朝着贡院明伦堂而去。

吏部郎中,翰林院编撰李默生活清贫,家中不足以容纳那么多学子行宴,便选在贡院明伦堂设宴。

严世蕃本以为自己出发算早了,待到了地方,才发现自己都算是来得迟了,已有了五六十位举子,等待在贡院门外,而且不少人自发地走动攀谈起来。

大明民间有“金举人,银进士”的说法,并不是说举人就比进士要高贵了,而是出于各方面综合的考量,举人有时候更具性价比。

一来因为乡试虽然只省级考试,但却是科举制度里竞争最激烈的一个环节,淘汰率之高,甚至超过了会试,简而言之,乡试是三十个人中录取一个,会试是十个人录取一个,当然顺天府的情况与别的地方不同,大致在二十取一的比例徘徊。

二者成为举人后,就是正式迈入仕途,交际的圈子大不一样,无论是座师的提拔还是同窗的帮衬,都是以前梦寐以求的机会,可以说彻彻底底让人跨越了阶级的壁垒。

所以头脑灵活的新晋举人们,已然开始了交际,尤其是严世蕃一出现,更是两眼发光,纷纷围了过来。

别看他是倒数第一,但消息灵通的人早就知道,这位是当朝严侍郎的独子,还不得巴结着?

严世蕃展现出了良好的修养,对待每个人都不厌其烦,笑容如沐春风,但心里面其实不怎么重视。

他本就是最顶尖的官宦阶级,有一位即将入阁的父亲,何况一心会的进士见得多了,那些都是翰林院的储才,一群举人岂能令他真正放在心上。

只不过这种被众人环绕的感觉,尤其令他享受,想到父亲当年的窘迫,更有一种扬眉吐气之感。

‘我严家早已不是昔日的寒门了!’

‘来日朝堂之上,我严氏父子,更要大权在握,风光无限!’

正自陶醉,不远处再传骚动。

海玥、海瑞和林大钦来了。

严世蕃立刻迎了过去,回归一心会的强势阵容里。

簇拥上来的人更多了,众人纷纷照顾着同年,待得贡院开启,又自发地按照排名而入。

正常情况下,座次顺序就是排名顺序,首席的是解元林大钦,次席是亚元海玥,这般依次坐下去。

但那样的话,严世蕃就要坐到犄角旮旯里面去了。

举人还是懂事的,便纷纷谦让着,要让他坐在前排。

“使不得!使不得!哎呀!你们看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六十九章鹿鸣宴中的绑架(一更)(第2/2页)

严世蕃连连推辞,还是在前排坐了下来,顾盼之间,流露出一股得意来。

待得大伙儿入席就座,主考官李默准时地走入堂中,这位年近四十的清瘦官员,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藏青直裰,腰间只系一条素布带,连块像样的玉佩也无。

他来到主位坐下,面前案几上仅摆着一碗清酒、一碟盐水煮豆、几样简单的菜肴。

‘至于么?鹿鸣宴还要如此清贫?’

严世蕃见状,暗暗撇嘴。

不知是因为此次主考官突然更改,以致于自己险些名落孙山,还是因为父亲严嵩当年就曾受乡试座师苛责,严世蕃对于这位座师并没有什么好印象。

然而当李默开口,满堂依旧肃然:“诸君今日登科,乃十年寒窗之功,然功名非终点,而是起点……”

他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我家中至今仍用粗瓷碗吃饭,非不能换,实不敢忘本,望诸君日后无论位居何职,皆记得今日初心!”

以林大钦、海玥为首,众举子齐齐起身行礼:“谢先生教导!”

仆从上菜,果然都是简单的菜肴,无山珍海味,不少举人难免有些失望,有些士子更觉得这位座师看来是一位不近人情的性情,往后相处时要多多低调,避免张扬,气氛未免有些压抑。

待得仆婢捧来金花醴酒,席间《鹿鸣》诗诵,李默举杯,率先做了一首庆贺中举的诗词,再看向林大钦:“我阅卷千篇,未见如林敬夫之文,破题如龙泉出匣,凛凛有寒光!天道至公,唯德是辅,这八个字写得好,将《春秋》微言大义,化入时务策问,这般手笔,倒让我想起当年王公的才情啊!”

王公正是王阳明,林大钦本就有浓重的心学倾向,李默本人也是喜好心学的,这自是看上了眼,而林大钦赶忙起身行礼:“不敢当先生此誉,学生尚有诸多不足,岂敢与王公相比?”

“毋须妄自菲薄,你此番当中魁首!”

李默虚扶一把,转视海玥,笑意不变:“海明威又是另一番文风,我初阅此文,只当是年过不惑,看透世情的士子所写,万万没想到是十八岁的少年郎,这字里行间的沉稳静气,当真是难得的治世之才!”

这等评价竟不在林大钦之下,只是侧重各有不同。

李默看重解元的学术成就,似乎更看好亚元的仕途前程,让不少对于一心会并不了解的举人暗暗记在心中。

海玥起身表态:“学生定当戒骄戒躁,绝不辜负先生厚望!”

“好!好!”

就这般,李默一个个人点评过来,竟是将众举子的文风都记得清清楚楚,由此做出的勉励更是言之有物,让人惊叹。

那些原本因名列前茅而志得意满者,很快正襟危坐;

因排名靠后而沉默寡言者,亦挺直了腰背。

这才是为人师的德行,而不仅仅是一位只靠科举惯例,座师与学子的官场联系。

能遇上这样一位考官,大多数举子都一改先前的印象,感到十分欣然。

但轮到严世蕃时,李默也不禁皱了皱眉。

说实话,他原本对于这位倒数第一,也准备了一番勉励之言:“名次不过一时,学问才是一世,戒骄戒躁,踏实向学,未必不能后来居上!”

倒不是因为对方是严侍郎之子,而是从文章中看得出来,此子聪慧过人,只是应试时恐心浮气躁,发挥失常,才险些被黜落。

这个毛病倒也不算如何,毕竟科举应试决定一生的命运,多少考了好多次的老童生老秀才还异常紧张呢,对于一位十九岁的少年郎,不能苛责太多。

可现在严世蕃明明是倒数第一,却堂而皇之地端坐前列,破坏规矩,就让李默很是不喜了,只是中举就如此飞扬跋扈,若是来日为官,岂非更加随心所欲?

‘不好!’

眼见李默看过来的眼神逐渐凌厉起来,严世蕃面色微变,倒不是害怕遭至对方的恶感,而是担忧对方当众斥责,鹿鸣宴不比其他,若真是传扬出去,自己的士林名声可就毁了:‘早知就别坐在这么靠前,确实有些显眼……’

‘不妨先去如厕,回来后换个靠后的座次,省得此人当众给我难堪!’

他脑子毕竟活络,眼珠子转了转,干脆先一步起身行礼,离开了堂中。

李默见状,倒也收回视线,不再多言。

然而任谁也没想到的是,这一去,就再也没看到人回来。

待得鹿鸣宴即将结束,眼见那个席位依旧空空如也,李默的面容沉下,刚要开口,一个小厮突然冲入,手中挥舞着一封书信:“不好!不好了!严公子被贼人绑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