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不当圣母之后,黑莲花连儿子都不要了 > 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说是家人来寻

叶知瑾站在上面,就好像随时都会融入到里面一样。

“叶……知瑾!”许少瑜小心翼翼地叫了一声。

前面的人回了头。

“你来得正好,你看看。”

转过身,叶知瑾指着那一片湖泊,“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什么?”许少瑜站在叶知瑾的身边。

“是镜湖。”

许少瑜皱眉,“为何是镜湖?”

“这里以前只是一个深坑而已,这些水,或许只是……”

说到这里,许少瑜停下了。

因为这里距离最近的湖还有很远,最近也没有下雨,这些水实在是来的莫......

风雪渐歇,晨曦初透。苏沉音立于太庙后殿的偏廊下,手中握着一卷《影鸦录》的抄本,指尖轻轻抚过封面上那枚暗红印鉴??“非天命,惟民心”。她将书交予苏砚时曾说:“此卷不入正史,亦不列典籍,只存于你手,待将来有识者观之。”少年帝王接过时双手微颤,仿佛接下的不是一本书,而是整个王朝最沉重的秘密。

自周景安归顺以来,“残梅”之名如幽影穿梭于南北要道,以钦案司密令为引,逐一拔除“影鸦”残党。那些藏匿在边镇驿站、军营粮仓、甚至宗室府邸中的暗桩,皆被连根掘起。有些供词令人发指:一名县令竟已潜伏二十年,表面清廉爱民,实则每夜焚香北拜,称“少主归来之日,便是血洗江南之时”;更有宫中老宦官临死前哭喊:“我不过是个传话的……可他们说我儿子还在漠北做人质!”

苏沉音没有心软。她在奏报上批了八个字:“宁错三日查,不放一人漏网。”

但她也明白,真正的清算,从来不在刑场。

新年过后,贤才大典如期举行。来自各地的寒门学子齐聚京师,其中不乏曾受“影鸦”蛊惑之人。有人曾在私塾听先生讲“周室复兴论”,热血沸腾;有人因家中长辈参与伪龙祭祀而遭株连,流落街头。苏沉音亲自拟定策问题目:《何谓正统?》

答卷纷至沓来。一位岭南举子写道:“若君王能止战息兵、轻徭薄赋,则草莽可为天子;若满口仁义却纵兵屠城,则九五之尊亦是盗贼。”苏沉音阅后沉默良久,提笔朱批:“此子当授翰林编修,赐袍带入朝。”

与此同时,她悄然下令重启慈云庵旧址重建工程。并非为了纪念什么先帝遗妃,而是要在原地建一所女子书院,专收孤贫女童,教授医术、算学与律法。碑文由她亲撰:“昔日火海焚婴,今以书香续命。”

林骁不解:“您不怕再引来风波?”

她摇头:“越是遮掩,越显心虚。我要让天下人知道,那段黑暗不曾被抹去,但也终将被光明覆盖。”

然而,风暴并未真正平息。

三月初七,春寒料峭。钦案司急报:岭南梅岭村废墟中发现半具焦尸,怀中紧攥一枚铜钱,正面刻“癸酉”,背面铸“景安”。经仵作查验,死者为成年男子,身高五尺八寸,右耳缺失??与周景安体貌不符。

“替身。”苏沉音看着验状,神色不动,“有人想让我们以为‘梅七郎’已死。”

她召来“残梅”。

密室内,青年褪去外袍,露出右耳后的残梅胎记。他跪地禀报:“属下已查明,国子监中有三人曾接触‘影鸦’密信,其中一人昨夜逃往漠北方向。另有一批伪造玉牒正在南境铸造,预计半月内流入市井。”

苏沉音点头:“你做得很好。但从今日起,你要彻底消失。”

“属下明白。”

“我会对外宣布,‘残梅’已于追捕途中坠崖身亡。你的新身份,将是西山行宫守陵官,代号‘守松’。”

青年叩首:“愿为暗壤,护树长青。”

送走他后,苏沉音独坐灯下,翻开裴照留下的最后一本笔记。泛黄纸页上写着一行小字:“沈崇安布九子,实为试天下人心。彼不信苍生自有明断,故设局以惑之。破局之道,不在诛杀,而在启智。”

她闭目良久,终于落泪。

原来裴照早就看透一切。他不愿亲手揭穿阴谋,是因为他知道,唯有让她一步步走出迷雾,才能真正摆脱“圣母”的枷锁。他曾是她的谋士,更是她的镜子。而现在,这面镜子碎了,光却留下来了。

四月十八,上巳节。

宫门开启,百余名庶民手持“直言疏”排队而入。有人控诉地方官强征劳役,有人质疑税制偏袒世家,更有一位老农写道:“陛下年少,太后摄政,是否也算‘篡位’?若不算,为何程明远等人非要执着血脉?”

苏沉音逐一批阅,未删一字。次日,她命人在宫门前立榜公示所有奏疏,并附回应:“民有所呼,必有所应。凡属实情,三月内必有处置。”

朝野哗然。有老臣怒斥“妇人干政,乱纲常”,却被苏砚当廷驳回:“母后所行,皆依祖制《谏议录》行事。尔等若不服,可上疏弹劾??但请记得,朕也会亲阅每一封奏章。”

这是第一次,皇帝站在了母亲这边,不是因为亲情,而是出于理性。

五月端午,昭华书院迁回原址。柳念归作为学生代表致辞。少年声音清朗,不卑不亢:“学问之贵,在于求真。我不问出身,只问是非。若有一天,我也成为执权柄者,我愿以百姓疾苦为第一考量,而非某本书上的命格推演。”

台下掌声雷动。

苏沉音坐在角落,静静听着。她忽然想起多年前那个雨夜,自己抱着襁褓中的苏砚躲进冷宫,发誓要让他活下来、坐上龙椅、成为一代明君。那时的她,像极了世人眼中的“圣母”??牺牲自我,成全大局。

可如今,她不再需要那样活着。

她可以冷酷地处决叛臣,也可以温柔地扶持新人;她能设计诱敌深入,也能坦然接受百姓批评。她不再是任何人期待中的模样,唯独终于成了她自己。

六月中旬,林骁带来最后一条线索:李承恩病逝前曾秘密会见一名僧人,那人自称来自西域雪山密寺,留下一本梵文经卷。经钦案司译出部分内容,竟是《九子命谱》残篇,记载了每个被调包婴儿出生时辰与星象对应关系。

最关键的一句是:“双拳握帝纹者,非一人也,乃二人共生,阴阳互济,方启太平。”

苏沉音怔住。

双拳……二人?

她猛然想到柳念归掌心那道浅淡纹路??并非龙形,而是两道并行直线,宛如捆绑的绳结。裴照曾私下记录:“此纹罕见,古称‘连理纹’,主共生共灭之命。”

难道……柳念归与周景安,并非单纯的表兄弟仇怨,而是命中注定的对立共生之人?一个代表旧秩序的余烬,一个象征新世界的萌芽?

她立刻命人调取柳念归生母柳氏的产簿。档案显示:当年慈云庵大火当晚,柳氏确实产下一对双胞胎男婴,但次子因“先天不足”夭折,仅存长子柳念归。

“夭折?”苏沉音冷笑,“又是假死。”

她派人彻查当年接生稳婆下落,最终在一座偏远尼姑庵找到幸存者。老妪颤巍巍回忆:“那晚混乱不堪……有个黑衣人抱走了第二个孩子,给了嬷嬷一袋金珠,说是‘换命’……我还记得,那孩子左足底有一颗黑痣……”

苏沉音心头巨震。

周景安!他的左脚底,正有一颗黑痣!

真相终于拼合完整。

当年沈崇安策划调包,不仅是为了寻找“命格至尊”,更是要制造一对“阴阳双子”:一个送往民间磨砺仇恨,一个留在权力中心培养仁德。两人皆具“帝纹”,皆为周氏血脉,却又分别承载两种治国理念??暴政复兴or仁政治世。

而她所做的一切,其实正是打破这个宿命循环。

她没有杀死周景安,也没有让柳念归陷入复仇,反而引导他们各自走向不同的道路:一个隐入黑暗清除余毒,一个沐浴光明成为栋梁。

这才是对“双拳握帝纹”最彻底的破解??不让任何人独占天命,也不让任何一种思想垄断未来。

七月十五,中元节。

苏沉音亲赴皇史?,将《影鸦录》正式封存。青铜匣外刻铭文:“禁开此书,除非江山倾覆、民心尽失。”

当晚,她独自来到裴照墓前。

坟头青草萋萋,石碑无字。她带来一壶酒,两只杯,如同当年他们共饮夜谈的模样。

“裴郎,我做到了。”她轻声道,“我没有再做谁的依靠,也没有再让任何人成为我的软肋。我学会了用规则代替情感,用制度压制野心。你说得对,真正的太平,不靠英雄,而靠系统。”

风吹过松林,沙沙作响。

她举起一杯酒,洒于地上:“这一杯,敬你。”

又倒第二杯:“这一杯,敬谢婉清。”

再倒第三杯:“这一杯,敬所有被历史吞没却从未屈服的女人。”

最后,她仰头饮尽自己那一杯,低声说:“第四杯……敬我自己。”

回到宫中,她写下退政诏书。

并非立即交权,而是拟定三年过渡期:第一年,苏砚全面接管六部奏折;第二年,允许其独立颁布诏令;第三年,正式举行禅让礼,她将卸下所有职务,仅保留“太皇太后”尊号,居于别宫颐养天年。

林骁看完诏书,久久不语。

“你不恨吗?”他忽然问,“那些背叛你的人,利用你的人,差点毁掉这一切的人?”

苏沉音望向窗外盛开的墨梅。花香依旧浓郁,却不复当年刺骨寒意。

“恨过。”她说,“但现在不了。因为他们让我明白,一个女人再强,也无法永远挡住风雨。唯有让下一代学会自己撑伞,才是真正的胜利。”

翌日清晨,她召见柳念归。

少年步入暖阁,恭敬行礼。

“听说你拒绝了吏部侍郎的荐举?”她问。

“是。”柳念归坦然道,“我想先去地方历练,从县丞做起。”

她点头:“很好。记住,权力不是用来彰显才华的舞台,而是用来解决难题的工具。”

“学生谨记。”

“还有……”她顿了顿,“关于你弟弟的事,你想知道吗?”

柳念归身体一僵。

“你是说……那个‘夭折’的孪生兄弟?”

“他是周景安。”

少年瞳孔骤缩,脸色苍白如纸。

“你们本是一体双生,却被命运撕开,一个成了复仇的棋子,一个成了读书的良才。现在你知道了真相,有何打算?”

柳念归低头良久,终是摇头:“我不知道该恨还是该悲。但我知道,我不想再让任何人经历我们的痛苦。”

苏沉音笑了。

这一笑,如冰雪消融,春风拂面。

三个月后,柳念归赴任江南某县丞,随行只带两箱书、一名仆从。临行前,他在城门口回望皇宫,久久不语。

而在宫墙之内,苏沉音正站在书房窗前,望着远方蜿蜒的官道。

林骁走近:“他会回来吗?”

“会。”她说,“当他真正理解什么是治国时,自然会回来。”

“那你呢?”

她转身,摘下发间玉簪,放入锦盒。

“我该休息了。”

冬至那天,第一场雪落下。

苏沉音搬离紫宸宫,入住西苑别院。门前种了一株新梅,尚未开花。

孩子们在院中堆雪人,笑声清脆。

她坐在檐下看书,偶尔抬头看看天,看看地,看看这来之不易的平静。

她不再是圣母,也不再是黑莲花。

她只是苏沉音。

一个终于可以安心老去的女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