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神探1546 > 第一百九十六章 娘亲朱琳的提议

大明神探1546 第一百九十六章 娘亲朱琳的提议

簡繁轉換
作者:兴霸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02 12:49:4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九十六章娘亲朱琳的提议(第1/2页)

‘第一次听到把绑人说得这般委婉的……’

‘呃,好像也不太委婉。’

海玥心里默默吐槽了一句,重新调整了一下对琼海第一勇士的认知,再看向莫光启:“此人身边还有一位莫登庸麾下的十三太保吧?是否杀干净了?”

此问一出,海浩顿时露出欣慰之色,点了点头:“确实有个厉害的护卫,挨了我三拳才死,叫什么的?你!说话!”

莫光启神情恍惚,此时却下意识地一哆嗦:“武护!他叫莫武护!是父皇派来保护本王的,呜!”

说着说着,就眼眶大红,流下泪水来。

也不知是为那莫武护的下场,还是因为自己如今的处境。

海玥听得莫武护也死了,点了点头,又问道:“尸体呢?”

海浩笑道:“这群家伙自作聪明,要假装离城,这次都在通州登船了,如此就方便了,尸体扒光往水里一抛,一了百了!”

莫光启并不算安南的使臣,充其量就是外藩来客,甚至还不如一般的商贾受欢迎,毕竟乱臣贼子,弑君谋逆,对于大明官方来说,当然瞧不起这等人。

当然朝廷还是关注他们的,想要从他们身上摸一摸莫登庸的底,所以从乡试放榜那一日,这群安南人入京,到如今会试都考完了,几个月来一直在保持拉扯。

比如礼部就始终不让莫光启一行人进会同馆,而莫光启一行则找准时机,佯装离城,又被挽留,每每不情不愿地回来,提出要求,被拒绝后再度要走。

双方都在不断试探彼此的底线。

但大明终究是占据主动的一方。

随着前线的步步紧逼,原本将皇位传给儿子,假模假样地当太上皇的莫登庸已经按捺不住,整日在大明与交趾的边界巡视,一会儿放软话,愿意割让大片土地,礼敬大明,一会儿又派出谍细,暗通广西不服朝廷管束的土司,但总的来说,他还是越来越慌的。

而随着两广的准备渐渐充分,朝廷对于莫光启一行也逐渐失去了兴趣,海浩正是看准这点,才断然下手。

杀人抛尸,一气呵成。

海玥确实放心了,他对于安南莫登庸一派当然不会有丝毫怜悯,若不是假冒使节团的莫正勇污蔑,他还在琼山县学读书呢,哪怕现在的国子监更加海阔天空,但双方早已是死仇,他是坚定的灭莫登庸灭安南一派。

不过海玥也清楚,海浩突然下手,应该不止是为了那时的事情报仇,也不绕弯,开口发问:“父亲‘请’此人过来,为了何事?”

海浩道:“验证一些传闻,你!说话!”

莫光启怔然道:“说……说什么?”

海浩道:“你们不是一直散播消息,说出使的黎氏兄妹,根本不是王族正统血脉么?”

莫光启这才反应过来:“是……是啊……”

海浩声音沉下,眼神并未森寒,语气里却有股肃杀之意:“仔细说一遍,到底是怎么回事!”

莫光启一激灵,再度哆嗦起来,结结巴巴地开始讲述。

后黎开国君王叫做黎利,原为地方豪绅,后来号召各地反明独立,展开了十年抗明战争,最终明宣宗决定放弃交趾,收回明军,安南重获独立,不久黎利立国称帝,建立了后黎朝。

这件事海玥是知道的,且并不认同明宣宗的决断,当年交趾确实叛乱连连,已然形成了泥沼,给明军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可事实上,安南作为一个肆无忌惮挑战宗主国地位的典型被兴师问罪,并被纳入大明的直接管辖之下,这对后遭国家也起到了杀鸡儆猴的警示作用。

朱棣就多次以安南之事警诫、震慑不安分的藩属,“问罪之师”“安南之鉴”,效果显著,结果好圣孙一下子撤离,不仅让之前的努力付之一炬,还暴露出了大明的虚弱。

大国威仪,存则四方宾服,不假兵戈,失则祸乱迭起,势如溃堤,明宣宗贸然放弃交趾,在当时被视为明智之举,但从长远的影响来看,实则弊端重重,得不偿失。

海玥考虑的基本是大国战略,至于安南境内的具体情况,他并不清楚。

而此时随着莫光启的描述,他才知晓,安南国内的皇权动荡,持续了已经好久。

别的不说,黎利死去至今不过百年,后黎竟然就传了十六任君王,其中有四任安南王登基不及一年,三位安南王被弑……

开国君王的祖孙三代还好些,到了第四代就开始乱,这也是许多朝代的规律,中原王朝都避免不了,更别提安南这种小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九十六章娘亲朱琳的提议(第2/2页)

关键在于,如此混乱的王位更替,导致宗室的记录也很混乱,莫登庸在弑君篡位之前,可以肯定将黎氏正统血脉都杀了个干净,剩下的就是些旁支中的旁支,而莫光启临行前也经过了一番调查,认定了黎氏兄妹绝非正统黎氏血脉。

“根据莫耀先查探,这对兄妹祖上根本不姓黎,是外附之姓,父辈之时寄居于王府之中,等到了黎氏动荡,这才冒姓自称王孙,又收买了十几位黎氏臣子四处宣扬,确定了他们的正宗地位。”

“莫耀先是谁?”

“他在十三太保里面排行老六,专门负责探查情报,所言几乎没有错误。”

“那据此人所言,黎氏兄妹的具体来历是什么?”

“不知……莫耀先追查了半年,最终查不下去了,相关之人死的死,失踪的失踪,能够肯定的,就是有人特意抹去了他们祖上的来历!”

听到这里,海玥有些啼笑皆非。

第一次见到黎玉英时,他就觉得对方的容貌确实不太像是安南人的长相,但也不过是一种夸赞,同时有点瞧不上安南的意思,结果没想到,黎玉英还真有可能不是安南人啊?

而且瞧着并非简单的鸠占鹊巢,是颇有几分来历的。

海玥再看看眼前这位莫氏子的下场,大致明白,海浩为什么将其“请”过来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莫光启宣扬黎氏兄妹并非安南正统,在其他人看来,是因为安南内乱,两派互相攻击,黎氏说莫氏是乱臣贼子,莫氏就控诉黎氏的使节根本不是血脉正统,这种泼脏水并没有多少可信度。

但落在海浩耳朵里,则是另外一回事,他恰恰是认可对方所言,才会痛下杀手,将这群人除去。

如此说来,黎玉英可能的身份,非同小可,且与海浩存在一定的关联?

不然是不是黎氏正统,与他们何干?

海玥看向父亲,问话直接:“父亲知道黎氏兄妹的真正来历?是不是与我海氏一族有牵扯?”

“有些猜测罢了,与我海氏一族倒是无关,但确实非同小可!”

海浩回答得也很直接:“为父将这人带来,也是告诉你,黎娘子不是简单的一位亡国郡主而已!你若是只觉得郡主之位稀奇,与她并无什么感情,就不要选这个女子为妻,来日或许还有些别的事端!”

“我对于郡主之位并无好奇,恰恰相反,她若不是郡主更好,驸马又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若安南不亡国,那才是阻碍……”

海玥并无迟疑,坚定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我之前说过,我俩是患难与共过的,且孩儿有今日的成就,与她的相助脱不开干系,岂会没有感情?若是这般莫名其妙分开,我岂非忘恩负义之徒?”

“啧!”

海浩皱起眉头:“这就不好办了啊!关键是她来了中原,她如果一辈子待在安南,不至于如何,现在万一事发,要灭口的人就有些多了……”

莫光启在旁边听着,眼珠滴溜溜地转动,听到这里面色立变,然后就见一只手掌罩住了整个视线。

海浩随手将他按晕过去:“为父先去处理一下,你且稍候!”

这位莫登庸之子,显然是沉河底的下场了,海玥目送着父亲处理尸体的宽厚肩膀,一时间也不知该说什么。

就在这时,伴随着轻悠的脚步声,母亲朱琳走了出来,对着他盈盈含笑:“我儿有情有义,果真是海氏的好男儿!”

面对母亲,海玥的情绪又不一样了,低声道:“娘!”

朱琳有些歉然:“孩子,你不要怪我们多此一举,她的身份是一个隐患,尤其是你入仕为官之后,更难免会牵扯出许多,成亲之前得考虑周全,把该处理的事情处理了……”

海玥欲言又止,还是没有贸然询问,只是道:“那可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朱琳稍作沉吟,反问道:“听你之前说过,玉英护驾有功,救了当今天子生母的命?”

“是!”

海玥点了点头:“这些时日蒋太后常常招她入宫,视作亲女儿般……”

朱琳好看的眉头扬起:“既是如此亲近,何不认个干娘呢?”

海玥微微一怔:“这恐怕不便,收外藩郡主为我大明公主,绝非小事!”

“毋须册封为我大明的公主,只需私下里认个亲便是!”朱琳笑着道:“来日改为朱姓,也比黎氏要好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