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刹那灿烂 > 第一百零二章 重返茗都

刹那灿烂 第一百零二章 重返茗都

簡繁轉換
作者:亨依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20 02:18:24 来源:源1

第一百零二章重返茗都(第1/2页)

在避难所里安顿好后,比之第一回,也算是轻车熟路的,时间上要节约了不少,比之以往也早了不少。然用过牛奶面包的晚餐后,三人还是选择留下,当前还不是适宜外出散步的时候。虽然环境上熟悉些,这避难所也不是什么荒郊野岭的,但四周的人家也并不多,更何况又是在受灾之后,电力供应还未完全恢复,只有一些紧要的地方才部分恢复了电力,在这种情形下,散步就成了一种奢侈的行为。三人先是都坐在褥子上,因还没有睡意,公共场合也不适宜过多的交流,于是三人各自想着心事。亨亚日想到这四天的志愿服务旅程终于要结束了,心里也是五味杂陈。收获不小,但也被灾区各种惨状刺激,要是一直留在家中,就很难得想象台风过后,受灾当地是个什么样的情形,更不用讲自己在这几天里所见到、聊到、经历到的灾后景象。不但有房屋、财产等生活着落上的损失,更有受灾之后各色人的种种表现,这一切都仿似刚刚发生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这中间官府指挥救助的条例和效率、职员的热忱和干劲、灾民的安守和不放弃等等这一切,让亨亚日印象深刻、感触很深。当初在德安府时,并非没有亨亚日身边的同学因各种各样的情由受灾,但指挥救济的只能是本家以及本家的近亲属,当地官府对此一般是不闻不问的,且当人求助时,更是一脸的嫌弃,这是给自己添麻烦的。赋税仍是缺一不可的东西,你自己的麻烦和困难,只得你自己克服,与人无干,就是这样一句话,活该你自己倒霉,冰冷而无情。

亨亚日知晓人类建立国家的初衷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但无从知晓人类社会为什么会需要这么多的官员,也不知道这些官员都具体从事的是什么样的事情,这些又和追求更好的生活有什么样必然间的联系?书本上自然是不会介绍这些的,先生的书上也不会专门提及这些。但从先生和自己以及别人谈话中的只言片语中,以及自己这些时日以来的亲身经历来看,亨亚日能隐隐约约的体会到一些异样。书上只能读到所谓苛政猛于虎这些不着边际的话和典故,只是它不会教你识别、分辨,告诉你什么样的政是苛政,现在是不是一样的存在这种情况?只会是轻描淡写的讲一个故事,然后让你得出这样的结论。有人出游,在山里遇到一个妇人在哭,说男人让虎吃了;然后过了段时间,这人再次路过这地方之时,依然遇到那个妇人,而那妇人依然在哭,说是儿子也让老虎吃了;于是这人就一再问那妇人,说既然这样,那你为什么不搬家呢?妇人也一再回答说这里没有苛政。她的潜台词显然被“聪明”的前人和今人们给弄懂了的,于是乎世人从中得到一个似是符合道理的结论来,说是苛政猛于虎。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可笑的故事和逻辑吗?这就像说教人一样,你一定要向善的,做好事,然而什么样的行为是善行,是好事?又为何行善、做好事?又如何行善做好事?他不会讲。他一定故弄玄虚,然后把教人行善伟业归于自身,过失都归为他人,说起来都是大道理一套一套的,然他自身是什么都不肯的。自己做起事来依然是于己有利就为之,于己不利就不为,而这个利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义利之争的利,舍生取义从来都是说给和教给别人的,对别人的要求是务必讲各种大道理,让你不做某件事一定会对不起谁一样;对己则是利字当头,严以律人,宽以待己。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是对谁说的呢?

亨亚日的这一番想也让他自己也警觉起来,他感觉到这些方面的东西于他这个年龄是不适宜深思的,即使往下再想,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不是要去忽略它,而是自己目前的任务很多、很重,正是吸收养分的时候,它的优先级明显要往后挪,只是要先埋下颗种子,不做那混世糊涂人。等适宜的时候,才去浇灌它,这明显是要待到自己把先生的五本书看世界、看社会、看人学会,把成败、得失、义利、取舍、是非、对错等基本观念融会贯通之后,才有可能的事。多学多看多思,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和判断,从而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至于去追究那些问题,却不是当务之急。回顾了今日的全过程,亨亚日如前些日子一样,把今天的经历在心里过了一遍,收获和得失,先生的半场言语等等都在心里打好腹稿,想来明日归去后,就可以把这些日子的积累诉诸笔端,心里多少还有点小激动。这一趟的收成还是不错的,就连先生都这么说。

一夜无话,第二日照例需要忍耐那些不便,待到简短用完早餐后,三人就和其他志愿者以及公役所职员们道别,然后就朝火车站而去。一路上见到的情形和来时的路有着明显的差别,虽然破损的建筑依然随处可见,但道路清理出来了,大部分垃圾也运出了,人们正积极有序的在组织自救和恢复水电等基础设施。马路上时有车辆穿行,满载着各种物资而来,又带走了一车车的城市垃圾。整个县城仿似成了一个巨型工地,行动方便起来后,来来往往的人们都在热火朝天的忙碌着。

三人到了火车站,见车站的秩序已基本恢复,垃圾已经清理一遍,一些被台风摧毁的设施也在恢复当中。只是看起来水电仍是没通,都是车站的职员来维持基本的秩序。三人到达火车站的时候还早,约莫八点来钟,只是车站候车人很少,车站的工作人员也较以往要少很多。在购票时,询问车站职员才知道,虽然现在通往茗都的铁路一直在通车,但铁路部门临时调整了旅客列车的频次,要给运输货物的列车让行,现在救灾才是第一要务。所以他们要一直等到约莫十一时才会有一班发往茗都方向的列车,如此他们就得在车站里还要等约莫两个多小时,职员带着歉意,葛自澹也代表三人表示了理解。他们本身就是来做志愿服务的,又没什么特别紧要之事要做,这些时间还是等得起的。另外从车站职员口中三人也了解到,车站临时启用了应急电源,货物列车正在昼夜不停的从各地往这里输送各种物资,尤其是生活物资,这也就解释了作为主食的牛奶面包为什么能坚持如此长的时间,尤其是现时尚是炎热的季节,那些吃食可都是容易变质的东西。

二个多小时的等待时间,既漫且长,这时间用来做什么好呢?在这公共场合自然不适合说教、聊天,外面仍然有些乱,三人也不想再外出在这似是工地一样的地方四处走看,这些天实在是见得多了的。好在亨亚日得了教课书、诗集和小说,是有可以打发时间的事情好做,葛自澹是个耐得住寂寞的人,不在意那些东西,只苦了谢明宇。不过谢明宇也习惯了这种等待,不便的是他手头上暂时没什么可以打发时间的活计可做,只也懒得去瞧那小说和诗集,实在是没那个雅兴,读起来也不利落,就在一旁假寐。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终于到了登车的时候,三人上车,凭票安坐。直到列车启动,亨亚日放眼望去,整个车厢显得空空荡荡的,原本可以安坐百多人的车厢里,零零星星的坐了约莫三四十号人,更有一些相熟的人如他们三人一般相邻而坐,如此更显得空落落的。邻座里有些旅客在座,所以三人依然没有谈话,各自做着自己娴熟之事来打发时间。只是谢明宇不肯再睡,瞪大了眼睛看着沿途的景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零二章重返茗都(第2/2页)

终于,终于到了下火车的时候了,也终于告别了没有水电,通常需要牛奶面包度日之时,亨亚日是颇为感怀。在车站的卫生间里,三人终于给自己的手脸做了今日第一回的清洁,只这一下,整个人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舒爽、轻松。亨亚日侧过脑袋打量葛、谢二人,发现他们的感受当也是类似,整个给人的感觉都不一样了,似是整个人的精气神才又都回归了身体。只是一连几天一直都没能好好的更换衣物,人多少显得有点邋遢。

城市轻轨上了又下,迎着午时的烈日,三人终于回到了秋田居。当三人回到旅店的时候,恰正遇到正在大堂里值守的小秋田夫人,大家又相互寒暄了一回。小秋田夫人得知三人才刚从青玉赶回,正是一身的疲惫之时,只是此时却明显已经误了旅店的饭时,她招呼三人慢慢收拾好后,再下来用餐。葛自澹赶紧向她表示了感谢,不过三人现在最紧要的不是坐下吃口饭,而是好好的洗浴一回,换件干爽的衣物才是最关紧的。由于是刚从灾区回来,恐带来疫情,只简略的说了句话,就寻小秋田夫人找了一样垃圾袋,言道还要麻烦她着人把三人替换下衣物给焚掉才好。小秋田夫人自然也晓得怎么一回事,笑着应承了下来。

三人回了房,都先在入口处先把外裳褪去,再把衣服收入垃圾袋里,然后两位长者依然让亨亚日先去洗浴,他们俩人则在房间就近的一角坐下歇息。谢明宇稍后把三人待要换用的衣物都准备好,这时亨亚日也已洗的差不多了。亨亚日洗完出了浴室,谢明宇开始洗浴,葛自澹对准备到自己一侧的亨亚日摆了摆手,说:“你洗过了就不要过来了,先自己找点事做,我们洗完了,再过去用餐。”亨亚日依言。

换上洁净舒爽的衣物后,身心轻松,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上的缘故,这澡洗得亨亚日自觉都有脱胎换骨的感觉了,从内心都觉得一切的事物看起来是那么的美好。擦拭好头发,亨亚日坐在日常读书的案几旁,想了想,抽出笔记本,开始补记起这四天以来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来。不过在开记之前,他还是写下了补记前言,道明这补记的缘由和背景以及坐下来后的感受。刚开始写的时候,因为一连好几天没有动笔的原因,手多少有些生疏,慢慢的才渐入佳境,下笔流畅起来,同时文思泉涌。由于早先每日里都腹稿整理过了的,此时多也只是默写,可此时的状态甚好,在腹稿的基础上,把原先可能会忽略的地方又给补遗出来,还把原来重要的部分着重渲染了一番,只如此着色,这日记倒有点渐渐变成文章的意思了。字数显著增多,行文风格和以前相比也大变,不过亨亚日暂时也不想去理会那么许多,就这么顺马由缰的写着。

写着、写着突然感觉手中握着的笔有些吃力了,身体也感觉有些僵硬,遂停笔向着天上伸直双臂,耸动双肩,扭动腰胯,同时口中啊出了声。亨亚日准备暂时停下,稍歇一下的时候,突然有所醒悟,早先说是要用餐的,心道:坏了,坏了,这下却是难堪了,这不小心的却忘了时辰,让先生和明宇叔久等了。扭过头,见到葛自澹和谢明宇二人正在屋子中央相对饮茶,却并没有去他们惯常去的内廊阳台,显是也在等着他的。听得响动,二人也都把目光看向他,显然也注意到亨亚日这伸懒腰的动作。葛自澹起身说道:“走了,用完餐再记也不迟。”

于是三人出了房间。不过在出房门的那一阵,亨亚日感觉葛、谢二人刚进屋时坐过的地方明显明亮的多,而早先衣服、鞋袜这些也都随垃圾袋消失不见了,门口也噌亮的,显然是有人曾经专门打理过了的。

三人来到餐厅时,小秋田夫人正等着,见他们过来,就招呼人把餐点送来。她亲自伺候着三人用餐,只用餐时,三人一直都未开口说话。一直待到都用完餐,侍者把餐桌收拾干净,葛自澹对亨亚日说道:“亚日,你且回房去,我和夫人说说话,之后我和明宇会出去一趟,你留在屋里就好。”亨亚日答应一声,行礼之后,和众人告辞回房去了。

亨亚日回到房间后,依然在案几前坐定,只是受用餐这一茬的干扰,文思暂停,于是先想了想,这才又接续上。只这回他渐渐的收缩思想,多是完全复写早先已经准备好的腹稿,添加的东西就少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吃饱了之后,人的思维也会变得困顿起来的原因。就这么写写再歇歇的,在葛谢二人回屋之前,亨亚日终于把这前面四天的日记补记完整。于是他也就停住了笔,放平身体,在地板上躺了一小会儿,消解一回因身体姿势所造成的不适。

亨亚日不想再去重读一遍自己的日志,看是否有辞不达意的情况,于是就从一侧放置的行包中里挑拣出后续要读的史书来,就又读了起来。只在这过程中,眼光漫过案几,正好看见从河野正雄手中得的几本书也都在案头上放着。看来作为读书人和爱书之人,谢明宇也是理解了其中的精髓,终是这些书籍是舍不得扔掉的,其它的且都好说。

下午用餐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亨亚日一直在房间待到下午五时多,葛自澹和谢明宇才回到房间。俩人手中都拧有包裹,尤其是谢明宇的包裹犹大,看来确实是采买了不少的物事。亨亚日见二人回屋,起身过来准备帮忙的时候,葛自澹摆了摆手说道:“你力气还小,我们来就行,你就接着看书吧。”

亨亚日答应着,只是也未依言马上就回到案几前,只静静的站在一旁。

葛谢二人放好今日购得之物后,就去内廊阳台上用茶去了,亨亚日就又坐下读后汉书。这段时间读史,亨亚日慢慢也看出来了,建国伊始,风云激荡,正是英雄辈出之时,故事性强,人物描写刻画的形象生动,细节多有,如同一部小说的**般,跌宕起伏,让人读起来荡气回肠,欲罢不能,恨不能自己也亲身投入其中,一展抱负;中间治世过程往往都乏善可陈了,除非有中兴之主,否则都是平铺直叙,病了、好了、争了、吵了、杀了、老了、奢了、侈了、荒了、淫了、生了、死了等等不一而足,所记之事咋看起来都似是些鸡毛小事,情节拖沓,可读性很差,是让人静不下心来品味这些平淡的字里行间中所包含的国计民生、官场倾轧和爱恨情仇来的;适值终了,众生相都原形毕露,各自的小算盘打的是震耳欲聋,众人推墙之势不可阻挡,终究只落得个有人国破家亡的凄凉,有人趁势而起的勃发。几家欢喜几家愁,各自悲喜终了。亨亚日不晓得这种事是不是先生口中所谓的历史周期律,只看起来都是这样的一个个朝代循环,兴衰更替,再是绝世的雄主,也挡不住岁月的消磨,看来终究是无解的。

未过多久,屋外传来一阵叩门的轻响,葛自澹去应了门,把小秋田夫人迎了进来。却原来是到了将要晚餐之时,小秋田夫人和葛自澹说了些闲话后,就起身告辞了。三人在屋内稍坐,把手头之事暂结之后,就出了房门向旅馆的餐厅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